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玉米蛋白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0998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玉米蛋白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特种玉米蛋白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特种玉米蛋白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特种玉米蛋白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特种玉米蛋白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种玉米蛋白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特种玉米蛋白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玉米蛋白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种玉米蛋白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

4、项目协作单位:

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发展中心

5、项目基本情况

某米业农民合作社拟建一条年产50000吨特种玉米粉生产线,副产玉米渣2900吨。

需新征土地500亩,总建筑面积15950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库房、生产辅助用房、生活用房、公共配套工程等土建工程和成套设备购置与安装等,项目建设期计划一年。

本项目总投资13739.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475.00万元,建设期利息28.00万元,流动资金1236万元。

资金来源为:

企业自筹10000万元,其他融资1739.00万元,申请银行借款2000.00万元。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2555.20万元,税金1381万元,利润11174.2万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积极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带动农业种植、加工、综合利用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循环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3报告编制情况

1、报告编制单位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由某省绿地工程咨询中心组织进行,并负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2、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方针政策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6)某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7)其他相关资料

3、主要研究范围及编制内容

按照某米业农民合作社发展规划,依据有关规定,就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市场供需状况与销售方案、建设方案、环境影响、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

1.4综合评价

本项目是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也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资源优势,从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看,建设本项目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从项目的经济效益看,企业财务效益良好,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

从项目的社会效益看,不仅能为人民提供健康营养食品,而且能够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积极培育壮大农村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服务。

经研究分析,本项目建设单位具备较好的建设优势,本项目产品为市场所需,项目建设依据充分,建设方案可行,建设条件与时机成熟,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玉米是人类三大主食资源之一,占世界谷物产量的四分之一,已达5.87亿吨,中国年产1.25亿吨。

我国玉米资源非常丰富,因单产高,生产期短,较耐旱,属节水植物,适宜大面积种植。

玉米营养价值又比小麦、大米丰富,所以著名营养专家于若木说:

“玉米是长寿食品,完全具备当主食资格。

”只因为玉米口感粗糙,一直认为是“粗粮”,使玉米没有发挥其应有价值。

从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情况来看,现玉米多为原粮或粗加工商品交易流通在市场上,呈现出市场上玉米供过于求状况,仓储爆满,价格下滑,售粮难,已经影响农民收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有五亿多农民依靠种植玉米生活,从而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因此,如何解决玉米深加工、解决玉米消费转化、解决玉米的消费量低于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以成为国家第十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把玉米深加工列为首位开发项目。

对玉米深加工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国重点研究领域。

国外多集中研究玉米的加工在淀粉、糖浆、酒精等,但对玉米工业化食品却很少。

我国重点研究玉米食品,因玉米是人民大众食品、健康营养食品,必须用现代化的加工手段,改善玉米的口感,提高玉米的品质和性能,替代传统工艺方法,成为人民大众食品。

为此中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发展中心采用生物发酵工程技术、梅技术使玉米改性,蛋白质变性,采用超微细粉体加工技术、计算机控制应用技术,用现代化高新技术手段来提高玉米粉的功能和品质,保持玉米香味,使特种玉米粉口感“细腻”、“筋道”、“滑溜”,能做饺子、做面条、汤圆、面包、发糕、糕点等。

同时更宜于人体消化吸收,使其成为大众健康营养食品、长寿食品,对人们健康有益。

某米业农民合作社主要长期从事种子销售,掌握了丰富的市场信息,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公司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特提出利用当地玉米资源进行深加工成特种玉米粉项目,从而培育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服务。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某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非常适宜种植玉米,因此,利用当地玉米资源加工成市场需求的特种玉米粉食品成为可能,本项目的建设,能够积极培育壮大农村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本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的玉米资源应用现代化高新技术加工特种玉米粉,同时副产玉米渣,涉及农民种植玉米、工厂加工、综合利用等,不单是是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而且是一个很好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完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本项目不仅通过加工技术能够为人民提供健康营养食品,而且可以解决当前农村玉米大量积压、销售玉米难、影响农民收入的大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机会,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选址原则、依据

选址主要考虑交通便利,便于田间道与主交通干线的连接便于生产、参观学习和引领示范;

土地平整连片集中,土壤肥沃。

(1)以镇农业服务中心为纽带,以村农民技术员为基础的完整推广网络。

(2)项目资金管理方法具体可行。

(3)项目建设监理机制、项目协调机制完善。

由建筑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由项目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搞好配合。

(4)村级、企业和农户有实施项目的需求和热情。

3.1.2地理位置概况

某县位于哈尔滨市和某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衔接哈尔滨、大庆、肇东、某等城市的结合部,可与全国多个省市相连,全镇公路总里程293km,所有行政村全部开通白色路面。

项目建设区幅员面积190.39km2,总户数10223户,总人口32820人,其中外来人口1080人。

全镇劳动力总数11324个。

全镇人口多数为汉族,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锡伯族、达翰尔族、朝鲜族等。

我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境内耕地面积10933hm2,林地面积546hm2,现有草原总面积1627hm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067hm2,开发潜力巨大。

对青山镇土地资源、草原资源、湿地资源丰富。

大面积的废弃地、盐碱地适宜开办工厂企业。

大面积的草原和湿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生态旅游观光项目。

项目建设区具有区域优势,规划建设生产基地500亩。

3.1.3自然条件

1)水文气象条件:

项目区地处东经126°

13′25〞—126°

26′15〞,北纬45°

53′3〞—46°

0′57〞北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冬季寒冷漫长,降雪较少,日照时间短。

年平均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37℃,无霜期135天左右,年均降水量在500㎜左右。

年均相对湿度67%,全年主导风向西南和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4.0m/s,最大风速25m/s。

拥有市级标准化人工增雨和防雹工作站两处,曾多次接受国家、省、市、区气象部门检查。

2)水资源

项目区南片地下水位分两层,上部水层深10-11m,下部水层深24~40m,北片地下水位在50m左右。

本区域地下水为低矿化淡水,适宜灌溉和饮用。

地下水总贮量0.167亿m3,年可开采量100.8万m3。

水利抗旱设备基本配套,有抗旱机电井126眼,农田防护林体系较为健全。

3)土地资源状况:

项目区南部地势低平,北部地势高平,平均海拔在140m。

为玉米的生长,优质、高效、高产生产奠定基础。

4)地温与冻土

地面温度平均为4.6℃,历年在10月下旬土壤开始冻结,到11月10日前后,冻土深度达10cm,11月下旬达40cm,12月底最深冻土达103cm,1月最深度达170cm。

春季从3月底到4月初,土壤开始解冻。

4月20日前后,解冻深度达30cm,5月底至6月初,土壤完全解冻。

3)对外经贸和旅游业保持高速增长

产业园是以新型材料、食品加工、五金机电为主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市县两级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以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以环境优势招商,突出节能环保项目、突出大项目、突出高附加值项目。

现有入园企业1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投资额亿元以上企业2家。

目前产业园既是某三大产业园之一,又是哈大齐工业走廊五大重点区之一。

4)交通网络建设成效显著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衔接哈尔滨、大庆、肇东、某等城市的结合部,可与全国多个省市相连,城区主要道路均安有太阳能路灯,既节能又环保;

镇内设2个民办消防队,配备消防车4台,车况好,设备先进,消防队员训练有素,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的财产安全;

镇内有6300千伏安和3150千伏安变电所各一座,有8300千伏安和2100千伏安供电所各一座,工农业用电充足;

全镇纳入自动电话网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信号覆盖全境;

程控电话入户率达80%,邮政特快专递、电报、传真等现代化邮电通讯手段可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速递服务。

商贸流通繁荣活跃,城镇设施配套完善,投资硬环境日趋完善。

3.2厂址选择

食品企业新建选址的卫生要求

(1)要选择地势干燥、交通方便、有充足的水源的地区。

厂区不应设于受污染河流的下游。

(2)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

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避免危及产品卫生。

(3)厂区要远离有害场所。

生产区建筑物与外缘公路或道路应用防护地带,并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据此,本项目建设地址拟选在某县工业园区,位于202国道傍边,符合城乡规划和食品企业选址的卫生要求,周围建设条件良好,厂址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供水、供电均有保障。

经过现场勘探,本厂址是项目建设可用之地,项目所处位置合理可行。

3.3征地及移民搬迁安置方案

某米业在某县工业园区内新征土地500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陕西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县实际情况,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合理安置、适当补偿”的原则进行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主要采取货币方式进行,土地征收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3.2项目建设条件

3.2.1本地区土建自然条件

1、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

2、冻土层厚度500mm

3、地震烈度7度

4、极端最高气温40.5℃

极端最低气温-12.1℃

5、年平均降雨量803.2mm

最大年降雨量1254.3mm

最小年降雨量560.3mm

6、平均风速1.7m/s

3.2.2交通条件

厂址距“202”国道傍0.5km,全县各乡镇已形成四级公路网,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3.3.1资源条件

首先充分利用国内的粮食主产区的玉米资源,同时引进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在本地区进行玉米推广种植,形成自己的原料供应生产基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带动农民致富,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3.2.4电力及燃料供应条件

本项目所需电源由西北网电供给,电量充足,质量稳定。

为配合园区建设,所属各供电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用电政策,特别是鼓励用电大户用电生产。

本项目拟架设一条专用输电线路进入厂区变电站即可满足生产用电需求。

3.2.5水源条件

本项目所用水主要是生产用水,辅以部分生活用水,新水补充量约60m3/天。

水源丰富,周围也无污染源,所以打2眼机井,完全可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

3.2.6物资供应条件

交通便捷,县城物资市场供应丰富,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所需工程物资如砂石、木材、水泥、钢材等的供应,也可到西安或南阳采购物资,工程物资有可靠保证渠道。

3.5项目关联产业分析

本项目主要涉及玉米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能够积极带动养猪祠养业、运输业、包装业等相关产业,项目关联范围广,带动能力强,因此,本项目能够积极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6项目建设优劣势分析

本项目首先利用国内丰富的玉米资源优势,同时引进优良玉米品种和种植技术在项目区内进行推广种植,形成自己的原料基地,引进的成套设备加工技术成熟、可靠,产品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销售潜力大,因此,本项目具备较好的建设优势条件。

对本企业来说,本项目的劣势主要是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管理和防范市场风险问题,所以建议在引进成套设备加工技术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聘请一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员,增强市场风险能力,实现项目预期效益。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需求

在世界谷物资源中,玉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美国产量最大,约2.4亿吨,中国居第二位,年产1.25亿吨。

因而玉米无论作为资源还是作为商品原料,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玉米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粮食作物,分散于世界各地,它以其营养丰富、生长快、产量高、储存性稳定而倍受青睐。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玉米的营养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如美国玉米食品有1160种,玉米食品占食品货架的10%,我国只有少量几种,说明我国开发玉米精深加工市场潜力巨大。

从国内玉米市场分析,玉米多为原粮或粗加工产品流通市场,现已出现供过于求、仓储爆满、价格下滑、农村发生售粮难,关键是国内尚未形成玉米精深加工产业模式,多是玉米初级产品,占老产品呈现在市场上,如窝头、贴饼子等,而美国以玉米原料开发的食品达1160种,玉米食品占食品货架的10%,1998年仅玉米甜饼销售达16亿美元,玉米脆片达100万吨,说明玉米加工增值是深远的,有现实意义。

因此,玉米精深加工推广使用特种玉米粉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市场对玉米粉的需求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粮食保障体系的需求:

根据BTOWN先生、日本海外经济基金、美国农业部、世界银行及我国黄季琨博士、梅方权研究员等人对今后35年中国粮食的需求进行的预测,尽管采用的模型和分析思路有所区别,但最终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是个缺粮国。

开辟具有营养的玉米食品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卖粮难不是粮食过剩,我国现在人均粮食占有水平不到发达国家的1/5,关键是现代粮食精深加工产业没有形成,从而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2、玉米“种植结构性过剩”急需转化的需求:

目前玉米供求分析,已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我国单一或初加工的转化率仅占10%,而美国转化率为95%,可见加速玉米精深加工向食品工业转化,是玉米发展种植业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3、人们对食物营养的需求:

玉米营养比小麦、大米丰富,食玉米可长寿。

我国中医对玉米的认识是性甘平、益中补脾、止温消肿。

而西医则认为是有利尿和降压的作用,还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胆汁粘稠度和胆固醇的含量,具有抗血管硬化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玉米中的谷胱甘肽和硒都有抗癌作用。

玉米中的粗纤维是大米小麦粉的4—8倍,这种粗纤维被医务界认为是有效的排除肠道中的致癌物质,被称之为“清道夫”。

从当前社会出现大量现代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病、心脏病、脂肪肝都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

中国食品营养学会提出:

东方人膳食营养结构,因以谷豆食品为主,占据60—70%以上,有益健康,有利长寿。

所以玉米已成为人们需求的健康食品。

4、农民致富的需求:

农民增收是农业产业化的目的,特种玉米粉的生产加工,可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可使其玉米深加工企业成为龙头企业,并可相应的带出很多下游食品加工企业,加大玉米的消费,活跃农村市场。

5、促进玉米产业链形成的需求:

特种玉米粉的生产,使我国传统食品得以发展,用玉米粉包饺子、做方便面、烙馅饼、做面包、汤圆等是玉米食品的一次技术突破。

给速冻食品、方便面、快餐食品等下游产业带来了生机,促进大产业链(品种──种植──特种粉──食品──连锁店)的形成。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有东北三省、华北平原、西北六省,全国约有16个省市,50%可耕面积种植玉米。

全国有5亿多农民依靠种玉米生活、生存。

全国约有1693个县级单位,约有1080个县种植玉米,年产1.25亿吨玉米。

全国城市人口4.5亿,预计有2亿人口吃玉米。

如以每人每星期食半斤计,全国需要量为500万吨。

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4.2产品市场价格变化趋势

最近几年特别是2003年以来,国内特种玉米粉价格稳中有升,特别是2007年1至6月份达到峰值,根据供求平衡分析,主要原因消费需求呈快速增长,但仍小于供给以及国际市场特种玉米粉供给不足、产需缺口扩大造成的。

据有关资料显示,预计2010年国内国外缺口为850万吨左右。

随着国家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政策,特种玉米粉的价格优势会继续长时间保持下去的。

所以特种玉米粉的价格保持在4600.00元/吨,是积极稳妥的。

4.3营销策略

根据特种玉米粉市场的特点和本项目产品的优势,产品销售根据情况分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

第一个阶段,从项目建设投入生产到2015年,产品以中高价销售为主,以国内销售客户为主,对全部目标客户进行营销,营销手段以人员拜访销售为主,多种营销手段合理运用,尽可能的提高市场占有率。

第二个阶段,从2015年-2017年,营销方向以创立品牌为主,产品价格随市场供应量的增加不断调整,国内以重点客户为主,同时全面发展国外市场。

营销目标是巩固已有的市场占有率,并有小幅度的增长。

第三个阶段,2017年以后,营销方向以创立著名品牌为主要目标,使企业对市场有重要的影响。

这一阶段营销的主要任务不断扩展营销渠道,减少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率。

4.4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1、政策环境优势

近年来,当地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寻找发展机遇,将农产品生产和绿色农产品加工、食品流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视建设本项目为农村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工程之一,对本项目工作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要求尽快建成投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本项目创造了良好的实施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

2、优质资源优势

项目区地处我国中纬度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农作物资源丰富,种类达46种,非常适宜种植玉米、农民使用农家肥种植,无污染,堪称绿色农产品。

据统计,某市年产玉米量11.45亿斤,其中某县年产玉米量1.2亿斤。

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

3、地理位置优势

某县地处哈尔滨和某结合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项目建设地位于202国道路边,项目建设及项目投产后的交通条件极其便利。

4、经济实力优势

本公司长期进行农业物资经营,具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本项目的设施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

5、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同时聘用优良的管理人才。

4.5市场风险分析

本项目具有可靠的原料供应和成熟的生产技术竞争优势,但仍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人员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应当加强防范,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系,提高员工对单位的依存度,竭力构建和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市场营销管理。

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时刻关注与项目相关的风险因素,规避风险的发生,一旦发生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五章建设方案

5.1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需求和原料供应状况,并综合考虑设备生产能力、项目的资金来源和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因素,某米业拟建设一条年生产能力为50000吨的特种玉米粉生产线,副产玉米渣2900吨,约需玉米原料84000吨。

特种玉米粉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为

1、细度:

平均粒度在D50=74μm,相当于200目以上。

2、含水量:

14%。

3、生产特种玉米粉标准

3.1质量标准:

符合特种玉米粉企标Q/CYHBC-071-2004规定,包装严密,保水性好,连续6个月仍保持食品品质良好。

3.2感官标准:

色泽淡黄,有天然玉米芳香,口感“筋道”、“润滑”,煮出的水饺互不粘连,口感细腻。

3.3商品品质:

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产品微细,其粗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与营养物质有增高趋势,特别是氨基酸含量较齐全。

这种特种玉米粉产品的主要用途为做为饺子皮、面条、汤圆、面包、糕点及其他食品的原料。

同时副产品玉米渣可供饲料、榨油及其他用,从而有效实现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等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服务于“三农”,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5.2总图布置

5.2.1总体布置原则

本项目为食品加工项目,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平面布置力求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合理,便于生产的组织与管理,避免物流与人流的交叉污染,满足项目生产安全、卫生、节能及消防的需要,根据厂区的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预留一定的绿化场地。

严格按照食品企业总平面图布置的卫生要求进行布置。

5.2.2平面布置

整个厂区占地500亩呈长方形形状,东西长330米,南北宽1000米。

工厂平面布置详见附图(工厂整体规划图)。

5.2.3竖向布置

在满足各项工程技术要求和有利于排水的前提条件下,结合场地的地形和抵制特点,因地制宜地对自然地形加以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以减少土方工程量。

5.3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本成套设备生产工艺由玉米前处理工段、生物发酵工段(计算机监控)、玉米糁烘干工段、玉米配料工段、玉米微细粉加工工段、玉米增香工段、玉米粉包装工段等七大部分组成,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本成套设备工艺流程图

毛玉米

玉米前处理(去杂、去石、去铁、脱皮、脱胚、破糁)

生物发酵

(加酶、加菌)

计算机监管

玉米烘干、降温

配料装置

微细粉体加工

成品包装

增香

成品

热源

(特种玉米粉)

2、玉米工艺流程含水量平衡图

着水润仓

净化玉米

杂物占3%

清理除杂

商品玉米(一般含水量14%)

脱皮提糁除胚

①前处理提糁工段

增水4%

含水18%

皮胚与混合物

除胚

脱皮

脱皮率≥90%除胚率≥90%计

可供饲料,榨油及其他用途

占8%占12%占10%

小糁占12%

占物料58%

大中糁

浸泡发酵

加菌、酶

加热水

②生物发酵改性工段

加热,蒸发脱水

③玉米糁

烘干工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