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新课改中民族地区农村教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7737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新课改中民族地区农村教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题新课改中民族地区农村教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题新课改中民族地区农村教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题新课改中民族地区农村教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题新课改中民族地区农村教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新课改中民族地区农村教师Word格式.docx

《课题新课改中民族地区农村教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新课改中民族地区农村教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新课改中民族地区农村教师Word格式.docx

请教研室专家指导、实验后测、汇报阶段工作、进行阶段总结。

成果形成阶段

2009.10—2009.12

整理各种原始材料,完成归类整理归档。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

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整理课题鉴定主件材料、附件材料,申请结题

(二)实施调查,掌握情况

课题组对全校35名教师教育教学和初一学生综合素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具体如下:

1、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教育理论知识贫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课题组对全校任课教师(35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6.4%的老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依然守着传统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育教学观,他们认为作为教育者,理所当然地应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绝对的权威。

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所讲,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程度的怀疑与怠慢。

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老师没有自觉学习补充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意识。

大部分教师从院校毕业以后,很少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自认为自己那“一桶水”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之甚少,闭目无视教育形势的发展,吃着在学院时的那点老本。

须不知,这“一桶水”是需要不断注入活水,来保持“一桶水”的活力。

我校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滞后于教育的发展,适应不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教学教育方法单一,课堂呆板沉闷。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摒弃传统低效的教学方式,形成符合现代教学理念、高效的教学方式。

课题组对全校任课老师(35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6.7%的老师依然使用传统满堂灌式(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重课内阅读,轻课外拓展;

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

重课堂威信,轻课堂民主。

一堂课老师唱独角戏,偶尔请学生配合问答一下,也只是“是不是”、“对不对”等毫无思考价值的问题。

即使有时提一些问题,学生答不上来,老师为了完成课教学任务,立即把答案给学生讲授出来,学生只需要认真地听讲,记下板书的内容。

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稀里糊涂。

一些刚刚从院校毕业的年轻老师照本宣科,课堂死气沉沉。

老师组织教学“严肃”有余个性展现不足。

学生上课走神或扰乱课堂,教师就劈头盖脸地一顿教训,或者罚站,丝毫不去关心学生的感受。

更有甚者,其结果是学生向学校提出更换教师的请求。

这样的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距甚远。

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学习和交流,教学视野囿于课堂和本学校;

学校没有建立督促教师进步提高的机制;

学校没有建立课堂教学监管机制。

3、教师专断行为普遍存在,师生关系紧张。

新课程改革,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合作共生的关系。

课堂气氛轻松,师生平等对话,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课后主动沟通,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课题组对教师(35人)课堂管理手段和师生关系进行调查发现,94.6%的老师处理课堂偶发事件,都采取专制行为,从不尊重学生感受。

学生上课不专心,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没有教师去反思原因是否出在自己教学上。

把问题都归罪于学生调皮捣蛋,故意与老师作对。

由于老师课堂管理专制,导致我校师生关系呈现紧张态势。

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下了课,老师就钻进办公室,即使有个别老师想找学生了解情况,学生看老师走来,就慢慢地躲开了。

学生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就是有敢问的情况,也是三两个同学一起怯生生地来。

课堂教学秩序好的老师也是学校“严格”出了名的,学生完全是迫于老师的威严被动地思考和学习。

按照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分析,这种紧张的关系不利于学生学习和人格发展,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落实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从“师道尊严”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自我心理调控力不足,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简单。

缺乏主动与学生沟通意识,沟通能力低。

4、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淡薄,教学墨守陈规,缺乏创新观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树立教科研意识,树立创新观念。

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敢于破难题,勇于攻难关。

课题组对全校任课教师(35人)调查发现,98.7%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过教科研尝试,微型课题研究和学校课题研究更谈不上。

教师撰写论文,也是迫于评职称晋级的需要,东拼西凑。

课题研究以前,我校教师在州省级论文评比中,投稿者少,获奖者也少。

大家只顾教学,对教学过程的总结、提炼、研究没有引起重视。

有的老师从教十多年了,教学水平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线上,没有进步,永远只甘当一名教书匠。

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对教科研工作不够重视;

教师教科研意识淡薄;

教师缺少教科研学习培训;

学校对教师教学总结缺乏监督。

5、教师的教学行为导致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低。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新。

学生综合素质实验报告显示,学生学习方法整体情况比较糟糕,表现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低,学生惰性学习现象严重,学习方法机械、死板,不合理现象十分严重。

学生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分数),忽视学习方法,学习过程。

学生厌学的情绪严重。

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生的学习信心不强,缺少交流合作和学习的自觉性以极学习主动性。

学生的德育总体水平也不容乐观,缺乏对时事的了解,法制和纪律意识淡薄;

对传统的道德知识不重视,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详细情况见学生入学调查报告)

其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不合理,不科学;

学校追求急功近利的升学率;

教师的学生观、人才观没有改变;

学校和教师缺乏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三)寻找转变教师角色策略、途径

1、利用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我校制定了校本研究学习方案,加大教师学习管理力度。

方案中对教师学习的任务、要求和形式作了明确规定,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分三步进行:

自学,写理论笔记材料;

备课组交流(2周一次),结合教学写案例分析材料;

总结,写心得收获材料。

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制定奖励措施。

同时我们还给老师积极推荐《教师行为规范全书》、《素质教育指导丛书》等理论著作和《人民教育》、《中学教学参考》、《新课程研究》等教育教学杂志。

2、走出去,请进来,积累经验。

为了丰富老师们汲取经验、消化理论的渠道,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

2007至2009年,学校组织了老师到华鑫中学、黄合中学、新场中学、凤凰一中、吉首一中等学校观摩学习。

学习私立学校的管理经验,不出远门,就能观摩沿海发达地区有教学经验、理论素养高的老师的教学实践。

向同地区办学效益好的兄弟学校学习教师角色转变实践经验。

通过这种互学形式,丰富教师教育教学经验。

同时我校积极派遣教师参加州县一级的教学研讨会、专家报告会,拓展教师学习途径,增加感受现代教育观念的机会。

我们还把县教研室专家请到学校,做现场指导。

通过专家的引领,指导,提高教师理论素养,转变教师角色观念。

3、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实践。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给教师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

我们把教研活动常规化,让教研意识深入人心。

目的是促进教师学习理论,消化理论,促进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积极尝试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相互之间积极主动地交流。

我们把教学比武、集体备课、课件制作比赛、老青年教师结对子帮扶活动定为我校每一学期教研的常规活动。

教研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参加,活动过程始终要求团队共同参与、合作,并做好活动过程记录,不能落于形式。

奖励团队,不奖励个人,强调团队精神。

4、实施教师发展记录。

教师发展记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教学小记、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工作总结等手段记录自身教学过程,促进自身成长的活动。

教学小记,每一节课上完课后,教师简单小结这节课的成功或失败之处。

案例分析或教学反思,2周一篇,就典型课例结合理论学习作反思分析,提升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

工作总结,每期一篇,回顾一期课题研究工作和得失。

学校将发展记录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常规一起检查。

5、强化课堂教学监管力度,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实现实质性突破。

①制定课堂教学十条要求:

集体备课,研究单元教学;

制定三类教学目标;

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25分钟;

课堂学生发言不少于10人次;

学生讨论、动笔,包括板书时间不少于10分钟;

微笑上课,处理偶发事件不超过20秒;

留三类不同的作业;

教师下课要与学生聊一会儿天;

每一节课都总结;

教案要写教学小记。

②建立课堂教学反馈机制。

课堂教学反馈调查表包含:

教态是否亲切、上课是否能满堂灌、气氛是否活跃、气氛是否活跃、语言是否有吸引力、作业是否分层、课堂是否有互动七个方面。

教导处责成教研组定期每2周用课堂教学意见反馈调查表对课题组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老师课堂教学情况,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和备课组长,有代表性的问题,在备课组会议上讨论解决,力求达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效果。

6、建立具体、规范的评价制度,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中学学生素质评价方案》的评价方法:

采取学生自评与校评结合的方式。

自评与校评的比列为30:

70。

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

A等、B等、C等、D等。

80分以上为A等,70分以上为B等,60分以上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

学习成绩评定由四部分组成:

作业、阶段检测、期中期末检测、进步幅度,比例为:

20:

30:

40:

10。

第一阶段,学生自评(学科成绩学生不自评)。

第二阶段,校评,评价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组织各年级组参照各种信息资料进行评价总结。

第三阶段,各班公示评价结果,并将结果填入通知书,告知家长,要求家长反馈意见。

《中学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包括:

师德状况、能力状况、出勤状况、效绩状况。

教师评估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评价。

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并把课题教师评价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把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课题老师、教导处、教研组。

师德师风评价、能力表现评价实行自评与校评,比例为40:

60,每期评价一次。

出勤评价由教导处按考勤记录评出评价结果,每期一次。

绩效评价,学年一次,由教导处按照指标收集资料,根据资料评定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及竞赛成果。

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优、干部培养、职称等依据。

评价结果公示。

7、教师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实现角色转变。

学校实行教学资源使用登记制度,教师使用学校的哪一种辅助性教学资源,必须详细记载。

学校制定教学资源利用最低定量,然后,每月检查一次,依据是资源使用情况记载。

用教学资源利用效果调查表,每月对任课老师的教学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表一:

教师使用教学资源最低定量

电脑室

多媒体

图书室

网站(作品)

实验仪器

语文

3次

5次

10次

15篇

数学

5篇

英语

6次

10篇

政治

6篇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2次

8次

8、教师在“结对子,做家长”活动中实现关爱型角色转变。

学校将教师按任课班级分到各班,班主任将班上后进生和留守儿童与老师组成“结对子家庭”,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行使代理家长的职责,即管理留守儿童的生活费;

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状况;

每个教师要建立后进生和留守儿童家长通讯录,定期向家长汇报情况。

班级活动,学校活动,这些“家庭”必须以集体形式参加。

例如春游活动,老师分到各个小组,老师也出一部分钱物,和学生一起劳动,一起吃饭,一起体验野炊乐趣。

学生在校期间,代理家长要监管学生的一切事情。

9、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实现合作型角色转变。

学校开展文体、科技、工艺活动,均以班级为单位参加。

教师和学生作为班级成员一起参与。

文娱晚会,班级接到任务后,学生、老师共同排练节目,同台表演,例如元旦晚会,师生共同表演小品,哑剧等。

体育活动,集体项目师生同场竞技,例如拔河比赛,师生混合,拧成一股绳;

学生项目,教师参与班级组织,给班级出谋划策。

例如篮球比赛,教师当教练,指挥学生比赛。

科技、工艺活动,学生和老师共同策划构思,共同制作完成,整个过程都必须是师生合作完成。

十、研究效果及分析

(一)、教师角色转变促进了教师素质优化,加强常规化管理是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有效途径。

1、教师理论素质得到提高,科研能力显著提升,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构建了两大教研体系:

一是以课堂为阵地,备课组为单位,全员参与的常规化教研活动体系;

二是以校长为龙头,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力的课题组研究体系。

通过教师发展记录,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部分老师已能独自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科研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教师专业向纵深发展。

有近三十个老师的论文或发表或获奖。

表二:

教师论文发表情况

作者

作品

刊物

韩雪梅

《浅谈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方法》

《中学生语数外》

姚元志

《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课程研究》

江桥生

《浅谈新课程下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角色转变》

《民族教育与文化》

张喜全

《语文课中“合作学习”的探究》

张弛

《浅析开放式地理教学体系的构建》

田生平

《浅谈教师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向红云

《语文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

邓喜珍

《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素质优化。

表三:

实施课题前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照

课堂指标

教态亲切

教法多样

语言吸引人

作业分层次

课堂有互动、讨论

效果好

20%

17%

8%

42%

57%

80%

85%

71%

100%

91%

94%

此表说明了三年的课题研究,强化常规管理对教师角色转变起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教师基本完成引导型、合作型、开发型角色转变。

教师在非自觉意识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逐步形成自觉的教学行为,教育教学技能长足进步。

地理学科形成了“地图四步引导教学法”和构建了开放式教学体系;

语文学科对合作学习的探究,形成了“导学、质疑、研讨、评价”合作教学操作程式;

提出了“微笑教学”概念。

2008年4月,张老二在全县教学研讨会上代表地理学科发言介绍经验,2009年12月,他被评为“州优秀教师”,荣立三等功。

(二)、教师角色转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提高课改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表四:

实验班学生综合素质前后测评等级对照单位:

A等

B等

C等

D等

前测

6

8

5

31

后测

27

9

7

表五:

实验班学生综合素质平均分前后测Z值检验数据

N

S

Z值

显著性

50

55.9

18.15

6.26

6.26>

3.6

P<

0.001***

77.4

14.95

表六:

实验班与对照班2009年会考成绩Z值检验数据

对照班1

453.41

102.75

3.52

3.52>

2.58

0.05**

实验班

522.55

93.31

对照班0

52

445.85

104.40

3.92

3.92>

表七:

实验班学生成绩总分平均分前后测Z值检验数据

431.32

106.91

4.55

4.55>

以上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发展由过去只关注分数向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

这一转变,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表八:

木江坪中学2009年会考成绩全县排名比较数据(%)

学校

总分人平

排名

总分及格率

总分优秀率

一中

529.43

1

84.33

31.18

黄合

485.41

2

82.38

二中

14.98

木江坪

470.47

3

71.24

新场

10.88

467.46

4

千工坪

71.09

9.80

这个表格说明了教师角色转变对其他教师的潜移默化作用,带来了学校整体办学效益的提高。

课题研究促使教风和学风发生变化,影响着每一位老师,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当然,这其中也还是有其他教师和对照班学生自身因素,诸如其他教师的自觉意识,职业道德,学生的自身学习发展要求,心理、生理的自然成长等因素。

(三)、教师角色转变改善了师生关系,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教师角色转变的有效途径。

表九:

实验班师生关系前后测对照:

非常紧张

(4~10)

一般

(-2~2)

良好

(-10~-4)

前测(50)

40%

50%

10%

后测(50)

“非常紧张”和“良好”两种情况的明显变化,反映了“结对子,做家长”和文体、科技、工艺等活动促进了教师角色转变,改善了专制教学行为造成的紧张的师生关系,形成了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经历三年的课题研究,如今的校园,师生融洽,和谐愉悦。

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蔚然成风。

课堂上师生愉快合作,下课后,师生亲切交谈。

2009年10月,课题组成员田有贵同志被评为凤凰县“优秀班主任”。

(四)、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多元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是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有效措施。

1、建立了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该评价方案打破过去单一以学科成绩评价学生优劣的状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打破了过去单一以考试结果评价学生优劣的状况,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即用学生成长记录反映学生学习过程表现,作为过程评价依据。

该评价方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2、建立了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该方案把全体教师纳入评价对象,有力地保证了对全体教师教育教学监管。

不再单一看教师第三年毕业班成绩论优劣。

从师德状况、能力状况、出勤状况、效绩状况对教师教育教学作出评价。

方案注重平时和期末结合;

注重肄业阶段和毕业阶段结合;

注重过程和结果结合。

该评价方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校形成学习型组织产生积极影响。

在两大评价体系的促进下,学校形成了良好的风气,为新课改评价多元化发展积累了经验。

(五)教师角色转促进了学校管理民主化、合理化,人性化,是学校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课题前期成果“家园、乐园、学园式”管理模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

民主化、合理化,人性化管理理念形成。

服务学生意识在管理中得到体现。

学校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层次。

校园绿树成荫,繁花点缀。

有超市,有放映室、有敞亮整洁的食堂。

学校受到县教育局,州教育局的表彰,姚元志代表学校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报告。

2008年,11月,我校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教育管理先进学校”。

2009年12月,课题组主持人江桥生同志被评为凤凰县“优秀校长”。

这几年,先后有十多所学校到我校参观学习,这套模式已经在全县很多学校得到推广。

(六)、教师角色转变带动并促进了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

2006年课题组成立以来,在大量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的影响下,课题组已经形成一个具有浓厚的学习专业、教改实践氛围的学习型组织。

同时,课题组的这种学习氛围也影响了其他教师。

教师的学习行为由任务型(学校、上级组织学习)开始转向自需型。

表十:

三年来,学校教师学习活动变化比较

集体备课

教师论坛

教育教学

理论学习

2006年以前

任务型(2次)

2007年

任务型(16次)

任务型(4)

2008年

任务型向自需型过渡(38次)

任务型向自需型过渡(每月定期交流)

三、结论

教师角色的实践探索研究,实现了教师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树立了教师的形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关爱者,成为课堂教学的开发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办学效益的提高,推动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素质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