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省直电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7533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省直电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省直电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省直电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省直电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省直电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省直电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省直电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省直电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省直电大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0.斯金纳根据强化作用理论提出的程序教学包含哪四个组成要素?

P.34

这四个要素是:

包括输入、输出、贮存和控制四个部分。

11.简述发现学习有哪4项优势和作用?

p.34

1)提高智力的潜力;

2)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

3)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第二章

1.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P.50

1)学生泊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活动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任务的。

3)学生的学习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用前人的知识经验武装自己。

4)学生的学习要发展能力,培养品德以及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简述加涅提出的学习过程的8个内部阶段。

P.53/54

接受神经冲动的模式、特征的选择性知觉、短时记忆贮存、长时记忆贮存、提取、反应组织、作业反馈、强化。

3.皮亚杰提出,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的关系不是简单的S→R,而是S→AT→R。

试述S→AT→R的含义。

P.55

AT是主动同化刺激S于结构T的结果,A是大于1的系数,刺激S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T,才能成为AT,才能引起一定的反应R。

4.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比低级机能在结构上多一个中介(或中间环节)X,即A→X→B。

试述A→X→B的含义。

P.55/56

5.简述学习风格构成的3个层面。

P.61

心理性层面、生理性层面、社会性层面。

6.谈谈教学活动过程有哪几个要素?

P.65并简述各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意义。

P.65-67

要素:

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没有这个要素,教学就失去了目标。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离开这个要素,就不能引成教学的双边关系。

教学内容是一定的科学知识,没有这一要素,“学与教”就失去了基础的前提。

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载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7.试分析三种教学结构各自的优缺点。

P.71/72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优点是: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缺点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难以全部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搜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但是,这种教学结构往往会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不仅适用于指导课堂教学,也可适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和网上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8.学习资源具有哪几类形态?

P.84

教育人员、教育材料、教育工具、教育设施、教育信息、教育策略。

9.教材里对媒体理论介绍了哪些观点。

P.94/95

麦克卢汉的观点、克拉克的观点、贝茨的观点、布鲁纳的观点、戴尔“经验之塔”的观点。

10.试述教学媒体的四种选择方法。

P.96

1)问题表型是列出一系列有关媒体选择的问题,引导选用者通过思考、回答,逐步发现比较适合的媒体。

2)矩阵型是两维排列,以媒体的种类为一维,以教学功能及其它考虑因素为另一维,然后用某种评判尺度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

3)算法型通过模糊的数量计算,确定媒体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值关系。

4)流程图型是流程图建立在问题模型的基础上,通常先确定过程和分解过程的按序列排列的步骤。

11.简述维特罗克提出的生成学习模式过程。

P.56

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来知觉信息,然后进行主动建构的以及生成意义的过程。

第三章视听媒体教学基础

1.为什么听觉有方向感?

P.114

人们是运用两只耳朵同时听声音的,当某一声源至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时,此时两只耳朵虽然听到的是同一声波,但却存在着时间差和强度差,它们成为听觉系统判断低频声源方向的重要客观依据。

对于频率较高的声音,还要考虑声波的绕射性能。

由于头部和耳壳对声波传播的遮盖阻挡影响,也会在两耳间产生声强差和音色差。

总之,由于达到两耳处的声波状态的不同,造成了听觉的方位感。

2.试说出视觉图像的种类和构图的要素。

P.118/119

视觉图像的种类:

真实的、模拟的、类比的、结构的。

构图的要素:

平衡、线条、形状、质地和色彩。

3.试说出传声器的用途和种类。

p.123/124

用途:

将声波信号(机械能)转换为电信号(电能);

种类:

动圏式、电容、驻极体电容、无线传声器

4.使用传声器应注意哪些事项?

p.127

使用传声器应该注意的事项:

阻抗匹配、连接线、工作距离与近讲效应、声源与话筒之间的位置、传声器的使用要求。

5.扩音机与扬声器之间的连接有几种方式?

p.142\145

扩音机与扬声器之间的连接有两种形式:

定阻抗输出式扩音机的配接;

定电压输出式扩音机的配接。

6.说出视觉媒体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方法。

p.146\148

教学功能:

典型示范,反复训练;

创设情境;

因材施教;

及时反馈。

教学方法:

示范法、比较法、情境法、配画放音法。

7.简述听觉媒体教材的设计过程与录制方法。

p.150/151

设计过程:

确定内容和时间长度,编写稿本和确定录音方法,组织录音,编辑加工,编目储存。

录制方法:

传声器录音和线路录音。

8.试说出单个摄像机拍摄的基本步骤。

p.164

1、扛起摄像机2、装入录像带3、将灯光射向被拍摄的对象4、调节按钮,使图像处于最佳状态

第四章计算机教学基础

1.简述网上教学形式。

p.251-256

讲授形式、个别指导教学形式、讨论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CAI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p.217-219(课件的类型)

1)教师讲解、演示模式;

2)学生操作、练习模式;

3)网络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网络电子教室的一种教学模式);

4)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5)个别化教学、个别化学习模式;

6)虚拟仿真(模拟)学习模式;

7)基于局域网、广域网甚至Internet网的开放性学习环境的学习模式。

3.简述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处理特点p.207-211

1)音像信息的数字化处理;

2)模拟信号数字化;

3)数字信号压缩;

4)多媒体的压缩。

4.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策略设计。

p.225/226

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中通常采用窗口、菜单、图标、按钮、对话框等构件构成人机-交互界面,以鼠标、触摸屏、声音选择作为主要输入手段,辅之以键盘输入、每一步都有直观的操作提示。

第五章组合媒体教学基础

1.简述学校媒体组合教室的概念和组合形式。

272

媒体组合教室:

在一间教室中,将多种教学媒体经过一定的设计和组合,构建成一种有效的体系,从教学环境角度看,它就是多种媒体教学环境;

而作为安装了这一系统的教学场所,它就是组合媒体教室。

组合形式有:

录音-投影仪组合;

影碟机(或录像机)-电视-投影组合;

多种媒体的组合。

2.试从功能上分析4种语言实验室的教学特点。

常用的语言实验室有四种类型:

1、听音型的语言实验室,主要用于语言听力训练。

2、听说(AA)型语言实验室,在听音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传声器、放大器、呼叫装置和相应的控制电路,从而组成了双向对讲系统。

3、听说对比(AAC)型语言实验室,在学生座位上具有跟读功能的录音机,以及相应的放大电路、为学生提供听力、发音训练和录音对比功能。

4、视听对比(AVC)型语言实验室,在听论对比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功能,做到视听同步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P274)

3.简述计算机教室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计算机教室的基本形式有两种:

1、普通计算机教室;

特点:

单机运行,只对计算机课程教学有用,限制了设备和教室的利用率,不利于进行集中教学和集中管理。

2、多媒体网络教室;

可以提供各种网络化的教学环境,适应了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

(P278)

4.试述视频演示仪的功能和特点。

视频演示仪是一种新型的视频演示工具。

它可以让演讲人在课堂和会议室里简单方便地将印刷物、幻灯片以及立体实物等清晰、逼真的显示在电视频幕或投影频幕上。

其展示功能将光学实物投影器、反射试投影器、透射试投影器、幻灯机、X光片显像仪等仪器的特点综合为一体,可完全代替传统的投影仪、幻灯机等平面、立体展示设备。

(P286)

5.什么是域名、工作站、网络服务器?

p304306307

域名:

由于IP地址是一串数字,对于用户来说很难记忆,就又采用了一种简单明了的,便于用户记忆和理解主机地址的方法,人们称其为域名。

工作站是一台客户机,即网络服务的一个用户。

网络服务器:

网络中可提供某种类型网络服务的实体。

6.透射式投影仪的教学应用。

(1)书写法,这是最基本、最常用、最简便的一种方法。

(2)图片法利用以设计制做好的幻灯、投影图片来进行教学,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3)实物投影法。

(4)作业法。

(5)声画教学法。

(P283)

7.试说出卫星电视的特点和组成。

卫星电视特点:

1、电波覆盖面大,利用率高,2、信号质量高且稳定,有利于改善接受质量,3、信号容量大,4、投资省,费用低,5、扩大教育规模,6、可作为计算机网络信息的重要传递途径之一。

卫星电视的组成:

包括地面上行发射控制系统、星载转发系统和地面接受系统。

(P290)

8.现代投影器的种类和选择

现代投影器有:

阴级射线管投影器(CRT)、液晶投影器(LCD)、数字光处理器投影器(DLP)。

选择:

主要根据显示环境来决定投影器的类型,如房间面积比较小,可选用液晶投影器,显示环境面积比较大,没有日光照射,照明灯光比较暗,相对固定使用,可选择CRT投影器.对环境要求不高,显示面积特别大,显示高分辨率的图形信号,可选择两侧LCD投影器,不必显示高分辨率图形信号,而追求显示画面的均匀性和色彩的锐利性,可选择DLP投影器。

(P284)

第六章

1.试述教学设计的概念p.317-319、教学设计的定义。

p.319/320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和设计两个涵义,是把与教与学有关的原理用于策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

(P317、319)教学设计的一般定义为:

以学习论、教学论、教育传播学、信息技术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依据,采用系统方法,分析学习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体系,整合教学策略和制定解决方案,开展评价活动和试行解决方案、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工作和方案的有序过程。

其目的是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

(P320)

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哪几个方面?

p324

包括:

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4个基础理论。

3.试述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p.330-331

包括9个环节和最后信息反馈修改环节,即:

评价需要和确定教学目的;

进行教学分析;

分析学习者和情境脉络;

制定系统目标;

开发评价工具;

开发教学策略;

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

设计和进行形成性评价;

修改教学。

4.试述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把教学设计模式中的8个基本的组成要素:

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材料的开发、形成性评价(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及修改、终结性评价组合成前期分析、目标、策略和评价4部分,即为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P335)

5.试述肯普等人提出的关于学习需要分析过程的4个步骤。

学习需要分析过程的4个步骤包括:

规划、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准备最后的报告。

规划:

注意分析对象及其分类、选择方法策略、确定分析方法和收集数据的对象;

收集数据:

考虑样本的大小和结构、排定日程;

分析数据:

分析并优化结果;

最终报告:

分析研究目的、描述分析过程和参与者、说明分析结果、提出必要建议。

(P342)

6.加涅提出的5种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分为5种类型:

1、智慧技能:

获得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技能;

2、认知策略:

学习者指导自己学习的能力;

3、言语信息:

学习者陈述观念的能力;

4、动作技能:

学习者进行身体操作性活动的能力;

5、态度:

影响个体对事物或行为的选择的一种行为取向。

(P344、P364)

7.信息加工分析

又称“过程任务分析”,即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得到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者分析得到学生的起点状态,从而列出一系列信息加工的内容和单元目标。

还可以揭示出某些不明显的个别步骤。

(P345)

8.使能目标分析。

使能目标就是介于学习的起点状态和终点目标之间的知识技能(教学目标)。

一般从终点目标出发,一步一步地予以揭示。

(P347)

第七章

1.简述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被公认为最有权威的教育目标理论之一。

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结构中,将全部教育目标分成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再将不同领域中的教育目标分成不同的层次或类型。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是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分类,目标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列,并使用操作性的行为术语进行行为界定。

认知领域: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

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

动作技能领域:

反射运动、基础生理活动、感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综合运动能力。

2.说明行为目标的编写方法。

行为目标就是用预期学生学习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行为产生的条件,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

用描述行为的术语来陈述。

(P366)

3.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的编写。

首先明确陈述心理变化,同时列举若干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行为样例,避免严格的行为目标只顾及具体行为变化而忽视内在心理变化,也克服用传统方法陈述的目标的含糊性。

(P367)

4.加涅的五成分式目标的编写方法368

为使目标精确化,加涅发展了行为目标的思想,提出5成分目标陈述技术,使行为目标与内在的心理变化有了可以观察的对应关系。

其方法的指导思想是:

在学习者运用目标能力的具体任务中,观察符合要求的行为。

因为只能通过观察学习者的需要应用某种能力的任务中表现出的行为来推断该能力已被习得。

5.试述测试题目的三种形式(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和结构化回答题目)。

回忆性题目:

简单地再现教学中呈现过的知识的题目;

识别性题目:

从一组可选择答案中识别或鉴别出正确答案的题目;

结构化回答题目:

要求学生确实地产生或建构一个答案的题目,需要智慧技能中的高级推理,要求的反应层次比回忆回答题目的深,对记忆和认知策略的要求比识别性题目的高。

(P370)

6.说明教学策略设计的工作内容374

教学策略设计涉及4方面内容(教学模式或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和包括对4方面内容的选择、决策、开发和整合。

7.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就是指反映特定学习理论或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

(P374)科学探究教学模式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及其认知结构教学论为理论基础,由舒赫曼通过观察、分析科学家的创造性探索活动而概括成型;

其理论依据是学生本能地对新奇事物感兴趣,在面对陌生的现象时会尽力去寻找其发生的原因,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并最终解决问题。

包含呈现问题情境、收集信息并进行实验、主动解释问题和分析探究模式与糊弄等4个阶段。

(P376)

8.有意义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

“有意义接受学习”改变了“接受学习是机械的、发现学习是有意义的”这样一种片面理解,认为有可能通过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使有潜在意义的课题或材料在内化过程中被理解,成为有意义的。

教学过程包括1、呈现先行组织者,2、呈现学习课题或学习材料,3、加强认知结构。

(P377)

9.加涅的指导学习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对应信息加工过程的8个组成学习内部条件的有序阶段:

注意、选择性知觉、复述、语义编码、检索、提取、反应、反馈,加涅提出教学活动的9个教学事件(教学步骤)1、引起注意(接受),2、告诉学生目标(期望),3、刺激回忆先决性的学习(工作记忆检索),4、呈现刺激材料(选择性知觉),5、提供学习指导(语义编码),6、引出作业(反应),7、提供作业的正确反馈(强化),8、评价作业(检索和强化),9、促进保持和迁移(检索和归纳)。

(P379)

10.试述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

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有:

1、教学任务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2、学习者的能力如感知接受能力、知识状况、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先前的经验、兴趣爱好和年龄等,3、教学管理,4、经费和技术,5、媒体的教学性能如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P393)

11.试述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五个基本步骤。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个的5个基本步骤为:

1、制定评价计划包括确定收集资料的类型、确定评价标准、选择被试人员、阐述背景条件,2、选择评价方法如测验、调查、观察,3、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资料包括向被试说明须知、试行教学、观察教学、测验和问卷调查,4、归纳和分析资料包括数据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图形分析、访问专家、酝酿新方案,5、报告评价结果。

第八章

1.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1、制定学校教育技术的发展计划和各项管理制度规章,2、管好、用好教育硬件资源,3、有效利用教育软件收集资源和网络信息,4、在教学过程中普及、推广教育技术,5、组织教育技术的实验研究活动(P412)

2.试述学校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学校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的原则包括:

科学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服务性原则;

内容:

1、课题的申报和审批

2、课题的日常管理,3、课题评估和验收,4、成果奖励和推广;

方法:

1、系统管理方法,2、目标管理方法,3、计划管理方法,4、计量管理方法(P415)

3.试述微格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微格教学是训练未来教师和在职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其工作流程为:

确定开课形式->

选定训练课题->

提供范例标准->

组织试教录象->

指导反馈评价。

确定开课形式:

微格教学可用多种方式进行,主要有:

单独授课形式、作为教学法课程的一部分、作为教学实习的一部分、作为第二课堂开设。

选定训练课题:

就是确定训练目标、训练课题的选择与开设课的形式和学科专业有关。

提供范例标准:

即向学生提供能规范的样板,让学生学习,观摩模仿。

组织试教录像:

主要工作有:

组织微型班,安排摄像时间、地点、配备摄像员等。

指导反馈评价:

评价方式有自评、互评、教师评,评价的组织形式有:

组内评价、异组评价、大班评价。

(P419)

4.试述设备设施保管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

设备设施保管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包括:

1、设备设施及其他物品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保管人员应当尽职尽责、认真作好工作。

5.试说出教学设备设施使用的注意事项。

正确合理使用设备设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大型、精密、贵重设备设施应指定专门技术人员,并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机操作、操作使用后要认真填写设备履历表、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管理人员及时检修、对责任事故须查清原因、及时处理。

2、根据设备设施性能及其技术特性、合理地安排使用时间、防止负荷过重和设备的滥用。

3、根据各种设备设施的不同要求、设置并保持权宜的环境和条件。

4、建立一套合理使用设备设施的规章制度,以达到管好用好的基本要求。

5、较贵重的仪器、设备、工具需经主管领导同意、办理批准手续后方可领用。

6、一般常用仪器、道具,根据工作的需要发配给有关人员、并建卡一式两份,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各一份。

7、一般材料和消耗物品应凭负责人签字的领料单领用、对空白录音带、录象带、刻录光盘和计算机闪存等应专项管理、领出和交回要登记和销帐。

(P425)

6.试说出收集教育媒体的4种渠道。

收集教育媒体教材的4种渠道:

1、组织学科教师自行开发编制。

2、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订购正规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教育课体教材。

3、通过交流复制等方式收集兄弟单位编制的高质量教育媒体教材。

4、从卫星电视教育节目和因特网中接受和下载的教育节目和其他资源信息。

(P427)

第九章

1.简述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区别。

1、根据柯德维的教育类型“四分法”:

按时间和地点两大要素,将所有教育分为4种类型,传统教育活动基本上是相同时间、相同地点进行的,这种教育形式时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的;

不同时间、相同地点的教育有多种情形。

不同地点的教育根据发生在相同时间和不同时间的区别,分别称为同步远程教学和异步远程教学。

2.说出远程教学中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

远程教学中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是由美国宾洲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穆尔教授提出的,这三种基本相互作用是:

学生和课程学习材料(教学资源),学科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

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作用;

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作用。

(1)学生和内容的相互作用:

学生和内容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学习材料来实现,学习材料是教师设计开发的,教师(或教育机构)通过学习材料的设计开发和发送来引导和帮助学生与教学内容相互作用,学习者通过这种相互作用构建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它们自身认知结构的改变。

(2)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材料发送到学生中之后,无论认知技能的学习,还是动作技能的掌握,都需要教师的介入,教师都要帮助学生与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兴趣,组织学生应用学习过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