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讲义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6979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8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药理学讲义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临床药理学讲义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临床药理学讲义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临床药理学讲义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临床药理学讲义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药理学讲义Word下载.docx

《临床药理学讲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理学讲义Word下载.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药理学讲义Word下载.docx

⏹国际药理联合会(IUPHAR)为了促进临床药理学的发展特地建立了临床药理专业组。

⏹1980年,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会议

⏹1983年和1986年,美国华盛顿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分别召开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国际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会议

⏹以后大约3年召开一次国际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会议

二、我国临床药理学的发展简介

(一)建立了临床药理研究机构

⏹1980年,卫生部在北京医学院成立临床药理研究所

⏹1984年,卫生部相继建立临床药理培训中心

⏹1980年以来全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安徽、江苏等地的筹建临床药理研究或教学组织机构

(二)建立学术机构,出版专著,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982年在北京成立了¡

°

中国药学会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

±

,现已成为中国药理学会二级分会,即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

⏹出版著作:

《临床药理学》(上、下册,徐叔云等主编)

《临床药理学》(李家泰主编)

《临床药理学》(徐叔云主编)

⏹198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创刊。

⏹自1979年以来,先后举行了7次全国性的临床药理学术研讨会。

(三)建立药物临床研究基地

⏹卫生部自1983年以来先后三批在全国研究力量较强、人员素质较高、技术设备较好的临床研究机构,组建了多个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

⏹汇集了药理学、临床医学、药学、化学、数学、生物统计等邻近学科的专业人员到临床药理的研究中。

⏹组建了药品审评专家库。

第三节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研究药物对各种人群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确定新药的人用剂量、疗程和不同给药途径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药效学研究目的:

⏹确定人体的治疗剂量,以便在每个病人身上能得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少的副作用;

⏹观察剂量、疗程和不同给药途径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用药代动力学原理来研究和评价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与程度,是评价一种制剂的有效性的常用指标。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

⏹主要进行人体内药动学研究,一般以房室模型进行模拟和研究;

⏹生物利用度亦应用药动学原理,对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情况进行评价;

⏹药物生物利用度常受药物的剂型与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和肝脏首关效应的影响。

⏹分类:

⏹绝对生物利用度:

被试口服制剂与其静脉注射剂的曲线下面积(AUC)之比;

⏹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试药制剂与其参比制剂口服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之比;

⏹三、毒理学研究

⏹定义:

⏹在研究药物疗效时应同时观察药物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中毒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性反应等。

⏹方法:

⏹在用药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受试者的各项主、客观症状,并进行生化检查;

⏹出现反应时,应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可能的防治措施。

⏹四、新药临床试验

⏹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均必须通过临床试验做出最后判断。

⏹我国1999年5月1日实施《药品审批办法》将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4期:

⏹Ⅰ期:

小范围正常人群中进行;

⏹目的:

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

⏹供依据;

提出新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例数:

健康志愿者20~30人。

⏹Ⅱ期:

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初步评价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

⏹即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证,了解药物的毒副反应,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要求:

由药物临床基地组织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临床试验。

病例数不少于100例。

⏹Ⅲ期:

扩大试验样本量,多中心临床试验;

进一步在较大范围内评价有效性、安全性;

是Ⅱ期临床试验的延续。

在Ⅱ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除增加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之外,还应扩大临床试验单位。

即不少于3个临床药理基地试验单位参于,每个中心的病例数不得少于20例。

⏹一般不要求双盲法。

总病例数不少于300例。

⏹Ⅳ期:

新药上市后监测(postmarketingmonitoring)

进一步考查新药的安全有效性。

⏹即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注意罕见不良反应)。

以期对新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做出进一步评价,进一步了解的疗效、适应证与不良反应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对新药的疗效、适应证、不良反应、治疗方案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

Ⅳ期临床试验的内容

⏹①扩大临床试验;

⏹②特殊对象临床试验:

针对特殊人群(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不同情况,设计临床试验方案;

⏹③补充临床试验:

重点是适应证的有效性观察或不良反应考察。

⏹五、研究药物相互作用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是药物作用的增强或减弱,作用时间延长或缩短,从而导致有益的治疗作用,或者是产生有害的不良反应。

⏹重点是毒副反应的观察。

⏹注意:

一般所谓的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药在人体内相遇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第四节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一、任务

⏹1.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作出科学评价;

⏹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使用药物;

⏹2.市场药物再评价与药物不良反应监察:

⏹对上市药物经常进行与常用药物对比,比较其优缺点,随时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监察上市药物和临床常用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安全用药;

⏹3.治疗药物应用与病人会诊:

⏹通过医疗与会诊,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疗效;

⏹4.教学与培训:

⏹培养造就新一代即有临床医学基础,又掌握药理学与临床药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临床药理专业人才,并促使临床医生知识更新,适应现代临床医学医疗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第五节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

⏹新药概念:

⏹新药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

⏹临床药理研究是新药研究的关键阶段

⏹①只有通过临床药理研究阶段,才能确定新药是否安全有效。

⏹②发现新药或老药新用途和某些罕见不良反应;

⏹③是药政管理部门批准新药的最终依据。

⏹新药临床研究的必备条件

(1)了解新药特性

(2)了解新药剂型及生物利用度等有关数据

⏹(3)了解新药临床前药理资料

⏹(4)了解新药临床前毒理资料

⏹(5)遵守GCP原则,提出人体试用计划,报请本单位学术机构及伦理委员会审查:

⏹①研究目的及计划

⏹②药品的质量及剂型

⏹③进行人体试验的研究人员名单(合格证明,学历,曾进行临床试验的经验)

⏹④设备条件及安全保障措施

⏹⑤发给研究成员的研究资料,包括适应症范围,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处理方法

⏹⑥所需受试者的入选条件,数量及分组条件,以及如何处理中途退出病例

⏹⑦提出初试剂量和增加剂量的方法和依据,给药途径和间隔时间

⏹⑧评价指标和方法要求

⏹⑨指出立即报告的与该药理、毒理有关的重要反应

⏹⑩附有详细说明的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第六节临床试验的道德要求

人体试验必须的道德规范:

✓坚持符合医学目的的科学研究;

✓维护受试者的权益;

✓尊重受试者的人格和知情同意的权利;

✓确保试验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必须对受试者的个人权益给予充分保障;

✓①《纽伦堡法典》:

国际上关于人体试验第一份正式文件;

⏹②《赫尔辛基宣言》:

1964年芬兰赫尔辛基第十八届世界医学大会通过,指导人体试验的权威性、纲领性的国际医德规范。

《纽伦堡法典》主要内容

⏹1.受试者的自愿同意绝对必要

⏹2.实验应该收到对社会有利的富有成效的结果,用其他研究方法或手段是无法达到的,在性质上不是轻率和不必要的。

⏹3.实验应该立足于动物实验取得结果,对疾病的自然历史和别的问题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参加实验的结果将证实原来的实验是正确的。

⏹4.实验进行必须力求避免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伤。

⏹5.事先就有理由相信会发生死亡或残废的实验一律不得进行,除了实验的医生自己也成为受试者的实验不在此限。

⏹6.实验的危险性,不能超过实验所解决问题的人道主义的重要性。

⏹7.必须作好充分准备和有足够能力保护受拭者排除那怕是微之又微的创伤、残废和死亡的可能性。

⏹8.实验只能由科学上合格的人进行。

进行实验的人员,在实验的每一阶段都需要有极高的技术和管理。

⏹9.当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已经到达这样的肉体与精神状态,即继续进行已经不可能的时候,完全有停止实验的自由。

⏹10.在实验过程中,主持实验的科学工作者,如果他有充分理由相信即使操作是诚心诚意的,技术也是高超的,判断是审慎的,但是实验继续进行,受试者照样还要出现创伤、残废和死亡的时候,必须随时中断实验。

第七节基本药物与基本药物政策

⏹一、基本药物概念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各自国情,按照符合实际的科学标准从临床各类药品中遴选出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物。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保障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供应,将有效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杜绝药品的滥用和浪费,为我国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分类管理奠定基础。

⏹二、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原则与实施

⏹1.临床必须

⏹2.安全有效

⏹3.价格合理

⏹4.择优选择

⏹5.使用方便

⏹6.中西药并重

⏹7.必须是国家药典及国家药品标准收载和国家药监部门批准正式生产的新药及进口药。

⏹定期调整

第八节药品的分类管理

⏹一、药品分类与分类管理意义

(一)分类

⏹1.处方药(prescriptiononlymedicine,POM):

⏹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在正规药房或药店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处方药标示:

Rx,它由R和X二个字母组成,R是 

Receptor的第1个字母,表示给患者(接受者)之意,X表示处方的内容。

⏹2.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er,OTC)

⏹指经过国家药监部门按一定原则遴选认定,不须凭执业医师处方便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OTC)。

⏹甲类非处方药为红色;

乙类非处方药为绿色。

⏹3.现代药:

合成的化学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剂和生化药品、基因工程药;

⏹4.传统药:

也称民族药,如中药、蒙药、藏药等;

 

⏹5.特殊管理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6.法定药、非法定药;

⏹7.进口药:

按照:

“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场能保证供应”的原则确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

⏹8.医疗保险用药:

主要指基本药物。

⏹可进一步分为:

⏹甲类目录药品:

临床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

⏹乙类目录药品:

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比甲类目录中的同类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

(二)分类意义

⏹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

⏹1.仅适用于患者能自我诊断的轻度病症,或用于已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的病情控制;

⏹2.该类药作用明显,易被患者感知;

⏹3.药物作用应不干扰患者严重病情的诊断;

⏹4.不含毒性或依赖性成分;

⏹5.应在体内消除较快;

⏹6.安全性高

⏹7.理化性状稳定

⏹8.为可供口服、外用或吸入等方便途径;

⏹9.标签或说明书通俗易懂,准确明瞭

⏹10.多属专利期已过产品,价格低廉。

⏹处方药的管理与注意事项

⏹1.依法进行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具相对性;

⏹3.禁止为处方药作药品广告宣传;

⏹4.宣传合理使用非处方药,杜绝滥用或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据统计,我国每年住院病人约5000多万,以5%比例计算,每年约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而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每年约近20万人。

另一份美国的报告显示:

美国约有14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为死因的第四位。

⏹2005年我国收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达到173480份,比上年增加了近一倍半,这个数字急剧增加,是国家加强监控的结果,但也表明了药物不良反应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百姓的生命安全。

第一节定义、分类和发生机制

⏹一、不良反应定义和分类

在用药过程中由药物引起的有害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为药物不良反应。

⏹1.副作用(sidereaction):

⏹2.毒性作用(Toxicreaction):

⏹3.依赖性(dependence)

⏹反复使用某药后,一旦停药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而迫使病人强烈要求继续服用该药,以使其避免因停药而带来的不适。

分为:

精神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

具有致癌作用的药物

抗肿瘤药

其他药物

阿霉素

氯霉素

苯丁酸氮芥

氯仿

环磷酰胺

乙烯雌酚

柔红霉素

甲硝唑

bechlorethamine

呋喃妥因

美法仑

呋喃西林

丝裂霉素

非拉西丁

丙卡巴肼

苯妥因钠

链左星

安妥明

三乙烯氰尿酰胺

噻替哌

尿嘧啶氮芥

与剂量有关和无关的不良反应特点比较

与剂量有关

与剂量无关

反应性质

定量

定性

可预见性

可以

不可以

发生率

低,约为5%

死亡率

肝或肾功能障碍

毒性增加(为药物的主要消除途径时)

不影响

预防

调整剂量

避免用药

治疗

停止用药

3.WHO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

(1)副反应

⏹常用剂量引起的与药理学特性有关的但非用药目的作用。

(2)不良事件

⏹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医疗事件,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

⏹(3)不良反应

⏹发生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生理功能过程中所用正常剂量情况下出现的有害的和非目的的药物反应。

⏹(4)意外不良反应

⏹药物研究和上市时未能预测到的不良反应。

⏹(5)信号

⏹二、病因学基础

(一)病人先天反应异常

⏹1变态反应

⏹2遗传因素决定

(1)药代动力学异常

(2)药效动力学异常

⏹(3)特异反应性

⏹3.先天性敏感性增高引起其他反应

(1)年龄

(2)妊娠

(二)获得性异常

⏹1.肝疾患

⏹2.肾疾患

⏹3.药物受体异常

⏹(三)药物因素

⏹1.剂量过大、生物利用度改变、不恰当的给药途径。

⏹2.停药反应

⏹3.立体异构(手性)药物和不良反应

⏹(四)药物相互作用

⏹(五)间接反应

⏹1.胎儿畸形-反应停引起海豹儿

⏹2.第三代效应-己烯雌酚引起少女阴道癌

⏹3.对其他第三者的作用-抗组胺药引起交通事故)

Ø

二、药源性疾病

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结构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

其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

第二节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一、诊断

(一)依据

⏹1对该反应有无结论性报告;

⏹2发生在药物使用之后;

⏹3停止使用后或用了特异性拮抗药有改善;

⏹4再次使用后又发生;

⏹5排出了可能发生的假象;

⏹6应用安慰剂后反应仍然存在;

⏹7检测到可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

⏹8随剂量的增减而反应随之加重或改善

⏹9以前服同一药物或相似药物时有相同反应;

⏹10反应被任何客观证据证实。

(二)不良反应的可能度

⏹1肯定

⏹2很可能

⏹3可能

⏹4条件的

⏹5可疑的

⏹二、治疗原则

⏹1停药

⏹2治疗:

特异性拮抗药

第三节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监测

⏹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作用

⏹二、监测方法

(一)应用流行病学原理监测

⏹1.病例报告法;

⏹2.相同病例系列法

⏹服用同一药物的系列病人或患同一疾病的病人的系列报告;

⏹3.长期趋势分析

⏹指一种原因的趋势与效果的趋势的比较;

⏹4.列队研究

⏹将样本分为2组,一组为暴露于某一药物的患者,另一组为不暴露于该药的患者,进行观察,验证其结果的差异。

⏹分为前瞻性、回顾性两种。

前者常用。

⏹前瞻性:

从现在时点起,对固定人群的观察。

⏹优点:

收集资料全,对病人的随访

⏹可持续进行,可估计相对和

⏹绝对危险性,假设可得到检验。

⏹缺点:

资料可能偏性,容易漏查,不

⏹易做到扩大人群和延长观察时

⏹间的研究,费用较高。

⏹5.病例对照研究

⏹对比有某病的患者与未患病的对照组的研究。

两组如有统计学意义则说明相关性成立。

⏹优点:

迅速,费用不高,但易出现偏差。

(二)国际上常用的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1.自愿呈报系统

⏹分为正式和非正式自发呈报。

⏹正式自发呈报:

国家和地区专门设立的药物不良反应登记处,成立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专门委员会或检测中心,以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并负责反馈。

⏹非正式自发呈报:

大多数由医生发现后向医药商或某杂志投稿。

⏹2.集中检测系统

⏹3.记录连接

⏹通过独特方式把人的各种信息联结起来,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事件。

(1)牛津记录联接研究

⏹始于1962年,研究人群达43117人。

但1974年开始用于研究不良反应监测。

⏹通过该人群获得 ① 基本人口统计资料,如年龄、性别、民族等;

②70名开业医生签字的处方照相影印件;

③所有住院、生育、死亡的详细资料,诊断。

第四节我国关于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严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管理,确保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三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辖区内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第四条 国家鼓励和保护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负责制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规章、标准、工作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并监督、组织实施。

第七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承办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

(一)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资料的收集、管理、上报工作,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二)承办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运转和维护工作。

⏹(三)组织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工作。

(四)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教育培训,编辑、出版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刊物。

(五)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研究。

⏹(七)承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委托的其它工作。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厅(局)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规章,制订本地区的实施办法,并监督实施。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设立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并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业务接受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指导。

⏹第十条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人员应由医学、药学及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管理规定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根据本办法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设置机构或配备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收集、报告和管理工作。

⏹第三章 报告程序和要求

⏹第十二条 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

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须随时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第十三条 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

(一)上市五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二)上市五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

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第十四条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必须严格监测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一经发现可疑不良反应,需进行详细记录、调查,按附表要求填写并按规定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或相应计算机软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编制。

第十五条 药品生产企业应对本企业上市五年以内的药品的安全有效问题进行密切追踪,并随时收集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