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五道口金融考研第一430分经验交流参考书目以及复习过程和复试经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3803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五道口金融考研第一430分经验交流参考书目以及复习过程和复试经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清华五道口金融考研第一430分经验交流参考书目以及复习过程和复试经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清华五道口金融考研第一430分经验交流参考书目以及复习过程和复试经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清华五道口金融考研第一430分经验交流参考书目以及复习过程和复试经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清华五道口金融考研第一430分经验交流参考书目以及复习过程和复试经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华五道口金融考研第一430分经验交流参考书目以及复习过程和复试经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清华五道口金融考研第一430分经验交流参考书目以及复习过程和复试经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五道口金融考研第一430分经验交流参考书目以及复习过程和复试经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华五道口金融考研第一430分经验交流参考书目以及复习过程和复试经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历年真题(以10年之后的为主,不必在乎遍数,熟悉出题套路即可)0_-x6`5k/_8E5^(Q"

m

#|%e)`$l,E9x'

l

6B+b8m,l$F3|$_,G

二、复习建议.P(p.W(N4S*n:

E'

A

1、大纲可以涵盖所有基础知识点,应届生肯定至少得过一遍(本人二战没有系统看),但是不要抱着背诵的心态面对大纲,如果你打算以风中劲草为主,大纲留个印象即可。

(q+u:

I8b9J2P6r

2、风中劲草是市面上最好的大纲替代品,颜色区分、字体区分、排版清楚、重点考点一目了然。

但它绝不是完全替代品,它有一个先天的局限就是滞后性。

举个例子,13年关于王明的那道多选题,你在13版的风中劲草里是找不到的(大纲有),但是风中劲草的编者将这个知识点悄悄补到了14版里,弄得好像它又押中一道题一样。

所以你在看风中劲草的时候会产生它年年覆盖所有考点的错觉。

它确实能用较短篇幅告诉你很多考点,但只是基于往年真题,而我们知道,历史不必然代表未来。

A%t5S/d*j#v+`7F

3、大家一直把1000题捧得很高,我两年考研感受是这本书习题风格与真题还是有一定差距,但相对其他习题集还算接近真题。

+m9f6v#D-Q;

k$b(v*C,?

4、时政选择题只有6分,不必像对待风中劲草那样去记忆时政书上的知识,多翻翻留个印象就好,而且你研究真题也会发现时政喜欢考一个国内一个国际啊,国内的又喜欢考“首次”啊,不确定的多选往往要全选啊(这条慎用,必须基于你强大的复习基础)

5、《肖四》已树立了口碑,考过研的童鞋基本都会看,别人都看的为了保险你也必须看,就算它押不中,你也因为走大众路线掌握了系统性收益。

《肖四》往往在考前10多天才出,时间很紧,拿到手后应该马上从它繁琐的答案里挑出关键词句,分点抄好答案。

最后几天每天花上2个小时反复看四套卷,考前一晚也要过一下(忘得太快你懂的)。

另外,个人认为看好一本押题卷足矣,其他的资料太水,不多吐槽了。

%}*t0D,B8U/H

6、真题对于考试的重要性比不上其他三科。

真题只需关注两个方面:

选择题的出题和设错思路;

大题的哲学部分(近三年不太可能重复)。

总结:

做好选择题依靠大纲(风中劲草)、1000题、肖秀荣时政;

做好大题依靠《肖四》和真题。

另外多多关注肖秀荣老师和蒋中挺老师的新浪微博。

.?

8|6o/X3W+C

5~"

f'

@6^:

]:

g2w

b*O4w#b5x)}

三、时间安排2C$?

$^5o!

\&

B#X

一战9月中旬大纲出来的时候看政治,由于一战开始地太晚,数学和专业课的压力太大,基本是一整天数学和专业课的时间各占50%,不看英语,每天只花1个小时复习政治,而且只看大纲,没有做题。

到了11月20号左右才啃完第一遍大纲,当时心里很急,虽然数学和专业课是大头,但政治不过线岂不是太悲催,所以立马调整战略。

从11月末到考前,政治进入暴走状态:

40来天,每天5小时,把风中劲草看了3遍,1000题刷了3遍,肖秀荣时政2遍,四套卷3遍。

考前一晚又把四套卷和肖的核心考点看了一遍,自我感觉政治差不多了。

结果第二天考政治,选择题不确定的太多,6分时政选择题完全没被之前所看的资料覆盖。

最后选择题大概得了33分,大题还不错,每个小问都写了12点以上,应该是得了38分。

总分71分,不高。

二战10月1号才开始政治,每天2-3小时,没看大纲,基本是风中劲草一遍,1000题一遍这样交替的复习,偶尔做一套真题。

到最后,风中劲草4遍,1000题3遍,真题选择题3遍,肖秀荣时政2遍,四套卷4遍。

考前一晚只看四套卷。

个人感觉今年选择题不难,30多分钟就做完了。

而大题更是有多道被《肖四》给直接押中。

考场上奋笔疾书2个半小时,每个小问16点左右,一直写到考试铃响,笔芯油墨被写完半截。

大题的卷面在保证美观的前提下是基本找不到空白了。

最后政治79分。

(我没有核对答案,主要可能是选择题比去年做的好)。

政治不要开始得太早,等9月中旬大纲一出,马上跟上大部分人的节奏即可。

过早复习政治可以说是SUICIDE,因为政治分数一般拉不开差距,考研重头戏从来都是数学和专业课,而数学更是重中之重。

你还没搞好数学和专业课就心急火燎地看政治,机会成本巨大。

考研是一个漫长的征程,越到后期越发现每天都有巨大的知识流入和流出,前期所看的政治内容会被后来需要不断反复的专业课知识挤出记忆空间,若没在适当时间加以强化,考前基本忘掉。

所以政治应该先缓后急,而数学和专业课是每天都要复习的重点,根据个人知识架构的实际(这是我英语花时间少的原因),合理组合四科的学习时间,尽可能拔高考研总分。

边际分析,资产组合的原理大家都懂,用在考研复习也是一个道理。

【英语】

本人英语基础还行吧,基本上大学所有英语考试全靠突击,也曾9天零基础搞定BEC高级。

所以说来惭愧,两次考研英语复习都很渣,没有系统性的复习建议。

一战12月才开始搞英语,而且是每隔半个月花2个小时做真题,最后只做了2套,考前一天下午才开始看作文,而且看的是托福作文——!

后来核对答案,完型阅读差不多全对,作文由于受了托福的影响,句子写得太长干货太少,从来没练习导致卷面也不整洁。

总分77,估计大多分数都失于作文。

二战11月中旬开始(好像也没比第一年认真多少——),总分84,与一战相比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加强了对真题的分析,总结了真题的出题套路,还投机地去统计了一下选项分布(用于应对不确定的完型和阅读题),感觉豁然开朗!

关于资料,我用的是蒋军虎的,之所以用“老蒋”的,也是出于一种走大众路线的思路,他的真题分析还是很不错的!

另外不要以为英语一难度高于英语二,就在前期花大量时间做张剑150篇。

英语一和英语二完全两种出题思路,不要陷入英语一的阅读部分,但是完型和作文还是可以稍作参考。

关于单词,我考研期间都没有去背过,基于以前准备托福和BEC的经验,我想说的是背一遍等于没背,看一遍等于没看,一口气连续地看不如利用零碎时间反复加强。

所以别跟你的研友比谁的单词书看了几遍,一来是看了几遍不等于记牢了几遍,二来是即使现在记牢考前忘掉就等于没看。

另外记单词的目的在于做完型和阅读时能看出单词在特定语义环境的意思,所以没必要去记忆拼写,更没必要去记忆精准发音,你只需不断反复的看熟就好,通过做真题强化这些单词在脑海的印象!

对,只是印象,不要去拼写!

关于作文,我的策略一个字:

抄!

把历年真题都抄一遍,然后好好比较每年的作文题目来预测当年考题,比较范文的每段每句来安排自己文章的结构。

考研英语作文中规中矩就好,不要用太炫太装逼的句子,老师可没耐心去分析你主谓宾。

另外,我没去背什么模板,但根据身边研友的考试情况,模板应该是有效的,但也要给予其一些变化。

2l(e9x"

h8I3}*j

7d*{4H8b!

G7w.d

1m5e0q!

[9X'

f*P0g3J.u-|

【数学】

虽然我们考的是金融,但能否考上很大程度取决于公共课,如果公共课能290+,总分400+应该问题不大。

而数学又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公共课,动辄4分的选择和填空,让数学成为拉开考研总分差距的第一驾马车。

0Z;

o2d9Z0N0D

2u'

t1}'

X4w,u1c"

f

一、所用资料+Z.Z0F3H#o+L:

^/_ 

V

1、《李永乐历年试题解析》(4遍以上)3b5|!

u7[2H;

2、《李永乐数学复习全书》(3-4遍)+U)b'

U-w7q7b

3、其他:

400题(13版14版各3遍),660题(2遍)

0p4P4z5M2[

二、复习建议.h8c;

Q!

k'

g

1、《李永乐历年真题》

数学真题无可替代。

660题你可以不做,400题你可以不做,全书也许你只做2遍,但是绝不能一套数学真题都不做就上考场。

关于如何做真题,一是要认真模拟:

不仅要卡着时间做(建议平时模拟加快节奏,2个小时一套),而且模拟期间不要去喝水、吃东西或者上厕所(大部分考场不允许这些,所以平时就要养成习惯);

二是要反复模拟:

时时刻刻把握好数三的出题风格,避免陷入其他辅导资料的偏题中;

三是要在恰当的时间模拟:

不要一天一套连续半个月全部做完,做一套要深入分析一套,最后半个月最好再过一轮真题,研究历年真题的出题趋势,预测本年考题。

推荐李永乐版本的真题,因为它不仅有完整的历年试卷,便于模拟,而且它将每年数三考试的全部真题进行了分类归纳,便于把握出题动向和规律。

同时你还可以做到很多数一数二数四的真题,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但是注意:

不必过于纠结这些拓展题目,因为数三的考试侧重点不同于数一、数二、数四,而数三的题型、风格、难度已经趋于稳定。

2、《李永乐数学复习全书》

跟《肖四》一样,已被多年的考研市场检验,可以当做必备资料来对待。

但是重要性次于真题,不建议刷太多遍,一来你的考研时间有限(大部分人10个月),搞完一遍全书的周期却太长(大部分人2个多月),而你还得腾出时间刷上几遍真题。

二来全书上面有很多与数三风格差距甚远的题目(我后来研究历年真题时发现数三的全书差不多是由数一、数二、数三、数四的真题和一些编者的原创题目构成。

但是前文已经说过,数三的考试侧重点不同于数一、数二、数四,而数三的题型、风格、难度已经趋于稳定)。

个人感觉总会有两种题目比较纠结:

①做上5遍还不能一眼秒杀的题目(往往不是数三的风格,考前做不出也不必过分纠结了)②第一遍就轻松秒杀以至于后来几遍一直没看,然后考前再一做又比较不顺的题目(所以全书的每道题一定要至少认真做上2遍)#I0o1o0~0R/j5B-]

"

k)|3Y+?

8j3D4s

3、其他材料:

0T/w6d#i7B$_

大家看很多经验贴都说400题很难,可以放弃。

我认为400题的特色不在于难,而在于“高度复合”(将不同知识板块的考点复合在一道题里),所以完整做好一道题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但单看每个知识点的出题思路却并不复杂。

我觉得在保证真题和全书一定遍数的基础上,可以做做400题(如果刷完几遍全书后,真题做不上3遍4遍,还是别做400题了)。

%|!

P*H*F6o(l&

P8r0a

660题之全名为《考研数学基础过关660题》,虽刻意强调“基础”,但其特色在于“细致”。

做完2遍你会觉得660帮你补了很多知识漏洞,强调了全书上容易出错和混淆的概念公式定理,但是相当一部分题目与真题考试侧重点差距过大。

有时间还是可以看看,但不要沉迷。

7t&

H9y,t6Q/D

《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

本人只在第一年做过2遍,相对全书的线代内容体系更好,比较接近真题,难度较低。

*F 

g)].Y,F%C:

Y'

L

数三的《大纲解析》:

本人只在第二年做过1遍,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归纳地很好,有时间也可以做,听说很多大神做完这个数学满分(当然前提全书和真题研究地差不多了)。

$o/T3n9H0N

4o#a#T6@$k5v'

?

*R

三、时间安排

一战9月中旬才正式进入考研状态,起初保持每天4-5小时看数学的节奏,全书第一遍27天,例题没有全做,但是都会认真看,把自己可能会错的步骤划出来,课后题是一道道认真算出答案。

第二遍与第一遍时间差不多,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看得更细致,同时宏观把握习题之间的纵向联系做了一份十分精炼的笔记。

后来花了一个月连续做了2遍660题,同时将错题和好题更新到笔记本里。

直到12月中旬才开始做真题,匆匆忙忙做了2遍,平时模拟也一般都有140+吧。

考前晚上又把笔记过了一遍,自信满满的进了考场。

可是监考老师工作失误没有给我们考场草稿纸!

对,没有草稿纸啊!

考场差不多都要沸腾了,很多考生开始询问和抱怨,监考出去几次却始终没找到!

没办法,总不能因为这种极端偶然事件过多地影响心态吧,我只好在试题纸的margin上列着草稿,密密麻麻自己都看得眼花。

考完数学感觉心好凉,心想这就是考研吗?

一个考场意外就可以将你所有的努力和梦想击碎。

后来出了初试成绩,确实就是在数学上吃亏了。

TT5L3X$W:

A6h:

A1A6?

*r0\$X5h:

R

二战从7月1号开始,还是每天4-5个小时,只不过全书第一轮花了45天。

相比第一年更加认真地演算了全部例题和课后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之后花了半个月做了一遍660。

从9月到11月,每天3个小时数学,将13年和14年的400题各做了3遍(算是弥补一战时没有做400题的遗憾)。

之前一直觉得400题难度大于全书难度,然后全书难度大于真题难度,所以天真地认为如果把400题hold住,那应该完全秒杀真题了。

所以我一直没太把真题放在心上,而是花了大量时间反复研究400题各种华丽的解题技巧,直到11月末才碰真题,差不多隔一天做一套,12月20号左右才做完一遍真题。

本以为可以轻松搞定真题稳定在145+,没想到是经常性的130+,甚至有几次跌倒120+。

后来分析原因,一是全书、真题、400题、660题其实各有各的体系和风格,没有谁可以完全压过谁、替代谁,而我们要紧跟真题的要求来有效练习;

二是做真题需要保持“手感”,考研复习后期每天的知识流量巨大,需不时地通过模拟真题来激活各种知识点。

由于自己真题做得不稳定,考前10天我发疯似地搞数学,一个上午一口气连续两套真题的节奏进行第二轮。

上了考场,可能是受了第一年发挥不利的影响,心态一直略紧张,每一道题都做得极其谨慎,后来竟有一道线代大题的一个小问没时间做了TT,最后成绩是141,低于预期也有点对不住自己所花的时间,sigh"

T8[2i;

[$u

6Y*Z'

r&

B7r+t(X*w/@"

s

四、其他事项*?

8F)t&

i)J+v:

h"

N)M)D*M

关于数学教材。

市场选择一般都是同济版的高数,同济版的线代和浙大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个人认为湖大版的这三类书也是非常不错的,湖大本校的同学还可以看到很多以前的笔记)。

我觉得看教材很有必要,但不可在前期花大量时间研究而迟迟未开始做全书。

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材只是用来帮你进入全书节奏的,说得夸张一点,如果没有系统性地做全书,你的考研数学复习还没开始(只是对相当一部分同学而言,因为确实存在很多不做全书就考试140+的例子);

2、考前一个月系统性复习教材的可能性很小,一般都是看真题和笔记,甚至快速翻翻全书,所以对于那些12月份不太可能看的书,考研初期即使翻过一两遍,到了考试前夕也会忘;

3、教材里有太多超纲知识,如果拿着往年大纲对照着看也是非常费时间的,而全书基本不会超纲,只是重点把握与真题略有差距;

4、教材的课后题与真题风格差距太大且题型有很多重复。

所以我的建议是,教材确实要看,但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快速地看,只需看好各种概念定理证明和例题,尤其是线性代数里各种矩阵性质的联系,不用做课后题。

考研中后期,教材就是一本词典,只需偶尔翻阅。

关于数学考试。

近几年数三考试的题目布局差不多是先难后易,又加之考试伊始,数学思维还没进入状态,所以碰到不会做的大可放心跳过,先把后面简单的题目做好,剩下时间再集中攻克前面的难题。

另外,如果碰到突发事件,一定要清楚考研的机会一年只有一次,不要慌乱更不要去和监考老师争论什么,正式考试的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建议大家多带几张准考证进考场(很多地区的考场只能带准考证和身份证),以应对不发草稿纸这种极端事件,因为准考证只有一面是有信息的,背面空白(此方法仅供参考并非屡试不爽,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监考老师要是很在意,你自带的“草稿纸”也会被没收的)。

之前没看到谁在经验贴里提过这一点,自己第一年也完全没想过这事,算是用自己血的教训给大家买一个期权吧。

3}$| 

N5?

&

m7I-b,R

x8F'

g3q/v&

J7N

3}1}+a,x9]

(下篇:

专业课、复试、感悟、后记)8U/F6D

【专业课】4t"

[7G 

X!

l0t!

W4T6z

写在前面的话:

道口研友们最关心的应该就是专业课的复习吧。

我只有126,相比今年大批130+,真心没有优势。

一战花了很多时间研究CPA财管,结果13真题却是CFA风格,二战完全走“高端”路线看外文教材,刷英文原版题,结果14真题……==。

14考纲大幅修改,但真题的出法没有参考大纲,依旧避开各种大热点,依旧稳稳地超纲几道题。

如果不按大纲出题是为了考察考生的知识广度和综合能力而有意为之。

那么,我该如何理解个别选择题把ABCD排成AABC?

如何理解部分选择题直接出自翔高的习题集?

如何理解13年45个选择题五选一被砍成了14年30个选择题四选一?

我只是一个求学的考生,我好像只能委婉地说清华的出题风格依旧诡异飘逸,或者按猪哥的说法,它是一个方差较大的随机变量。

11年第一年出题,题型和分值设置不够成熟可以理解。

12年和13年风格类似:

40多个五选一的单选题和5道左右的论述题,其中选择题的选项设置干扰较大,论述题往往有一道涉及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微观金融部分均是博迪罗斯的风格。

至于14年真题,网上已经有回忆版本,真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我考完专业课的心情……——#,*s&

^*x3s'

u-|%V(M(s9p7w

我没有报班,但和研友合买了猪哥视频和讲义。

可以说是跟着猪哥来复习专业课的。

也许相对14真题,猪哥讲得太广、太深、太难了(猪哥确实可以同时做到这三点,膜拜),但在14真题出来之前,谁又能想到风格和难度会突变?

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根据历史数据对未知未来进行期望估计,对近几年真题赋予更大权重进行针对性复习。

毕竟考研一年只有一次,平时的练习和模拟难于真题、广于真题是必须的。

暂且不对市面上任何辅导班进行评论,我只是觉得,不论是无比细致的授课还是尽心尽力的课后答疑,猪哥作为一个兼职老师,做好了他应该做的一切。

非常谢谢猪哥!

-N/f'

+]+o5Y,~

言归正传,如果你相信15真题会延续14真题的风格和难度,那么完全不用看我接下来的废话,随便翻翻教材和翔高就可以应付专业课,省点时间把数学刷到145+会更显著提高你初试过线的概率。

如果你有强迫症,以下内容很适合你。

A,K 

^5z(m 

O'

Z/D4n#V/l*\

一、所用资料!

u:

{3y;

r*y$n"

p

1、货币银行

①黄达版(2遍)、②易纲版(5遍)、③胡庆康版(2遍)、④KC人行一本通(部分)

2、国际金融&

^5i&

h:

l7~ 

V8S

①姜波克高教三版(3遍)、②姜波克复旦五版(3遍)、③KC人行一本通(部分)

3、公司理财

①Ross8ed(中文课本2遍、英文原版课后题5遍、英文testbank部分)

②CPA财管(课本2遍,轻松过关一3遍),o#Y4X9o4w(_"

g5q;

y

4、投资学

①Bodie7ed(中文课本2遍、中文课后题4遍、中文附加题3遍、英文testbank部分)、

②张亦春金融市场学(1-2遍)

5、金融热点

①周小川《国际金融危机:

观察、分析与应对》(3遍) 

]4b9A;

A8Z2Z"

O)B)U

②央行和证监会官网近半年通知4n;

U1V9@*R1f&

|;

w9t

③2013年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专栏

6、其他

①猪哥视频讲义

②翔高习题集8_9W(V%E-}!

M8E-{

(A-~;

u.O3I'

N6G&

n

二、复习建议

1、货币银行学:

(1)黄达的800页金融学只在第一年看过两遍,外文教材的编书风格,却十分重视中国的金融实际,知识点和章节最完整,但是具体到每一节的内容,结构性就不很好。

所以黄达的书可以帮助构建大框架,了解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给你金融的整体感觉,却难以整理好零碎的知识点,不太适合应试。

(2)易纲版货币银行学是三本经典里写的最早的(1999),文笔流畅,深入浅出,原理讲得最透彻,但是部分章节和知识点陈旧。

通读全书后,重点看好以下章节:

5,8,9,10,11,12,13,14,21。

/g%{;

L(i$f9F

(3)胡庆康的线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知识结构完整,言语略生硬,部分知识点讲述过细,前两章政治经济学味道过重,作为易纲版的补充,稍微看看以下章节:

1,2,4,93p#Y4l.M8W0k7a"

j0]-e

(4)人行一本通虽然是针对老道口十门课风格来编写的辅导教材,但其货币银行篇和国际金融篇还是有很好的参考性的,提纲挈领,知识脉络清晰,有助于构建框架。

7E7x!

|2v1@+v5Y)m0_#K#S

总的来说,货银以易纲版为主(4遍以上),辅以黄达版和胡庆康版的知识点、人行一本通的逻辑框架进行复习,同时可在前期做一本综合这四本书的笔记,后期复习货银只需翻看笔记,非常省时间。

f/q+Q/Q/[9o'

^#_

2、国际金融学

【教材】复旦五版知识结构更好,高教三版讲得更细致。

前者重点看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的第二三节、第七章的第一二节、第八章的第二节,后者重点看政策协调部分。

近几年清华对于国金的考察主要集中在国际货币体系、汇率决定理论部分(重中之重就是PPP和IRP的计算)。

$S-r2}/m1f5I

【笔记】综合这两本书和KC人行一本通的国金部分,我对照大纲做了40页的框架笔记(我的笔记里基本找不到“一、二、三、

(一)、

(二)、(三)”,大部分是用箭头和符号来表达框架,让知识各居其位,有助于记忆)。

按照本人笔记,国金其实只有五章。

第一章:

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二章:

汇率理论,第三章: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第四章:

政策的国际传导和协调,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金融危机。

当然这五章里还是有很多内容不是考试重点,大家看书时要自行过滤。

【框架】下面以第二章汇率理论为例,简要说说大家很感兴趣的框架。

汇率理论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