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建议书稿033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6064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1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建议书稿033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建议书稿033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建议书稿033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建议书稿033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建议书稿033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建议书稿0331Word格式.docx

《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建议书稿033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建议书稿0331Word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建议书稿0331Word格式.docx

2.1、集团公司节能降耗工作要求

国资委已将集团公司纳入2011年节能减排指标关注类企业,集团公司公司对此高度重视,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要去,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

集团公司要求,必须加大电费精细化管理力度,通过电费管理系统的建立,加大通信局站的详细耗电检测管理力度,并通过电费管理系统,进行局站电量的采集及上报(按月上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制定的部分节能减排考核内容必须通过电费管理系统才能实现。

2.2、电费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目前全省通信局站用电管理工作存在较多困难:

由于点多面广,缺乏有效支撑手段,巡检抄表间隔时间较长,在基站、模块局存在偷漏电现象,相同规格的局站,用电量相差较多,部分超过10%。

由于缺少系统支撑,难以实现机房、基站能耗的精细化管理,管理效益难以得到有效实现。

2.3、EMC基本概念与简介

2.3.1、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ManagementContract,简称EM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

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

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机房和设备实现节能改造,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

或者EMC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EMC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实施。

依照具体的业务方式,可以分为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承诺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

2.3.2、什么是节能服务公司(EMCo)?

节能服务公司(EMCoEnergyManagementCompany:

国外也称ESCOEnergyServiceCompany),又称能源管理公司,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公司。

EMCo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审计、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改造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服务,并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或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并获得利润,滚动发展。

2.3.3、EMC模式带给用能企业的效益:

A、能耗企业不用资金投入,即可完成节能技术改造;

B、节能工程施工完毕,就可分享项目的部分节能效益;

C、在合同期内,能耗企业的客户支付全部来自项目效益,现金流始终为正值;

D、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和全部节能效益归能耗企业;

E、EMC为能耗企业承担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

对于客户来说,EMC的最大价值在于:

可以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提供经过优选的各种资源集成的工程设施及其良好的运行服务,以实现与客户约定的节能量或节能效益。

2.4、EMC工作的开展流程

合同能源管理(EMC)机制的实质是:

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

这样一种节能投资方式准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效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

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投资的企业(用户)与专门的盈利性能源管理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

在传统节能投资方式下,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和所有盈利都由实施节能投资的企业承担;

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中,不要求企业自身对节能项目进行大笔投资。

集团公司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工作,该工作要求乙方投资通过节能分成的方式实现节能的目标,同时降低初期建设成本。

但该工作的实施,首要前提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掌握需要节能的各个站点的实际运行能耗和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后的实际运行能耗,从而,分析出节能效果,与乙方投资分成。

EMC业务流程如下:

2.4.1、客户用能状况诊断

根据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对客户的能源利用过程进行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

并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核实,必要时进行实地考查和检测,形成报告。

以上统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某地区基站数量、功率大小分布、墙体类型、年度用电量、已实施节能项目(数量)等具体内容,以便于项目的后期开展。

节能承建方将根据企业用能状况诊断报告,决定节能项目改造方式。

2.4.2、能耗基准和节能量确认

参照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及相关标准,对客户的能耗基准和实施节能项目后的节能量进行确认。

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由客户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监督审核。

2.4.3、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根据能源审计的结果,EMCo根据客户的能源系统现状提出如何利用成熟的节能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的方案,并给出客户能耗基准。

如果客户有意向接受EMCo提出的方案和建议,EMCo就可以为客户进行项目设计。

2.4.4、合同签署:

可行性报告经客户认可,双方授权代表进行合同条款谈判,并签署合同;

2.4.5、资金准备:

节能承建方自筹资金。

2.4.6、项目实施:

由节能承建方进行安装施工及调试运行,并由用能单位验收,出具验收报告。

2.4.7、培训、管理和维护:

确保所有的更新改造设备按预期目标运行,培训相关人员对新设备进行管理和操作,并提供有关新设备的详细资料。

2.4.8、节能监测:

根据双方议定的监测方法,进行节能量监测。

同时向客户提供所安装设备的维护服务。

并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对所安装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诊断和处理,同时继续优化和改进所安装设备的运行性能,以提高项目的节能量及其效益。

2.4.9、分享收益:

双方根据合同规定,分享节能效益。

在项目合同期内,EMCo对与项目有关的投入(包括土建、原材料、设备、技术等)拥有所有权,并与客户按照合同约定比例分享项目产生的节能效益。

在EMCo的项目资金、运行成本、所承担的风险及合理的利润得到补偿之后(即项目合同期结束),设备的所有权一般转让给客户。

客户最终就获得高能效设备和节约能源的成本,并享受EMCo所留下的全部节能效益。

2.5、节能量的计量

2.5.1、节能量的计量目的及原则

2.5.1.1、节能量的计量目的

节能量既是企业衡量EMC公司节能技术能力的标准,也是EMC公司评价节能项目的可盈利性的标准,因此节能量的计量对EMC公司与企业都很重要。

但是,能源系统的各项参数是可以被测量的,节能量则不能被测量的。

在实施节能改造之前,节能量是假设的推估值;

实施节能改造之后,节能量是各种数据的综合统计值。

节能量在各个时期都不是恒定不变的,它随气候、使用条件(如面积、人数、设备、产量、时间)、能源价格等许多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节能率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使用环境、设备负荷率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的情况下,能源总是越用越多的。

2.5.1.2、节能量的计量原则

1、项目节能是指所实施的节能技改项目正常稳定运行后,用能系统的实际能源消耗量与改造前相同可比期能源消耗相比较降低量,无特殊约定比较期间为一年。

2、项目节能量只限于通过节能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序和设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的能源节约。

而不包括扩大生产能力、调整产品结构等途径产生的节能效果。

3、项目的节能量等于项目范围内产品(工序)的节能量之和。

单个产品(工序)的节能量可通过计量监测直接获得,不能直接获得时,可以用产品单位产量能耗的变化来计算该项目的节能量。

4、项目除技术以外影响能源消耗困素应加以分析计算,并对节能量确定加以修正。

这些因素如:

原材料构成、产品种类与品种构成、产品产量、质量、气候变化、环境控制等因素的变化。

5、项目实际使用能源应以企业实际购入能源的测试数据为依据折算为标准煤,不能实测的可参考推荐的折标系数进行计算。

2.5.2、节能量的计量方法

节能量计量方法:

节电量和节约的最大负荷可以通过比较节能项目实施前后的电量和负荷来确定。

依据《国际节能效果测量和认证规程-IPMVP》及《GBT_13234-2009_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我们采用下面公式:

节能量=基准年能耗量-改造后能耗量+调整量

等式中的“调整量”项,要求将两个时期的能耗量代入同样的条件中去。

通常影

响能耗量的条件有气候、能耗设备数量、能耗设备功率等。

调整量可为正值或负。

调整量源于已知的客观事实。

某些调整量是常规性的,如气候变化等,而有些是随需求而产生,如设备扩容、整改等。

通常调整量在改造后的条件下用于重新说明基准年能耗情况。

通过此类调整过程中产生的节能量称为改造后“可避免的能耗”。

在此我们提出四种方法:

2.5.2.1、前后能源消耗比较法

节能改造前后,比较相同时间段的能源消耗,即可评价出节能效果。

用能单位提供基准年能耗数据(节能改造实施的前一年能耗数据,或者是前几年的平均能耗数据),EMC公司提供节能量估值,并实施试点项目验证。

该方法适合于负荷输出较恒定的通信基站机房,全年的能源消耗跟历年比较,变化不大。

当基站或机房出现扩容整改时,可以按照增加或者减少设备的额定功率计算增加的电量。

2.5.2.2、设备性能比较法

比较节能改造前后所投入的新旧设备的性能,结合设备运转时间,即可简单地评价出节能效果,在通信基站,我们可以监测主要节能对象—空调的运转时间,对比节能改造前的运转时间,可简单算出节能效果。

该方法适合于作为前后能源消耗比较法的辅助手段,对精确节能量具有参考价值。

2.5.2.3、设备单耗比较法

企业的营业额、产量等均与能源的消耗量有直接的关系,通信机楼有办公室、交换机房等,人流量大,耗电设备众多,能源的消耗量自然就大,针对此类机楼,统计节能改造设备的单耗(例如中央空调),比较改造前后的单耗数据,即可得出节能率的大小,结合实际消耗的能源费用,即可计算出节能效益。

该方法适合于通信综合楼等大型机楼。

2.5.2.4、模拟分析法

建立改造前后两套计算机仿真系统,用分析软件计算前后的能源消费量,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校正计算结果。

该方法可独立计量节能效益,也可作为上述三种方法的补充方案。

2.5.3、节能量的计量实施程序

依据节能量计量所要求的准确度与公正性,以及节能改造项目合同类型。

EMC公司与企业之间节能效益分享型的节能量计量实施程序:

1、在节能项目实施前,EMC公司应提交节能率及节能效益预测报告,供企业参考。

2、EMC公司应在企业现场实施节能改造试点,以验证节能率。

3、EMC公司与企业协商,在合同中明确节能量计量之方法,指定EMC公司与企业在节能量计量中所扮演的角色。

4、节能项目实施前后,根据工程需要安装计量装置,收集能源消耗数据,如计量电表。

5、节能项目实施后,EMC公司应提交经双方确认的节能率分析报告,作为双方节能效益分享的依据。

6、企业按合同规定,向EMC公司支付节能效益费用。

在节能项目合同执行期间,企业或EMC公司对节能率有异议的,可重新核算,但一年内一般不做两次核算。

2.5.4、效益分享模型分析

2.5.4.1、EMC公司的成本与风险界定

一、成本界定。

EMC公司在与节能企业签订节能项目合同后,从组织项目实施到项目最终完成所承担的成本主要包括两方面:

节能产品及相关设备的成本费用和项目施工及管理维护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这两部分费用构成了EMC公司实施节能项目所发生的总投资额,记为C。

二、风险界定。

EMC公司帮助节能企业实施节能项目的过程中,面临着宏观政策、金融环境和项目营运等诸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这一切使得EMC公司不可避免地必须承担各种风险。

依据《国际节能效果测量和认证规程-IPMVP》,EMC公司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主要承担了政策风险、金融风险和营运风险。

其中,政策风险包括因国内能源政策与法令的变更、节能设备或系统的许可制约、额外税捐或收费等产生的风险:

金融风险包括因汇率变动、通货膨胀、利率波动、能源价格变动等产生的风险,营运风险包括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企业经营不善而破产、不可抗力(如天灾、战争)等产生的风险。

各风险指标如下表所示:

2.5.4.2、EMC公司的风险系数的界定

记政策风险系数、金融风险系数、营运风险系数和总风险系数分别为(RP、RF、RQ、Ro)。

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量化各风险的风险系数值。

现以确定政策风险系数RF为例来演示求风险系数值的主要步骤。

如前文所述,影响政策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国内能源政策与法令的变更、节能设备或系统的许可制约、额外税捐或收费等。

则其模糊因素集可设为:

U={政策变更+许可限制+额外税费}

各因素的评语集为:

V={低、较低、中等、较高、高}

赋予评语集各元素以量化值,记为:

V={0.1、0.3、0.5、0.7、0.9}

根据专家打分法)统计出专家对政策变更、许可限制和额外税费这三个风险因素处于不同评语程度上所对应的风险值的得分,并做归一化处理,使各值都位于【0,1】之间)进而得出各因素的模糊向量:

政策变更,

许可限制,

额外税费,则从U到V的模糊关系矩阵可记作为:

设模糊评价后的结果为B,则

对B做归一化处理得:

则政策风险系数为:

同理,可求得金融风险系数RF,营运风险系数RQ;

则总风险系数由下式求得:

2.5.4.3、EMC公司效益分享额和分享期限的确定

一、效益分享额。

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风险越高,收益也应相应越高;

反之,风险越低,收益也应越低。

由于EMC公司的总投资额为C和总风险系数R已确定,则EMC公司所应获应分享的效益I,可由公式I=C*(1+R)求得。

二、分享期限。

节能项目完成后,根据已知节能量,设经过测算后得到单位时间t内的节能效益为m,EMC公司分享效益的期限为S个单位时间,贴现率为i(当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贴现率),则易得到EMC公司分享的效益I应大致等于每个单位时间t内产生的节能效益t在S个单位期末的终值的综合,即

从而求出S,则EMC公司分享效益的期限为:

T=S*t。

2.5.4.4、实证分析

因为使用实际数据,其计算过程比较繁杂,还在整理中。

三、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双方受益与风险

3.1、用能单位(客户)的受益与风险

1、用能单位零投资,零风险。

所拥有的通信基站得到最有效的节能技术改造。

2、用能单位零维护材料费用。

在合同约定期限内,节能设备出现故障,由EMC公司免费维修。

3、用能单位每月的能耗费用大幅下降,在节能改造后可获取节能效益的-%分成。

减去支付给EMC公司的部分,每月仍有很可观收益。

4、用能单位由于能耗统计分析平台的建设,基站人力资源的投入也大幅度下降。

这也是一部分相当可观的效益。

5、用能单位在零投资、零风险、零维护材料费用和获得节能效益分成的前提是

节能改造不影响基站的正常运行工作。

6、在合同履行完毕时,用能单位无偿获得节能项目的全部产权。

3.2、EMC公司受益与风险

1、EMC公司从基站节能改造的节能效益中,获得-%的分成,收回投资,增加企业效益。

2、EMC公司,承担节能改造项目技术与资金两个方面的全部风险。

技术风险:

主要决定于节能改造项目,所采用的技术与产品的技术先进程度和品质的可靠性高低。

资金风险:

主要决定于对实施节能改造项目的用能单位,经营状况和信誉的判断与选择。

3.3、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对用能单位节能的促进作用

1、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节能改造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实现了合作双方的双赢,激发了合作双方的积极性。

2、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运作,是由EMC公司,承担节能改造项目技术与资金两个方面的全部风险。

克服与避免了节能改造项目实施中,诸如心理认同、技术认同、节能效果认同、风险承担,等等多方面的障碍。

3、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将合作双方,由传统的生产力层面上的买与卖的贸易关系,提升到融资与投资、效益分享、产权转移,这样一种生产关系层面上的目标合作关系。

一亏共亏,一赢共盈。

合作双方的利益不在对立,而实现统一。

4、合同能源管理全过程,各方的责、权、利相统一,高度体现出公证与公平原则。

并且界限明确,落实到位,可操作实施性强。

5、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运作全过程中,EMC公司拥有节能改造项目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成熟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以及优良的融资渠道。

可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优化组合,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增长点。

以最优化的投入,产生最大化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方案建议

4.1、节能项目分析

节能减排已经列为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重要考核指标,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2009年,中国移动**分公司能源费用8.55亿元。

其中,电费高达7.94亿元,占比93%;

水费、燃油、取暖费共计0.61亿元,占比7%。

在7.94亿元电费中,生产用电7.66亿元,占比96.5%,非生产用电0.28亿元,占比3.5%。

在7.66亿生产用电组成如下:

固网电费5.725亿元,占比74.7%,包括中心机房电费3.265亿元,模块局、接入网电费1.61亿元,小灵通基站电费0.85亿元。

移网电费1.935亿元,占比25.3%,主要为移动基站电费。

在生产用电中,分为通信设备用电以及空调用电,在中心机房,空调用电占比为40-50%,在基站及末端机房,空调用电约占30-45%。

全省空调用电全年约为3亿多元。

在通信服务领域,节能降耗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机房的能耗,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1)机房通信设备用电。

通信设备消耗的电能,大部分又通过热量损耗方式排放到机房中。

2)机房环境用电,包括机房空调用电、照明用电等。

空调设备耗电约占总用电量的50%左右。

通过分析通信局站能耗状况,其能源费用支出数额较大,其中生产用电占总耗能费用的绝大部分,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而每年3亿多元的空调用电将是节电工作的重中之重,具有较大节约空间。

针对运营商的能耗状况,我们推荐以下节能减排措施实施节能改造:

(1)基站内增加电池恒温箱;

(2)基站节电器;

(3)空调节电器;

4.1.1、基站内增加电池恒温箱

通信基站空调用电占基站总用电量的40%~50%,如果将基站空调的耗电量降低40%即可将基站整体的耗电量降低20%左右。

在设备发热量无法在短期内得到实质性下降的现实情况下,节能措施中降低空调的用电量最容易快速实施见效。

据相关报道,跨国移动运营商Vodafone已逐步在其网络内推广温升方面的先进经验,在设备选型时就引入高温适应性强的基站设备,并于2008年将基站空调的工作温度调整到35º

C取得了明显效果。

基站目前的温度设定一般在25º

C,考虑到近年基站内设备的器件、设计、工艺水平的提高,在确保网络运行质量、设备工作MTBF不受明显影响的前提下,将基站温度要求逐步提高到30º

C甚至更高(35º

C~40º

C),同时配合蓄电池恒温箱配置,则可大大缩短基站空调的工作时间,预计基站空调能耗可以降低40%以上。

由于基站设定温度提升,使基站内外的温差加大,进一步提高了智能通风/换热等自然冷源引入系统的有效工作时间,结合实施这些自然冷源引入的节能措施,预计基站空调部分的能耗可以降低达60%甚至更多。

当基站的温度提高到30º

C或者更高时,如何解决蓄电池(25º

C)的温度保护问题是关键。

我司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开发出了蓄电池恒温箱解决方案。

蓄电池恒温箱工作原理如下:

由电池仓空调(内置)的控制器通过置于电池仓外部(基站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基站内温度,当温度上升到基站设定最高温度(如:

35º

C,可通过菜单或动环远程设置)时,通过控制器与基站空调的联动装置开启基站空调,当检测到的温度降至基站设定最低温度(如:

33º

C,可通过菜单或动环远程设置)时,关闭基站空调。

以实现基站内的温度维持在基站设定最高温度左右,同时避免基站空调的频繁启停。

由电池仓空调(内置)的控制器通过置于电池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仓内温度,当温度上升到电池仓设定最高温度(如:

27º

C,可通过菜单或动环远程设置)时,启动电池仓空调,当检测到的温度降至电池仓设定最低温度(如:

25º

C,可通过菜单或动环远程设置)时,关闭电池仓空调。

以实现电池仓内的温度维持在设定最高温度左右。

由于采用了隔热保温的材料搭建电池仓体,基本隔绝了基站内部的发热,电池组本身基本不发热,加上需要制冷的空间仅限于电池仓内,所以需要配置的电池仓空调的功率很小(如:

电池仓空调仅300W制冷量,200W左右的输入电功率),比基站空调(一般为7.5kW制冷量,接近3kW的输入电功率)的耗电量小很多。

而由于基站温度设定点从原来的25º

C提升到35º

C,基站空调实际需要工作的时间缩短,从而大大降低了基站空调的用电量。

由于将蓄电池组从基站内开放式的安置变为密闭式的电池仓安置,需要通过排氢装置将氢气排放到电池仓外,电池仓空调(内置)的控制器智能控制排氢单元(风扇)工作。

1、无需重新拆/装蓄电池组,避免了蓄电池中心安装质量的控制风险。

特别适用于对现有基站的节能改造,避免了在改造过程中交流电突然中断造成基站掉电的风险;

2、整体的节能改造成本较低,尤其对于两组蓄电池集中并排安放位置的基站,仅用同一个电池仓体,配套一台电池仓空调即可;

3、对于一些位于楼房顶部,考虑到楼板承重而降蓄电池组分开位置安放或采用无支架平摊摆放的基站,该方案的实施难度会较大,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