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工程诊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33099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河县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工程诊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齐河县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工程诊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齐河县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工程诊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齐河县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工程诊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齐河县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工程诊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齐河县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工程诊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齐河县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工程诊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河县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工程诊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齐河县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工程诊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开展工程试点学校自我诊断;

执行中心团队跟进试点学校进行专业诊断。

7月份:

执行中心团队提交专业诊断报告;

在自我诊断与专业诊断基础上,完成工程试点学校诊断报告;

组织试点学校校长进行交流或外出学习。

(随机安排)。

8月份:

在学校诊断基础上,工程试点学校经过民主讨论,初拟学校三年发展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

执行中心团队为特色试点学校推荐可参考学校发展案例;

创建特色推进工程信息交流平台(飞信、QQ群、电子邮件等)。

9月份:

特色试点学校与执行中心团队反复交流,认真讨论,达成共识,制定学校个性化发展方案和年度发展计划;

组织试点学校管理骨干和教学骨干考察学习。

(随机安排) 

10月份:

召开特色推进工程座谈会,研究制定下一阶段工程实施工作计划;

整理学校诊断相关材料。

(一)团队分工

执行中心组建一个6~7人的专家团队,设组长1人,副组长1人,工作秘书1人,专家组成员3~4人。

(二)工作职责

1、县“ 

1751”工程执行中心工作职责

(1)负责学校诊断与规划的组织管理工作;

(2)制定学校诊断工具;

(3)制定学校诊断和规划实施指导手册;

(4)做好学校诊断前的协调、督促和培训准备;

(5)组建专家团队,做好专家团队的服务事宜;

(6)创建信息交流平台,组织好有关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和总结评价工作,及时反映各项目学校进展情况;

(7)做好阶段性成果的汇总和整理工作。

2、专家团队工作职责

(1)做好诊断工作计划安排,制定活动计划,搞好团队成员分工,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

(2)高效率组织学校专业诊断工作,完成学校诊断报告;

(3)为试点学校提供可借鉴的学校发展个案;

(4)与试点校充分交流研讨,帮助学校制定自主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

(5)全程跟进试点学校行动,及时提供专业支持和帮助。

各团队成员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

负责学校诊断与规划阶段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

副组长:

协助组长开展各项组织管理工作。

工作秘书:

协助组长和副组长开展活动;

做好各种协调、联络事宜;

查阅并提供给学校发展参考案例和相关资料;

协助组长和副组长修订学校诊断报告和学校发展规划。

其他专家:

组织学生访谈和问卷调查;

查阅学校相关教育教学资料;

考查落实规范、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等;

可根据需要对专家团队进行合理分工,分头开展工作;

专家酌情随堂听课1~2节。

五、学校诊断工作流程和基本要求

试点学校诊断调研工作流程和基本要求

时间

活动名称

主要内容

有关说明

基本要求

6月19日下午

(周一)

中心团队

碰头

团队人员碰头,安排四天的活动

地点:

教育局普教科

相关人员准时到达

6月20日(周一)

到达第一所试点学校

执行中心团队介绍本次工作的任务、流程和需要学校协助的工作;

校长及有关领导介绍学校基本情况;

执行中心团队查看学校有关文件资料、校长问卷与访谈;

随机听课。

执行中心团队做好分工。

学校提供相关的资料;

中心团队人员按课程表选择班级酌情随堂听课1——2节

教师问卷和访谈;

学生、家长问卷和访谈;

查看学校环境和处室;

执行中心团队人员相互协调。

结束后汇总当天的调研情况;

并布置明天的活动安排。

6月21日(周二)

进入第二所试点学校,活动安排同上。

6月22日(周三)

进入第三所试点学校,活动安排同上

6月23日(周四)

进入第四所试点学校,活动安排同上。

6月25日(周五)

执行中心团队人员进行材料汇总、整理。

齐河县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工程已经于5月底正式启动。

我们将于6月份陆续进入各试点学校进行诊断调研工作。

与此同时,各试点学校也要同步对本校发展状况进行自我诊断。

为此,我们要求各试点学校应成立由校长领衔的学校自我诊断工作小组,并有专人负责自我诊断报告的撰写工作。

各校的自我诊断报告不能泛泛而谈,必须尽量用数据、事实加以说明(报告格式可参考附录1中的报告样本)。

自我诊断方式主要应包括:

本校教职工问卷调查(学校发展需求、发展现状)、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对学校的感受、看法等);

走访学生家长、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召开学校各层面和家长委员会座谈会等。

(具体可阅读附录1中两个学校的自我诊断样本中的相关介绍)

各试点学校的自我诊断报告及要求填写的学校概况表格(见附录3)的电子版务必于7月25日前发到执行中心信箱(qhzxzx@);

并交上纸质自我诊断报告给执行中心。

在诊断报告撰写中,请注意要呼应《工程实施方案》中所列出的基本内容要求,为此,我们在这里再将有关方面的基本要求阐述如下(报告的其他部分请参见附录1样本):

(一)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主要包括:

1、学校发展的历史以及长期积淀的优良传统;

2、学校发展的突出优势和最大亮点(或办学特色);

3、学校发展内部存在的基本问题(不利因素)和最大问题等内容。

学校自我诊断的具体内容要注意呼应《工程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从以下各方面梳理,各方面内容必须要有相应的详实数据、例证加以佐证,绝对不能泛泛而谈,坚决杜绝“假大空”、新“八股文”式的文风。

一是学校理念与发展规划。

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等确定的依据、形式;

师生及家长的认同方式及程度;

对学校、师生发展的主要影响等。

二是学校制度与过程管理。

学校各种制度制定、出台的详细过程;

师生及家长对学校制度的认可程度;

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情感、人性化情况;

师生对制度执行的认可程度;

制度落实与管理预期是否一致、效果如何等。

三是课程设置与教学运行。

开齐开足课程的措施;

选修课程开设情况;

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使用方式;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

课堂教学基本情况;

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促进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效果;

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作业布置、批改等情况;

以及课程实施效果、教学质量水平,教学评价机制等。

四是学校德育与教育活动。

学校德育及其他各项教育的基本内容;

确立的依据及体系情况;

德育的基本形式与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与德育的融合情况;

学生评价的手段、形式;

德育效果等。

五是教师反思与专业成长。

学校教师队伍现状;

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需求;

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具体措施、机制;

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果及对教学、学校发展的促进情况等。

六是办学特色与发展意愿。

学校是否已形成了初步的办学特色(或办学亮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办学特色(或亮点)产生的背景及促成的措施;

影响范围及学校发展的效果;

学校计划创建的办学特色(或发展亮点)及可行性分析等。

七是社会认同与社会支持。

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评价、期望及要求等;

社会各界对学校支持的方式;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支持学校的形式;

以及收到的效果等。

(二)学校发展的外部因素及问题

本部分主要包括:

1、学校所处的周边社会(社区)环境(经济、文化、传统、风气)状况;

2、地方政府(含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支持情况(如,资金、硬件投入等);

3、促进学校发展的最大外部环境(因素)优势;

4、影响、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外部因素(障碍)等。

注意:

所列内容请尽量用数据说明,以更准确地反映给相关部门,便于协调解决。

一是学校硬件建设情况。

布局调整;

上级配备要求的硬件达标情况;

学校特色发展器材的达标情况及补充要求等。

二是学校师资配备情况。

按照人事部门制定的师资配备标准达标情况;

与学校开齐开足课程所需教师的达标情况(如结构性缺编问题等);

与学校特色发展所需教师的配备情况及缺编情况等。

三是办学经费投入情况。

上级财政拨付情况;

遗留债务及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学校解决债务的措施等;

学校办学经费的其他筹措及结果等。

四是学校生源质量情况。

学校目前的生源状况、特点,对学校发展的影响,期望解决的问题、措施建议等。

五是领导班子配备情况。

领导班子成员构成、互补及工作情况,对有关部门选派、聘任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议和意见。

六是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情况。

目前的社会评价对学校发展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对社会评价成因的分析等。

七是其他情况。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自身难以解决,但不包括在上述六项之内的对外界环境、因素的要求及建议等。

(三)自我诊断的初步结论与学校发展的突破点

本部分属于自我诊断报告的结论陈述,文字应凝练、简约,宜采用条目式列述。

对于自我诊断后所初步找出的未来发展的切入点和发展思路的分析则要尽量表述清晰,并把理由阐述清楚。

1、学校发展应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优良学校文化传统(结论性);

2、学校发展的内外部基本优势和最大优势(结论性);

3、学校发展的内外部主要制约因素和最突出的问题(结论性);

4、对于实现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快速、有效发展切入点、基本目标、策略和思路的初步思考、分析等。

各学校在开展自我诊断时,可以参考国内其他地方的一些做法。

为此,特向各校推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校发展自我诊断》(季萍主编)一书,建议各校参考。

附录1 

学校自我诊断参考资料

附件1 

学校自我诊断案例一

北京市昌平区霍营中心小学学校发展自我诊断报告

一、诊断的目的与过程

发展是学校的根本问题,一所学校没有发展就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就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

为了更好地推动促进学校发展,就要对学校现实的状况进行分析,对促进学校发展的条件、优势、机遇做出判断,从而确定学校发展的目标和策略。

学校发展诊断就是这样一个分析、判断、明确发展思路的过程。

在学校发展诊断过程中,学校成立诊断领导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分别对干部、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在取得大量真实资料的基础上,学校诊断领导小组集体进行充分地讨论分析、判断,最终形成《学校发展自我诊断报告》。

二、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霍营中心小学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霍营地区,是一所普通农村中心小学。

本中心由中心校和半塔小学两个学校组成。

共有18个教学班,两个学前班,在校学生近600名。

全中心在职教师54名,在岗教师50名。

学校正处于整顿、调整、规范发展阶段。

㈠领导班子情况:

本中心现有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各一人,教务员、教导员、完小主任、人事干部各一人。

年龄结构:

33—38岁6人,45—49岁2人,平均年龄38岁。

学历结构:

本科3人,专科4人,中师1人。

校长:

38岁,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

从教19年,做过13年班主任,97年任教导副主任,2001年6月任校长。

校长个人素质全面,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精通业务,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事业心责任感强,为人谦和、诚信、正直,善于反省自身,有较强自我总结,自我修正的能力。

工作务实求真,从实际出发,能够不断地开拓进取,把工作推向前进。

这些优势有助于校长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总揽全局,领导干部教师改革创新,推进学校发展。

由于任职时间短,缺乏管理的经验,科学管理学校水平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

性格偏于内向,自尊心强,不愿张扬展示,在对外界交往,勾通关系方面存在着不利的因素。

领导班子的优势是:

班子成员以中青年为主,年轻好学,易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发展潜力很大;

班子团结,有较强的凝聚力,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工作作风,既能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又能相互支持配合,统一意志;

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心强,各自主管的工作都能较好地完成。

存在的劣势是:

班子成员任职较短,缺乏管理经验,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还处于一般层次;

干部的视野还不够开阔,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这些劣势因素的存在,制约着学校发展向更高的层次突破。

㈡师资队伍情况:

全中心在岗教师50人。

35岁以下青年教师38人,占76%;

36—45岁教师8人,占16%;

46岁以上的4人占8%。

本科6人;

专科38人;

中专4人。

大专以上学历占90%。

小学高级18人,占36%;

小学一级教师23人,46%;

二级教师4人,占8%。

未定职称4人,占8%。

工人1名。

师资队伍的优势是:

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敬业爱岗,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

青年教师居多,好学,易于接受新观念,为学校发展提供后劲和活力;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校级骨干力量;

有一定数量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

师资队伍的劣势是:

缺乏冒尖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教科研水平偏低,还没有形成浓厚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氛围;

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还处于低层次水平;

新任教师需要锻炼培养;

另外工学矛盾对教学工作构成一定的影响。

㈢学生和家长情况:

本地区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学生来源比较复杂。

历史上服务对象是7个自然村,随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源变化较大。

自然村生源减少,周边小区、外地借读的生源日渐增多。

家长的职业、文化层次、经济水平呈多元结构。

综合分析大致情况如下:

经济状况较好且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占10%;

经济状况较好但文化层次一般的占40—50%。

本地区家长多为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家教水平不高,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家教指导。

随着本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家长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对子女教育问题开始重视起来,特别是对子女的英语、计算机、艺术特长教育比较关注。

优势:

⒈生源自然增长,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和发展的机遇;

⒉家长观念在发生变化,对教育会越来越重视;

⒊由于家长来自四面八方,蕴涵着许多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

劣势:

⒈由于紧临城区,特别是海淀区的教育优势,对我校的生源竞争压力很大,一些家庭环境较为优越的生源向海淀区择校。

⒉学生来源成分复杂,层次差异较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高;

⒊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和效果不高;

⒋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差异较大。

㈣办学条件情况:

霍营中心小学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1514平方米;

下属半塔小学占地面积16亩,建筑面积1003平方米,全部是砖木平房结构。

由于多是改建、扩建而成,缺乏整体设计。

存在着教学用房不配套、布局不合理、教室不够标准等缺陷。

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

教学办公用房严重不足。

缺专用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美术教室、图书室、电教设备室、教师活动室等。

另外教师办公室、宿舍、食堂不能满足需要。

中心校只有200米跑道的土操场,需要整修。

半塔小学无操场,教学及学生活动只能在教学区内。

设施设备:

目前中心校和半塔小学各拥有一个20台电脑的计算机房,一个兼用的多媒体教室。

中心校拥有一个自建电子备课室。

教师学习办公用电脑20台。

中心校计算机房电脑配置低,老化,目前已不能满足需要,急需更新。

学校校园网正在建设中,但教室内无终端设备,现代信息技术还不能普遍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去。

其它办公设备只能满足基本需要。

图书资料室建设刚起步,在图书管理、图书配置、图书使用上需要规范,提高使用效率。

近两年来,学校积极争取社会方方面面力量的支持,下大力气添置设备,改善环境,学校整体环境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学校面貌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变,但离学校发展的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是文化环境的营造还很不够。

三、学校发展需求分析

根据对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源现状、办学条件等基本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校未来发展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㈠学校定位问题。

学校要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才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的需求,才能与时代发展同步,也就是要解决学校发展目标问题。

㈡学校必须进行彻底改造,改善硬件环境。

目前校舍紧缺,设备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障碍。

㈢解决人的问题,一切关键的因素在于人。

加速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干部、教师队伍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

㈣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提高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基础。

㈤培育学校发展的突破点,以特色促发展,改善学校形象,提高学校声誉。

四、学校发展优势和机会分析

㈠学校发展的优势:

⒈地理位置优势:

本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活跃,城市化速度加快,教育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天鸿住宅小区开发建设,使学校改造成为可能。

另外,城市铁路开通、旧村改造,各住宅小区人口的融合,进一步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便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接受新的教育观念。

⒉教师素质优势:

教师队伍年轻化,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人际关系和谐,进取心、积极性不断增强,广大教师们对学校发展充满信心。

⒊学生生源优势:

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学生来源更加广泛,生源自然增长趋势更加明显。

⒋家长优势:

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刺激了人们思想的变化,家长对学生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学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增强。

⒌社会资源优势:

学校与周边社会特别是村镇建立了友好、密切的关系,由于各村近年来经济实力增强,对学校发展支持力度也在逐步加大。

另外,社区中蕴藏着许多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

⒍领导班子优势:

精干、作风优良的干部集体,能够凝聚人心,能够把学校发展的思想贯彻到广大教师当中去,能够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推动学校的发展。

㈡可以利用抓住的机会。

⒈北京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校园网建设的机遇;

⒉人事制度改革的机遇;

⒊地域发展,小区开发建设的机遇;

⒋区政府为教育办十件实事的机遇。

⒌旧村改造发展的机遇。

⒍课程改革的机遇。

五、学校发展目标及策略

综合以上的诊断分析,霍营中心小学处于底子薄,起点低这样一个层次。

无论从学校校舍建设、硬件设备,校园环境,还是教育质量上都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都不能满足社会、家长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特别是学校教学用房的不足,硬件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学校发展。

学校面临的基本问题是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加快发展,建设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已经成为社会和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客观分析学校现实基础上,我们认为学校要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要创建一所“环境优美、质量一流、管理高效、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学校”。

其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外塑形象,内强素质;

求真务实,追求卓越;

全面发展,办有特色。

”为实现创建“环境优美、质量一流、管理高效、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学校”的总目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坚持总体发展思路,依据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制订各阶段分目标,并采取相应策略来实现。

根据学校现实发展要求,我们确定了如下阶段目标:

㈠整治校园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

㈡建章立制,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㈢改造、更新、添置设施设备,实现教育设施现代化。

㈣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流师资,打造名师群体。

㈤研究开发学校发展的突破点,鲜明学校特色。

根据确立的学校发展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实施如下基本策略,来推进学校跨越发展。

策略一:

实施塑造学校形象工程。

通过学校形象塑造的研究与实施,更新观念,改善环境,优化队伍,提升学校声誉。

此策略的实施,有助于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教师们的自信心,可以全面推进学校工作。

策略二:

实施“名师工程”,创造条件,发挥优势,搭建平台,全力打造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策略三:

加快信息化建设,力争站在高起点。

用信息化建设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

策略四:

走内涵发展和开放式办学之路,培育亮点,形成特色。

(英语教学、信息技术、家教指导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发展优势)

策略五:

抓住学校改造的机遇,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

附件2 

学校自我诊断案例二

运山小学爱生学校发展规划自我诊断报告

一、社区及学校概况

学校所在地运山镇位于四川省苍溪县,距县城77公里。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无湖泊大河,属低中山、深丘两种地貌类型,苍巴、文运、运河公路纵贯其中。

全镇幅员面积32.4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520人,其中农业人口10886人,城镇人口634人,男女比例为6:

5。

社区居民的56%受过小学教育,38%受过初、高中教育,2%受过专科及以上高等教育,文盲人数占4% 

运山小学校始创于光绪元年(1875年),雏形为运山场公立义学。

到光绪三十一年,义学改为初等小学堂。

1952年,命名为“运山公社学校”,后更名为“运山乡小学校”, 

1989年分设为“苍溪县运山镇初级中学校”和“苍溪县运山镇中心小学校”。

1996年中心小学校兼名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希望小学”。

2005年6月,两校合二为一,命名为“苍溪县运山镇小学校”。

学校占地11738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

依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和教育局的支持,学校现有计算机教室两间,配有计算机46台,生机比为19.43:

1,教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一套;

交互式La 

系列语音室一间,可供48名学生上课使用;

电子备课室一间,配有三台计算机,可供教师上网查询资料;

各班均安装了闭路电视,有彩电21台;

配有投影仪15台、语音座1台、VCD、DVD共3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