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2987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唱歌词,教师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3)学生讨论这首歌最合适用什么演唱形式?

为演唱会的准备做铺垫。

2、学唱《春之歌》

(1)学生先欣赏歌曲,之后谈谈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介绍作品。

《春之歌》是一首朝鲜歌曲,一段体,八六拍,歌曲蕴含着圆舞曲的风格特征,音乐流畅而富于动感。

启发学生体会“荡秋千”的感觉,然后用轻柔的声音演唱,特别注意突出八六拍强拍的“点”,强调“荡”起来的意境。

(3)跟琴学唱歌曲。

(4)引导学生唱歌时声音要连贯、统一。

(5)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歌曲适合什么演唱形式?

(学生讨论)

3、用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春之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评分。

4、音乐知识部分——在教唱歌曲《我们是春天》时,已有了一些关于歌曲结构分析的知识铺垫,用一个练习为歌曲《春天又来临》划分段落,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就行,同时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该知识点。

5、活动与练习——既然是前面练习的继续和巩固,教师可以灵活处理。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1)视唱练习——可采用“模唱”“接龙”“填空”等方式进行视唱练习。

(2)合唱练习——各声部都从头进入,第一声部唱到第5小节时,第二声部进入;

第一声部唱到第9小节时,第三声部进入;

各自循环唱下去,直到老师指挥结束时停止。

学生熟悉乐谱后,要求他们边唱边感受三个声部融合在一起时的和谐美。

第二单元七彩管弦

欣赏:

1、《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2、《野蜂飞舞》3、《幽默曲》

西洋管弦乐器:

西洋管弦乐器一般分为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弓弦乐器、打击乐器四组。

常见的管弦乐器如下:

木管乐器——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

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

弓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鼓、钹、锣、三角铁、铃鼓。

活动与练习:

1、聆听音乐片段,写出演奏乐器的名称。

2、将五线谱译成简谱。

河北民歌《卖扁食》。

3、竖笛演奏练习:

1=F(全按作5)

【朝】李冕相《春之歌》

一、上课礼仪

安定情绪,师生互相问好.

一首管弦乐曲《春节序曲》,让学生听辨乐曲中演奏的乐器及音色。

(激发兴趣)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同学为了提高素质,学习掌握了一门乐器演奏技术,下面请同学上来为大家演奏。

(直观性原则)A.小提琴B.小号C.萨克斯

师:

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

生:

它们属于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

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属于西洋乐器?

三、新课教学

1根据发音原理和制做材料不同,介绍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

(启发性原则)老师出示幻灯片(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

2、出示课件

(直观性原则)让学生了解乐器形状,同时主要了解主要乐器的音色。

下面请大家在乐曲中进一步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各种乐器擅长表现的情绪,抒发的感情。

四、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老师主导)师:

下面请大家听赏一首由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学生主体)作者:

英国本杰明.布里顿

乐曲为了使青少年了解西洋管弦乐曲作品,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片段)

1、学生回答:

(1)演奏中乐器的先后顺序

(2)学生谈谈在欣赏不同类乐器演奏的不同片段的感想

例:

小提琴:

优美、抒情。

单簧管:

圆润、流畅。

大管:

低沉、诙谐

(注重学生感受,老师只作补充性引导)

2、放录音片段

(巩固性原则)师:

听录音后请同学回答有哪些乐器演奏?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

(1)学生伴随音乐进入课堂,教师播放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主题片段,营造课堂气氛。

(2)思考:

刚才听到的乐曲熟悉吗?

有谁能说出曲名,并且谈谈是由什么乐队演奏的?

(3)学生谈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引出课题《西洋管弦乐器的分类》

2、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1)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按顺序播放各种音乐,学生聆听,并抢答音乐片段的演奏乐器名称)

(2)欣赏各组乐器的图片,认识其形状、结构。

(展示管弦乐器图片及其音响效果)

(3)管弦乐队分成四大类:

弓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木管乐器组:

(吹奏:

连音吹奏、断音吹奏、单吐、双吐等)

短笛——是长笛音域补充,在乐队中有“花腔女高音”之称。

长笛——具有明亮、活泼的音色,适合表现流畅的旋律。

单簧管——一般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

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温柔的情绪

大管——音色低沉、诙谐、厚重,是木管乐器组里的低音乐器。

弓弦乐器组:

(运弓、揉弦、滑奏等)

小提琴——音色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

大提琴——音色低沉、浑厚

中提琴——音色柔美醇厚

低音提琴——音色低沉、浑厚

铜管乐器组:

通过控制嘴唇间的空隙、呼气量及震动的力度来改变其发出的音调、音量及音色

小号——音色嘹亮、辉煌,适合表现号召性的旋律

圆号——也叫法国号。

音色圆润迷人,是木管乐器和铜管乐音色的连接

长号——也叫伸缩管、拉管,常演奏号角般的旋律

大号——音色低沉、宽广

打击乐器组:

(敲击:

一般用两根鼓槌交替击奏,或同时敲击两鼓来演奏,基本奏法有单奏和滚奏两种。

铃鼓则采用敲击、捶、大拇指擦等方法演奏。

定音鼓——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弱奏时具有神秘的效果,强奏时咆哮如雷

大鼓——重敲富有激情,轻敲具有阴郁、寂寞的色彩

钹——音色清越而明亮

锣——音色富有戏剧性

3、作品介绍:

欣赏1:

小号独奏《野蜂飞舞》

(1)师: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老师先不说曲名,轻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想象,看音乐带给了你们什么情绪,你联想到了哪些画面。

(播放音乐)

(2)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作品情绪,联想画面。

(3)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补充性引导,并说出乐曲名称

(4)学生讨论,通过对乐器音色的听辨,《野蜂飞舞》的音乐中出现了哪些演奏乐器。

(5)曲作家介绍: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俄国作曲家。

主要作品有歌剧《雪娘》《金鸡》《萨特阔》,管弦乐曲《舍赫拉查德》《安塔尔》《西班牙随想曲》等

(6)歌曲分析

节拍:

2/4拍,乐曲为C大调

(7)复听乐曲,学生带着情绪联想情景

听赏2:

小提琴独奏《幽默曲》

(1)老师对作品背景及其作者德沃夏克做简单介绍

(2)播放音乐,学生联想音乐描绘的场景。

(3)学生分组,谈谈作品的音乐情绪。

(4)复听乐曲,再次感受乐曲的音乐情感。

(三)探究课题

1、从音乐要素出发,对比管弦乐《野蜂飞舞》和《幽默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2、以小号独奏曲《野蜂飞舞》和小提琴独奏曲《幽默曲》为背景音乐,为其创编音乐情景剧并能感受到管弦乐器演奏带来的音乐表现力与感染力。

第三单元美丽的村庄

1、《德涅泊尔》乌克兰民歌,【乌】路·

舍甫琴科词,薛范译配。

2、《美丽的村庄》意大利歌曲,尚家骧译配。

分别用不同的指挥图式,边指挥边演唱《美丽的村庄》和《德涅泊尔》。

音乐知识——

音阶、调式从主音到高八度主音按照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的一组音叫音阶。

调式是按照一定关系组合在一起的若干音(一般不超过七个),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组成的音阶体系。

(二)导入新课:

今天的课前热身我们要从一首儿歌开始——《两只老虎》

面孔一:

1、分组练习

2、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固定低音与三声部轮唱。

(三)歌曲《德涅泊尔》

1、聆听范唱

(1)听音乐,用三拍子的指挥图示来随音乐挥拍,并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2)、歌曲介绍:

歌曲旋律深沉、宽广,深刻的体现了乌克兰人民的性格,一百多年来越传越广,许多影片和大型音乐作品以其中的旋律作为乌克兰的象征。

(3)、复听歌曲,手传丝巾,要求从乐句的开始挥动丝巾,乐句结束的时候传到下一位同学的手中。

2、歌曲学唱:

(1)分乐句轮流演唱,老师唱一、三乐句,学生唱二、四乐句。

(2)、重点难点句辅以柯尔文手势教唱。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组,每组一个乐句,要求连贯起来像一个人在唱。

(注意气息、感情、音量以及整齐度)

(4)全体学生齐唱歌曲。

(一)导入:

1、学生在歌曲《桑塔.露琪亚》《我的太阳》的背景音乐中线上风景如画的意大利风情(包括建筑、雕塑、风光、威尼斯水城、美声演唱、紫罗兰、歌剧、交响乐、芭蕾舞等)。

2、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并进行交流。

(二)新授

1、欣赏《美丽的村庄》歌曲视频并思考问题。

(1)用音乐语言表述一下歌曲表现了意大利民歌怎样的特点。

(2)为歌曲划分段落

(3)随范唱轻声跟唱,找出自己认为的演唱难点。

2、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3、演唱歌曲A段旋律

用边画拍边唱、对比演唱、轮唱等方法解决弱起小节、切分节奏、八分附点节奏等难点。

4、二声部合唱训练:

分不同形式让学生熟悉高、低声部的旋律,并进行演唱。

5、演唱歌曲B段旋律

(1)分解和弦旋律音准难点

旋律音程演唱方式解决;

和声音程贴合演唱方式解决;

音程自由组合跳跃演唱方式解决。

(2)同音重复音准解决

气息及声音位置训练方式解决;

和声练习方式解决

6、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1)学生有表现力地朗读歌词

(2)教师进行范唱

(3)学生找出描绘魅力村庄的关键性歌词

(4)学生演唱歌词

教师提示:

(1)注意连音线的正确演唱

(2)注意描绘魅力村庄的关键歌词的吐字、咬字及声音位置气息的运用。

(三)音乐知识——音阶与调式

1、音阶——从主音到高八度主音按照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的一组音。

2、调式——是按照一定关系组合在起义的若干音,并以一个音为中心组成的音阶体系。

调式的主要种类有大调式、小调式,以及五声调式。

(四)过渡:

教师分别演奏三种不同伴奏,学生体验不同钢琴伴奏织体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到的辅助作用。

伴奏分为:

旋律伴奏;

和弦伴奏;

织体伴奏

(五)拓展

1、“音乐魔方”游戏尝试激发学生用音乐手段和声乐演唱形式进行多种组合,产生对合唱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

(1)学生了解音乐游戏方法(了解体验不同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的组合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

(2)通过一、二示例了解并掌握组合方法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自由创作,教师适当指导并配合学生进行创作。

3、小组交流表演

4、师生合作演唱

(1)教师指导

(2)达成共识(3)合作演唱

第四单元华夏乐章

1、《二泉映月》(弦乐合奏)华彦钧曲,吴祖强改编。

2、《MongDong》(片段)(混合室内乐曲)瞿小松曲。

3、《蓝花花》(管弦乐曲)鲍元恺编曲。

活动与练习:

1、选一部你喜欢的影视片主题音乐(音频或视频)与同学分享,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竖笛演奏练习:

(1)1=F(全按作5)中国民歌《茉莉花》

(2)1=F维吾尔族民歌《我们祖国是花园》

3、合唱练习:

1=F《瑶族舞曲》片段,裴言编配。

(二)、新课导入:

(1)请学生猜谜语中的人物:

泉边赏月,穿街过巷,琴儿伴身,目盲心亮。

(打一民间音乐家)

(2)华彦钧生平简介

(3)听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回答问题。

A.请说出曲名B.说书乐曲的情绪和演奏乐器

(4)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简介

(5)《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被改变成多种器乐形式。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

(三)、新课教学:

(1)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主题音乐,说出主题音乐中熟悉的乐器。

(2)音乐知识——室内乐

A.什么是室内乐?

B.室内乐的常见形式和主要艺术特点。

(3)作曲家吴祖强简介

(4)学唱主题音乐

(5)《二泉映月》的主题旋律,主奏乐器、力度、情绪变化

(6)完整地欣赏乐曲《二泉映月》

(7)请学生将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与二胡独奏的《二泉映月》相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

(8)学生背唱主题音乐。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1、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影视片主题音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2)老师也搜集了一个,请大家欣赏一下。

播放电视剧《蓝花花》主题曲。

(3)介绍发生在旧社会陕北的民间故事《蓝花花》,引出课题。

2、对照歌谱,听老师唱传统民歌《蓝花花》,回答问题。

(1)说说歌曲的情绪。

(2)说说歌曲的体裁和主要故事情节,并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板书在黑板上。

3、师:

《蓝花花》的故事也被世人传唱,改变成多种表现形式。

今天我们来欣赏管弦乐曲《蓝花花》

4、曲作者鲍元恺简介

5、听管弦乐曲《蓝花花》主题音乐,回答问题:

(1)乐曲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2)说出主奏乐器

(3)乐器的音色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6、老师钢琴伴奏,学生随乐哼唱主题音乐。

7、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总结乐曲中的故事情节和基本情绪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的。

8、这首乐曲用《蓝花花》的名字作为标题,乐曲表现内容也是围绕蓝花花的故事展开,是首“标题音乐”。

9、“标题音乐”的有关知识。

10、再唱主题音乐。

(二)、活动与练习:

合唱练习:

《瑶族舞曲》片段

1、学唱高声部和轮唱部分,体会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用手势代学生学唱低声部,模仿出瑶族长鼓的音色与节奏特点。

3、二部合唱与轮唱,注意唱出音色、力度的对比与情绪的不同

4、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或用跺脚等律动进一步表现歌曲情绪。

第五单元泥土的歌

《丢丢铜仔》台湾民歌,黄白编曲。

1、《采茶灯》福建民歌。

《采茶调》云南民歌。

2、《绣荷包》云南民歌。

《绣荷包》山西民歌

3、《月儿弯弯照九州》江苏民歌。

《王大娘钉缸》河南民歌。

民歌

(二):

小调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流行于城镇、里巷的民间歌曲,在艺术上有较多的加工。

其音乐结构大多方正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教师播放歌曲《丢丢铜仔》作为音乐背景。

老师教学生“火车行到磅孔内,磅孔的水滴落来”的客家方言。

(三)、新歌学唱《丢丢铜仔》

1、听赏《丢丢铜仔》

2、老师简介《丢丢铜仔》的由来。

3、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衬词,并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读歌曲中的衬词。

4、老师请学生对比欣赏带下滑音和不带下滑音的音乐片段,并学唱带下滑音的音乐片段。

5、老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第一部分,学生随乐演唱第一部分,找出并突破歌曲中的难点。

6、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唱会二声部轮唱威力将背景音响材料与二部轮唱有机组合在一起,老师可先设计“一辆货车向前行驶”的场景,引导学生双手握拳做抓火车方向盘状,模仿开火车的律动。

然后将背景音响材料与二部轮唱有机组合起来进行练习。

7、歌曲的完整表现

(1)老师引导学生探讨、设计一个火车由“远——近——远”行驶场景,模仿火车由远及近、穿梭隧道、渐行渐远的声音效果,并反复练习。

(2)教师引导学生,以“领——合”的方式将歌曲完整的表现,老师使用打击乐器加入学生合唱中,为歌曲添加趣味,体会歌唱合作的愉快。

(四)探究

对比欣赏卓依婷和龚琳娜演唱的《丢丢铜仔》,引导学生探讨两种演唱各有什么异同和特点。

(一)各地小调赏析

1、听赏采茶歌舞——《采茶灯》《采茶调》。

老师结合各地采茶的风光图片,向学生简介茶文化,并银川采茶劳动中产生的艺术形式——采茶歌舞。

2、欣赏福建民歌《采茶灯》

(1)听赏器乐作品《采茶灯》,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音乐特点。

(2)对比欣赏歌曲《采茶灯》,讨论器乐作品《采茶灯》与歌曲《采茶灯》的关系,并随乐哼唱歌曲。

(3)老师用琴弹奏主题音乐。

3、欣赏《采茶调》

(1)听赏老师范唱云南民歌《采茶调》

(2)老师引导学生探讨:

这首《采茶调》与《采茶灯》在悬梁刺股、音调及风格上有什么区别?

(3)老师引导学生学习采茶舞的律动。

(4)学生随乐表演采茶舞。

4、欣赏山西民歌、云南民歌《绣荷包》

(1)老师介绍“绣荷包”调的由来及观看形态各异的荷包。

在我国传统民俗中,“荷包”是青年那男女交往的一种“信物”,各地的“绣荷包”调多用来表现女性对意中人的深切四年和期盼之情。

(2)对比欣赏云南、山西民歌《绣荷包》。

唱词:

云南《绣荷包》段式结构相对自由。

山西《绣荷包》段式结构相对规整。

旋律:

云南《绣荷包》音调委婉细腻。

山西《绣荷包》音调明媚缠绵。

(3)引导学生探讨两首“绣荷包”不同的音乐特点。

(4)随乐学唱,并引导学生探讨小调传情达意的功能。

4、欣赏《月儿弯弯照九州》

(1)聆听老师范唱歌曲《月儿弯弯照九州》。

(2)引导学生探讨歌曲表达的心情。

(3)老师简介歌曲的来历。

七字句的结构形式。

旋律线丰富多变,表现力强。

(4)随乐学唱歌曲1-3遍。

(5)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欣赏《王大娘钉缸》

(1)播放歌曲《好汉歌》,并引导学生随乐哼唱。

(2)播放民歌《王大娘钉缸》,引导学生探讨:

这首歌曲与《好汉歌》有何异同?

上下句的结构形式

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3)简介《好汉歌》的创作来源。

(4)老师引导学生随乐跟唱《王大娘钉缸》

(二)课堂探讨与延伸

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五首歌曲有什么共同点?

2、听辨活动:

播放小调、山歌、劳动号子等三首民歌片段,巩固复习汉族民歌的相关知识。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

(1)曲调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点。

(2)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强烈。

(3)结构大多以单曲体为基础,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

(4)唱词中的衬词、衬腔定型化和规整化。

(三)小调的概念:

(四)创作与实践——“同头换尾”

1、学生听赏老师弹唱《牵牛花开羊跑青》《信天游》《草原情歌》中的三个音乐片段。

让学生找出每个片段中上下句的结构规律,引出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

2、分组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为老师提供的音乐素材续写四个小结的旋律片段。

3、分组演唱自己创作的旋律片段,并引导学生评价、探讨、修改、完善。

第六单元八音和鸣

1、《原始狩猎图》(骨笛与乐队),钱兆熹曲。

2、《梅花三弄》(古琴独奏)古曲。

3、《楚商》(钟磬与民乐合奏)王原平编配。

4、《十面埋伏》(琵琶独奏)古曲。

(1)收集古代乐器的相关资料,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2)辩论题:

正方——古琴应该进入博物馆;

反方——古琴不应该进入博物馆。

(3)合唱练习。

《楚商》

导入新课。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在很多领域都有惊人的创造发明,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举例说明。

举例(略)

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各个领域的很多例子,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

那么,在我们的音乐园地里,老祖先们又有哪些惊人的创造呢?

答(略)。

刚才同学们又列举了许多例子,显示了我们祖先在音乐方面的过人之处。

可是,我们的祖先还有许多的创造是不为同学们所熟知的。

这节课我们就沿着我国这条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到远古时代去领略一下祖先们在音乐园地里的风采。

(二)新课教学

1、神奇的笛、埙

(1)骨笛

A骨笛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乐器是骨笛。

介绍浙江余姚出土的骨笛:

距今七千年前,是横吹的笛子。

介绍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距今八千多年,它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多年,同时还是世界上同时期遗传物中最完整、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

是竖吹的笛子。

B你知道这些骨笛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它是用什么工具加工而成的呢?

C欣赏骨笛与乐队演奏的《原始狩猎图》,边欣赏边想象原始人去森林打猎时,可能出现的声音。

然后请大家一起讨论。

2、独特的钟、磬

(1)引出磬。

拿出石头敲击,从石头能发声引出磬。

(2)介绍商代虎纹大石磬(看图片)

(3)简介编磬,着重介绍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

(图片)

(1)介绍陶钟。

(2)编钟的历史:

到青铜器时代,我们的祖先陶钟的基础上用青铜铸造了编钟,它盛行一时,甚称中国一绝。

在古代遍钟不仅是乐器,而且是一种礼器,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3)“地下乐宫之明珠”——曾侯乙编钟,为何编钟的出土震惊世界?

(4)作品听赏:

《楚商》——(钟磬与民乐合奏)

(5)想一想:

听钟声和磬声,并说出其特点。

3、欣赏《梅花三弄》

(1)引出古琴

拿出橡皮筋弹拨。

从橡皮筋的发生原理引出弹拨乐器。

(2)古琴的历史

(3)古琴的构造,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摔琴谢知音。

(4)古琴独奏作品欣赏《梅花三弄》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

秦王朝灭亡后,以项羽和刘邦为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