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30载勇立潮头领风骚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1107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栉风沐雨30载勇立潮头领风骚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栉风沐雨30载勇立潮头领风骚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栉风沐雨30载勇立潮头领风骚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栉风沐雨30载勇立潮头领风骚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栉风沐雨30载勇立潮头领风骚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栉风沐雨30载勇立潮头领风骚Word下载.docx

《栉风沐雨30载勇立潮头领风骚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栉风沐雨30载勇立潮头领风骚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栉风沐雨30载勇立潮头领风骚Word下载.docx

那年,他正好是38岁,一身阳刚之气的开拓之士。

他踏进厂门,首先听到的是一群职工正围在办公室门前讨要工资,发泄怨言,再看车间、库房、院落里,到处乱七八糟地堆着卖不出去的、生锈的印刷机和水暖器材、损坏的原材料,萧条的境况,令人不寒而栗。

汜水印刷机械厂由于经营不善,产销失调,已经亏损到山穷水尽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是,要真正救活一个工厂,谈何容易?

上任3个月的时间,他一方面大刀阔斧地整顿厂风厂纪,重新组合领导班子;

另一方面,斩钉截铁地作出决定:

转产。

转产生产什么?

农民出身的周文昌,竟胆大妄为地宣称:

汜水印刷机械厂要转产制造汽车。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说: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周文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坚定方向,向着理想阔步前行的人。

在部分干部、职工及部分政府领导极力反对的情况下,力排众意、果断决策,依然拍板上汽车。

在市场条件下,同行业时时都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

当年少林汽车厂建厂初期,为了选汽车项目,他思贤若渴,在张家港市,他慕名拜访了一代汽车名师陈志忠同志。

在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中,北方汉子的满腔热忱、豪爽直率,背着干粮三下江南的真诚,拨动了江南才子的心弦。

他把陈志忠和16名专业人才请到厂里,为少林汽车厂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金又成了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他铁了心干一番大事业,在建厂揭牌誓师大会上,他把全家老小十几年节省积攒准备盖房用的3000元建房款无私地奉献了出来,在他的带动下,一呼百应,全厂上下想方设法多方筹资,终于克服了资金不足、设备不全的重重困难,迎着风险,踏着涛涛的黄河巨浪,这个企业扬帆起航了。

1983年,仅用三个月时间即成功研制开发出了SLG620型旅行客车和SLG130KH客货两用车,1984年小批量试产试销,便赢得了客户的青睐和好评。

正是因为他抓住了这个极佳的商机,迅速扭转了企业亏损、濒临倒闭的局面,1985年实现产值844万元,利税85万元;

1986年在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困境中,由他牵头的攻关小组研制出了具有当时国内先进水平、又有独特风格的少林牌SLG6550型16座高顶旅行客车,使企业在逆境中得到发展和巩固;

1987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从中得到灵感,在全国率先研制成功了柴油轻型客车,一经面市,就一度掀起了抢购“少林汽车”的狂潮,当年企业以优异的成绩跻身于郑州市先进企业之列。

1990年,又开发出了SLG6601C、SLG6601系列19座轻型客车,再次以骄人的成绩荣膺“河南省一级先进企业”称号。

特别是2004年新推出的12米大型客车SLG6120CH获得三项专利,并获得中国客车大赛旅游客车铜奖和优胜奖、公路客车铜奖和优胜奖。

2005年SLG6821CGF公交车在第五届北京国际商用车及零部件展览会上获“城市客车银奖”奖项;

2006年SLG6140HH系列客车被河南省科技厅认定为大型豪华客车,并被确认为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该车型拥有五项国家专利。

2007年4月,SLG6121CH客车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客车大赛中国公路客车银奖,SLG6721CGE型城市客车获得第二届中国客车节油大赛中国最佳节油型客车奖。

2008年4月,在第九届国际公路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国III新产品SLG6810C3FR、6759C3E荣获“中国高等级精品客车奖”……

刚毅不拔,永不言败。

站得高不如走得远,走得远不如看得远,看得远不如想得远。

1986年,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各类进口汽车严重冲击了国内市场,不少中小型汽车厂家相继停产,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周文昌没有退缩,而是顶着各方面的压力,继续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果断地集中技术力量,先后开发出零担班车、环境监测车、医用救护车和16座高顶旅行车等新产品,在国家控制进口车,客户又回头购买国内产品时,少林汽车的新产品恰好面市,使得少林汽车再一次战胜挑战,赢得良好的销售业绩。

周文昌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在困境中永不退缩的品质,使得“少林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不但没有被冲跨,反而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更加强壮了。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适时改制,引领时代潮流。

企业1997年在郑州市少林汽车厂的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昔日的郑州市少林汽车厂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少林汽车”的再次腾飞。

改造企业的机制,吸收员工入股,就是要让大家都成为企业的老板,当企业的主人,为自己挣钱。

 

改制后的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走集团化道路,不断拓展新的项目,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董事会运作,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逐步实现优势整合,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民营企业到股份制公司的飞跃,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好地满足了生产和建设资金的需求,而且自有资金比例的提高和银行负债的下降,使企业经营更加稳健,发展的空间和方向也更大;

利用资本经营原理,使企业无形资产有形化、货币化,通过控股方式,使企业能够以较少的资金投入控制大量的资产,使企业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股份结构多元化、公众化,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分散了经营风险。

改制前只有少数几个人持股,少数几个在为企业出谋划策、承担风险;

改制后,更多的人持股,为公司着想的人多,每个人承担的风险小了。

多年来,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从无路处开路·

无处无路”的企业精神,坚持不懈致力于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连年取得了同行业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1987年~1993年7年间,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保持50%~100%的增长幅度;

尤其是近几年企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公司新厂区大客车项目的建成、投产,自动化客车底盘生产线、营销中心、检测中心以及整车阴极电泳生产线的建设都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苦练内功,力推“卓越绩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少林汽车公司紧抓历史机遇,从2008年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规范的考评依据,并且在全公司范围内、全员参与、全面贯彻执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面对变幻莫测的经济形势,少林汽车坚持持续改进工作系统和过程方法,从自身的问题入手,不断地反省和提升自己,更有效地针对市场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不断加强经营管理能力。

以ISO9000为基础,依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11项核心价值观和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7个方面的标准,要求融合为公司内部可执行的文件和标准,建立了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

这些科学规范的过程管理体系,促进了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绩效的改善。

抓好落实,打牢“卓越”根基。

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后,少林汽车公司高层领导多次强调:

重在落实,不走过场。

这句话,在市长质量奖评选结果揭晓后,再次被董事长周聚民提起,他说:

“好的思路确定以后,关键在于落实;

落实效果怎么样,关键在于方法。

少林汽车公司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目的不单纯是为申奖,而是希望通过这一模式能切实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公司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原则和基本立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回顾3年导入过程,每一步都比较扎实有效,这是因为“重在落实,不走过场”的工作指导思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公司没有聘请专门的咨询机构进行包装,而是由公司自主成立专门的机构,从高层领导开始,组织进行全员的宣传学习,并组织实施。

为此,公司成立了卓越绩效推进领导小组,对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结合少林汽车公司的现状进行系列的学习讨论,实施过程中,激励各单位、各部门确立内、外部“标杆”,在组织内部通过确立各种动态的“标杆”,促进组织和员工的学习与知识共享,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组织内部激励机制的活力,更加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氛围,提升组织文化。

通过与企业外部“标杆”数据的比较与分析,熟知自身存在的差距,及时改进。

学习、贯彻、落实过程由小组成员结合本部门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落实。

通过培训、学习、“标杆”一系列形式,让全员意识到,“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组织通向持续成功的“金桥”,为公司导入卓越模式打好了理论与思想基础。

“只有把别人有用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才算把别人的东西学会了。

”董事长周聚民如是说。

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一个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一个观念更新的问题,这也是最难的一件事了。

公司用3年时间,使全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对顾客与市场的认识,对个人及企业价值观的理解及公司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等方面,认识体会得尤为深刻。

将公司的卓越文化系统地融入到公司的核心价值体系之中,这是公司成功导入卓越模式最关键的一步。

瞄准一流,打造“少林”品牌。

“开少林客车,走平安大道”真正的内涵是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去为客户考虑产品的综合性能,把“平安”真正体现在产品质量上。

为此少林汽车公司从每一个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入手,严把质量关。

在企业文化培训、员工素质教育、生产过程控制、产品终端检测、产品综合性能试验、产品售后服务和产品跟踪回访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时刻让每一位员工都认真对待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件事。

把董事长周聚民提出的“敏感性、正确性、迅速性、创造性、效益性、全面性、连续性”7性工作方针充分体现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公司积极采用了国际先进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Audit(奥迪特)质量评审等办法,对整车及半成品进行评审;

在企业内部深入开展零缺陷质量管理、QC质量小组活动及推行“6S”现场管理活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通过配备国内外先进的计量、检测仪器,对汽车整车性能、安全环保等项目内容进行全面检测,并且拥有自己的综合道路试验场,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此外,少林汽车公司还拥有国家一级整车出厂安全检测线,对整车性能进行检测。

整车出厂安全检测线采用了全数字通讯、全自动联网,检测数据和结果自动采集、打印,避免检测结果受人为因素干扰,保证准确性。

从制造部总装车间下线的车辆经过制造部、销售公司层层把关,最终把合格的车辆交到用户的手中,使“少林汽车”真正实现“平安”。

在“少林汽车”生产过程中,首先,严把原材料关。

进货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做好记录,仓库管理员负责对不合格品标识、隔离,不合格品不准流入生产线。

其次,严把过程控制关。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半成品零部件不合格,由检验员在《半成品工艺过程流动卡》上做好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车间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存放;

工序过程中、试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由检验员在《整车检验记录》上做好记录,生产车间对不合项进行返工后报检验员重新检验。

凡因不合格项影响正常生产进度的,由不合格项发生部门或责任部门及时通知生产科协调安排生产。

有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少林汽车”才充满活力,但是品牌的宣传与推广也必不可少。

少林汽车把品牌建设作为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产品质量作“后盾”、“支撑”,通过开展大型全国巡展活动等形式不断加大公司产品、技术、文化宣传,塑造少林客车市场形象。

秋色旖旎看劲松超越梦想铸辉煌

杏花探春早,动情咏春色。

不断创新,助推企业“卓越”。

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

没有突破,就没有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少林汽车公司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活力之源,一方面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管理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经营机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少林汽车公司不断加大力度研发新能源客车产品,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不断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0年7月1日通过了新能源汽车资质准入验收,目前,少林汽车公司已成功开发出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纯电动城市客车、轻型纯电动客车等数十种电动汽车产品,其中3款车型进入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公告目录,部分产品已在郑州、荥阳、新乡、信阳等地示范运营。

少林汽车公司还加大了小学生专用校车产品的研发力度。

目前,公司拥有大中轻型公路客车、城市客车、专用校车、新能源客车、厢式运输车、垃圾车及客车底盘等公告产品170个,专用校车公告产品12个。

产品研发共获授权专利98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70项,外观专利27项,其中在专用校车上得以应用的专利29项,在2012年涉及专用校车方面受理专利10项。

在企业管理上,董事长周聚民强调要用好“两镜”:

一个是望远镜,一个是显微镜。

这样既能看到远处,做好目标规划;

又能看到近处,做到精细化管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实现快速发展。

回顾少林汽车公司近30年的发展历程,“创新”二字始终贯穿整个发展历程。

“我们做了几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第一:

1983年,少林牌620型旅行客车和130型客货两用车研制成功,首开河南省汽车工业史先河,成为“少林企业”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第二:

1986年,研发16座高顶旅行车,实现了由低顶转高顶的全国首创;

第三:

1987年全国第一台匹配柴油发动机的轻型客车在少林汽车诞生;

第四:

1990年,国内首家实现了油刹制动系统向气刹制动系统的转换。

这几个创新,加快了少林汽车公司技术创新的步伐,确立了少林客车在全国客车行业的重要地位。

德行天下,至诚至信。

加强协作,与客户共同发展。

少林汽车公司不断建立、健全并制定了科学的顾客、员工、股东、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各相关方管理机制,以诚信经营赢得了各相关方的支持合作。

公司构建了遍布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体系。

营销、服务网络建设步伐迅速。

目前,少林汽车公司已经在全国建立了100个销售网点,377个服务网点,做到了24小时全天候服务,并联手供应商合作共建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强大服务网络,保证了少林汽车的服务,彻底解决了客户的后顾之忧,真正确保了“开少林客车,走平安大道”的客户承诺。

不少客户说,之所以选择少林客车,一是因为30年畅销不衰的少林客车品牌;

二是产品质量过硬、造型美观;

三是少林汽车公司诚信合作与服务精神打动了我们。

注意激发企业员工内动力。

周聚民认为,之所以少林汽车“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能够顺利、快速地导入,并且贯彻到公司各个部门,持续不断地推行开来,就在于少林汽车公司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能吃苦耐劳而又有专业素养的员工队伍,这是企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周聚民说:

“企业的发展要从启动人开始,启动人首先要从精神、思想开始。

观念的更新与领先决定着企业的命运,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

”因此少林汽车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人是人才”的管理理念,不断加大人才的招聘力度,积极引进科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并建立“知人、选人、育人、用人、安人”的员工管理机制,实施全方位的人性化激励机制,不断提高了员工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为公司快速发展增添了后劲。

少林汽车公司生产一线班组每天召开的班前会、定期组织的班组长以上领导干部培训会、班组长演讲比赛,让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拉近了距离。

企业涌现出一大批立足班组岗位模范践行企业使命的优秀班组长,为企业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与活力。

为了使员工“安居乐业”,在周聚民的倡导下,少林汽车“民心工程”相继实施,先后投资兴建了职工之家、浴池,改建了职工餐厅、职工宿舍,绿化了厂区环境,为员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保障。

在为职工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的同时,对那些家庭特别困难的职工,定期派人给他们送去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优先安排其子女入厂上班或酌情给予一定的资助,千方百计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正是因为董事长周聚民关心群众和职工生活,真正为群众和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不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拥护,而且使广大职工也都以厂为家,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在少林汽车公司年度全体干部大会上,周聚民特别强调:

一是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把员工的幸福经营好。

二是要把员工的成长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建立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关系。

三是要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以培训进修、轮岗锻炼等方式着力提高员工的思想品德和个人能力。

要强化培训功能,充分挖掘员工潜力,使员工真正安心于企业工作并发挥最大潜能,创造出企业与员工持续发展的良好互动氛围。

强化责任,提升核心竞争力。

做企业要把社会责任放在企业的核心位置。

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组织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包括了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和公益支持3个方面。

少林汽车公司在自身发展之路上始终坚持履行对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以“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为核心,心系社会,造福天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少林汽车有着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已逐步形成安全管理体系,经过持续有效的运行,其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

通过对环境因素、安全因素的有效识别和评价,并有效控制,防止污染事故、安全事故发生,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公司在内部大力倡导爱护环境、关爱生命、节能降耗,各制造部成立督察小组常年对工作现场、环境、安全、能耗进行检查。

为贯彻、执行国家低碳、节能减排、环保等战略目标,少林汽车公司一方面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积极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另一方面,致力于常规产品的技术改进、节能减排,所有产品开发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持续发展,由优秀迈向卓越。

少林汽车公司不断推动卓越经营管理模式运行,将方法体系转化为落实目标的行动体系,并坚持持续改进。

关注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在细节中养成追求卓越的习惯,培育了具有少林汽车特色的卓越文化,促进了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

2008年销售各型“少林牌”客车7426辆,实现销售收入82236万元;

2009年销售各型“少林牌”客车7692辆,实现销售收入93253万元;

2010年销售各型汽车产品12000辆,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成绩与荣誉面前,少林汽车公司一直认为,推动企业管理提升、实现持续稳健发展才是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

“卓越”发展才能铸就辉煌!

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少林汽车整车产品及底盘年产能力达20000台以上,其中少林牌中轻型客车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首位;

2003年至今,少林牌系列客车在全国同行业产销量排名中连年排列前五强。

少林汽车大中型客车产品还于2004年、2007年连续两次荣膺“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少林图形商标“

”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少林汽车还成立了业内首家“院士工作站”,建立了大客车整车阴极电泳生产线。

少林汽车在做好生产经营、关爱内部员工的同时,不断关注公益慈善事业,勇于承担企业公民的责任。

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上,少林汽车更是责无旁贷,提出了“让农民受益、让市民满意、让政府放心”的三让理念,把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为支持区域性经济的发展,近三十年来累计无偿投入支农、教育、社会福利、公路建设、城区改造、救助困难群众和困难职工等方面1.5亿元。

比如:

2002年9月18日,向荥阳汜水镇政府捐资修路费用10万元;

2003年4月,为荥阳市兴建河南省最大的植物园“荥阳市植物园”捐助100万元;

2004年,捐助10万元修建荥阳市滨湖公园;

2004年10月,配合荥阳市委市政府出资近20万元参与“中国•荥阳首届郑氏文化节”宣传活动;

2004年为配合汜水镇经济发展的需要,出资40余万元为地方修建镇区公路,出资50余万元修建改造东河南公路建设项目,支持上海曹杨中学的发展捐助了一辆价值21万元的少林客车,汪沟村修建水塔出资4万余元;

2007年9月10日,向荥阳汜水镇政府捐款70万元用于修建汜河桥工程;

2008年5月15日,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38万余元;

2008年10月13日,为“郑州慈善日捐赠人民币30000元”;

2009年1月15日,为荥阳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赞助2000元;

2009年6月29日,在“荥阳人游荥阳”大型旅游惠民活动中,全力配合荥阳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全力支持荥阳旅游事业的发展,无偿派出10辆豪华客车服务该次惠民活动;

2009年8月,在河南省广电局、河南省旅游局、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9百名佳丽·

百名企业家·

走进魅力荥阳·

共建服装产业基地”活动中,为本次活动赞助15万元;

2009年9月,积极参与了甘肃省武威市“运输情·

学子梦”助学活动,捐资4万元用于贫困学生的学业资助;

2009年12月28日上午,在“荥阳市统战系统为白血病患者李晓龙捐助仪式”上,周聚民董事长向李晓龙捐献爱心——30000元人民币;

2010年4月,为“4.14玉树地震”灾区爱心捐款24万余元;

2010年8月23日,“省会企业献爱心·

捐赠公交车辆仪式”在绿城广场举行,仪式上,公司弘扬善举,彰显爱心,支持郑州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慷慨捐赠了价值1300万元的公交车20台;

2010年10月12日,荥阳市启动了首个全民慈善日,作为荥阳市的龙头企业,少林汽车积极行动,助推荥阳市慈善事业的发展,在向省会捐赠20辆新型公交车的基础上,又通过荥阳慈善总会向慈善事业捐款20000元。

2011年10月12日,公司为回馈社会,支持区域交通事业,造福荥阳市民,向荥阳市捐赠价值180万新能源环保节能公交车一辆。

2012年4月12-16日,公司12米豪华大客车荣选荥阳“两会”指定用车。

政协第四次荥阳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荥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公司提供15台豪华大客车并配备15名专职驾驶员随时提供安全、舒适、贴心服务。

受到“两会”委员代表的高度认可……

此外,少林汽车公司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