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江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3685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江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江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江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江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江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江苏.docx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江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江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江苏.docx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doc江苏

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

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要求,结合睢宁县实际,在2009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础上,现制定我院2010年睢宁县“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一、主要实施内容

(一)工作对接

制定2010年项目实施方案,与睢宁县农业局签订“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合同书”,落实驻村专家与各示范村、示范户的结对工作,并根据绩效考核的要求布置工作任务,全面推进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的实施。

(二)产业指导

结合睢宁县2010年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在全县以高效设施蔬菜生产为重点,推广标准化日光温室的建设,推进特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高效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生产规模、生产技术、配套设施、市场销售、信息服务等的全面提升。

围绕蔬菜产业,加快建设睢宁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尤其是种苗中心的建设,加强种子种苗选育、示范和推广,使该县设施蔬菜产业化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扩大20%以上,产量或产值增长10%以上。

(三)巩固提高王集镇瓜菜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

提高王集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水平,扩大示范辐射效应。

通过技术指导,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不断提高种植水平,逐步形成本园区的特色和特色农产品,通过引进新品种迷你小南瓜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园区内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促进园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推进王集镇设施农业示范园的建设,增强示范效应,通过核心区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形成以核心区为中心的万亩特色瓜菜生产示范基地。

实现示范基地农业“三新”技术入户率95%,基地(或基地内农户)特色产业增产增效15%。

(四)调整驻村专家组,培育5个特色专业村

专家组成员因工作需要作相应的调整,挑选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充实专家组。

王集镇陈楼村,作为设施瓜菜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对接专家陈国元,实施项目为迷你小南瓜新品种引进栽培和示范推广。

陈楼村耕地面积2600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200亩;村总人口1380人,种植设施户数230户。

主导产业为设施瓜菜产业。

该村继续以设施瓜菜产业为先导,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发展绿色农业、环保农业。

培育50户示范户,带动该村的设施瓜菜产业发展,形成特色。

官山镇吴桥村,为食用菌生产专业村,对接专家霍尧。

全村耕地面积4100亩,农业人口2943人,由县有关部门及镇村对吴桥村投入300余万元建设食用菌棚体150余栋,组建占地150余亩的瑞禾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社员50余人。

通过10户示范户的带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创建食用菌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特色村食用菌产业发展。

梁集镇傅楼村,为设施果菜生产专业村,对接专家陈军。

傅楼村,总人口2400人,种植户数216户。

大棚蔬菜种植总面积1000亩,并有日光温室16个,主要生产青椒、黄瓜、茄子、番茄等作物。

在培育43户示范户的同时,结合睢宁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核心区的规划,在该村建设种苗中心,满足周边种植户的种苗需求。

魏集镇马王村,为西甜瓜设施生产专业村,对接专家林惠鸣。

马王村耕地面积1900亩,全村1580人,种植户数116户。

目前拥有钢架大棚1000余栋,主要种植春早熟西瓜,主要品种有京欣系列、8424、特小风等。

培育23户示范户,示范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设施西瓜连作障碍,推进专业村西瓜特色产业的发展。

高作镇八里村,为优质梨生产专业村,对接专家张凯。

八里村位于高作镇梨园观光园区,全村耕地面积3349亩,全村3583人,种植户数200户。

目前有梨树1600亩,其中进入盛果期梨园600亩,主要品种有“丰水”、“新高”等。

培育40户示范户,结合三项工程项目的实施,解决优质梨高效生产中的难题。

(五)科技示范户培育

培育示范户数表

特色村名

总人数

生产户数

科技示范户数

科技示范户带动户数

科技示范户占比(%)

王集镇陈楼村

1380

230

50

150

21.7

官山镇吴桥村

2943

50

10

30

20

梁集镇付楼村

2400

216

43

129

20

魏集镇马王村

1580

116

23

69

20

高作镇八里村

3583

200

40

120

20

(六)技术指导

驻村专家进行分户技术指导,着力提高示范户学习接受、自我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

完善提高对接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关键时节及时到村到田到户开展指导,及时了解种植户的困难,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必要的市场信息。

发现一般性技术问题,要及时解决,遇有自身解决有困难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工作组汇报,邀请同行专家会诊解决。

驻村专家在结对村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

(七)服务与培训

经与睢宁县农业局联系,在2009年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扩大培训范围。

为睢宁县镇一级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及示范户带动户进行分层次的技术培训,结合生产需求,开展50人次以上的集中培训场次不少于5次。

发放相关宣传材料5000份。

次数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地点

时间

方式

1

王集镇种植户

迷你南瓜生产技术

陈楼村

2010.5

讲授

2

官山镇种植户

食用菌生产技术

吴桥村

2010.6

讲授

3

高作镇种植户

梨生产技术

八里村

2009.8

讲授

4

梁集镇种植户

茄子生产技术

付楼村

2010.9

讲授

5

魏集镇种植户

西瓜生产技术

马王村

2010.10

讲授

6

睢宁县技术员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睢宁县农委

2009.11

讲授

(八)物化补贴发放

根据苏财农[2010]82号苏农计[2010]40“关于下达2010年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计划及补助资金的通知”要求,将下达经费中的45%严格按照使用范围和审核报批程序,以实物补贴的形式落实到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等项目中去。

物化补贴及经费使用方案如下表。

该方案为预定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小范围调整。

序号

支出项目内容

支出金额(万元)

项目物化补贴(45%)

1

种子种苗费用

5.0

2

农机具费用

5.0

3

种植设施费用

5.0

4

农药、肥料费用

6

5

其他补贴费用

1.5

合计

22.5

驻村专家补贴(45%)

6

驻村专家调研、交通、通讯、劳务等

12.5

7

技术培训费用

2.5

8

专家年终考核奖励

7.5

合计

22.5

组织监管补贴(10%)

9

组织协调费用

2.5

10

宣传费用

2.5

合计

5.0

总计

50.0

二、实施地点与规模

(一)科技示范基地:

王集镇设施农业示范园

王集镇地处睢宁县西北高亢地区,全镇28个行政村,7.8万人,可耕地面积10.5万亩,近年来,王集镇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目前,全镇共有设施农业面积计达1.1万亩,其中大棚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

王集镇万亩特色瓜菜核心方,位于镇区北2公里处,泗八路两侧,占地3000亩,涉及陈楼、双营、庄楼等村。

总投资2200万元。

群众自筹700万元,财政扶持1500万元。

核心示范区亩均产值可达10000万元,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专业村:

陈楼村

睢宁县王集镇陈楼村实施项目为迷你小南瓜新品种引进栽培和示范推广。

陈楼村位于睢宁西北部,西接徐州,104国道横穿东西,居于北纬35°左右,东经105.53度。

属湿润半湿润气候,年降雨量910mm,降雨多集中在每年7、8月份,日照充足。

陈楼村耕地面积:

2600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

1200亩;村总人口1380人,种植设施户数:

230户。

08年春季人均总收入:

11000元;08年人均纯收入:

7800元。

陈楼村当前的主导产业:

设施瓜菜产业;今后发展规划:

继续以设施瓜菜产业为先导,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积极拓展高效农业发展道路,走高效设施瓜菜和设施养殖农业的农业发展之路;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发展绿色农业、环保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专业村:

吴桥村

睢宁县官山镇吴桥村实施项目为食用菌新技术示范推广。

吴桥村,地处104线睢泗段,北邻睢城镇,南交镇政府机关。

全村土地总面积5100余亩,其中耕地4100亩,水面120余亩,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943人,村民除种植稻麦外,发展食用菌设施栽培是其收入的重要来源。

为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县有关部门及镇村对吴桥村投入300余万元建设食用菌棚体150余栋及与之配套的水、路、电等硬件设施,组建占地150余亩的瑞禾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社员50余人。

2008年,全村经济总产值21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00余万元,食用菌产业240余万元,人均增收800元。

村集体总收入约1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100余元。

(四)专业村:

傅楼村

睢宁县梁集镇傅楼村实施项目为设施果菜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示范推广。

傅楼村位于睢宁县城区北郊,宁宿徐高速公路沿线,总人口2400人,目前大棚蔬菜种植总面积1000亩,主要生产青椒、黄瓜、茄子、番茄等作物。

2009年设施黄瓜种植面积150亩,青椒400亩,茄子30亩。

2008年傅楼村新建16个日光温室,并全部用于茄子长季节栽培,亩收入20000元左右。

农户投入大,风险也较大。

(五)专业村:

马王村

睢宁县魏集镇马王村实施项目为西甜瓜设施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马王村位于梁集-魏集万亩设施瓜菜基地核心区,全村土地面积2320亩,其中耕地面积1900亩,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1580人。

目前拥有钢架大棚1000余栋,主要种植春早熟西瓜,主要品种有京欣、特小兰、特小风等。

2009年设施西瓜种植面积668亩,种植户数116户。

2008年全村人均经济收入2500元,经济总产值56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60万元,设施西瓜为220万元,设施西瓜亩收入4000元左右,亩纯收入2000元。

(六)专业村:

八里村

睢宁县高作镇八里村实施项目为优质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八里村位于睢宁县城区东部2公里处的高作镇梨园观光园区,全村耕地面积3349亩,全村共有22个村民组,3583人。

目前有梨树1600亩,其中进入盛果期梨园600亩,种植户数200户,主要品种有“丰水”、“新高”等。

2008年全村经济总产值273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40万元,人均经济收入8500元,盛果期梨园亩收入3000元左右,亩纯收入1800元。

三、目标任务

(一)产业发展目标

1、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不断提高高效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

2、通过解决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问题,促进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健康持续地发展,实现优质高产稳产的生产目标;

3、通过项目的实施,使特色蔬菜生产基地的特色更加明显,竞争优势进一步突显;

4、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一批技术能力,解决项目完成后的后续技术指导与技术服务工作。

(二)示范基地建设的目标

1、协助示范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建立140亩设施蔬菜育苗基地,满足当地的设施蔬菜育苗、新品种展示、新技术培训等需求;

2、为园区内的大学生创业园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使之成为睢宁设施蔬菜的创业孵化器;

3、引进迷你小南瓜新品种,春秋每季栽培示范面积不小于10亩地,示范示范遮阳网夏季覆盖育苗栽培技术和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

4、进行现场指导和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年培训农民300人;

5、协助基地做好农产品销售的开发工作。

(三)“一村一品”专业村培育效果

1、陈楼村:

迷你小南瓜新品种引进栽培和示范推广

(1)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通过合理地调整作物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