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7797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检查气密性

D.倾倒液体

8.某钠盐溶液中含有Cl﹣、OH﹣、CO32﹣三种阴离子,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利用下面的试剂与操作就可将溶液中的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③②①②④D.④②③②①

9.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用途

性质

A

干冰

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D

稀有气体

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A.AB.BC.CD.D

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4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90g

B.图中P点所表示B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忽略水的蒸发)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A>

二、填空题

1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向煤炭中加入_____________(填“石灰石”或“烧碱”)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燃烧后产生的SO2转化为硫酸盐留在灰渣中,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

C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D循环过程中水分子之间间隔没有变化

②下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步骤I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Ⅳ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3)“空气更清新”要通过监测防治技术创新提高空气质量。

“低碳”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途径。

下图所示的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水转变成氢气的过程实现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二氧化碳不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D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12.某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出现大量白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HCl+HClO(次氯酸)。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事故现场产生白雾的原因是____。

(2)消防官兵抢险时,配戴的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

他们喷洒大量的某种溶液来消除或减轻污染,这种溶液最好是______。

13.“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B.铁钉生锈的条件C.证明CO2与NaOH反应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实验B,一端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___________直接接触。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完后在瓶①中滴加石蕊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4.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A、B、C分别为NaC1、NaNO3、Na2SO4三种溶液中的一种,则C是________,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四、实验题

15.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250mL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未结冰):

②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NaOH溶液5mL:

倒转饮料瓶,轻轻震荡,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作待测液:

③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

取50mL待测液置于装置B的锥形瓶中,关闭开关K,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疏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

④打开开关K,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将C装置中的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量质量。

资料:

①CO2与足量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③实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1g/mL。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

(2)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装置D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①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______。

(4)步骤④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6.某校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在将稀盐酸逐滴滴到氢氧化钙溶液中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该实验如果由你来完成,为了更好的观察二者恰好反应。

你建议甲同学应该先往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

(2)乙同学在将稀盐酸逐滴滴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发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3)甲乙同学将反应完成后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洁净的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废液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

猜想2: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1、CaCl2、HCl

猜想3:

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写化学式)。

【验证与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则猜想_________正确;

乙同学取少量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氧化铁粉末,发现溶液变黄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都认为将该溶液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

【归纳与总结】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

_______。

六、计算题

17.在抗击新冠疫情中,75%的医用酒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的杀死新冠病毒,因此成为人们消毒杀菌的主要药品。

按要求计算:

(1)乙醇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g。

18.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要配制80g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g。

(2)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是利用沸点的不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煤焦化制得煤焦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钾肥能使茎杆健壮,抗倒伏;

小麦得了“软骨病”,出现倒伏现象,为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应提前施用钾肥。

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符合题意;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NH4H2PO4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但不含有钾元素,不符合题意;

D、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3.B

玻璃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B 

 

4.A

A、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环保,符合题意;

B、提倡公交出行,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雾霾,不符合题意;

C、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

D、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有利于回收再利用,不符合题意;

5.B

A、贫血主要是由于人体缺少铁元素造成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骨质疏松是由于体钙元素流失造成的,选项B符合题意;

C、人体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A

【分析】

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及类别。

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属于稳定结构进行;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易得到电子;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

A、④是11号是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属于金属元素,选项说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B、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个,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阴离子,选项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C、④和②的质子数相同,所以④和②是同种元素。

图中共有三中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D、②属于稳定结构,④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所以化学性质不相似,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并应用知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7.C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

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浓硫酸稀释操作可简记为:

酸入水,缓慢倒,并搅拌。

8.B

检验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

检验氢氧根离子可用硝酸镁溶液;

检验碳酸根离子可用硝酸钡溶液;

由于碳酸根离子能与硝酸银溶液、硝酸镁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银沉淀、碳酸镁沉淀,故要先检验碳酸根离子,再检验氢氧根离子、氯离子,由于氢氧根离子与银离子结合成的氢氧化银极不稳定,故要先检验氢氧根离子.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可先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

过滤,向滤液中再滴加Mg(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氢氧根离子;

过滤,再向滤液中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

故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②③。

故选B。

9.A

A、干冰制造舞台烟雾效果,干冰易升华,故A不正确;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B正确;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故C正确;

D、稀有气体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D正确。

10.D

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

A、根据题意,A物质在t2℃时溶解度为40g,表示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40g,将4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最多溶解的量为20g,因此溶液的质量为70g,故A不符合题意;

B、P点在物质B曲线的下方,因此是B的不饱和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此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晶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升温后,A、B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升温后,A、B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2℃时,B的溶解度大于t2℃时,A的溶解度大于t3℃时,C的溶解度,故t2℃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2℃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3℃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升温后,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C,符合题意;

故选D。

在计算溶液的质量时,需要注意是否该物质可以溶解到该溶液的最大限度(溶解度)。

11. 

石灰石 

AB

(1)烧碱腐蚀性强、且价格高。

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所以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制成型煤,燃烧后产生的SO2转化为硫酸盐留在灰渣中,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故填:

石灰石;

(2)①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选项说法正确;

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选项说法正确;

C、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选项说法正确;

D、循环过程中水分子之间间隔发生了变化,选项说法错误。

D;

②A、步骤Ⅰ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加速其沉降,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选项说法正确;

C、自来水经消毒杀菌后才能输送到用户,所以步骤Ⅳ的作用是消毒杀菌,选项说法正确;

D、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A、根据图可以知道,水转为为氢气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产物为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混合物,正确;

C、根据以上信息可知,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错误;

D、开始二氧化碳是反应物,而最后二氧化碳是生成物,所以可以循环使用的是二氧化碳,不包含一氧化碳,错误;

AB。

12. 

+1 

氯气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盐酸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其他说法也可) 

吸附有毒气体 

氢氧化钙溶液(或其它碱性溶液)

(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得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x+(-2)=0,x=+1;

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空气中的水形成盐酸的小液滴,会形成白雾;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有毒气体;

盐酸和次氯酸显酸性,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与盐酸反应,故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减轻污染。

13. 

达到着火点 

空气(氧气) 

溶液变红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着火点。

(2)对于实验B,一端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定明显锈蚀,由此得出: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空气(氧气)直接接触。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反应完后在瓶①中滴加石蕊出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和生锈的条件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

14. 

H2O2 

CO2+C

2CO 

NaNO3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1)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会生成氧气,所以B是水,A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2,故填:

H2O2。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可猜想A是碳,C为一氧化碳,B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故填:

CO2+C

2CO。

(3)若A、B、C分别为NaCl、NaNO3、Na2SO4三种溶液中的一种,氯化钠和硝酸银会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会转化成氯化钠和硝酸钠,所以A是硫酸钠,B是氯化钠,C是硝酸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NaNO3溶液,A→C硫酸钠和硝酸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故填:

NaNO3;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15.

(1)产生白色沉淀

(2)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D装置吸收,影响实验结果

(3)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防止二氧化碳逸出

(4)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C装置吸收

(1)

待测液中含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故C装置中的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

(2)

装置A中发生反应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D的目的是: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D装置吸收,影响实验结果;

(3)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故步骤①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

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防止二氧化碳逸出;

(4)

步骤④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C装置吸收,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16. 

无色酚酞溶液(合理即可)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Cl、CaCl2、Ca(OH)2 

Fe2O3+6HCl=2FeCl3+3H2O 

加熟石灰中和至中性 

反应物是否过量

实验探究:

(1)氢氧化钙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甲同学在将稀盐酸逐滴滴到氢氧化钙溶液中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可先往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二者恰好反应,故填:

无色酚酞溶液(合理即可);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

Na2CO3+2HCl=2NaCl+H2O+CO2↑;

猜想与假设:

若盐酸和氢氧化钙、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则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

若盐酸过量,则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HCl;

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Ca(OH)2;

NaCl、CaCl2、Ca(OH)2;

验证与探究: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废液中含有HCl,则猜想2成立,故填:

2;

乙同学取少量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氧化铁粉末,发现溶液变黄色,是因为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

Fe2O3+6HCl=2FeCl3+3H2O;

表达与交流:

甲乙同学都认为将该溶液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最佳方法是加熟石灰中和至中性,故填:

加熟石灰中和至中性;

归纳与总结:

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故填:

反应物是否过量。

17.

(1)3:

2

乙醇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

16=3:

(2)4.8

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9.2g×

=4.8g

见答案

18.

(1)4

(2)2.45%

解:

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x,

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

100%=2.45%;

答:

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

(1)配制80g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80g×

5%=4g,故填:

4;

(2)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