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置换临床路径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7849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髋置换临床路径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全髋置换临床路径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全髋置换临床路径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全髋置换临床路径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全髋置换临床路径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髋置换临床路径Word下载.docx

《全髋置换临床路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髋置换临床路径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髋置换临床路径Word下载.docx

(2)血常规、血型(ABO血型+Rh因子)、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5)手术部位X线检查:

双髋正位+患髋侧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手术部位CT检查、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3.根据具体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

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3.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天。

1.麻醉方式:

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

全髋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

人工全髋关节假体、骨水泥、异体骨、螺钉。

4.术中用药:

麻醉用药、抗菌药。

5.输血:

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6-12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

血常规、手术部位X线检查。

2.必要时复查的项目:

下肢静脉彩超。

3.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后镇痛:

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中华骨科杂志》.2008年1月.28卷.1期);

(3)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

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4)其他药物:

消肿等。

4.功能锻炼。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血常规无明显异常。

2.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3.术后X线片证实假体位置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

术中或术后骨折、术后关节脱位、大量出血需输血、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肺部及泌尿系感染、伤口并发症或假体周围感染等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

2.合并症:

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需同时治疗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

3.内植物选择:

根据患者髋臼及股骨骨质条件选择生物型假体、骨水泥型假体或混合型假体。

如选择生物型假体,可根据患者年龄选择不同摩擦界面假体,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二、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ICD-10:

M81.5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8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5天(术前日)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

□开检查检验单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功能量表评分

□上级医师查房与手术前评估

□确定诊断和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善术前检查项目

□收集检查检验结果并评估病情

□相关科室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手术方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委托书、自费用品协议书

□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及/或家属交待麻醉注意事项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麻醉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

长期医嘱:

□骨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传染性疾病筛查

□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双髋正位+患髋侧位

□根据病情选择:

下肢血管超声、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根据病情需要)

□患者既往内科基础疾病用药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化验和用药

同前

□术前医嘱

□明日在椎管内或全麻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禁食水

□术前用抗菌药物皮试

□术前备导尿包及抗菌药物

□术区备皮

□术前灌肠

□配血

□其他特殊医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等)

□入院护理评估

□观察患肢情况及护理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防止皮肤压疮护理

□心理和生活护理

□做好备皮等术前准备

□提醒患者术前禁食水

□术前心理护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住院第4-6天

(手术日)

住院第5-7天

(术后第1日)

住院第6-8天

(术后第2日)

□手术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代手术过程概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病程

□麻醉医师查房

□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做处理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观察伤口、引流量、体温、生命体征情况等并作出相应处理

□指导/辅助患者床上康复锻炼

□交代术后患肢安全体位及禁忌动作(如禁止患髋屈曲>

90°

及内收内旋)

□完成病程记录

□指导/辅助患者床上功能锻炼

□拍摄双髋正位+患髋侧位X线片(平车转运)

□指导/辅助患者坐床边(根据康复进度)

□交代术后生活注意事项(如穿裤、袜、如厕、洗浴等)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患肢抬高外展中立位

□留置引流管并记引流量

□抗菌药物

□抗凝

□下肢静脉泵/抗血栓弹力袜

□今日在椎管内或全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心电监护、吸氧(根据病情需要)

□补液

□胃粘膜保护剂(酌情)

□止吐、镇痛等对症处理(视情况)

□急查血常规

□输血(根据病情需要)

□下肢静脉泵

□复查血常规(必要时)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根据病情需要)

□换药,拔除引流(或根据具体病情适当延长留置时间)

□镇痛等对症处理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要时)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师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等相关记录。

住院第7-9天

(术后第3日)

住院第8-10天

(术后第4日)

住院第9-18天

(术后第5-12日)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伤口换药(必要时)

□指导/辅助患者坐床边

□指导/辅助患者下地站立(部分负重)

□指导/辅助患者从床上-下地功能锻炼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志、病案首页、出院诊断证明书等病历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如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抗菌药物:

如体温正常,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补液(必要时)

□换药(必要时)

□其他特殊医嘱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日后拆线换药(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预约拆线时间)

□1个月后门诊或康复科复查

□不适随诊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

 

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路径

一、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第一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或髋关节高位脱位(ICD-10:

M16.2/M16.3)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

81.51)。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髋关节疼痛或跛行、腰部疼痛,疼痛加重,关节功能障碍。

髋关节活动不同程度受限,活动时髋关节周围疼痛。

X线检查发现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不同程度脱位或半脱位,骨关节炎改变。

1.无全身其他部位感染。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评估,完成髋关节功能量表。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M16.2/M16.3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或髋关节高位脱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1)血常规、血型(ABO血型+Rh因子)、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双髋关节正位及患髋侧位X线检查。

必要时行髋关节CT检查;

腰椎(病史、体查提示脊柱有病变时)X线检查;

双下肢全长X线片;

血沉、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3.有相关疾病时请相应专业科室会诊协助诊治。

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第4-6天。

人工全髋关节假体、骨水泥、螺钉、异体骨、钢丝/捆绑带。

麻醉用药、抗菌药等。

根据术中出血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7-15天。

肝功能、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下肢血管彩超,D二聚体等。

(1)抗菌药物:

(3)术后康复:

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

(4)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处理:

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3.髋关节功能改善。

术中或术后骨折、术后关节脱位、大量出血需输血、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肺部或泌尿系感染、伤口并发症或假体周围感染等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

二、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路径表单

第一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或髋关节高位脱位(ICD-10:

81.51)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天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行患肢牵引或制动

□收回实验室检查结果

□请相关科室会诊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和决定手术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向患者及/或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委托书(患者本人不能签字时)、自费用品协议书

□麻醉医师查房并与患者及/或家属交待麻醉注意事项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患肢牵引、制动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

□手术部位X线检查

□根据病情:

下肢血管超声、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等

□股骨全长正侧位(必要时)

□根据会诊科室要求安排检查和化验

□明日在椎管内麻醉或全麻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留置导尿管

□观察患肢牵引、制动情况及护理

□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做相应处理

□拔除引流管,伤口换药

□患肢抬高

□今日在椎管内麻醉或全麻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胃粘膜保护剂(必要时)

□止吐、止痛等对症处理(必要时)

□换药

□换药,拔引流管

□止痛等对症处理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等相关记录

住院第9-21天

(术后第5-15日)

□指导/辅助患者从床下地功能锻炼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日后拆线换药(根据伤口愈合情况,预约拆线时间)

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一、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第一诊断为髋关节骨关节炎(原发性或继发性)(ICD-10:

M16)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