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格式.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各形各色(ABAC)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6.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多,多,为的是突出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一、更新鞭炮腊月通宵间断光景燃放展览截然不同张灯结彩
二、醋(米醋)燃(燃烧)饺(饺子)拌(搅拌)
腊(腊月)然(然后)较(比较)伴(伙伴)
宵(元宵)摊(摊牌)筝(风筝)眨(眨眼)
销(销售)滩(沙滩)挣(挣扎)泛(广泛)
三、(熬)腊八粥(穿)新衣(逛)庙会(骑)毛驴
(泡)醋大蒜(贴)年画(燃放)爆竹(打)灯笼
四、1.元旦
除夕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中秋节
重阳节
2.年、季、月、旬、周、日、时
3.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木材资源
一、1.因为所以2.之所以是因为3.因为所以4.即使5.虽然可是而且
二、1.zhēnɡjié
pù
zhuà
n
2.半遮半掩绘声绘色载歌载舞糊里糊涂
3.一律
4.,,,,,《》《》。
5.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
除夕、初一、十五;
因为家家户户吃元宵,处处张灯结彩,非常热闹。
6.数量,种类,“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2腊八粥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原名沈岳焕,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説《》《》、散文集《》等。
2.给多音字注音。
(1)蕃蕃咽()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
(2)球场遇到劲()敌,反倒使他干劲(
)更足了。
(3)他圈(
)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养牛群。
(4)塞()外并不闭塞()。
3.看拼音写汉字。
(1)我最喜欢吃糖炒lì
()子。
(2)她把那丝chó
u()般的秀发扎起来,开始喝妈妈为她熬的浓chó
u()的粥。
(3)杯zhǎn()碗里ché
ng()放食物。
4.理解词语。
(1)嘟囔:
(2)():
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可想。
(3)(
):
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4)糊糊涂涂:
5.感知课文。
本文以“”为线索,写了八儿粥——粥——猜粥——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二、品读达标。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1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请赏析语句。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油腻(nì
)嘟囔(dū)腊肉(là
)
B.肿胀(zhǑng)沸腾(fè
i)孥孥(nú
)
C.锅铲(chǎn)搁置(gē)栗子(sù
D.唾沫(tuÒ
)焖饭(mè
n)奈何(nà
i)
2.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
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3)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3.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
,你就吃两碗半……”()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
……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
(3)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腊八粥
冰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
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
“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
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
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
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
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
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
“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
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
”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
我说:
“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
现在为
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
“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
现在我们为纪念我
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
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
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
“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
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选自《冰心七十年代文选》,有删改)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
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哪三件事串联在了一起?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请你在括号里分别填上一个字,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一读,你会有意外的惊喜。
你能照样子也来写一写吗?
一衣带()落石()生入()里逃()离死别
牛鬼蛇()通广()快人()口如()览无余
手无寸()证如()清水()而不()事求是
虎口余()死存()羊补()不可()门而入
参考答案
一、1.沈从文边城长河湘行散记
2.
(1)yānyà
n
(2)jì
ngjì
n(3)quānjuà
n(4)sà
isè
3.
(1)栗
(2)绸稠(3)盏盛
4.
(1)指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2)无可奈何(3)肿胀(4)内容混乱的。
5.腊八粥盼想看
二、1.突出腊八粥在八儿头脑中的初步印象,为描写实际看到的腊八粥做铺垫。
2.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所有人都喜欢。
一、1.C解析:
“栗”应读“lì
”。
2.
(1)拟人
(2)反问(3)反问
3.
(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3)动作描写
二、1.五代人。
母亲、“我”
、“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
2.腊八粥。
“我”的母亲纪念她的母亲、“我”纪念“我”的母亲、“我”的第三代孩子纪念周总理。
三,水,出,死,生
神,大,心,一
铁,山,秀,实
生,亡,牢,破
3.古诗三首
一、诗歌考查。
1.诗歌前两句用()两字点明仲春景色;
后两句用()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2.简单分析诗歌暗喻讽喻的特色。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二、请尝试默写古诗《寒食》。
三、小试牛刀。
1.说说诗歌《寒食》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3.你知道寒食节与哪位古人有关吗?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第三课时
1.字正腔圆读古诗。
(将错误的读音画去)
中庭/地白/树栖(xīqī)鸦(yā
yá
),
冷(lěn
lěng)露(lù
lò
u)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jì
n
jì
ng)望,
不知/秋思(shī
sī)/落谁家。
2.“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______的习俗。
3.分辨孪生兄弟。
(组词)
鸦(
)
庭(
栖(
鸭(
廷(
晒(
4.诗意再现。
(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走进《十五夜望月》。
①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
“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②“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
“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冲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
当时有什么风俗?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一、1.花柳汉宫五侯
2.诗歌不直接讽刺,而选择特权阶层生活上的某件事情加以描摹,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3.春城无处不飞花
二、略
三、1.略
2.介子推
1.牛郎织女夫妻分离
2.泣涕零如雨
3.动作情态
1.画去:
第一个第二个第一个第二个第二个第一个
.中秋赏月吃月饼
3.乌鸦庭院栖息
鸭子宫廷晒伤
4.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5.①庭院月光树木乌鸦露水桂花秋
②冷白无声作者王建
6.①重阳节插茱萸登高
②表达了独自外在的游子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藏戏第一课时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哄()大笑两面三()()心所欲()哉悠哉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歌声()的容貌
()的舞姿()的江水
3.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换一种说法)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缩句)
4.摘抄课文中你印象深刻的词语或句子。
1.哄(堂)大笑两面三(刀)(随)心所欲(优)哉悠哉
2.(优美)的歌声(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咆哮)的江水
3.
(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2)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3)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4.略
语文园地一
模仿《北京的春节》,写一写你家乡的其他节日的场景。
(不少于150字)
一、填写完整。
青青(),()待日晞。
()布德泽,万物()。
常恐(),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老大徒伤悲!
我还知道这首诗中描写好好学习的诗句是:
二、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抄写下来,一句或者两句。
三、抄写一首劝诫人们惜时奋进的古诗。
略
一、园中葵朝露阳春生光辉秋节至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
三、《杂诗》(节选)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一、从下面几组字中,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 )(妻凄)凉 ( )(宰寄)杀
( )(叛判)乱 ( )(荒芜)岛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帐篷 一( )轮船 一( )海风 一( )围巾
一( )山羊 一( )荒岛 一( )破帆 一( )火柴
一( )星星 一( )火光 一( )拖鞋 一( )墙壁
三、圈出每组词语中的一个别字,把对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寒风呼啸天崖海角煎熬( )
2.忐忑不安荒无人烟账子( )
3.煞费苦心交尽脑汁遭遇( )
4.自做自受汹涌澎湃倒霉( )
四、用“续”组成词语,填入下面句子中,使之合适。
1.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 )搬到岸上。
2.阴雨连绵的坏天气( )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
3.最近,我( )看了几场足球赛。
4.我们虽然在市运动会上取得了冠军,但是还要( )努力,争取在省赛中冲入前三名。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闻所()()聊()()慰与世()()
知()()乐郑重()()用()()尽
()晒()淋()()万分
二、按照课文填空。
这些工具的()使一切工作都进行得非常吃力。
所以我差不多费了()的工夫,才把我的小小的()围墙做完。
那些木桩都很重,很不()搬动,我费了很长的(),才在树林里把它们砍好削好。
()把它们搬回来,那就更费()了。
因此有时我差不多要费两天的工夫把一根()砍好,搬回来,第三天才把它打进泥土里面去。
三、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
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
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
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以下事情:
(1)
(2)
(3)
(4)
2.鲁滨逊做的这些事,解决了问题。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逊。
4.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
A.饲养B.指家养的兽类
一、凄凉宰杀叛乱荒岛
二、一(顶)帐篷一(艘)轮船一(阵)海风一(条)围巾一(只)山羊
一(座)荒岛一(张)破帆一(盒)火柴一(颗)星星一(束)火光
一(双)拖鞋一(面)墙壁
三、1.涯2.帐3.绞4.作
四、1.陆续2.持续3.连续4.继续
一、未闻以自隔绝足常其事之不日雨恐惧
二、缺乏一整年木栅栏容易时间至于时间木桩
三、1.
(1)打猎
(2)捕鱼
(3)畜养山羊
(4)种粮食
2.吃喝
3.是一个有坚强意志,聪明能干的人
4.A
6.骑鹅旅行记(节选)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chāchà
树杈()杈草()
dāidà
i
待在一起()期待()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头晕目眩垂头丧气聚精会神没完没了
1.他()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
2.他们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地在地上刨虫子吃。
3.那些鸡()地叫着。
4.他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了。
一课时
一、chà
chādāidà
i
二、垂头丧气聚精会神没完没了头晕目眩
7.汤姆·
索亚历险记(节选)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祈祷(qí
qǐ)哀悼(dà
odià
o)
渲染(xuānxuà
n)话匣子(jiá
xiá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诚()诚()()不在乎
()()昏迷()()倾听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不正确的打“×
1、本课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2、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奇”这个精彩片断组成。
3、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四次历险。
4、课文中几次历险纯粹是孩子的游戏。
5、精彩片断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一、qí
dà
oxuà
nxiá
二、心意满神智侧耳
三、1、√2、√3、×
4、×
5、√
语文园地二
阅读短文
老人与海(节选)
[美]海明威
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
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它们来了。
一条鲨鱼()了一个身,就()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又一(),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
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
在它那褐色的头顶和后颈上,在脑子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一条纹路,老头儿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里攮(nǎng)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
鲨鱼放开了它咬的死鱼,从鱼身上滑下去,死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
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撕咬死鱼的缘故,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
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
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
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
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
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
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钻扯拉转
2.从老人的、、等动作中,可以看出老人
。
3.选文主要描写了的情景,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读了这篇文章后,有的同学批评老人太残忍,不爱惜动物。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5.在《老人与海》这本书中,作者借老人之口说出了一句名言,请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一、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夸张)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
(设问)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比喻)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跑得很快。
(使用夸张修辞手法)
3.老师好瘦。
(续写夸张句)
老师好瘦。
1.转钻拉扯
2.攮抽扎勇敢顽强,凭借自己的经验在与鲨鱼进行不懈的斗争
3.老人和鲨鱼搏斗积极奋起,永不言败
4.示例:
我觉得老人不是不爱惜动物,而是在困难面前,他必须首先自保,否则就会有丧命的危险。
我们对不同的情况应该区别对待。
5.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一、C
二、1.桂花开了,远在十万八千里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
2.他跑得很快,就像一支离弦的箭。
3.瘦得一阵风就能吹走。
8.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