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7399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从2000年开始她已无偿资助了164名艾滋病孤儿。

5.梁雨润:

为官要为老百姓。

梁雨润在山西省夏县任纪委书记的3年间,以查处“大檐帽”不怕丢“乌纱帽”的决心,对执法过程中违法行为坚决查处,解决了许多群众上访和举报中久拖未决的疑难案件。

他被当地民众誉为“百姓书记”“梁青天”。

6.巴金:

百年人生笔写成。

巴金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家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初被确诊患上帕金森氏症后,他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坚持创作。

出版有26卷本的《巴金全集》、10卷本《巴金译作集》等著作。

他的创作可谓字字艰辛,字字是血。

7.尾山宏:

唱响正义的日本律师。

尾山宏是日本著名律师,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团长。

从1963年起他参与了四十年来所有的对日诉讼案件,他还多次自费将中国受害者接到日本东京出庭。

尾山宏的举动触怒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他多次受到恐吓,但他的举动受到了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8.衡阳消防兵:

舍生赴险为人民。

在去年“11.3”衡阳特大火灾坍塌事故”中,衡阳市消防支队20名消防官兵为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而牺牲,11人受伤。

这是建国以来死伤消防员最多的一次大事故,公安部已正式提出,要确认衡阳市公安消防支队为“立党为公、执法为民”优秀集体,并准备追认已牺牲的消防员为烈士。

9.郑培民:

原湖南省省委副书记。

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

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

10.张荣锁:

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

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他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11.王选:

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

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

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

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

12.刘姝威: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

她是第一个有勇气说出皇帝其实没穿衣服的孩子,她用自己的大智大勇向一个虚假的神话提出质疑,面对一个强大的集团,面对一张深不可测的网,面对死亡的威胁,她以自己个人的力量坚持着这场强弱悬殊的战争,坚守着正义和良心的壁垒。

正是这种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完美地证明了中国还有揉不进沙子的眼睛,推动了中国股市早日走向正轨,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13.张前东:

重庆鱼田堡煤矿掘进103队队长。

他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做出了一个伟大的选择,虽然他自己已经远离了死亡的阴影,但他却又一次奔向了死神,为的是把生命的阳光同样带给在死神面前挣扎的同伴。

他无畏、清醒、果敢,他的人格光辉照亮了黑暗的矿道,照亮了几百个矿工的生命,更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14.姚明:

篮球运动员。

他用高超的体育技能,在一个强手如林的国家运动项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他出色的表现和随时听从祖国召唤的爱国精神,使他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

对祖国的情感,对现在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期待,都将使他成为中国体育和NBA的历史人物。

15.赵新民:

原乌鲁木齐市小西门派出所教导员。

他出于人民警察的天职,无畏地走向危险。

这一刻他无须选择,因为走向危险已经是他的职业习惯,因为在选择做警察的时候,他已经准备好了这一刻。

在爆炸带走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的同时,人们的心灵也被强烈地震撼。

如果你真得被感动了,请你把最想说的写出来,咱们一块儿来分享一下。

二、阅读下面的8则材料,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感动

1.“白血病少女掩镜飘逝”

武汉市12岁的小涓涓,不幸患上了白血病,而治愈的机率只有几万分之一,可是为了这几万分之一的希望,妈妈的求助电话打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打到了台湾,但终因出现了各种并发症,2000年12月13日,她住进了武汉协和医院。

图片所展示的是2001年4月17日,美丽可爱的小涓涓在病榻上照镜子,7小时后,她离开了人世,在离开人世之前,她对妈妈说:

“妈妈,我不行了,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

2.“苦难天使”出生之后

小姑娘今年19岁,名字叫宋蕊,看上去只有八、九岁,智商只在正常婴儿一两岁的水平。

她出生后的第三天,被诊断为“ABD”溶血症,她的生存,全靠别人输血来维持。

旁边坐着的是她的母亲:

陈丽明,这是世界上最执著的母亲。

19年来,面对宋蕊无数次生命垂危,面对丈夫的离去,她坚强地挺了过来。

其实,宋蕊每次发病,只要稍微迟缓抢救或少喂一口水,她都会丢命。

可陈丽明说:

“我是母亲,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都要让她活着。

3.“爸爸,咱们回家吧”

云云,今年17岁,不幸的是她的父亲在16年前保卫边疆的战斗中牺牲了,并且埋葬在边疆。

16年来,母女俩相依为命,中途云云又患了眼睛肿瘤,几近于失明。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云云瞒着妈妈,16年来偷偷积攒了178元钱,说这是去看爸爸的路费。

当云云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见到父亲坟莹的时候,小姑娘云云发出了世界上最深切的呼唤:

“爸爸,咱们回家吧!

4.选自“让藏族盲童和我一样快乐。

女青年今年29岁,是一位德国姑娘,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她是一位盲人,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竟毕业于德国最著名的波恩大学。

而她对人生的选择竟几乎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她潜心研究藏学,并且视觉障碍促使她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打字方式,而这种打字方式能够使藏族盲人轻松地进行藏文阅读。

当有人问及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高原的时候,这位美丽动人的姑娘说:

“爱心是没有国界的,友情是没有国界的,我的梦想就是让藏族的盲童和我一样拥有快乐。

5.“生死婚礼”

23岁的“新娘”邓洋一身白色婚纱,双目紧闭,安详地躺在冰棺内,簇拥她的,是27岁的“新郎”夏军特意为她购买的999朵玫瑰,这是2001年4月13日,在重庆市福家园小区内演绎的一个动人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夏军和邓洋恋爱三年,今年4月12日,邓洋因为肿瘤猝发而去,夏军大喊:

不,她没死。

我要和她马上举行婚礼!

一家婚庆公司为夏军的一片真情所打动,于是操办了这场婚礼。

照片上,“新郎”半蹲在“新娘”身旁,一次又一次地抚摸着她的手,絮念着那个熟悉的名字。

此时,礼棚里回响起了苏芮的那首深情的歌: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也许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

11时40分,所有来宾依次从邓洋身边轻轻走过。

“新娘”身上,撒满了鲜花。

6.“俺是妈妈”

老妈妈名字叫陈荣,家住北京朝阳辛庄,可以说,陈荣是当今社会中最具博爱精神的妈妈。

陈荣和丈夫一直靠拣垃圾为生,几年间,竟拣到7个弃儿,再加上她自己的两个孩子,一共9个。

但是,陈荣没有退缩,她历经着世人无法想象的不耻与艰辛,竟然把9个娃娃全都养活了,并且成长得很好。

陈荣老人说:

“俺从前就是一个孤儿。

如果把这些孩子送到孤儿院去,那里是阿姨,而他们在俺这里,俺,就是妈妈。

7.骇世亲情。

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

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全村无一人幸免于难。

突然,有人惊叫:

“下面有声音!

”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赤裸裸的小女孩儿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

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小屋哭出了声:

“妈──”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10个手指。

有人惊叫:

“下面还有人!

”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

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

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

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

小女孩儿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一声:

“爹──”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

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

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孩……

8.西安有个王副教授,即将坐火车出发给远在户县的学员上辅导课。

因为时间太紧没来得及买票,就请求检票的同志先放他上车,然后再补票,不料检票员硬是不答应,他只好苦苦求情并拿出工作证和随身带的一百多元钱,说以此做抵押,能不能让我先上车,等上完课回来再说,不料捡票员仍不答应,眼看时间来不及,被逼无奈的王老师只好把心一横,说了句:

“为了学生,我给你们跪下,行了吧!

”说着,这位55岁的副教授,果然扑通一声跪下了!

那么,从西安到户县票价几何?

才一块八!

什么叫惊心动魄,我看这就是!

高贵是什么?

不就是这种足以惊心动魄的感召力吗?

请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积极收集你的所见所闻、你的生活中类似的材料,并把你的感人材料写下来,看谁的材料最能感人,我们一起交流,出一本集子,好吗?

【学习过程】

1.怎样才能抓到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呢?

2、怎样才能做到提炼素材,深入思考生活呢?

学生读下面两则故事,进行提炼素材练习:

(1)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一个人急匆匆的地上了火车,可是他的一只脚被门夹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

火车开动了,这个人毫不犹豫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扔去。

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

“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见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能有所帮助。

”这个人脚甘地。

后来他被印度人尊为“圣雄”。

观点:

(2)我6岁的时候母亲和别人打架,很凶。

为了给母亲报仇,晚上,趁着月光,我拔光了仇人家已经开了花的辣椒秧。

拔光了仇人家的辣椒秧后,我回来向奶奶表功。

一向和善的奶奶抓过一根棍子,劈头给我一顿猛打,直打到我答应每次见到仇家的人,该叫爷的就叫爷,该叫婶的就叫婶,奶奶这才住了手。

秋后我家盖房子。

父亲给石头砸了脚,可是“上梁”的那天,很多和我家有仇的人前来帮忙。

看到母亲一脸愧疚,他们说:

“娃儿平时喊人喊得可好,不看大人面也看娃儿面哩。

3、怎样写好细节?

【课堂反思】:

【学习小结】:

【作业布置】

描写一位父亲,要选能触动心灵的事来体现父爱或描写一位母亲,要写出深深的母爱。

【课外拓展】

阅读例文邹韬奋的《母亲》,感悟人间最真最浓的情

【参考答案

(一)】

1、(1.)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不经常写作,或不经常细致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人的心灵往往是粗糙的,但我们写文章时就需要主动地去体味生活,努力使自己的心灵丰富、细腻起来,真切的感受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比如,一个善于观察、体味生活的人,当他因考试失败而一蹶不振却看到一个同样的失败者向他微笑时,他就会感悟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以后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有乐观的看待失败,失败才会转变为成功”这样的道理;

当他看到一个雨天,就会联想到“生活并不总是阳光灿烂”;

同样,一阵和风,一次偶然的事件,都会使他对生活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激发他的创作欲望,从而表达对生活丰富而真切的感受。

(2)调动生活情趣,热爱生活。

创作者总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去生活,用爱来表现真、善、美,用憎来表现假、恶、丑。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有意识地去观察、体味生活,并用自己笔去表现生活,启发读者。

(3)要抓住自己的独特感受。

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环境,共同的经历,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

而写文章大家就要善于避开人们共同的感受,抓住与众不同的感受写,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

比如说,形容黑,多数人会说像墨一样,也有人说像夜一样,这样都可以,但难免人云亦云,可是有人说:

像盲人一样黑。

这是一种非常独特,非常细腻的感觉,一下子就能打动读者。

2、老师明确提炼素材的方法,并提供素材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提炼素材的练习,最后就每位同学提炼的结果进行全班交流,以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

同学们,提炼素材就是对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普遍,从表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在反复思考、推敲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能把握生活的“真实”,然后,在写作上才能在写作上寻找到最佳立意、恰当的表现角度以及清晰的文章思路。

(1)观点:

①当我们自己得不到某些东西时,何不成全别人得到?

该放手时就放手,时时为别人着想。

②我们要学会成全他人,成全他人的同时也是在成全我们自己,因为坦然舍弃成全他人的同时,你得到了精神上的回报,这比物质上更有意义。

(2)观点:

①惩罚伤害自己的人,最好的武器是宽容,是正义,而不是武力,勾心斗角,正如战争中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曲人之兵”一样,用自己的新去战胜别人。

②宽容和忍让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③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④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注意以宽容的行为给孩子做好榜样。

3、

(1)细节描写要真实,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

(2)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3)细节描写要个性化,精心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4)巧妙运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面对这个表达交流课题——《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生活中不乏感动的人和事,可是我们的学生却似乎没有素材。

在新课程的大潮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很重要,我们应该站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出现课堂上,既要保持传统的“导”,又要新型的“演”和“学”。

作文教学《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教学设计就体现了这个教学理念: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积累,师生同感动同体验,以鲜活生动的例子代替理论说教。

所以我选择了大量的例文,确定了教学重点:

搜集大量的有关感人的资料,选择典范例文,启发学生思考:

中国有圣人言,叫“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因此我在选择典型例文时阅读了大量的记人记事类文章,好多文章都是我流着泪读完的,然后从学生的认识深度出发,精选了几篇,我就把它选出来推荐给他们,我想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课堂上同学们阅读这些文章时果然深受感动,我也不知不觉再次经历了情感的冲击。

课后同学们作文都写得很顺利。

作文辅导课后,我觉得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效果。

不足之处就是例文多,课堂容量大,阅读速度慢的同学感到吃紧,另外发生了拖堂现象,这都是些败笔。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导学案

(二)

【学习目标】

1、运用细节描写,让动人的瞬间定格。

3、体味人间真情,珍惜幸福生活。

2、明确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4、观察生活,精心选材,写一篇记叙文。

【重、难点】

学习写作技巧,训练语言表达。

【方法指导】

1.以引导、启发为主,以学生讨论、点评为主。

2.合作探究---让学生阅读原文,弄清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从哪几方面入手,然后老师结合例文讲具体的写法。

【知识链接】

1、母亲的手(节选)(庄 因)

在异乡做梦,几乎梦梦是真。

去夏匆匆返台,回来后,景物在梦中便很是依稀了,故交,新友、亲戚们也都相继渐隐,独留下母亲一人,硕大磐固,巍伟如泰山,将梦境充沛了。

那夜,我梦见母亲。

母亲立于原野,背了落日、古道、竹里人家、炊烟、远山和大江,仰望与原野同样辽阔的天极,碧海青空中,有一只风筝如鲸,载浮载沉。

母亲手中紧握住那线绕于,线绕子缠绕的是她白发丝丝啊。

顷刻,大风起兮,炊烟散逝,落日没地,古道隐迹,远山坠入苍茫,而江声也淹过了母亲的话语……母亲的形象渐退了;

我的视线焦定在她那一双手,那一双巨手,竟盖住了我泪眼所能见的一切。

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

孩童挨大人骂挨大人揍是不免的,但我却怎么也想不起任何挨母亲打的片段来;

连最通常的打手心打屁股都没。

虽如此,母亲的惩戒更甚于打,她有揪拧的独门绝招。

我说绝招,是她揪拧同时进行──揪起而痛拧之。

揪或拧,许是中国母亲对男孩子们惯用的戒法,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的。

我的母亲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

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益切,责之越苛。

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这对孩子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了。

我因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

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看着母亲。

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朝我说:

“吃完,不许剩下。

”我摇头示意,母亲的脸色转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说:

“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

”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展。

也不言笑。

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地按我在床上,反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说:

“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

有得饱吃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

”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

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有再剩过饭。

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贴细腻的一面。

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

一个大木盆,倒进一壶热水后,再放人大约三洗脸盆的冷水,一块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块重碱黄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下翻搓起来了。

安顺当时尚无自来水,住家在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来用,无井的便需买水。

终日市上沿街都有担了两木桶水,水面覆以荷叶的卖水的人。

我们就属于要买水的异乡客。

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的洗。

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

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

也同样是那双结满厚硬的茧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盏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

粗糙易破的草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如日历般翻过去。

我在小学三年级那年,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

我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母亲拿着那张“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其厉害。

可是,出乎意外地,那双手,却轻轻覆压在我头上,我听见母亲平和地说:

“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

”我记不得究竟站着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冬夜,炉火渐尽,屋内的空气更其萧寒,待我们上床入睡后,母亲坐在火旁,借着昏灯,开始为我们缝补衣袜。

有时她用锥子锥穿厚厚的布鞋底,再将麻绳穿过针孔,一针一针的勒紧,那痛苦的承受,大概就是待新鞋制好,穿在我们脚上时,所换得的欣快的透支罢!

去夏返台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微有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了。

有一天上午,家中只留下母亲和我,我去厨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给她。

当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时,第一次那样贴近看清了那双手,我却不敢轻易去触抚。

霎时间那双手变得硕大无比,大得使我为将于三日后离台远航八千里路云月找到了恒定的力量。

母亲的手,未加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

唯其如此,那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

评点:

母爱是一种伟大的无私的爱,庄因从人们常见的“母亲的手”这一角度入手,以质朴无华的文字、采用白描写的手法点染母爱,娓娓道来,于平淡中现真情,表现得非常贴切、自然,全无牵强附会,让人惊异于母爱的深沉。

全文以“手”为中心,将几个事件穿针引线,且将这种母爱置于中国文化氛围中,增强了母爱的传统意蕴。

2、父亲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

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

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

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 

目光游移,嗫嚅地说:

“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

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

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

“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

”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

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

“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

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

“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

”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

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 

“砰”地一声关了门。

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

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

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

“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

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

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

“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

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

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

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

”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父亲执意要走。

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一生都没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