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5206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水利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水利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水利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业水利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业水利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水利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Word格式.docx

《农业水利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水利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水利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Word格式.docx

湖北中部京山县、钟祥县、荆门州等明清时大量利用泉水灌溉。

京山县位于大洪山山麓地带,泉水丰富。

雍正《湖广通志》卷76称:

“京山县地远多山泉,民引泉为机,堰水为业。

”还利用温泉灌溉稻田,“其收数倍”③。

钟祥县利用猪龙池等泉水灌溉农田百余顷,县西又有5泉灌田甚广。

荆门州北20里有南泉,灌田千顷④。

鄂西山区山大林深,以往开发不够,人烟稀少,明清时期才有了较多的开发。

北部荆襄地区,明前期进入的流民达百万之多,为了加强管理,成化十二年设置郧阳府,其时开垦荒田达143万亩⑤。

清代人口增加更快,嘉庆年间郧阳府人口比明万历时增加近8倍,荒地继续得到开垦。

山农主要种植旱作物,但在山间平坝和河谷平原也兴修水利,发展水稻。

如郧县“近郊多平原,水田产稻颇佳。

”以县西北30里的武阳堰、县北5里的盛水堰最巨,二堰修建年代悠久,历久沦废,明弘治中知府胡伦主持修复。

清康熙十七年又修盛水堰,灌田百余顷⑥。

另有横塘堰等十余处,各堰皆灌溉下种百余石之田⑦。

郧西县“山岭之下,多成平坝”,于是在溪水上筑堰引水灌田。

如洪武初在县西北15里筑千工堰,灌田干余亩⑧。

清道光时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9载郧西县有20多堰,“每堰下种百数十石”,产稻较多。

故《三省山内风土杂识》谓:

郧西“居民开成水田,连迁逾陌,故其产谷较胜洶阳、山阳诸邑。

”竹溪县“川原乎旷,溪流潆洄”,清代有官堰等17座,各堰多的灌溉二三百石田,少的亦灌溉数十石田。

水田风景“绝似江乡”,故其米谷之饶,“洵阳、白河客民亦借资焉”⑨。

房县“平原膴膴,溪流清漪”,以潵潵堰最大。

明万历中知县朱衣修筑此堰,“凿石为斗门,大者三,小者三十有五,中为管(涵管)七十余”,以时蓄泄,灌溉上中下畈稻田万余亩⑩。

又有白土等18堰,每堰溉百石数十石田不等。

同治《房县志·

水利》称:

“郧属六邑惟房犹号裕米之乡,而稻田灌溉惟恃塘堰。

”竹山县虽“山势陡窄,鲜膏沃之地”,但县西宝丰一带稍平衍建有安河堰等十数处,各堰灌溉数石数十石田。

保康县因山高谷深,水田较少,然亦建有十数处堰,所产稻谷可供县城之用⑾。

此外郧阳府东面的均州,在明初建石板滩蓄水堰,灌田数百顷,万历中知州王家业又主持修治,清中叶时效益仍大⑿。

鄂西

————————————————————

①弘治《黄州府志》卷3《惠政》。

②光绪《宜城县乡土志》卷4《物产》。

③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卷73《湖广二》。

④《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42、352。

⑤《明宪宗实录》卷167,成化十三年六月。

⑥《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49。

⑦《三省边防备览·

民食》。

此山区稻田面积以种计,大约一亩地合下种市斗4升,合仓斗6升7合之数,见同治《房县志》。

⑧《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49。

⑨严如煜:

《三省山内风土杂识》。

⑩王世贞:

《潵潵堰斗门门碑》,载乾隆《房县志·

艺文》。

⑾《三省边防备览·

⑿《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48。

南恩施地区为崇冈峻岭,林深箐密的山区,明代清初,这里多数为土司属地,大部分地方“土广人稀,荒山未辟”,开发程度很低,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建施南府后,“流人麇至,穷岩邃谷尽行耕垦。

”主要种植包谷等旱作物,但在“山行平旷处,皆开田种稻”①,开始兴修农田水利。

如雍正末张冲知来凤县,“导浚水源,设甬道(凿山开成的渠)滋灌溉”,使城西南之地成为膏腴水田。

恩施县亦引九渡溪水灌田②。

鄂西地区明清虽有较多的开发,但水利兴修仍然有限,农业以旱作物为主,水田约占耕地的十分之一二。

陕南山区地貌属秦巴山地。

除汉中盆地开发历史悠久,水利自古较发达外,其余地区到明清时期才得到真正开发。

开发大体是从东向西。

从河川原地到丘陵低山,直至高寒山地。

商洛、安康与郧阳地区接邻,明代前期亦是广大流民的流寓之所,因流民的入籍,明成化时升商县为州,增置商南、山阳二县,又划洛南、镇安辖于商州。

清前期大量流民再次进入秦巴山地,山区进一步得到开发。

商州有丹水流过,下通汉江,清代多次整治航道,疏凿险滩以利水运。

史称:

“丹水自燕脂关东流过说法洞,绕州城南,又东至张村铺、商洛镇、龙车寨,经流二百里,两岸随地皆可开渠”③。

水利的发展还与擅长种水田的流民迁入有关。

《三省边防备览·

民食》谓:

“商州,……湖北武黄、安徽潜六流徙之人著籍其间,用南方渠堰之法以收水利,稻田数万,军糈之资不劳外境。

“但商州除本州水利较好外,其余的县只有一些小渠堰,各渠堰一般灌田才数十亩,所以水田很少,主要种植包谷等杂粮。

安康地区明代称金州,万历十一年改为兴安州,乾隆四十七年因流民的大量迁入,“户口较前增至数十倍”,遂升为府。

清代府属以“汉阴、平利水利为最,安康次之”。

汉阴县沿月河作渠数十道,灌田2万2千余亩.清末时有官渠堰19处,民间私堰不下数百处,灌田数十万亩④。

平利县有坝18处,引水灌田约四五万亩⑤。

安康县主要在恒河上筑堰,位于龙口的名千工堰,康熙五十六年于龙口南七里更筑一堰名永丰堰,两堰共灌田千余亩,至乾隆时灌溉面积扩大到万亩⑥。

另外紫阳县、洶阳县清代水田亦有发展。

道光《秦疆治略》卷65称:

紫阳县“境内四面皆山,依山之麓除沟窄水陡者,余悉开成稻田,引水灌溉,旱潦咸收。

”洵阳县“居民因势开堰,虽无官渠,而稻田极多”⑦。

汉中盆地四周都是山县,明清时始兴修水利。

南面的宁羌州(今宁强县),嘉靖初知州李应元“以山民不知水利,特凿七里堰引水灌田千余亩,获利甚饶。

民自是争相仿效,凡山间平地有水之处概成良田”⑧。

清代嘉庆时宁羌约有渠田万亩。

西面的略阳县嘉靖《县志》记载;

县境四面皆有稻田,东路两河口一带至小寨西溪止,南路道岭子一带至铁佛寺止,西路横现河至今竹坝石门河止,北路小八度一带至五行三川止。

水稻业的发展必然建有相应的水利设施。

东面的定远(今镇巴县)清代有堰渠多处,灌溉稻田约二三万亩,以九军坝产稻最美。

然总的来说,该山区堰渠仍少,故《三省边防备览》称;

“讲民食,留(坝)、凤(县)、宁(羌)、略(阳)、定(远)、洋(县)均以包谷杂粮为正庄稼。

——————————————————

①同治《来凤县志》卷8。

②《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51。

③雍正《陕西通志稿》卷40《水利二》。

④民国《陕西通志稿》卷60。

⑤《三省边防备览·

⑥雍正《陕西通志稿》卷40,民国《陕西通志稿》卷6。

⑦民国《陕西通志稿》卷59。

⑧光绪《宁羌州乡士志·

政绩》。

(二)湖南丘陵山区

湖南北面为洞庭湖区,东、南、西三面环绕山地,中部以丘陵岗地为主,红层盆地和灰岩盆地沿河呈串珠状排列。

洞庭湖区和湘、资、沅、澧下游地区开发最早,后来又向四水中游丘陵岗地发展,唐宋时期中部丘陵地区修建了不少大中型塘堰工程,明清时堰更加发达,还大力设置筒车、龙骨车等灌溉农田,周围山地亦兴灌溉之利。

在湘江流域:

明清时丘陵地区普遍讲究水利。

如宁乡县于明成化间由民谢崇玺等修太阳坝,号称“灌田万顷”(实荫田5千亩)。

清代“自乾隆戊戌旱后,凿井挑塘筑堰蓄水,点滴不肯轻泄,沿河两岸横江叠坝驾筒车汲灌,又有手挽曰手车,脚踏曰脚车,随田高低用之”①。

清代时祁阳县在湘江支流祁江、烟江、清江、白河、白水、三江等河流“两岸,居民因势乘便堵筑堰坝,兼用筒车引水灌田不下数十万亩.”其他小涧支流皆足以资蓄泄,还凿有众多池塘,“塘田为最多,堰田次之”,塘田面积超过了堰田。

故称“祁阳宜稻,农皆水耕”②。

零陵县在明代由知县陈福山“修筑堰塘溉田二百余顷,民赖其利号曰陈公堰”⑧.湘东山地和南岭山地明清时随着大量开发山田亦兴建多种水利设施。

清代平江县“重梯作垄”“半岭凿塘”④。

醴陵等县“多山田,皆资于陂泽池塘灌溉,惟近河设筒车以荫”⑥.邑中陂塘不下5百余处⑥。

攸县因有陂堰灌溉,多种植早稻,早稻收获后再种大豆、荞麦,形成一年两熟制。

山上多开成梯田,种植一季稻⑦。

郴州不仅修筑陂堰塘坝,还有“筒车之处动以千计”⑧。

桂阳州“山顶上皆田,而顶上多泉,并无旱暎之忧”⑧。

永州府明代山田增多.成化中扬崇任知府,“境内山田多旱,崇亲视渠堰,连岁有秋”⑩。

清代时更“勤于垦荒,山麓皆治”,“垦山为陇,列植相望”。

道光《永州府志》卷5载该府水利:

“永明(今江永县)、江华皆赖有陂水,永明之陂五十,其水田较多,江华之陂十有四,其水田较少。

……新田山丛地狭,然其南十都为陂五十,其北四都为陂二十有七,大半取资于潭山之春溪,故邑小而税额多。

于永明至八属,山田可通笕引泉者,每种旱稻。

法类区田。

取水艰者,纯种包谷及杂粮,其用力也少,其收获也逸。

”该府山田已多于平田,“郡境山田十之七,水田十之三。

”山田多筑陂引溪河、泉源之水灌溉。

在资、沅、澧流域:

明清时除偏僻的湘西一些山区外,多有兴修水利的记载。

在资水流域,明洪武二十七年工部委官主持修筑邵阳县铁塘陂、代陂等⑾。

北面的新化县筒车灌溉普遍,在12条资水支流“沿岸,民设筒车壅坝水激之使自环转,挹水以灌田”⑿。

在沅水流域,明弘治间虞球任辰州府通判,“见高田水涸禾苗易涸,亲诣田间,相视水道.令民开凿

————————————————

①嘉庆《宁乡县志》卷8《风俗》。

⑧嘉庆《祁阳县志》卷4引旧志。

⑧雍正《湖广通志》卷45引(明一统志》。

④同治《平江县志》卷1《《赋役》。

⑤嘉庆《醴陵县志》卷4《水利》。

⑥民国(醴陵县志.水利》引旧志。

⑦顺治《攸县志》卷18《农事》。

⑧嘉庆《郴州总志》卷5。

⑨赵宗文:

《教绥民多垦水田论》,同治《绥宁县志》卷36。

⑩正德《湖广图经志书》卷13。

⑾隆庆(宝庆府志》卷3《山川》。

⑿嘉靖《薪化县志》卷2。

陂塘潴水,民受其利”①。

该府溆浦县早在三国时已开辟序溪(即溆水)一带良田数百顷,成为宜稻之地。

明清时水利更加发达。

明成化三年当地民覃希纯筑干工坝,灌区起湖田坪迄茅坪村袤三十余里,坝以石筑,至二十一年才成,“引射龙湾水灌田四万有奇。

”清同治《溆浦县志》称“邑水利大矣”,所筑工程有球(即圳、渠)、有堰、有塘。

除建平塘外,还修筑山塘,“因山为池,于两山中凿池使深引泉注之,而塞其口为堤使厚而坚,用以潴水。

”如杉木塘等7个塘皆如此筑成,类似今之水库。

山区的陂在溪流上筑坝,主要作用是壅水,而山塘在山谷中筑坝,能蓄积更多的水,山塘的增多说明山区水资源得到更多的利用。

上游的沅州府水利亦较好。

明万历末蔡心一知麻阳县,“麻阳多石田苦无水,心一相地势筑陂堰凡四十余所”②。

清代乾隆《沅州府志·

水利》载:

麻阳县有塘堰130余所,芷江县有塘堰泉134所,黔阳县有106所。

该府水利设施多样;

府境之水“资以溉田者有二:

曰山溪、曰洞泉。

壅溪曰堰,引堰之水而入田者曰圳,亦有障堰而蓄水者日陂,通泉曰渠,刳木引渠之水而入田者曰枧,其凿地而潴水者曰塘,举具*[奭=斗]塘之水而入田者曰斛,转轮激水曰车陂,亦曰车堰。

”以陂塘堰之利最大。

澧水流域的澧州水利也有较多发展。

如明成化间俞晝以御史出判澧州,大筑陂堰,“灌田可万顷”③。

然而在永顺府、乾州厅、永绥厅和凤凰厅一带,史称“苗地山多田少,种稻谷者无几,俱种杂粮于山坡”④,还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塘堰沟渠很少,筒车和水车亦稀少。

南部的靖州“荒山甚多”⑤。

水利亦不发达。

(三)四川丘陵山区

四川西部属青藏高原,以牧业为主,东部为四川盆地,以农业为主。

盆地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中部为方山丘陵山,东部为平行岭谷区.盆地四周围绕着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

明代之前四川主要在川西平原兴修水利工程,南起乐山。

北到绵阳的水田农业区秦汉时已形成。

其余地区多山丘,唐宋时得到较快开垦,但多开成畲田种植旱作物,只沿河两岸引水种稻,南宋时川中始修筑梯田植稻。

明代人口和耕地均未超过唐宋盛期,开垦记载较少,但农业技术有所提高,在川中、川东丘陵区多有兴修山湾塘堰的记载。

清代四川人口大增,大量开垦山丘地,提倡兴修水利,山丘区水利有了较快的发展。

明代川中的合州(今合川)、中江、遂宁、富顺、井研等州县都有兴修塘堰的活动。

合州在明洪武时修筑塘堰150处⑥.中江县于成化二十年由知县王皋主持兴修陂塘⑦。

遂宁县在嘉靖时太史杨名撰有《劝农亭记》,称“陂塘沟港潴蓄水利各宜及时用功浚治”等语⑧。

积极倡导水利。

富顺县北10里的朱家堰,为明代创置⑨。

在井研县,嘉靖时知县萧溥筑高滩、潺泊二堰,其后知县杜如桂兴建塘堰更多⑩。

川东明代时只有部分地区水利发展较快,如成化四年唐博知巴县,“相地筑塘堰凡百有七十所,巴人赖之”⑾。

在江津县,“明嘉靖中县

①雍正《湖广通志》卷46。

②乾隆《湖南通志》卷105《名宦》。

③雍正《湖广通志》卷46《名宦志》。

④乾隆《乾州志》卷4。

⑤同治《绥宁县志》卷36。

⑥万历《合州志》卷1《陂塘》。

⑦嘉庆《四川通志·

⑧乾隆《遂宁县志》卷2。

⑨光绪《叙州府志·

水利》。

⑩光绪《井研县志·

建置》。

⑾道光《广西通志辑要》卷4。

令杨元吉劝农修塘堰车闸五百七十五座”①。

又正德《四川志》记载:

长寿县有堰47座,塘1283口;

涪州有堰153座,塘1363口;

丰都县堰4l座,塘253口;

忠州堰116座,塘162口;

新宁县堰11座,塘127口。

而其余州县水利兴修甚少。

“蜀自明季兵燹之后,户口凋残八九。

”清初在四川施行奖励垦殖的政策,吸引大批外省穷人如楚陕闽粤之民迁入四川,形成移民湮没土著的现象。

康雍时四川弃荒地已得到垦复,乾嘉时进入大量扩殖山丘的阶段,同时积极修筑梯田,发展农田水利,促使旱地改成水田,水田移上山丘。

川中地区,在岷江及支流沱江流域,雍正十三年井研县令黄光灿令民在旁田隙地掘陂塘蓄水,共掘塘千余区②。

仁寿县于乾隆三十二年筑成古佛堰,灌溉华阳、彭山、仁寿3县田14000亩③。

资阳县“县属水田全藉塘堰以资灌溉,其用力少而成功倍者惟筒车为最。

”咸丰《资阳县志》载有塘堰26座,而筒车堰仅资溪上就有96座。

清中期内江县有堰共158所④。

以上是资州的水利情况。

嘉定府塘堰亦多;

同治《嘉定府志·

水利》载所属犍为县为堰共45所,其中新建24;

塘8l所,其中新建19。

荣县有堰187,塘1768,其中新建739。

威远县有塘642,其中新建253。

在嘉陵江流域,以绵州、潼川府发展塘堰较多。

绵州在乾隆中开翥鹤堰,灌下游山田数万亩;

嘉庆十七年修治涪翁堰。

灌田l万亩;

还有史君堰,亦灌田l万亩⑤。

潼川府的三台县在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由熊绵及其子熊升龙先后建成惠泽堰,灌溉潼绵二属田16500余亩⑥。

嘉庆十五年至二十年知县沈昭兴倡捐修复永成堰,计可灌田2万亩⑦。

射洪县在乾隆二十五年由县令何辰主持修广寒堰,堰坝用石砌成.石缝熔铁汁灌之,溉田3千亩⑧。

光绪《蓬溪县志》卷11载县内有堰沟241条,堰塘165所,其中聚星堰由知县刘善源筑于同治十年.遂宁县西南有广济堰,康熙五十八年知县施士狱修筑,乾隆二年改建成石堤,约灌田万亩。

县东北有永济堰,乾隆九年知县田朝鼎倡修,在射洪嘴溪水上筑堰,灌溉杨渡坝田2万余亩。

乾隆时全县共修堰130余处⑨。

乾隆七年尤秉元知乐至县,劝民开沟筑堰。

道光时统计乐知全县有堰共444所⑩.乾隆二十一年安岳县令江伍圆谕民修筑堤堰,共建塘堰2126处⑾。

潼川府一带是四川有名的少水干旱区.清代努力兴修水利,较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川中其他州县,清代亦多有兴修水利的记载。

繁不胜举。

川东地区;

长江从该区中间穿过,低山与谷地平行相间排列,故“川东一带率皆田高河低,不便引水作堰”⑿。

清代时努力克服地形困难,发展塘堰和水车灌溉,其中以重庆府水利兴修最多。

在巴县,雍正元年开宋家沟南北堰,灌田约万石⒀。

乾隆时知县王尔鉴倡修水

——————————————

①光绪《江津乡土志》卷1。

②光绪《井研县志》卷4《建置》。

⑧光绪《资州直隶州·

④嘉庆《内江县志》引旧志。

⑤同治《直隶绵州志》卷lO《水利》。

⑥民国《三台县志》卷2《堤堰》.

⑦光绪《潼川府志》卷4《堤堰》。

⑧嘉庆《四川通志》卷23《堤堰》。

⑨乾隆《遂宁县志》卷3《水利)。

⑩道光《乐至县志》卷11《水利》。

⑾道光《安岳县志》卷6《堤堰法》。

⑿道光《江北厅志》卷2(水利》。

⒀民国《巴县志》卷2《塘堰》。

利,“巴之堰。

指不胜屈,巨者182,旧塘587,新塘1719”①在永川县,乾隆十九年单思迈知永川,筑堰300,塘数百处。

乾隆以后,“堰倍于前,塘数十倍于前,合计堰700余,塘2800余处,水利从此大兴”②.在江津县,乾隆十九年邑令王政义、二十九年黄正澄先后奉文陆续新修渠堰97道,开筑新塘238口,补修陂塘157口,并修淤塞陂塘87口.三十年全县计有塘堰1154口,三十年以后新添塘堰不下1500③。

在涪州(今涪陵县)。

嘉庆间筑橘子董大堰,灌田数千亩,道光初又筑散水坝、马滩河堰,效益亦大④。

有的县清代时塘堰少,就架设龙骨车灌田。

如定远县,“定邑无堰,春水稍迟,民皆用龙骨车引水层叠逆上数十丈”⑤。

夔州府的开县、万县,清代亦发展灌溉种植水稻。

“夔府产稻之乡首开县,次万县。

”水稻多种在平坝地区。

开县沿东溪两岸用筒车灌溉沃田数百顷,县西的临江市又有水田数百顷⑥。

“万(县)临大江多溪河,里甲塘堰之数不可胜计。

其地大半山田而为腴米之乡”,小塘尤多达5千余⑦。

又奉节县在乾嘉间,里人王天成相度地宜,傍山修堰,引九眼龙洞泉水,逦迤六七里,名七里堰,沿岸开田二千余顷,约出稻谷干余石⑧.此外清代时该府一些平坝地区排水不畅,因此进行了排涝工程.如奉节县南岸齐峨山坝地,巫山县坪垄坝和大宁县(今巫溪县)羊乔坝,四周为山环绕,溪流从暗洞排水于外,由于山地开垦后水土流失加重,使消水洞出现淤寒,清代多次进行疏浚工程。

川北、川南地区:

川北水利多数地区从清代始兴。

如龙安府石泉县:

“民业山,唯种荞麦充粮”,乾隆中石泉知县姜炳璋,“因教以注水作堰法,民遵行之,始知有水田利”⑨。

保宁府的阆中县。

嘉庆二十四年。

川北道黎学锦在城东北2里筑石坝.开通济渠,以灌负郭田;

又制筒车引江入渠,济冬春之不足,“环阆旧无堤堰,兹渠成而水利始兴”⑩。

东面大巴山区,“连山叠巘,绝少平原”。

清代“巴(今巴中)属之民多楚黔流徙,善于开垦土山,无石则旋绕挖作水田,故梯田甚多。

”乾隆时在南江县北大坝地方,筑坝开渠,营治稻田⑾。

光绪《太平县志·

风俗》称;

“昔为老林,今虽多半开垦,然地气高寒只宜洋芋包谷,低处依山凿田引水作堰,故种稻者三,种杂粮者七。

”可见川北地区清代多有开垦,还修筑梯田引水种稻。

但因山多而高,粮食作物还是以旱作为主,主要在低处及平坝地方兴修水利。

经营稻田。

川南叙州府在清代也有开发,各州县多兴修塘堰灌溉,以宜宾、南溪修建较多。

其南溪县合堰,光绪间修,可灌田万余亩,又有海棠堰,灌田6000余亩。

此外兴文县除修堰外,还架设筒车灌溉,架筒车的河称之为水车河。

因叙州府为四川边地,清代设屯兵守戌,屯兵亦从事开垦活动。

雍正八年胡漪任雷波厅卫守备,令民开垦田畴,教以播种,又在北门外修筑堤堰,引龙洞泉水,灌溉大坝田数千亩,此处“初犹土也”,是种植旱作物的,兴水利后改种水稻⑿。

川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清代水利亦得到发展。

如乾隆元年改酉阳土司为

—————————————

①乾隆《巴县志》卷2《水利》。

②道光《永川县志》卷2,光绪《永川县志》卷2。

⑧光绪《江津乡土志》卷1,民国《江津县志》卷l。

④同治《涪州志}卷1,民国《续修涪州志》卷3。

⑤道光《重庆府志》卷1《山川》。

⑥《三省边防备览》卷9(民食》。

⑦同治《万县志》卷9《地理志》。

⑧光绪《奉节县志》卷8《水利》。

⑨嘉庆《四川通志·

⑩道光《保宁府志》卷9《堤堰》。

⑾《清高宗实录》卷733,乾隆三十年三月。

⑿光绪《叙州府志》卷6《水利》。

酉阳直隶州,开发加快,乾隆十五年李光爽任酉阳州,“教民辟荒菁,兴水利”①。

之后新修了一系列塘堰。

该州秀山县巨丰堰筑于乾隆三十二年,永丰堰筑于嘉庆二年;

黔江县据道光六年统计,旧有蓄水塘114口,新开塘58口,旧有堤堰101道,新修堤堰62道②。

泸州的九姓乡是土司地,清代康熙初长官司吏目黄飞龙修土地岩大堰,灌田千亩;

乾隆十三年长官司任户烈修得用堰,灌田5百余亩;

嘉庆十六年长官司任清修太平堰,长15里。

灌田6百余亩③。

彝藏少数民族聚居的宁远府,原来多利用天然溪泉灌溉,清后期在官吏的提倡下亦修堰兴利。

咸丰《冕宁县志》卷5称:

“前此资挹尚少,近由官吏倡导渐多砌堰。

明清时四川水利最发达的地区仍为川西平原,其他山丘区水利明代主要发展川中、川东塘堰水利,清代时四川各山丘区水利皆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山丘区地形起伏。

修筑的塘堰规模小,灌溉面积仍然有限。

清代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力提倡种植水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但四川气候冬干春旱,水稻插秧时期往往缺水,为了克服塘堰灌溉的不足,于是从雍正乾隆起开始推广“冬水田”种植制度。

冬水田在秋季收获水稻后,即收蓄雨水,以备翌年春季插秧之需。

冬水田实是一种大面积上的蓄水工程。

冬水田田塍一般高1尺左右.但汇集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