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7047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名称

规格图号

单位

计划

用量

库存量

实际

1

石棉纸垫

δ=0.50—1mm

kg

10

2

铅丝

#10或#20

3

润滑油

#320重负荷工业齿轮油

270

4

液压油

#25变压器油

30

□备品配件

轴承

7318E

6220E

6207E

钢丝绳

17.5

m

150

5

15.5

100

6

制动瓦块

300

7

8

液力推动器

YTD-80/6

9

MYT-40

YT1-25ZB/4

11

行程限制器

LX22-11

12

LXT-1

工序5:

专用工具准备

□专用工具

规格

数量

备注

套筒扳手

呆扳手

拉马

卡簧钳

四件套

铜棒

15、30

各1

塞尺

0.01-2

工序6:

检修工作网络图

□检修工作网络图见附图

工序7:

检修场地准备

□准备好检修场地所需的安全围栏及标示牌等安全设施。

□在行车上需要的地方搭好牢固的脚手架。

□准备好检修场地所需的橡胶垫、油桶、油盒等文明施工用设施。

□清理检修场地环境。

工序8:

制定特殊项目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工序9:

制定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见附页一

审批意见:

审批部门

方案及措施

审批人签字

审批日期

工序10:

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

危险点

预控措施

高空作业

1.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找可靠的地点拴挂牢固,拴挂安全带的位置应采取就高不就低原则。

2.上下传递构件、工具时必须用绳子系牢传递,禁止抛掷。

3.作好防止脚手架倾翻的措施。

4.在吊装物件的下方及摆放吊钩的地方设安全围栏。

5.将拆下来的构件及工具摆放在圈定的安全地方,并加以固定。

防止高空落物伤人及设备。

盘动齿轮

1.盘动齿轮的方向应是使两个齿轮都向上方转动。

2.禁止将手指靠近两齿轮啮合的地方。

吊减速箱

1.使用脚手架进行起吊工作时,首先必须确定起吊点与起吊物重心重合,切忌歪拉斜吊。

2.起吊前必须先进行试吊,确认脚手架确实牢固并能承受起吊物的重量方能进行正式起吊。

W—1

见12页

工序11:

工作组成员分工

姓名

本项工作中的任务

工序12:

办理工作票

由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票,并附危险点预知卡

工作票批准工作时间:

年月日时分

允许工作时间:

□加注润滑油至减速箱油位计高度的约三分之二处。

W—2

见13页

工序15:

制动器检修

□拆除制动器的各螺丝、销子,检查各螺丝、销子有无损坏,损坏者应更换。

□检查各铰接处有无卡涩、变形。

对卡涩者进行打磨、润滑,对变形者进行校正或更换。

□检查弹簧是否产生永久变形、裂纹,否则应予更换。

□检查制动片磨损情况,如果制动片磨损达到原厚度的三分之二或铆钉被磨出者,应将制动片更换。

□检查制动轮磨损情况。

如果制动轮表面被磨起沟槽深度达到0.5mm者,应将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打磨后的表面应进行热处理。

如果表面磨损严重者,应更换制动轮。

□将检查修理好的制动器按拆除的相反工序进行装复,并适当地调整制动器的紧力。

□待行车全部修理完后,通电并用额定负荷对制动器进行调整,调整以能牢固制动并且能灵活打开为准。

制动轮与制动瓦块应保持0.5-2mm的均匀间隙。

W—3

见14页

工序16:

解体检修液力推动器

□拆除液力推动器与制动器架和与机座连接的销子。

□将液力推动器中的液压油放完,并请油务班对油进行检验。

□解体液力推动器,检查推杆、油缸、活塞、叶轮有无裂纹变形等。

如果油缸、活塞、叶轮有裂纹应报废。

推杆如果有变形且不能校正者,应更换。

□测量油缸和活塞的直径。

□更换密封圈。

□所有结合面均应清洁干净,并装好密封圈。

□密封胶涂抹应均匀,适量。

□扣好油缸盖,连接螺栓全部装复后,从中间开始对称拧紧各螺栓帽。

□加满液压油(#25变压器油)。

□将液力推动器与机座和制动器架正确连接好。

W—4

见15页

工序17:

限位器检修

□检查各限位器,并根据平时的检查情况,判定各限位器的好坏,动作是否灵敏。

对已坏者和动作不灵活者进行更换。

工序18:

缓冲器检修

□检查各缓冲器,发现有老化、变形、裂纹者应更换。

工序19:

联锁开关检修

□检查各连锁开关,并根据平时的检查情况,判定各连锁开关的好坏,动作是否灵敏。

工序20:

阻挡器检修

□检查各阻挡器是否有裂纹或变形,对有裂纹和变形者进行校正或修复。

工序21:

滑轮组检修

□拆开滑轮组,检查滑轮有无磨损严重者、有无裂纹、损坏等。

如有以上情况之一者,应更换。

□检查滑轮组轴有无裂纹、变形等。

对有裂纹变形者实行更换或校正。

□检查轴承有无损坏、磨损严重者。

如有,应更换,并加油润滑。

□装复滑轮、轴承、轴性能全部完好的滑轮组。

□上齐所有销子、垫片等。

工序22:

吊钩检修

□检查吊钩有无裂纹、变形,表面磨损是否严重。

对有以上任何一种情况者,将此吊钩报废。

□检查轴承是否磨损严重或损坏,对损坏或磨损严重的轴承进行更换。

□检查吊钩轴有无裂纹变形等。

□装复吊钩时注意不要遗忘销子和垫片。

工序23:

检查钢丝绳

□钢丝绳断丝数是否达到标准规定,达到规定者应报废。

□钢丝绳中有断股者应报废。

□钢丝绳的磨损或腐蚀达到及超过原钢丝直径的40%时,或钢丝绳受过严重火灾或局部电火烧过时,应报废。

□钢丝绳压扁变形及表面起毛刺严重者应换新。

□钢丝绳的断丝数量不多,但断丝增加很快者应换新。

□钢丝绳受冲击负荷后,该段钢丝绳较原来的长度延长达到或超过0.5%者,应将该段钢丝绳切去。

□检查钢丝绳与卷筒的连接是否牢固,压板有无裂纹变形,压板螺丝有无松动等。

W—5

见16页

工序24:

滚筒检修

□检查滚筒有无裂纹变形等。

□检查滚筒轴承有无损坏,磨损严重等。

对损坏或磨损严重的轴承进行更换。

工序25:

检查测量桥架

□有无永久性变形。

□测量桥架是否存在水平或下挠现象。

工序26:

轨道检修

□检查测量轨道的接头间隙、高偏差、左右偏差,轨道同方向上的高差,跨度偏差,两轨道同一截面上的高差。

□轨面磨损情况。

□轨道压板、螺丝松动情况。

W—6

见17页

工序27:

车轮检修

□检查车轮有无裂纹、变形等。

□检查测量车轮的轮缘磨损情况。

□检查测量配对主从动轮直径差。

□检查测量车轮滚动面的磨损情况。

工序28:

空载试验

□试验前先全面检查一遍行车整体的装复情况和清理情况,周围障碍物的清理情况。

□联系运行送电。

□空车在每方向上来回跑动3∽5次,包括上下、前后、左右、大小钩、大小车等。

跑完后应无异常情况,限位器、连锁开关动作灵敏。

H—1

见18页

工序29:

静载试验

□将小跑车停在大车中部定出基点,以1.25倍的负荷提升离地约100mm,悬吊10min,检查行车的整体情况。

H—2

见19页

工序30:

动力试验

□以1.1倍的负荷升降至少3次,以同样的负荷让大车和小车来回跑动至少3次。

H—3

见20页

检修记录(图表)及质量验证

检修项目

质量标准

合格

不合格

电源

工作负责人与工作许可人一起检查确认行车电源确已断开,并在断电处挂有“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告牌一块。

安全围栏

检查检修工作的下方(零米处)的围栏已全部围好。

吊钩及钢丝绳

检查卷筒上的钢丝绳已全部放完,吊钩已完全平放在地面上。

脚手架

检查用来吊减速箱盖等的脚手架牢固,有验收合格证,标示牌。

检修平台

检查搭设的临时检修平台牢固、安全。

班组质检

分场质检

年月日

若检修结果超出允许范围且按正常工艺无法处理,必须履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超差内容

油质

粘度(运动)288∽352mm/s,无机械杂质、水份

齿轮

1、无裂纹,齿表面无剥落,缺损和大面积磨损。

2、齿面点蚀不超过整个啮合面的30%或深度不超过整个原齿厚的10%。

3、起升机构第一级(其它)齿轮磨损不超过原齿厚的10%(15%),其它齿面磨损达原齿厚的20%。

开式齿轮齿面磨损不超过原齿厚的30%。

4、中心距偏差<

±

0.09mm。

5、齿侧隙允许值0.17∽0.34mm。

对轮

1、无裂纹,配合部位无磨损,键销完好。

轴承与轴颈配合

紧力:

0.02-0.04mm

制动片

1、无缺损或裂纹。

2、磨损不超过原厚度的50%。

3、铆钉埋入制动片的深度应超过制动片原厚度的1/2。

4、与制动轮的中心线偏差小于3mm。

5、与制动轮的最大打开间隙为0.7∽0.8mm。

6、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大于70%。

制动轮

1、无裂纹或变形。

2、磨损不超过原厚度的40%。

3、表面凹凸度不超过1.5mm。

4、表面不应有环形沟槽。

制动架

2、销轴磨损小于原直径的5%,椭圆度小于0.5mm。

3、轴孔磨损小于原直径的5%。

制动弹簧

1、无裂纹或永久性变形。

1、活塞、活塞套、推杆等无裂纹变形。

2、杠杆传动系统的空行程小于有效行程的10%。

3、装复后的液力推动器无卡涩现象,空载试转时无异常声音,反应敏捷而且有力量。

1、#25变压器油。

2、装复后的液力推动器无漏油现象。

1、在一个节距内的断丝数低于标准规定。

2、无断股现象。

3、钢丝绳中的钢丝磨损或腐蚀达到及超过原钢丝直径的40%时,或钢丝绳受过严重火灾或局部电火烧过时,应报废。

5、无压扁变形及表面起严重毛刺。

6、断丝增加很快者应更换。

7、钢丝绳受冲击负荷后,该段钢丝绳较原来的长度延长低于0.5%。

轨道

1、接头缝隙2∽4mm,高低偏差小于1mm,左右偏差小于1mm,弯曲公差±

3mm。

2、顶面及侧面磨损小于3mm。

3、两轨道同一截面高差小于10mm,同一轨道长度方向每2m的高差小于2mm,全长不得超过15mm。

4、轨距偏差小于±

5mm。

大车

起动、行走平稳,无抖动,无啃轨现象。

小车

起升机构

减速机

无漏油现象,无异常声音。

无漏油现象,无异常声音,起动有力。

制动器

制动灵敏、可靠,无异常声音。

主梁

无永久性变形,上拱度(0.9/1000∽1.4/1000)S

(S-主梁的长度)。

工序31:

性能鉴定(试运、试验)报告

鉴定设备名称

鉴定时间

参加鉴定成员

设备鉴定初始条件:

鉴定项目:

制动系统、马达、减速系统、限位开关、超载限位器、连锁开关、钢结构等。

通过空载试验、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进行鉴定。

鉴定项目主要参数设计值:

1、试验前先全面检查一遍行车整体的装复情况和清理情况,周围障碍物的清理情况。

2、联系运行送电。

3、空载试验:

空车在每方向上来回跑动3∽5圈,包括上下、前后、左右、大小钩、大小车等。

4、静力试验:

将小跑车停在大车中部定出基点,以1.25倍的负荷提升离地约100mm,悬吊10min,检查行车的整体情况。

5、动力试验:

以1.1倍的负荷升降至少3次,以同样的负荷让大车和小车来回跑动至少3次。

鉴定项目主要参数实测值:

鉴定结果文字描述:

运行质检:

验收结论:

运行质检:

年月日生技质检:

工序32:

项目关闭

工作票关闭时间:

H—4

施工负责人

运行质检

工序33:

检修报告

检修工作情况(主要内容:

检修中消除的设备重大缺陷及采取的主要措施,设备的改进内容及效果):

修后设备状况:

修后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填写人签字:

班长(或技术员)签字:

分场主任(或专职)签字:

生技科专职签字:

工序34:

不合格品报告

检修部门

工作负责人

检修设备名称

不合格品名称

不合格品描述:

班组质检:

纠正措施:

分场质检:

生技科质检意见:

生技科质检:

批准意见:

批准人:

纠正措施质量验证:

班组质检:

质量标准无法实现,申请放行。

附页一

一、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1.将行车开到值班室上方检修,并在下面设安全围栏。

因在值班室下方无重要设备、又无易燃易爆物品,不阻塞交通,保证运行人员巡检安全。

2.办理检修工作票,经工作负责人会同运行人员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工作。

3.切断行车总电源,验无电后挂“禁止合闸,有人工做作”警告牌一块。

4.准备好工具及安全防护设施并检查是否完好。

5.制定#3行车治理危险点预知卡,工作前组织所有人员学习。

二、防止高空坠落、落物伤人及设备

1.在工作地点下方0米处设安全围栏。

2.工作前仔细检查脚手架是否完好和挂牌,承重载荷是否达到250kg,确认安全后方可上架工作。

3.工作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4.拆减速箱盖时,必须将箱盖放到安全的地方,并加固处理。

5.使用的工具和拆下的零部件必须用油盆或油香装好,严禁抛掷工具及零部件,防止坠落。

6.拆除制动器和减速器时,必须将吊钩降放到铺有胶皮的地面上,卷筒上的钢丝绳全部放完,吊钩必须降放在安全围栏内。

7.检修的构件(如减速箱等)须在原地搭设脚手架(300kg)进行检修。

8.拆除轨道时,在其下方增设安全网并设专人负责指挥监护,并且拴好尾绞绳。

三、放火防爆

1.使用电火焊前仔细检查周围是否有油等易燃物品。

如有,应先将其清除干净再进行电火焊作业。

2.使用电火焊前还应检查周围有无电源线和其它电气设备。

如有,应将其拆除和隔离后才进行电火焊作业。

四、其它安全措施

1.电动工器具必须按电动工机具管理制度有关规定使用。

2.每天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必须安排交代好各项工作及安全注意事项。

3.工作负责人负责原始记录并对各单项治理项目进行三级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