《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3834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从课程论、教学论和学习论三个方面认识小学数学教学;

2、 

从小学数学发展的历史来认识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

3、 

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的教学技能;

4、产生对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兴趣;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具体特点和学习要求。

引导学生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重视教育教学理论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理论分析和解剖,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趣。

四、课程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要求

序号

 

主要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题量

备注

讲授

实验

讨论

见习

习题

说课

其它

小计

第一章

走进小学数学课程

2

第二章

小学数学课程结构与目标的变革

1

第三章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第四章

儿童的数学学习过程

第五章

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理论及其模式分析

第六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第七章

小学数学教学侧略与方法

第八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4

第九章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第十章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第十一章

小学数学规则教学

第十二章

小学空间几何教学

第十三章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

第十四章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合计

44

14

8

第一章走进小学数学课程

主要内容:

小学数学课程概说。

教学重点:

理解数学、数学科学、数学教育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

数学学科性质的再认识。

教学要求:

了解数学学科发展史;

理解数学、数学科学、数学教育的基本内涵;

了解课程、数学课程的内涵,了解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

掌握小学数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结构与目标的变革

小学数学课程的结构与目标。

小学数学课程及其发展,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

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

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的具体目标;

及国际国内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

第三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及改革与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发展,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标准简介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标准简介

理解并掌握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了解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认识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标准简介。

第四章儿童的数学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特点,小学数学学习的分类,小学生数学认知的基本方式,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

理解并掌握小学生数学认知的基本方式、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

了解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特点;

理解小学数学学习的分类;

理解数学认知结构;

第五章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理论及其模式分析

几种主要的现代学习理论的理论观点。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

了解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初步理解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认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第六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课的课堂教学特征及其教学环节

新授课教学的基本环节。

理解并掌握新授课教学的基本环节。

了解小学数学课的基本课型分类:

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数学活动课,理解并掌握每种课型的基本环节。

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策略的主要特点和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的内涵、分类,几种主要教法的操作步骤,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

教学手段的意义及其分类,传统教学手段的特点与作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与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主要特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等基本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等综合性教学方法的一般步骤。

如何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

传统教学手段的特点与作用。

知道传统教学手段的特点与作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与特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主要特点,学习怎样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理解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理解并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

了解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内涵、教学方法的作用与分类;

掌握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等基本教学方法。

第八章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编制,小学数学教学方案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小学数学教学方案的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方案的设计。

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编制,掌握小学数学教学方案的设计。

第九章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方法和主要手段,改革趋势。

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方法和主要手段。

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评价的改革趋势

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评价的意义与功能;

理解并初步掌握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方法和主要手段;

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评价的改革趋势;

会进行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案例分析。

第十章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小学数学概念的构成

数学概念认识,理解并初步掌握数与量概念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数与代数教学的内容与教学要求,学会数与量的概念教学设计

理解并初步掌握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了解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概念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理解并初步掌握常见的量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能对数与量的概念教学的案例进行剖析,初步学会数与量的概念教学设计。

第十一章小学数学规则教学

小学数学规则学习概述,小学数学规则教学的基本模式与策略,规则学习与发展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规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儿童形成运算技能的基本特征,数学规则学习的基本模式。

数学规则学习的主要策略,发展儿童良好的数感。

了解小学数学规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知道并掌握各种不同的运算规则,认识数学规则的基本模式与策略。

第十二章小学空间几何教学

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意义、内容与要求

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求

了解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意义;

了解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与编排体系;

理解并初步掌握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求;

会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案例分析与简单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

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意义,内容和要求。

数据统计活动初步教学的内容与要求,不确定现象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可能性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数据统计活动初步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统计与概率教学的要求。

了解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意义;

理解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理解并初步掌握数据统计活动初步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理解并初步掌握数据统计过程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会进行统计教学的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会进行概率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

第十四章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认识,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特征,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组织。

数学问题解决及问题解决的心理模式,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特点,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数学问题解决及问题解决的心理模式,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特点。

了解数学问题解决及问题解决的心理模式,知道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特点,了解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组织。

六、实践教学说明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

教学设计、说课、写教案等几个主要环节。

具体要求如下:

教学设计的要求是根据所提供的教学素材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

说课的要求是根据自己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进行规范的说课。

写教案的要求是能够科学地将教学设计以教案的形式展现出来。

七、教学方式与方法

承担《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适应素质教育深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深入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数学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开放的、民主的教学观,建立适合学生主动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多为学生提供试教的机会,使学生具有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和基本的从教能力。

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本课程应密切联系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联系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注意前后融合,贯通。

2.本课程教学中应适当注意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的掌握和从教能力的训练,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

3.注重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4.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的关系。

5.注重与邻近学科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6.突出师范性,重视对学生进行从教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7.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8.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9.注重利用微格教室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基本知识的教学训练。

八、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论》可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实行百分制。

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作业、课堂学习状况、学习笔记、小论文,其中小论文占10%、课堂学习状况5%,其他占15%;

期末考试占70%,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闭卷)和说课的形式(学生讲课和写教案的形式)实行,笔试占50%,说课占50%(学生讲课占60%,写教案,40%)

九、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杨庆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统一书号:

ISBN987-7-04-015098-8

(二)参考教材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曹树华江西高校出版社

主编:

曹树华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IBSN978-7-811132-5

出版时间:

2007.8

《小学数学教育概念》

宋乃庆

高等教育出版社

IBSN978-7-04-022591-4

2008.1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教课书

(三)其它参考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网:

小学数学专业网:

中国课堂教学网:

小学数学教学论(大纲、课程说明、考核说明、综合练习):

十、课程的实验指导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只有与实践性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才有利于实现学生掌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

因此,本课程根据教学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教育参观与调查、教育见习等活动,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考察、教学观摩、教学见习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课堂讨论和网络讨论。

讨论的主题包括:

①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论;

②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问题;

③教育发展中课程与教学的热点问题。

与本课程相配套的网络课件正在完善与建设中,这为学生在课余时间进一步讨论与本课程有关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2)拟利用说课教学。

让学生面对同班学生进行5-8分钟的课前试讲,锻炼胆量,消除恐惧心理;

进行各种教学技能训练,让学生对整个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有所认识和体验,并能找到自身的差距。

(3)定期安排见习、实习活动。

我系建有八个固定实习基地,多个灵活见习基地,为小学数学教学法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为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定期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见习、实习活动,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加深理解,开阔视野,增强实践,进行反思,为学生将来胜任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教学实践基础。

(4)教、研、学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进程,提供有关小学数学教学法的学术动态和研究题目,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从而提升其综合能力与全面素质。

(5)举办各种学科课外活动。

不定期举行各种学习和实践性活动,内容包括组织学生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录像或到一些名师课堂教学活动现场进行观摩,举办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课外竞赛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法的热爱与兴趣,并从中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