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4226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docx

《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docx

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

关于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

调查与思考

海宁市科学技术局

茅伟明、陈霓裳、吴锦芳、陈继彪、王晓丽

近年来,海宁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科技工作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科技企业培育为抓手,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在201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监测中,海宁市科技进步规模综合评价保持在全省第13位,嘉兴市第1位,变化情况综合评价位次列全省第3位。

2012年,海宁市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1.56%增加到2.3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06年的32.03亿元增加到221.9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10.11%增加到17.4%。

2010年,海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嘉兴各县(市、区)中设立的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1年,海宁市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同时还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2013年,海宁市成功创建浙江创新型城市。

一、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截止2012年底,海宁市拥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仅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软件企业等)11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1.3%。

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1.9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2%;实现利税总额14.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的16.9%;实现利润总额2.9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8.1%。

高新技术产业在海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成为推进海宁市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涉及六大行业,形成四大优势领域。

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涵盖十三大行业,包括114个行业小类,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涉及其中八大行业(包括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按照2012年行业规模,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位列前四位,且产值规模均超20亿元,这四个行业的企业数占海宁市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的70.4%,产值占海宁市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87.2%,是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领域。

专用设备制造业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14.3元,成为经济效益最好的行业。

(详见下表)

 

2012年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结构

行业

企业数

工业总产值

利税总额

绝对值

占比

绝对值

占比

绝对值

占比

(家)

(%)

(亿元)

(%)

(亿元)

(%)

食品制造业

5

4.3

20.1

9.1

1.9

13.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30

26.1

113.7

51.2

5.8

40.2

医药制造业

2

1.7

1.0

0.5

0.1

0.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

3.5

3.5

1.6

0.1

0.8

通用设备制造业

21

18.3

38.0

17.1

3.1

21.5

专用设备制造业

17

14.8

11.9

5.3

1.7

11.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1

9.6

12.0

5.4

0.1

0.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5

21.7

21.8

9.8

1.7

11.4

合计

115

100.0

221.9

100.0

14.5

100.0

 

(二)集中分布明显,形成五大集聚区域。

从2012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主要集中在黄湾镇(尖山新区)、长安镇(高新区)、袁花镇、盐官镇、周王庙镇、经济开发区和马桥街道,该七个区域的企业数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的84.3%;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92.1%,其中黄湾镇(尖山新区)、长安镇(高新区)、袁花镇分别实现产值53.34亿元、47.52亿元和45.33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都超过20%,高居全市前三位,是海宁市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2012年海宁市主要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情况

部分地区

企业数

产值

绝对值(家)

占比(%)

绝对值(亿元)

占比(%)

黄湾镇(尖山新区)

10

8.7

53.34

24.2

长安镇(高新区)

29

25.2

47.52

21.5

袁花镇

6

5.2

45.33

20.5

盐官镇

19

16.5

18.44

8.4

周王庙镇

10

8.7

14.97

6.8

经济开发区

10

8.7

13.62

6.2

马桥街道

13

11.3

9.94

4.5

合计

97

84.3

203.16

92.1

(四)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截止2012年,全市拥有按国家新办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61家,占嘉兴市的20.75%。

据高新技术企业年报统计,2012年海宁市61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4.6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30.53亿元,净利润8.89亿元,实际上缴税费总额7.77亿元,进出口创汇9.37亿美元。

从产业情况看,海宁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皮革、经编二大支柱产业和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太阳能利用、包装印刷、汽车零配件、生化医药等产业中,八个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5.25%。

由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与《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2008年制订)》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已经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归类上与高新技术产业存在一定的差异。

海宁市高新技术企业行业分布情况汇总表

行  业

高新技术企业数

占比%

位次

企业简称

小计

支柱产业

皮革

卡森实业、蒙努皮革、森德皮革

3

4.92

8

经编

华生经编、得伟、港龙新材料、博泰塑胶、宇立塑胶、锦达新材料、海利得新材料、宏达经编、德俊织染、

9

14.75

2

新兴产业

机械

装备

洁宇环保、西子重工、曼斯顿电梯、特富锅炉、洁华环保、天通吉成、纺机厂、红狮电梯、虎霸机械、美通机械、上易

11

18.03

1

电子

信息

海神电子、三弘电子、通达磁业、威奇电气、联丰东进、索拉贝特、天通控股、联丰磁业、

8

13.12

4

太阳能利用

晶科能源、尖山光电、芯能光伏、美大太阳能、神太、桑乐

6

9.83

6

包装

印刷

长海包装、诚信包装、南大环保

3

4.92

8

汽车

零配件

新光阳光电、奥通汽车零件、佳盛、龙华

4

6.56

7

生化医药

汇能动物、鼎龙化工、科峰生物、凤鸣叶绿素、群大饲料、巨都药业、兄弟科技、钱江生化、

8

13.12

4

其他

新艺机电、海橡鞋材、安正时尚、万凯新材料、晨丰灯头、敦奴联合、美大实业、信达可恩、虹越

9

14.75

2

合计

61

100

二、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的主要做法

海宁市始终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在政策、投入、环境、人才等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稳定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围绕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制订发展战略目标,引导科技创新发展。

根据《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审议意见》(海人大发〔2009〕8号),2010年启动了海宁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2011年市政府制定了《海宁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了“12346”科技发展战略,明确了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等发展目标;确定了“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等六大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引导企业注重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全市专利申请量从2005年的606件提高到2012年的3446件;专利授权量从2005年的323件提高到2012年的3203件。

海宁市2011年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进程。

据高新技术企业年报统计,2012年61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实现所得税减免1.33亿元;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7802万元。

(二)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破解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瓶颈。

海宁市已初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金融支撑、广泛吸纳”的多元化科技投入融资体制,高新技术产业投入逐年增加。

财政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支持重点向重点、特色产业关键技术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方面倾斜。

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从2006年的6306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8536万元,年均增长19.69%;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0.24%增加到2012年的0.32%。

企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

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从2006年的7.2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3.98亿元,年均增长22.0%;其中规上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从2006年的6.2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2.88亿元(2006年规上企业口径为销售收入500万以上,2011年开始,规上企业口径调整为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年均增长24.08%;R&D经费支出从2006年的4.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3.27亿元,年均增长22.12%;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1.56%增加到2011年的2.31%。

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2011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海宁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海政发〔2011〕45号),成立了海宁海创创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海宁市科金天使续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投资资金共计2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海宁市科技初创期企业发展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另外,市财政计划投资500万元,加入由省科技厅牵头成立的浙江省科技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为海宁市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5000万元额度的担保服务。

2012年与科金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海宁科金创业基金”,规模为1.5亿元。

积极引导银行支持自主创新活动,商业银行在科创中心孵化企业中开展了无抵押、担保的企业信用贷款(试点),拓展了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上述举措将有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的对接,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瓶颈,推动海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

(三)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助推企业科技创新。

坚持把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工作,结合海宁市产业结构,有针对性地择优筛选一批整体实力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进行了推荐,全面加强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管理,确保科技项目的实施落到实处。

2012年,全市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75项,新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计483项。

其中:

国家级16项、省级348项、嘉兴级17项、本市级112项,列入国家级新产品3只,省级新产品338只,全年获得上级经费超1200万元。

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了发展活力、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海宁皮革研究院(浙江皮革工业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获得省补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