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三轮复习节点1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0705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第三轮复习节点1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生物第三轮复习节点1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生物第三轮复习节点1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生物第三轮复习节点1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生物第三轮复习节点1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第三轮复习节点1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三生物第三轮复习节点1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第三轮复习节点1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第三轮复习节点1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应该改为生态系统等。

通过类似的训练,能够使我们准确认识重要知识点间的联系,这也是该训练的又一收获。

考点2.细胞的结构

(1)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了解多种多样的细胞

(3)掌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掌握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掌握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例题3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C. 

细胞周期的全过程都发生转录,仅间期进行DNA复制 

D. 

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但受细胞质的调节

针对上述例题,通过比对每题各选项的特点,努力结合基本设置模式提出较为合理的题干。

考点3.细胞的代谢

(1)理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掌握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掌握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5)掌握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掌握细胞呼吸

例5.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

图4表示该植物在不同温度(15℃和25℃)下,某一光强度时氧气释放量和时间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

①当图4纵坐标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所产生氧气的净释放量和总量时,则它们分别是在光强度为     和    千勒克斯下的测定值。

②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放出的CO2量/呼吸消耗的O2量)为0.8,在25℃条件下,1小时内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为     毫升。

③若该植物的呼吸商0.8,在25℃、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所产生的CO2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CO2      毫升。

④4千勒克司光强度下,25℃时该植物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15℃时的  倍,这主要是因为      。

要解这题特别注意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

其中第①题就是直接对坐标含义的理解进行考查。

图3中的“氧气释放速率(单位是毫升/小时)”,表示的是每小时净光合作用氧气释放量。

而图4中的“氧气量(毫升)”,可表示净光合作用氧气释放量,也可以表示真光合作用氧气释放量,横坐标是时间,所以其中的两条线就表示单位时间的氧气释放量,在图3中可以找到对应的点。

有些学生就是没有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所以影响了解题。

的概念。

考点4细胞的增殖

(1)了解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了解细胞的无丝分裂

(3)掌握细胞的有丝分裂

例6:

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

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D和d,E和e,F和f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2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基因型是DdEeFF和DdEeff

B.如果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则该生物产生的配子有1种基因型,基因型是DEF

C.如果此图是该生物的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则由它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种

D.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则减数分裂方式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

考点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掌握细胞的分化

(2)掌握细胞的全能性

(3)理解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掌握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例7.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

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

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B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

CIAPs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

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通过分析近两年新课标地区的高考卷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试题对本专题能力点的考查以接受、吸收、整合生物信息的能力为主,试题难度中等偏上,试题类型为四个大题之一,考查细胞的代谢,通常是29题。

结合前五次月考的试卷分析。

我们组认为对本专题的易错易失分点,需强化训练,计划5课时(从5月2日——5月6日)

课时

考点

知识点

问题情况

解决措施

资料来源

达成目标

1

细胞的分子组成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记忆不牢,需加强记忆

针对训练

2011新课标2012新课标

全体学生

2

细胞的结构

多种多样的细胞;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书写不规范

十年高考

全部学生

3

细胞的代谢

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细胞呼吸

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图表分析不透。

优化探究

中上等

4

细胞的增殖

细胞的有丝分裂

不能分析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名师新作

中上等生

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知识和信息不结合

对于上述各考点、知识点,艺术班只了解概念和第一问,平行班不要求第五点。

242班的王云清、关秀清,243班的魏建、陈浩东、武彤和王建强要针对上述3、4问利用自习时间个别辅导。

二、遗传与变异(必修Ⅱ)

考点1、遗传的细胞基础

(1)掌握细胞的减数分裂

(2)掌握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3)掌握动物的受精过程

考点2、遗传的分子基础

(1)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掌握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理解基因的的概念

(4)理解DNA分子的复制

(5)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考点3、遗传的基本规律

(1)掌握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4)掌握伴性遗传

考点4生物的变异

(1)掌握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掌握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理解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

(5)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考点5人类遗传病

(1)了解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了解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考点7生物的进化

(1)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理解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例1.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

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

A.2/10B.7/10C.2/9D.7/9

例2.从某动物产生的精子中提取出四个,经测定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与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四个精子至少来自两个精原细胞

B.这四个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C.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D.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例3.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

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类型(A)。

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

亲本:

白色、正常(父本)X白色、棒型(母本)

雄子代:

都是黄色、正常;

雌子代:

都是白色、正常。

A.Ccaa(父)×

CcAa(母)B.ccAa(父)×

CcAa(母)

C.ccAA(父)×

CCaa(母)D.CcAA(父)×

Ccaa(母)

本专题的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查形式为综合考查,考查的主要内容为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及两定律的应用。

通常是后面4个大题之一。

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分析能力。

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为理解层次,试题难度较高。

结合前五次考试的试卷分析对本专题的易错易失分点需强化训练,计划5课时(5月7日——5月12日)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不准确、不会计算

育种方法和人类遗传病

育种方法的过程及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式

不准确

对于上述各考点、知识点,艺术班不做要求,平行班分别对待。

242的李佳鹏、张晨阳及243的许彤彤利用下午大课间和晚自习时间个别辅导

三、生物与环境

考点1、植物的激素调节

(1)掌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2)了解其他植物激素

(3)掌握植物激素的应用

考点、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掌握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理解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了解人脑的高级功能

(4)掌握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

考点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

(2)掌握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掌握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理解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了解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考点4种群和群落

(1)掌握种群的数量变化

考点5生态系统

(1)掌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2)掌握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3)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

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形状、大小很像人的心脏,有可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但会遭到人体的强烈排斥,这主要是因为该动物有一对纯合的基因(AA)能表达GT酶,从而使细胞表面具有一种多糖类物质。

人体能够识别该多糖类物质,从而确定该心脏是外来的异种器官。

经过科学家多年努力,目前得到了编码GT酶的一对基因中有一个丧失表达功能的一些新型个体(Aa)。

请回答:

(1)人体对该动物心脏的排斥,是人类     系统起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人体的  与该动物的  相互作用。

(2)上述新型个体能否作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

为什么?

(3)今后用常规的杂交方法能否获得GT酶一对基因都丧失表达个体?

说明理由。

例2.香蕉栽培品种多为三倍体,其繁殖方式缺少遗传变异性,且由香蕉束顶病毒引起的香蕉束顶病,对香蕉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

下列有关生产中的针对性措施不包括()

A.可以利用此病毒抗原的特异性获得抗血清,通过抗原——抗体的凝集反应,判断香蕉苗是否染有病毒

B.监控香蕉苗的染毒情况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用DNA探针检测

C.采用基因工程,对香蕉的抗病毒能力进行针对性改良

D.采用杂交育种,获得新的香蕉品系提高抗病能力

例3.下图

(一)中所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简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

(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图

(一)

(二)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A、①—甲B、②—甲C、③—丙D、④—乙

本专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及生物与群落,关于调节大多数时候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

试题一般以中档题为主,本专题题型延续选择题、填空题、综合推断题及实验题的形式,在高考题的四个大题有有两个,一个是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个是生物与环境,大约占到20分左右,结合日常生活实践进行考查。

结合前五次考试的试卷分析对本专题的易错易失分点需强化训练,计划4课时(5月13日——5月17日)

植物激素的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多个知识点

记忆不准确、不推理、不观察

讲与练

食物链与食物网,种群数量的变化

知识点较多、较碎

过于简单,学生粗心,经常出错

全体

针对本专题,艺术生只要求回答一到两个问题,但是生物与环境的题要求全答。

平行班力争完成大部分,好学生要求得满分。

242的刘通、王雅梦,243的马辉碧、桑爱明等应重点关注,指出具体处理办法。

四、生物技术实践和现代生物科技

考点1微生物的利用

(1)掌握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掌握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掌握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

(4)了解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考点2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1)掌握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2)了解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3)了解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4)掌握植物的组织培养

(5)了解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6)了解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现代生物科技

考点1基因工程

(1)了解基因工程的诞生

(2)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3)掌握基因工程的应用

(4)了解蛋白质工程

考点2克隆技术

(1)掌握植物的组织培养

(2)了解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3)掌握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考点3胚胎工程

(1)了解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2)了解胚胎干细胞的移植

(3)掌握胚胎工程的应用

考点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本专题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选修中的一些实验及当今社会的一些热点话题,主要以记忆为主,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这部分知识综合前几次月考的情况学生做选一的比较多,题也较简单,理解的多。

所以对于这部分知识不管是艺术班、平行班还是优班、复习班都要求学生识记,并安排小组长查组员记得情况,老师适当的抽查。

计划4课时(5月18---5月21日)。

五、选择题非选择题做题的方法与技巧,计划4课时(5月22日---5月25日)

*、选择题的专题训练;

选择题侧重于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同时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命题者常常使干扰选项具有同等甚至更强的吸引力。

因此,不把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考点内容吃透,不具备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很难做好高考命题者所设计的选择题的。

在进行强化训练时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强化基础,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完整分析

例题:

2.多角度变式训练,实现精炼多思

3.设置由选项到题干的训练,熟悉命题意图例题

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

该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 

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

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 

D.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1)(m-A)个

4.设置由题干到选项的训练,明确解题思路。

下列物质中具有识别作用的是 

A.糖蛋白 

B.抗体 

C.RNA聚合酶 

D.DNA限制性内切酶 

5.设置由图解到题干、选项的训练,提高对重点内容的设疑解决能力,提供最大的思考空间

例题5:

6.查漏补缺,及时解决在解题判断上的似是而非问题

如果在解题时常出现判断似是而非的问题,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知识点间的联系尚未建立,缺乏对重点知识归纳总结,未形成优化知识体系。

癌细胞的特征在必修1的6.4《细胞的癌变》已经进行了归纳,但是在必修1的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同样有讲到相关的内容(P41,与生活的联系),那么在命题时就完全可能结合起来考查:

下列关于癌细胞分化程度和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分化程度低、细胞黏着性降低

B、分化程度高、细胞无限增殖

C、分化程度低、产生癌胚抗原

D、分化程度高、细胞形态结构无变化 

*非选择题的解题的专题训练

一).文字叙述类非选择题解题的一般规律:

读题信息搭桥要解决的问题明确题意审题

分析综合

判断

推理

知识定位

1.读题,提取信息。

这是解题的第一步。

信息不仅来自题干,还来自小题;

既有外显的又有隐含的信息。

要仔细分析。

有时从要回答的问题入手再读题,直接提取有效信息。

2.审题,明白题意。

明白题意就是弄清题中告诉你什么?

要你回答什么。

3.知识定位。

知识定位就是圈定知识范围,从而确定思考的范围和途径,避免盲目思考,无头无绪,一筹莫展。

4.联系搭桥。

即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搭桥。

用比较、判断、推理、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围绕已知和未知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找出相互联系的知识

二).图表类非选择题解题的一般规律:

1.坐标类第一,理解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如:

左图横坐标表示光照强度由弱到强的变化,纵坐标表示每小时每100cm2叶面积吸收的CO2的mg数。

右图注意纵坐标横轴上方为正值,下方为负值。

●左图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产生量与氧气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曲线,请据图回答:

(1)在a~d给出的4条曲线中,正确的一条是。

(2)请对出现的该曲线进行分析。

第二找出关键的数,即重要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及各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

第三,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一般横坐标是自变量,纵坐标是因变量。

坐标上的曲线实际上是“横坐标”对“纵坐标”的影响结果。

描述曲线可以是“横坐标的变化对纵坐标如何影响”或反过来“纵坐标随横坐标的变化而如何变化”。

2.表格类:

这是一类把许多生物学数据及其他资料用表格形式进行统计,呈现给考生的一类考题。

表格一般有横向(行)项目和纵向(列)项目,同向项目可以是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类别。

纵横交叉处就是对应的数据或其他资料。

有效信息就在其中。

解题思路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

弄清表格设置的目的;

行和列各有哪些项目(包括单位、说明);

行、列各有什么规律。

第二步:

理解表格的行、列含义。

,如:

高中生物第一册表4—1“人体内的一些主要激素”就是一种陈列类的表格,目的是把文字叙述变成表格形式,简单明了,其中表达的信息也是一目了然。

又如03年第33题中的表格:

处理

A

B

C

SiO2

CaCO3

95%乙醇(10毫升)

蒸馏水(10毫升)

绝大多数表格均有比较的目的,因此就要找出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异、同和相互联系。

●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

膜类别

物质种类

变形虫细胞膜

小鼠肝细胞膜

人红

细胞膜

线粒体内膜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

蛋白质(%)

54

44

49

76

70

脂质(%)

42

52

43

24

30

糖类(%)

8

(1)依据上述数据,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

(2)这些膜在化学物质的主要区别是          。

分析:

表中,包括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两大类。

寻找共同点:

纵向看,这些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寻找不同点:

横向看,细胞器膜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质含量较低,细胞膜则相反;

细胞膜含有糖类,而细胞器膜不含糖类。

第三步:

挖出表格隐含的信息。

即联系生物学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推理,弄清表格告诉你什么?

题目要你回答什么?

本专题内容较多,重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分析比较能力,所有层次的学生都需要掌握这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高考中生物只有这两种题型。

建议艺术生能保证选择题的1、2得分,非选择题每一个题的1、2小题的满分。

选修的满分,加强记忆。

优班学生认真审题保证把每一个会做的题得满分。

平行班学生艺术班学生要求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