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5996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梅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梅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梅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梅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梅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梅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

《广东省梅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梅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梅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下载.docx

C.解构主义哲学与政治有关,表现在通过解构既定的话语结构来挑战既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政治结构。

D.政治家为了使政治企图合理化,有时需利用哲学概念,有时寻求哲学的忠告,这是政治需要哲学的表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政治经过哲学论证其合理性,具有理性和逻辑力量,具有理念和精神支柱,可以获得人民大众的拥护。

B.哲学具有政治效应是一定的,但哲学命题的理论意义和政治效应并非等值,不同的历史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政治效应。

C.哲学的科学性、反思性、批判性决定了它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所以哲学也不应远离或者脱离现实政治。

D.哲学学派有着共同的特点,但它们也有各自的特点,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解构主义哲学高深莫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与政治相辅相成,哲学家想脱离现实政治去研究哲学是不可能的,因为哲学与政治是密切联系的。

B.在马克思的辩证法产生之前,法国和德国的哲学都为各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摇旗呐喊或者鸣锣开道。

C.毛泽东和邓小平提出实事求是,都是为了批判错误思想,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或者建设的道路问题。

D.使自觉的哲学意识与敏锐的政治眼光达到高度统一,才能真正理解现实,把握历史趋势,这就需学哲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娄机,字彦发,嘉兴人。

乾道二年进士,授盐官尉。

丁母忧,服除,调含山主簿。

郡委治铜城圩八十有四,役夫三千有奇,设庐以处之,器用材植,一出于官,民乐劝趋,两旬告毕。

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

机曰:

“设得金,将谁归?

”迁宗正寺主簿,请宽恤淮、浙被旱州县。

时皇太子始就外傅,遴选学官,以机兼资善堂小学教授。

机日陈正言正道,又以累朝事亲、修身、治国、爱民四事,手书以献,太子置之坐右,朝夕观省。

随事开明,多所裨益。

都城大火,机应诏上封事,力言朝臣务为奉承,不能出己见以裨国论;

外臣不称职,至苛刻以困民财;

将帅偏裨务为交结,而不知训阅以强军律。

时年七十,丐闲,不许。

迁右正言兼侍讲,首论广蓄人才,乞诏侍从、台谏、学士、待制、三牙管军各举将帅边郡一二人,召问甄拔,优养以备缓急。

召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言:

“至公可以服天下,权臣以私意横生,败国殄民,今当行以至公。

”又言:

“两淮招集敢勇,不难于招而难于处。

若非绳以纪律,课其勤惰,必为后害。

”仍请检校权臣、内侍等没入家赀,专为养兵之助。

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进参知政事。

当干戈甫定,信使往来之始,疮痍方深,敝蠹纷然,机弥缝裨赞甚多。

嘉定二年八月,行皇太子册命,机摄中书令读册。

数上章告老,帝不许,皇太子遣官属勉留之。

卒,赠金紫光禄大夫,加赠特进。

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

居乡以诚接物,是非枉直判于语下,不为后言,人惮而服之。

称奖人才,不遗寸长,访问贤能,疏列姓名及其可用之实,以备采取,其所荐进,亦不欲人之知也。

机深于书学,尺牍人多藏云。

(选自《宋史·

娄机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

B.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

C.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

D.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乾道”为年号,汉代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

B.“进士”,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C.“教授”是我国古代的学官名称,宋代除宗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均置教授。

D.“丐闲”文中是指请求辞官归家,类似的提法还有“乞休”“乞骸骨”等,而“致仕”是指出来做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娄机为政有方,体恤民情。

他治理铜城堤岸时,为民工置建房屋,提供工具,升为宗正寺主簿,还请求朝廷恤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县。

B.娄机为人正直,关心国事。

做皇太子老师时,向皇太子陈说正直道理,并上密奏章陈述将帅专权,对军纪的管理松懈,不训练检阅军队。

C.娄机重视人才,富有远见。

他提出广泛储备人才,请求下诏从侍从、台谏、学士等分别选拔可担任边州将帅的一二人,以行危急之事。

D.娄机为人诚恳,做事严谨。

对是非曲直,他当面判断,事后从不再说;

赞人全面,不遗漏特长;

造访贤能者,列出其可任用的事实,以供选拔之用。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

(5分)

(2)若非绳以纪律,课其勤惰,必为后害。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

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

8.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5分)

9.试赏析尾联中“又”字的妙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之渺小的句子是:

(3)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

,。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不平的镜子

契诃夫

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

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

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

我们关上身后的房门,可是房间里仍然有风,吹拂墙角上堆着的一叠叠纸张。

亮光落在那些纸上,我们就看见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

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挂着我家祖先的肖像。

我们的脚步声响遍整个房子。

我咳嗽一声,就有回声来接应我,这类回声从前也接应过我家祖先发出的响声呢……

房外风声呼啸和哀叫。

壁炉的烟囱里似乎有人在哭,哭声响着绝望的音调。

大颗的雨点敲打乌黑昏暗的窗子,敲打声惹得人满心愁闷。

“啊,祖宗呀,祖宗!

”我说,意味深长地叹气。

“假使我是作家,那么我瞧着这些肖像,就会写出篇幅很大的长篇小说来。

要知道,这些老人当初每一个都年轻过,每一个男的或者女的都有过爱情故事……而且是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呀!

比方说,看一看这个老太婆吧,她是我的曾祖母。

这个毫不俊俏、其貌不扬的女人,却有过极其有趣的故事。

你看见吗?

”我问妻子说,“你看见挂在那边墙角上的镜子吗?

我就对妻子指着一面大镜子,它配着乌黑的铜框,挂在墙角上我曾祖母肖像旁边。

“这面镜子有点邪气:

它生生把我的曾祖母毁了。

她花很大的一笔钱买下它,一直到死都没有离开过它。

她黑夜白日地照这面镜子,一刻也不停,甚至吃饭喝水也要照。

每次上床睡觉,她都带着它,放在床上。

她临终要求把镜子跟她一块儿放进棺材里。

她的心愿没有实现,因为棺材里装不下那么大的镜子。

“她是个风骚的女人吧?

”我的妻子问。

就算是吧。

然而,难道她就没有别的镜子?

为什么她单单非常喜欢这面镜子,却不喜欢别的镜子呢?

莫非她就没有更好点的镜子?

不,不,亲爱的,这当中包藏着一宗吓人的秘密呢。

据人们传说,这面镜子里有个魔鬼作祟,偏巧曾祖母又喜爱魔鬼。

当然,这些话都是胡扯,可是,毫无疑问,这面配着铜框的镜子具有神秘的力量。

我拂掉镜面上的灰尘,照一照,扬声大笑。

原来这面镜子不平整,把我的脸相往四下里扯歪,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

“我曾祖母的爱好可真是奇怪!

”我说。

我的妻子迟疑不决地走到镜子跟前,也照一下,顿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

她脸色煞白,四肢发抖,大叫一声。

烛台从她手里掉下来,在地板上滚一阵,蜡烛灭了。

黑暗包围了我们。

我立刻听见一件沉重的东西掉在地板上:

原来妻子倒在地下,人事不知了。

风哀叫得越发凄厉,大老鼠开始奔跑,小耗子在纸堆里弄得纸张沙沙响。

等到一扇百叶窗从窗口脱落,掉下去,我的头发就根根直竖起来,不住颤动。

月亮在窗外出现了……

我抱起我的妻子,迅速离开了祖宗的住所。

她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过来。

“镜子!

把镜子拿给我!

”她醒过来以后说,“镜子在哪儿?

这以后她有整整一个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老是要求把那面镜子拿给她。

她痛哭,扯着脑袋上的头发,在床上翻来覆去。

医生说她可能会死于精力衰竭,她的情况极其危险,我这才勉强克制恐惧,来到祖宗的住所,从那儿取来曾祖母的镜子拿给她。

她一看见它,就快乐得哈哈大笑,然后抓住它,吻它,目不转睛地瞅着它。

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她却还是在照那面镜子,一会儿也不肯离开它。

“难道这就是我吗?

”她小声说,脸上除了泛起红晕以外,还现出幸福和痴迷的神情。

“对,这就是我!

大家都说谎,只有这面镜子例外!

人们都说谎,我的丈夫也说谎!

啊,要是我早点看见我自己,要是我早知道我实际上是什么模样,那我就不会嫁给这个人!

他配不上我!

我的脚旁边应当匍匐着最漂亮和最高贵的骑士才对……”

有一次我站在妻子身后,无意中看一下镜子,这才揭开可怕的秘密。

我看见镜子里有一个女人,相貌艳丽夺目,我生平从没见过这样的美人。

这是大自然的奇迹,融合了美丽、优雅和端庄。

然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我那难看、笨拙的妻子在镜子里却显得这么漂亮?

这是什么缘故?

这是因为不平的镜子把我妻子难看的脸往四下里扯歪,脸容经过这样的变动,说来也凑巧,倒变得漂亮了。

负乘负等于正嘛。

现在我俩,我和妻子,坐在镜子跟前,眼巴巴地瞧着它,一刻也不放松:

我的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了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然而我妻子的脸却妩媚迷人,我心里猛然生出疯狂而着魔的热情。

“哈哈哈!

”我狂笑着。

我的妻子却在小声说话,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我多么美啊!

(选自《契诃夫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记叙了“我”和妻子在老祖宗住所的客厅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人物虽少,故事虽简单,但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B.小说多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写环境和人物,如第一段对客厅环境的描写,文中对曾祖母与镜子形影不离、不停地照镜子的叙述,以及妻子一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的交代等,都运用了夸张的写法。

  C.曾祖母的镜子“有点邪气”,这“邪气”就是下文所说的“神秘的力量”,即镜面不平整,会改变人的形象,正是镜子这“神秘的力量”让曾祖母和“我”的妻子喜欢上了它。

D.“我”的妻子第一次照镜子之所以“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昏倒在地,是因为她在镜子里看到了“我”变形的可怕的脸和自己的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美丽动人的脸。

  E.“我”的曾祖母和妻子两个女人都痴迷那面神奇的镜子,因为那面镜子不说谎,让她们看到了自己的真实模样,给予了她们自信和幸福。

(2)小说题目是“不平的镜子”,可是开篇却用较多的文字描写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我”的妻子有哪些性格特点?

(4)这篇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不懂外文的翻译家

林纾出生时,大清王朝已病入膏肓。

青年时代的林纾被乡里视为“狂生”,这与他的秉性有关,更因为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蔑视。

1882年,林纾作为以文名显于乡里又不断赴京应试的举人,出入于士流之中,奔走于南北之间。

他感受着时代风雨和民族的危难,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

1884年,甲申中法之战在林纾故乡福州海面上爆发。

停泊在马尾港的法国舰队突然向中国的船只发起进攻,一个多小时就击沉了中国全部船只,摧毁了洋务派苦心经营的马尾造船厂,福建海军全军覆没。

林纾悲愤莫名,与挚友林崧祁抱头痛哭,引以为奇耻大辱。

1884年11月,左宗棠来福州督办军务,林纾与好友拦马告状,控告当时主持福建军务的人谎报军情,掩盖败绩。

当时林纾目光如炬,纵谈败状,未尝有所顾忌。

告状后,林纾与友人相约“不胜,赴诏狱死”。

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思潮高涨。

林纾走进维新派的行列,不过他凭的是文学。

1897年,林纾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闽中新乐府》,这是在他“每议论中外事,慨叹不能自已”的特定情况下写成的。

这部诗集实际上是仿照白居易的讽喻诗为儿童创作的带有启蒙性质的通俗歌诀。

“每日国仇似海深,救国须鼓儿童心”,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养蒙者所宜奉为金科玉律”,影响甚大,后来流传到海外。

1897年,这位不懂外文的落第举人,正式走上了翻译西洋文学的道路。

这是维新思潮影响的结果,也是林纾成为维新派的有力标志。

戊戌变法前后,伴随着改良主义政治运动的兴起,维新派发起了具有革新意义的文学改良运动。

他们倡导“诗界革命”,又倡导“小说界革命”等。

译介西洋文学正是“小说界革命”的一大方面。

这年夏曾佑、严复在《国闻报》上主张译介欧美小说以“使民开化”,次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又主张“特采外国名儒所撰述:

而有关切于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

林纾在实践上从事小说翻译,与他们仁理论上倡导小说翻译是同步的。

颇具传奇色彩的是,第一部在近代文学翻译史上引起巨大反响的《巴黎茶花女遗事》,竟是友人王寿昌手捧法文原著,口译小说内容,林纾“耳爱手追”,摇笔整理成篇。

小说发表以后,引起了轰动。

接着他不惜重金,通过各种渠道、购置欧美文学原著。

然后请人给他“口译”,再由他进行“笔述”。

其用力之勤,搜罗之广,译作数量之多,都是惊人的。

1899年,林纾举家移居杭州。

他眷爱杭州的湖山之美,曾尽力维护西湖的旖旎风光。

他每游西湖,就留心查看何处缺树,一一记在心头。

第二年清明节前,他亲购垂柳幼苗千株,着人补栽在缺柳之处?

此事在杭州传为佳话,他以此自号“西湖补柳翁”。

他和魏易又进行了《黑奴吁天录》的翻译。

他们认为中国刚刚经历八国联军入侵之辱,亡国灭种之祸迫如燃眉,此小说深刻地暴露了种族压迫的罪恶,可以警醒国人。

他们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

林纾在《跋》中指出“非巧于叙悲以博阅者无端之眼泪,特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不能不为大众一号”。

显然,林纾已自觉地把自己的文学翻译与中国的反帝斗争结合在一起了。

这时他已是举国瞩目的文学家了:

用“新学”的眼光来衡量,他奉献给国人的是西洋小说,因此维新派为有这样一位翻译家而自豪;

用“旧学”的眼光来衡量,他的译文是文言,颇有马班韩流的神韵、传统文学的风采,因此嗜好“旧学”的人也对他刮目相看。

无论新派旧派都承认林纾的文学才华和地位。

林纾的译笔有其独自的特色,又颇能保有原文的情调,人物也能传原著之神。

他借助他人口译来翻译的小说,其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

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此后的十六七年间,他几乎是无间断地在译坛上辛苦耕耘,译作的总数达179种,涉及11个国家的98位作者,被誉为“译届泰斗”。

然而,从政治立场看,辛亥革命之前的林纾,一方面强烈要求反帝救国、热血澎湃,一方面却不赞同以改朝换代谋求救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伴随着政治立场的落伍,林纾身上亦新亦旧的二重色彩更明朗化了。

辛亥革命后,林纾对“共和”制下的民国是否优于那个未曾实现的“君主立宪”产生了疑惑,对于民国初年的乱哄哄的“共和”渐渐不满,失望乃至绝望。

他写道“时局日坏,乱党日滋。

天下屹屹,忧心如焚。

无暇作谑,但有深悲”。

前清已矣,现实又给他当头棒喝,他的立场复归到辛亥革命前的立宪派那里。

他成了一位可叹的“遗老”。

(摘编自张俊才《林纾评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甲申中法之战中福建海军全军覆没,林纾与林崧祁抱头痛哭,这是林纾“狂生”的体现,而这主要是由林纾的秉性造成的。

B.林纾的诗集《闽中新乐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主要是为了鼓动人们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C.林纾控告当时主持福建军务的人谎报军情,掩盖败绩,后来与友人相约“不胜,赴诏狱死”,这表现了林纾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气概。

D.文章最后之所以补充林纾“遗老”的情节,除了丰富文章材料外,主要是为了更全面地介绍林纾的人生经历,寄寓作者对林纾的叹惋之情。

E.中国刚刚遭遇八国联军入侵之辱,亡国灭种之祸迫如燃眉,林纾翻译《黑奴吁天录》想以此来警醒国人。

(2)林纾这位不懂外文的落第举人,却正式走上了翻译西洋文学的道路。

请你说一说他是如何做到的。

(3)林纾的文学才华和地位受到普遍认可,其原因是什么?

(4)被誉为“译界泰斗”的林纾具有怎样的精神境界?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中国化妆品安全指数》报告称,通过网络销售的化妆品有两成为假冒产品,这些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极大损害。

②对于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专家表示,不是每一家都是赢家,目前这个领域,谁走得更好,还需拭目以待。

③时下,家政从业人员,矛盾纠纷层出不穷,面对混乱的市场状态,专家呼吁发展与管理规范同步推进。

A.泥沙俱下鱼目混珠良莠不齐B.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C.鱼目混珠泥沙俱下良莠不齐D.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泥沙俱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3分)

A.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着以于法周延、于事简便为原则,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

B.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彰显了一个走向复兴的大国实现强军梦的决心。

C.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引发的地区危机已经持续两年多。

期间,俄罗斯处于经济趋向衰退、被西方大国集体敌视、在国际道义上陷于孤立。

D.支付宝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大年初三(21日),支付宝红包总参与人数就超过了一亿多人。

15.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别让愤怒主宰我们的心灵。

正如明末清初的一位文人申涵光所言:

“怒时光景难看,一发遂不可制,既过思之,殊亦不必;

故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

”要想在“路怒”之时保持理性的克制,,防“路怒”于未然。

A.还需多点换位思考,三思而后行,更需平时就把问题想深、想透

B.还需三思而后行,多点换位思考,更需平时就把问题想深、想透

C.还需多点换位思考,平时就把问题想深、想透,更需三思而后行

D.还需平时就把问题想深、想透,三思而后行,更需多点换位思考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6分)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

①,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

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

②,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

③,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

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17.从下面一段材料中提取信息,概述3D生物打印血管的过程。

(不超过60个字)(5分)

 

据央视10月26日报道,我国“863计划”3D打印血管项目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个3D 

生物血管打印机由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来。

据介绍,3D生物打印的核心技术是生物砖,即一种新型的、精准的、具有仿生功能的干细胞培养体系。

它以含种子细胞(干细胞、已分化细胞等)、生长因子和营养成分的“生物墨汁”,结合其他材料层层打印出产品,打印后经培育处理,形成有生理功能的组织结构。

 

据介绍,该款血管打印机性能先进,仅仅2分钟就能打印出10厘米长的血管。

不同于市面上

现有的3D生物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