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级周斌开题报告1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31527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级周斌开题报告1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1级周斌开题报告1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1级周斌开题报告1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1级周斌开题报告1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1级周斌开题报告1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级周斌开题报告11Word下载.docx

《11级周斌开题报告1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级周斌开题报告11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级周斌开题报告11Word下载.docx

参加开题报告教师人数

5人

参加旁听学生人数

39人

姓名

职称

所在工作单位

教授

研究员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企业来说计量是企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在企业科研、生产以及经营管理中,计量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他在企业能耗管理、原料检测、工艺监控、产品检验、环境检测、安全防护、以及经营核算等方面都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计量在企业发挥的作用日趋显现。

计量是这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最前沿,任何新产品的研发,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计量的保证作用。

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计量活动的目的是获得全面、完整、准确的数据,通过对计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实现计量的价值。

所以计量数据是计量工作的核心,而计量器具是数据的载体,计量的量值的统一,首先反映在计量器具的准确一致上,可以说,计量的准确性是通过计量器具体现的。

计量器具不仅是监督管理的主要对象,而且是计量部门提供计量保证的技术基础。

但是部分企业计量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门企业管理对计量法律法规了解不多,法制计量意识淡漠,对计量工作不重视往往是迫于应付检查,通过标准才进行计量工作。

其次,企业对计量工作的投入不足,计量设备的配备、使用维护、周期检定都不能满足需要。

有些企业甚至会认为出厂合格计量器具不需要再次经过计量部门的检定。

第三,企业的计量人员配置不够有些企业没有完整的计量管理体系,甚至没有建立,专职或者兼职计量员数量不够,或者没有进行培训,不能够解决满足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因此也不能满足企业计量管理的需要。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企业发展和企业科技进步的实践证明,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学问,是与企业管理紧密联系的一个系统工程。

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计量器具。

(一)计量器具是实现企业集约化生产的技术基础

企业广泛使用计量检测数据为经营管理服务,将这些数据反馈到企业的产、供、销、定额管理及数据统计等方方面面。

同时,准确可靠的经营管理数据信息的获得,必须依靠计量器具来实现,因此,加强统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检测的计量器具配备,才能使企业的数据做到真实、准确、可靠,只有统计数据的可靠,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真正实现一切用数据说话,从而推动企业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效益工作的不断深化,达到提高企业管理素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计量器具是安全生产和环境监测的可靠保障

计量是安全生产和环境监测的必要保证,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是关系到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大事,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是企业必须做好的工作,而要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监测,除要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环保制度组织生产外,还需配置必要的计量器具,对可能危及设备正常运行的参数和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行监测。

给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提供各种必要的数据,以确定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环境污染到何种程度,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因而可以说安全生产和环境监测计量器具的配备是保证生产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矿用气体检测报警设备即使计量设备的一种可以有效防范井下事故的发生,检查身体的CT机、配镜用的验光仪和焦度计、机动车安全检测设备、特种设备的无损探伤仪器等都属计量器具。

安全需要计量,计量保障安全。

例如:

淮北矿业集团针为了安全生产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措施:

针对井下环境条件恶劣,每7天要用标准气样对携带式瓦斯检测仪表进行标校,每班由瓦斯检查员用光干涉式瓦斯测定器与井下固定安装的瓦斯探头进行示值对照,每天由监控人员对探头示值准确度进行现场测试,发现偏差查明原因立即处理,保证在用安全计量器具始终处于正常状况。

要严格做到矿用安全计量器具修理后必须重新检定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严格做到日常示值标校不能代替按规程和规范进行的检定和校准。

(三)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计量作为产品质量最基本、最基础的保证,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品质量。

从原材料进厂的检测分析,到生产工艺的质量监测控制,直至半成品、成品的出厂检验,都必须有计量测试严格把关,计量管理贯彻于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计量是现代化建设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计量检测工作是整个企业素质和管理现代化的最基本的条件。

企业计量是控制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确保加工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更是客观评价产品质量优劣的最终手段。

朱镕基同志曾经说过:

“凭数据指导生产,监控工艺,检测成品,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没有可靠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控制工艺过程,也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可见,无论是早期的质量检验阶段,中期的统计管理阶段,还是现代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都是依靠科学先进的计量检测手段来保证产品质量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计量检测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产品质量的水平。

例如淮北韩资玩具企业贝思德玩具有限公司通过提高计量标准、增大计量设备投入改善了测量方法,提高了模具的精度水平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是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能源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随着能源供求矛盾的不断突出,我国走进了一方面能源供求关系紧张,另一方面能源利用存在严重浪费的“怪圈”。

计量工作,是有效减少资源消耗的途径之一,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从原材料采集、运输、物料交接、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出厂,都需要通过测量数据控制能源的使用。

首先,计量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和手段,能够使企业对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使用实施有效管理,充分发挥能源检测数据在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等工作中的作用,用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指导生产,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其次,计量还是一种工艺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生产流程。

再次,计量通过量值溯源为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控制、科学研究等提供准确、一致的基础性条件。

此类的例子很多,例如: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朔里煤矿结合实际,通过建立计量检测(保证)体系,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在煤矿内部实行市场化运作,使能源利用率大为提高,减少了能源消耗,保护了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2007年该矿共节油54吨,节水18万立方米,节煤5401吨,创经济效益588.76万元。

三、本课题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1)中国计量发展史及计量器具管理研究概况:

中国计量起源很早,根据古籍记载,大禹治水,划分九州曾以自己的身体的尺度和重量为一句,建立了初步的度量衡制度。

这种制度的产生,意味着中国有了自己的计量萌芽。

夏朝的建立,以为着中华大地出现了国家这一社会组织,也意味着禹创立的度量衡制度得到了新的发展动力,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

周朝则在广泛应用度量衡的同时,还赋予了其政治意义,时期成为了当时的统治象征。

《礼记》记载“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随着春秋时期诸侯割据,各自诸侯国建立了自己的度量衡制度,彼此很难一致,但随着国家的统一的趋势,度量横也在慢慢靠近,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其中统一度量衡是起改革的重要组成,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并推广全国和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一起成为秦始皇对后人最大的贡献。

汉代,司马迁提议修改历法,在汉武帝的支持下邓平的《太初历》问世,为后世历法发展提供了楷模。

除了时间计量,度量衡方面汉代也有重要的发展,在继承秦王朝的度量衡制度外,还指定出了完整的度量衡单位体系,对度量衡技术做了很多创新。

隋朝时期,度量衡发展出现了变革,这时既要沿袭古制,又要适应度量衡单位量值已经急剧增大的现实,二者的矛盾是的,出现了度量衡的大小制。

日常生活中,一般采用当时社会上通用的大量值的单位基准;

在天文律法医药领域则采取秦汉古制。

唐代延续了这种制度,并以法律形式给予确定,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方式管理。

宋朝度量衡之事得到了重视,从司马光和范景仁关于乐律累黍说长达几十年的争论可以看出。

这个时期度量衡器制作技术出现了飞跃,例如:

戥秤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计量器具发展史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使得衡器计量达到了空间的精度。

到了明朝,随着传教士的进入,带来了西方的文献书记,使得明清两代的计量器具发展空前迅速,还出现了很多新的计量仪器,例如钟表、温度计、湿度计等等,这些仪器与上述新的计量概念结合,他们为中国传统计量向现代计量转化提供了基本条件。

但是在传统礼教约束下,当时的计量主体,仍然墨守陈规,没有做出突破。

进入民国,国际科学的交流使得人们对度量衡科学原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掌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了认真的度量衡改革。

在改革中,南京政府制定了合理的度量衡制度,并在全国进行推广,为此颁布了相关法律。

新的制度兼顾了与国际单位换算的简便,同时又兼顾了传统,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得到了很好的执行,替换了原有清制。

新中国建国以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是中国计量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相关的计量管理机构和计量科学研究机构相继建立,从苏联等国进口了第一批计量基准器、标准器,从而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一批国家基准。

一九七七年,文革结束后,中国加入了《米制公约》,同年还参加了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和国际计量大会(CGPM).从此,中国在计量科学方面和国际接轨,加快了计量的现代化。

1985年,我国颁布了《计量法》标志我们计量工作与国际计量接轨、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

张海青认为计量器具管理应该首先保证计量器具的管理培训。

其次应该分级管理。

第三计量器具的管理应该严格按照检定周期执行。

第四应当建立企业台账。

第五应该利用网络技术对企业计量器具管理进行网络化管理。

王瑛认为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计量管理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是的我国计量管理呈现出管理网络层次化,管理体系立体化,管理手段法制化及管理过程程序化四个特征。

赖卫京认为计量器具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计量器具台账和档案。

其次是实施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确保其数据准确、可靠。

最后还需要加强计量器具的使用管理。

赖桂生认为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应通过抓好人员培训工作、应用设备诊断技术、应用计算机管理手段和强化设备的经济管理四个方面入手。

(2008)

(2)国外的计量管理概况:

1、美国现在主要实行以下:

美国的计量管理体制,除了对涉及消费者利益的商业,特别是零售商业实行法制计量监督以外,各工业、科研、国防部门的计量工作均由本部门协调进行监督管理。

1906年由原美国标准局(现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倡议组织了“全国计量会议”,制定了“统一计量法规”作为国家法规,对各州政府制定计量法规具有法律准则作用。

还制定了计量管理法规和计量技术规程。

1961年,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又发起组织成立了美国计量标准所会议(又称美国标准实验室会议),以确保全国

计量技术和测量条件的一致。

标准技术研究院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保存和维护国家计量基准和标准,提供测量手段和方法;

进行物理常数和材料特性的精密测定,研究材料结构、材料机理和设备的试验方法;

与其他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合作制定各种标准、规程;

向政府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和各种特殊设备,承担政府交给的研究任务。

全国计量会议全国计量会议是对美国法制计量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的全国性的计量管理机构。

由于美国传统的法制计量是在商业部门,因此其主要工作领域仍是商业系统的计量管理。

全国计量标准所会议(NCSL)

全国计量标准所会议是一个非盈利的面向美国所有计量所的计量管理组织,成立于

1961年。

会议代表主要是工业部门、国防部门和科研部门的标

准实验室、计量所等。

美国计量标准所会议的宗旨和任务是:

举办会议和技术讨论会,讨论有关计量技术和管理等问题;

收集和报道计量标准所)室*的组织和工作评定情况;

交流先进的检定方法和计量仪器;

协助计量标准所)室*

检查测量的一致性,开展工业计量工作。

美国实行联邦制,在计量管理工作方面,各个州政府也有独立的计量立法和管理权,计量执法也属于各个州、县、市的地方计量管理机构。

三种量传管理模式:

A.计量质量保证方案(MAP—Mea-surement一AssuranceProgram);

B.实验室认可计划(LAP—Labora-toryAccreditationProgram),

C.循环比对(RR—RoundRobin)。

这些工作,大都本着自愿的原则(在某些领域,对政府的计量部门强制执行),由国家最高计量技术机构—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统一牵头组织实施,由NIST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等。

NIST的工作得到了工业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并在各

企业获得广泛的开展,使生产、经营中的测量工作有效受控,从而保证了全国范围内的量值准确一致。

目前,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已在国际标淮IS010012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相信不久的将来也必然会在全球得以推广。

2、日本已建立了一个纵横交错的计量管理网络,尤其是法制计量体系更是严

密。

国家计量管理机构日本全国的计量工作由通产省统一负责,下设计量行政

室。

其主要任务是:

代表通产省大臣负责管理日本的法制计量工作,召开地方计量检定所所长会议;

组织计量管理法规和技术法规的制(修)订工作;

协调、指导各地计量部门和民间计量团体的计量检定和管理工作;

负责计量士注册登记以及计量器具制造、修理和销售单位的注册登记工作;

负责指导计量行政审议会和计量讲习所工作;

负责办理计量器具定型试验登记手续;

负责与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对口联系及有关涉外法制计量工作等。

日本负责全国法制计量工作的机构除计量行政室外,还有计量行政审议会和计量讲习所两个辅助组织。

计量行政审议会是通产省的法制计量咨询机构,主要任务是承办有关法制计量方面的计量技术工作和重大问题咨询,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计量讲习所的主要任务是为通产省和各地方计量部门培训法制计量人才。

国家计量技术机构日本的计量技术工作主要由通产省工业技术院所属的计

量研究所和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负责。

计量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

建立和保存国家基准,进行有关物理参数的测定;

进行基础性和应用价值的测量技术研究;

彻日本计量法并进行有关校准、试验、检定和咨询服务。

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是从事电工学及电子技术的研究机构。

其主要任务有:

子、原子能、仿生、海洋与宇宙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基础等研究。

地方计量机构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均设有计量检定所,主要任务是:

负责计量器具生产、修理、进口、销售、企业和计量公证事业单位的登记和管理;

负责计量器具的首次检定、周期检定、委托检定和仲裁检定;

对使用中的商用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检查;

对被计量的商品质量和份量进行监督检查;

办理计量士登记,对计量士进行考核和指导;

开展计量咨询服务工作。

日本的83个特定市也都设有计量机构,由此可见,日本的地方计量机构齐全,

并主要从事法制计量管理工作。

工业计量机构日本是一个工业发达

国家,非常强调计量要与产品直接挂钩,强调生产部门工业计量应实行统一的综合管理。

因此,日本各工业部门都没有计量管理机构。

但是,日本工业企业的计量器具量值传递,一般都采取按系统逐级溯源的方法,

即通过实验室授权或自愿溯源的方法解决。

民间计量团体日本的很多计量活动,尤其是工业计量工作是通过民间的非官方机构来推动的。

因此,日本的民间计量团体也比较多,主要有:

测试自控学会,1950年成立。

是由一些关心计量测试工作的专家、科学家和科技人员组成的民间计量学术性团体。

计量管理协会,1951年成立。

日本计量法公布后,为了推动计量法在全国认真实施,由从事计量管理、计量器具制造的个人及都、道、府、县管辖地区的计量管理团体参加的一个非官方计量管理团体,其主要任务是协助政府从事计量管理知识等。

另外,日本的民间计量团体还有:

日本计量协会,日本计量士会,日本计量史学会,日本计量证明事业协会联合会,全国计量仪器贩卖事业者联合会,全日本皮革计量协会,机械电子检查检定协会等。

3、德国计量体制分为三级,国家级部门为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是行政管理和技术合一的机构,隶属于德国经济部。

地方各州(相当于我国的省)政府设有州一级的计量部门,一般归属州经济部领导。

按区域再设置市一级检定局,直属州计量部门领导。

在德国,检定与型式评价的计量器具范围一致。

检定的计量器具共有23大类,除水表、煤气表、电表和热量表由国家授权站检定外,其他计量的各类技术机构进行,德国设有校准服务局(DKD),负责校准实验室的认可。

德国计量授权的项目仅包括水表、电表、煤气表和热量表4类计量器具,这4类计量器具由国家授权站实施检定,并由州计量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目前,全国共设有370余个国家授权的四表站(即电表、水表、煤气表、热能表)。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法,本人在检定工作中,发现某些同类型企业、同种计量器具在检定时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数年来同是建筑工程检测公司的H公司计量器具检定合格率要远大于S公司。

为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并为S公司计量器具管理方法提出建议,本文准备采用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对案例进行调查。

访谈法了解公司历史、规模、组织结构、计量器具使用管理制度、使用者的个人情况(包括学历,经验、培训等)、计量器具购入渠道、使用场地等信息。

实地观察是用一周时间分别陪同两公司检测人员去工地现场操作,观察使用者的操作、维护,观察计量器具的保存和使用环境等信息。

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义。

五、本课题研究内容提纲及技术路线

(1)本文开展研究工作遵循的思路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含计量器具管理的研究背景,问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计量器具管理概念的介绍介绍计量器具管理相关的概念,制度,法律,法规,以及其特点相关文献的综述

第三章.计量器具管理现状与现有问题,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从人员,设备,制度,环境分别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第四章.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对本地H、S两家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公司的调查研究,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就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评价和讨论,并对其提出改进和建议。

第五章.改善计量器具管理,对企业的现实意义,产生的效益,讨论企业如何建立和完善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2)本文的技术路线

六、论文进度计划

2012.8~2012.10收集资料,完成论文选题和开题,完成论文第1章的写作;

2012.11~2012.12收集整理资料,完成论文第2、3章的写作;

2012.1~2012.3完成论文第4、5、6章的写作;

2012.4~2012.5补充、修改论文,形成论文初稿;

2012.6~2011.7修改完善论文,形成论文终稿;

七、参考文献

1、洪生伟,计量管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苗瑜,企业计量管理与监督(第二版)[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

3、陆绍曾主编,现代计量学概论[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

4、国家技术监督局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司、计量司,计量管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

5、国家技术监督局宣传教育司,技术监督与管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5

6、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计量司,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5

7、中国计量协会、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ISO10012《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

保证要求》学习材料[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3.

8、梁国明,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第三版)[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9、王立吉,计量基础知识,中国计量出版社[M],2004

10、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S],北京:

国家标准出版社,2003

11、龙包庚主编,企业计量基本知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12、质量安全知识读本编写组,企业管理人员质量安全知识管理读本[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13、龙包庚主编,现代计量管理与测量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14、关增建,中国计量发展历史分期初探[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15、赖桂生,创新企业设备管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J],北京,科技咨询,2008

16、付丽蓉,浅谈实验室计量器具的管理[J],哈尔滨,黑龙江科技信息管理,2009

17、赵艳萍,企业设备管理模式构建的研究[J],南京,中国软科学,2002

18、张衍奎齐超张军,企业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研究[J],青岛,中国计量,2007.11

19、赖卫京,计量器具管理探讨[J],广州,现代商贸工业,2011

20、张海青,浅析计量器具管理[J],浙江,企业导报,2011

21、王瑛.现代计量管理工作的特点及重要性[J].上海,上海计量测试,2007

22、周洪峰,对企业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的综合探讨[J],廊坊,商场现代化,2011

23、周建,基于企业计量管理几个误区的分析[J],南通,船舶工程,2010

24、严国庆刘天顺赵运曹学晨陈勇虎,加强计量器具管理促进企业节能降耗[J],甘肃,纯碱工业,2011

25、许磊,浅谈企业计量器具管理[J],浙江,计量测试与技术,2009.8

26、郎志正,质量管理及其技术和方法[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7、陈渭,梁春裕.工业企业计量定级升级指南[M],中国计量出版社,1986

28、蓝海锋,中国石化企业计量管理规范改进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

29、谭立,刘建国,席保吉等.加入WTO对计量器具市场结构的影响[J],中国计量,2001

30、江驰,范晓斌,质监部门在民生计量中的工作重点[J],中国计量,2009

31、刘建国,苏红.民生计量的热点与机遇[J],北京,中国计量,2006

32、宋伟.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管[J],北京,计量与测试技术,2008

33、武春友张米尔,技术经济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34、【美】H.G.塞穆扬R.L.沃斯特,计量对国民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R],德国,计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讨会,1998

35、杨磊,高效的德国计量管理[N],中国质量报,2008年4月23日第008版

36、陈瑞强,煤炭企业设备管理研究[D],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6

37、张俊,现代企业设备管理及其系统的实施[D],硕士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2

38、贾艳刚,煤矿计量管理的创新途径研究[J],山东,工业计量,2002增刊

39、刘群立孙玉凤,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促进产品质量提升[J],河南,技术与市场,2011年第十八卷第十期

40、JJF1069-200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