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自动抽号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30339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8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自动抽号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银行自动抽号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银行自动抽号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银行自动抽号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银行自动抽号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自动抽号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银行自动抽号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自动抽号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自动抽号系统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2015.01.03——

2016.01.09

检查,校验设计,撰写毕业设计

教师对进度计划实施情况评价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表作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银行自动抽号系统的设计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套银行排队叫号系统。

该系统是以排队抽号顺序为核心,客户利用客户端抽号,工作人员利用叫号端叫号;

通过显示器及时显示当前所叫号数,客户及时了解排队信息,通过合理的程序结构来执行排队抽号。

以提高排队等待效率,解决排队秩序混乱,前拥后挤等现象,实现排队自动化,规范化。

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客户不必为排队浪费大量精力,便于管理排队秩序,同时适应信息时代管理数字化的要求,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

用微动开关进行抽号叫号,然后经由基本门电路进行处理,最后输出显示在数码管上。

通过微动开关给计数器提供上升沿(下降沿)来时计数器计数,记录上升沿(下降沿)的个数,从而记录客户(抽号者)的抽好号码。

叫号情况类似抽号,当叫号完后,清零抽号叫号。

重新开始抽号叫号。

关键词:

银行抽号;

电路;

仿真

subject

Abstract:

ThispaperhasdesignedalineQueuenumbersystem.Thesystemisbasedontheorderofthecorelinepumping,pumpingcustomersusingtheclientnumber,client'

sstaffcalledthenumbercallednumber;

throughthedisplayshowsthecurrenttimethecallnumbers,customerslineuptokeepabreastofinformation,throughreasonableprogramstructuretoimplementthepumpinglinenumber.Toimprovetheefficiencyofwaitingtoaddressthequeuedisorder,extrusionandotherphenomenaaftertheformerowner,toachievelineautomationandstandardization.Throughtheuseofthesystem,customersdonothavetolineupwastingalotofenergy,easytomanagequeuingorder,whileadaptingtothedigitalinformationagemanagementrequirements,improveservicelevelsandquality.

Usingthesmokehowling,microswitch,andthenthroughthebasiccircuit,theoutputdisplayedonthedigitalpipe.Throughthemicroswitchtocounterrisingprovidecomealong(fallingedge)countandrecordrisealong(fallingedge),thenumberofcustomersandrecordthegoodsmoke(smoke)number.

Anoisesimilartoasmoke,whenafterthecry,smokehowlingnumberzero.Startpumpinghowling.

Keywords:

Bankpumpingnumber;

circuit;

simulation

目录

1银行自动叫号系统总方案1

1.1方案一1

1.2方案二1

1.3方案三2

1.4系统方案对比论证2

2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元器件的选择3

2.1单元电路的设计3

2.1.1取号系统的原理设计3

2.1.2叫号系统的原理设计4

2.2元器件的选择5

2.2.1显示模块的选择论述5

2.2.2译码器的选择6

2.2.3计时器的选择9

2.2.4逻辑门的选择11

3电路图及multisim仿真12

3.1系统完整电路图12

3.2multisim仿真完整电路13

4设计仿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17

5元器件清单18

结束语19

参考文献20

1银行自动叫号系统总方案

1.1方案一

采用如图1-1所示的原理框图,通过按键给计数器脉冲,并通过译码器驱动数码管显示,完成取号、叫号功能,同时叫号按键外接有源蜂鸣器实现提示客户的作用。

图1-1方案一系统方框图

1.2方案二

采用如图1-2所示的原理框图,以ATMEGA16单片机为核心,利用微动开关抽号及叫号,经单片机处理后,输出到LCD1602上显示,完成排队取号流程。

图1-2方案二系统方框

1.3方案三

采用如图1-3所示原理框图,用微动开关进行抽号叫号,然后经由基本门电路进行处理,最后输出显示在数码管上。

图1-3方案三系统方框图

1.4系统方案对比论证

方案一通过使用逻辑门和集成计数器芯片,选用共阴极数码管及其配套的译码器实现取号叫号的功能。

设计所需芯片相对门电路较少;

对单片机而言,实现功能较复杂,焊接也相对复杂,但是方案一只需硬件实现即可,而单片机需要写入大量的初始化程序,而造成方案三的工作量变得很大。

基于数电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从焊接难易程度,实现功能的难易程度以及节约成本方面综合考虑,我最终选择方案一来实现银行自动叫号系统的功能。

2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元器件的选择

2.1单元电路的设计

2.1.1取号系统的原理设计

设计要求:

(1)顾客按下拿号键以后,系统根据排队人数自动为该顾客排号,拿号端两位数码管显示该顾客的编号。

即用两位数码管记录脉冲(按下拿号键)到来后计数器的计数。

(2)系统最大接受30个排号,即1号到30号。

即数码管是30进制的,可由两位数码管级联扩展得到。

(3)当排号超过30时,拿号端两位数码管全灭,报警LED灯亮。

根据设计要求设计的取号系统(图2-1)如下:

图2-1取号系统

2.1.2叫号系统的原理设计

(1)有5个窗口为顾客办理业务。

即叫号有五个输入端提供脉冲(按下叫号键)到计数器计数。

(2)当银行客服人员按下自己窗口的叫号键时,叫号端两位数码管显示当前排在第一位的号码。

其他窗口按下叫号键时,所叫号码将依次后移。

即计数后等待叫下一个号,实际符合计数器的工作机理。

(3)当30个号码全部叫完,拿号端自动恢复拿号,报警LED灯熄灭。

叫号完毕,即计数满进制后,取号系统被清零,LED不再报警。

叫号系统等待下一轮重新叫号。

根据设计要求设计的叫号系统(图2-2)如下:

图2-2取号系统

2.2元器件的选择

2.2.1显示模块的选择论述

方案一:

数码管(图2-3)显示

图2-3四位八段数码管

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可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

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阳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5V,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地线GND上,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阳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八段数码管比七段数码管多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多一个小数点显示);

按能显示多少个“8”可分为1位、2位、4位等等数码管。

优点:

亮度高,显示大。

驱动部份的软件简单。

缺点:

与液晶相比,耗电及体积大,占用引脚较多,显示内容较少。

在设计银行自动叫号系统中我选择了共阴七段数码管。

通过两位七段数码管的联合读数来显示取号叫号的号码。

2.2.2译码器的选择

之前我选择了七段共阴极数码管,多位共阴极数码管将其接地端连在一起,要选择与其配套的译码器,我选择了74LS48。

74LS48芯片是一种常用的七段数码管译码器驱动器,常用在各种数字电路和单片机系统的显示系统中。

74LS48/SN74LS48引脚功能图如图2-4。

74LS48的输出格式如图2-5。

74LS48的逻辑图如图2-6。

74LS48芯片内部逻辑图2-7。

7段显示译码器74LS48是输出高电平有效的译码器,其功能表如表2-1。

图2-474LS48/SN74LS48引脚功能图

工作电压:

5V 

74LS48除了有实现7段显示译码器基本功能的输入(DCBA)和输出(Ya~Yg)端外,7448还引入了灯测试输入端(LT)和动态灭零输入端(RBI),以及既有输入功能又有输出功能的消隐输入/动态灭零输出(BI/RBO)端。

由7448真值表可获知7448所具有的逻辑功能:

(1)7段译码功能(LT=1,RBI=1)

在灯测试输入端(LT)和动态灭零输入端(RBI)都接无效电平时,输入DCBA经7448译码,输出高电平有效的7段字符显示器的驱动信号,显示相应字符。

除DCBA=0000外,RBI也可以接低电平,见表1中1~16行。

(2)消隐功能(BI=0)

此时BI/RBO端作为输入端,该端输入低电平信号时,表1倒数第3行,无论LT 

和RBI输入什么电平信号,不管输入DCBA为什么状态,输出全为“0”,7段显示器熄灭。

该功能主要用于多显示器的动态显示。

(3)灯测试功能(LT 

=0)

此时BI/RBO端作为输出端,端输入低电平信号时,表1最后一行,与及DCBA输入无关,输出全为“1”,显示器7个字段都点亮。

该功能用于7段显示器测试,判别是否有损坏的字段。

(4)动态灭零功能(LT=1,RBI=1)

此时BI/RBO端也作为输出端,LT 

端输入高电平信号,RBI 

端输入低电平信号,若此时DCBA=0000,表1倒数第2行,输出全为“0”,显示器熄灭,不显示这个零。

DCBA≠0,则对显示无影响。

该功能主要用于多个7段显示器同时显示时熄灭高位的零。

图2-5输出格式

图2-6译码器逻辑图

图2-7芯片内部逻辑图

表2-174LS48的功能表

数码管及其配套译码器的连接如图2-8。

图2-8数码管的连接

2.2.3计时器的选择

该系统实际实现的是30进制加法计数器的加法计数。

经综合考量,我选择集成计数器40192,通过计数器的级联扩展形成30进制加法器。

40192------十进制同步加/减计数器(有预置端,双时钟) 

40192为可预置BCD可逆计数器,其内部主要由四位D型触发器组成,与一般计数器不同之处在于加计数器和减计数器分别由两个时钟输入端。

40192具有复位CR、置数控制/LD、并行数据D0~D3、加计数时钟CPu、减计数时钟CPD等输入,当CR为高电平时,计数器置零。

当/LD为低电平时,进行预置数操作,D0~D3上的 

数据置入计数器中,计数操作由两个时钟输入控制。

当CPD=“1”时,在CPu上跳变时计数器加1计数;

当CPu=“1”时,在CPD上跳变计数器减1计数。

除四个Q输出外,40192还有一个进位输出/CO和一个借位输出/BO,/CO和/BO一般为高电平,只有在加计数模式,当计数器达到最大状态时,/CO输出一个宽度为半个时钟周期的负脉冲,在减计数模式,当计数器全为零时,/BO输出一个宽度为半个时钟周期的负脉冲。

CC40192引脚排列CC40192时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如图2-9所示。

图2-9CC40192(74LS192)引脚图

图中LD—置数端CPU—加计数端CPD—减计数端

CO—非同步进位输出端

BO—非同步借位输出端D0、D1、D2、D3—计数器输入端Q0、Q1、Q2、Q3—数据输出端CR—清除端CC40192(同74LS192,二者可互换使用)的功能如表2-2

图2-2CC40192(74LC192)的功能表

40192通过级联扩展进制,实现任意进制的转换。

级联如图2-10。

图2-1040192计数器的级联使用

通过级联可以实现将十进制计数器扩展成任意进制,使计数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40192芯片内部逻辑图如图2-11。

图2-11芯片内部逻辑图

2.2.4逻辑门的选择

反馈清零中高低电平的协调配合使用,多输入端的同时输入等情形需要使用逻辑门。

在设计银行自动叫号系统中,我使用了多个两输入与非门、与门、或门、非门等来实现取号叫号等端口的连接及中间过程所需的高低电平转换及并联输入形式。

此外,还可以使用集成芯片来替换门电路,如用74LS00四组2输入端与非门代替多组与非门;

CD4071四组2输入或门代替多组或门电路;

74LS08四组2输入与门来实现多组与门的功能;

74LS04集成非门芯片代替多组非门电路等等。

使用集成芯片使电路焊接方便,更容易避免出错。

电路看起来更加简洁,方便检测,抗干扰能力强。

使用时选择集成逻辑门芯片来设计实现自动叫号系统。

3电路图及multisim仿真

3.1系统完整电路图

完整设计电路图在仿真软件multisim中设计画出如下图3-1:

图3-1系统完整电路图

工作原理:

取号:

初始清零后,计数器等待计数。

第一个客户按下开关后,取号端计数器由于高电平脉冲触发,计数器计数为1,并通过译码器在两位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此时,叫号端计数器被封锁,叫号不能实现。

取号端计数器保持所记的数据直到第二个客户按下取号键,计数器变为2,如此下去,直到计数满进制达到30。

此时,叫号端封锁被打开,而取号端二极管正极的由之前的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导通,报警灯亮,其配套译码器灭灯引脚BI(低电平有效)处电平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取号端数码管灯灭。

此时,取号端被封锁,输入脉冲(按下取号键)不再计数。

叫号:

叫号端封锁被打开后,输入脉冲即能计数,5个服务窗口用或门连接,因而只要有一个窗口按下叫号键计数器就能计数,并封锁取号端,叫号端计数器工作如取号端计数器,不再赘述。

一旦叫号计数器达到30,叫号系统将被全部清零,回到初始状态。

重新进入取号。

3.2multisim仿真完整电路

依照工作原理,选择取号叫号中的特殊状态来描述设计是否实现自动叫号系统的功能。

初始化,计数等待开始。

此时,客户还未取号。

multisim仿真如下图3-2:

图3-2初始化计数器

此时,第一个客户按下取号键。

multisim仿真如下图3-3:

图3-3第一个客户取号仿真图

其余客户继续按下取号键,到第四个客户。

multisim仿真如下图3-4:

图3-4第四个客户取号仿真图

到第十三个客户。

multisim仿真图如下图3-5:

图3-5第十三个客户取号仿真图

到第二十五个客户按下取号键,multisim仿真图如下图3-6:

图3-6第二十五个客户取号仿真图

到第二十九个客户按下取号键,multisim仿真图如下图3-7:

图3-7第二十九个客户取号仿真图

当计数满三十后,数码管灭,报警灯亮。

服务窗口开始叫号,当叫到第一个号。

multisim仿真图如下图3-8:

图3-8叫号叫到第一个客户仿真图

服务窗口叫到三号。

multisim仿真图如下图3-9:

图3-9叫号叫到第三个客户仿真图

当叫号满进制(30)后,叫号系统全部清零。

叫号系统又回到初始状态,重新开始下一轮的取号叫号。

仿真图的结果显示实现了自动叫号系统的设计。

可用于实践!

4设计仿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问题及相应解决一:

叫号结束后不能自动清零,查阅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并查阅了各种芯片的信息资料,其中取号叫号的互相封锁我想了很长时间过后,终于想到了方法,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仿真设计,经检查发现清零端接在了地上,不能自动清零。

通过将清零端接在叫号输出对应的逻辑门来反馈实现清零。

问题及相应解决二:

电压不匹配,导致中间过程有时会出现异常。

多多实践,动手进行设计,将电压调到匹配,使电路能正常工作。

在这次数电的课程设计中,我查阅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并查阅了各种芯片的信息资料,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仿真设计,其中取号叫号的互相封锁我想了很长时间过后,终于想到了方法,这让我在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这次设计的银行排队自动叫号系统虽然简单不及现在银行中所使用的系统,但也可以较好地让我们理解真正功能的实现,毕竟强大的功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来的。

而实现其要求的功能,对于那些要求不高的用户仍然可以满足需求。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只是不能只是一味地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学习,而是应该多多实践,动手进行设计。

通过对各种器件的连接方式的思考和检验,可以让我们的专业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整理、归纳和改进,让知识更深刻地印入自己的脑海里,真正地变成自己的东西。

同时,遇到了困难可以和同学进行讨论和学习,在巩固了自己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对系统设计更近了一步。

此外,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并且用适当的方法应对各个不同的问题,最终都解决了。

这让我了解到了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相信自己,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将一个个难题都攻克。

同时,我也学会了用书本、网上查资料、询问同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次的数电课程设计让我学会了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并对数电知识的掌握更加精熟。

5元器件清单

元件序编号

元件型号

数量

备注

1

CC40192芯片

4片

计数器

2

74LS48芯片

6片

译码器

3

74LS00芯片

1片

集成与非门

4

74LS08芯片

集成与门

5

74LS04芯片

集成非门

6

74HC32芯片

集成或门

7

单刀双掷开关

6个

模拟输入输出

8

发光二极管

1枚

报警

9

10V直流电源

一个

供能

10

开关、导线

若干

连线

结束语

在学校、院系领导的安排下,我们进行了此次也是我们大学生涯里的最后一次设计。

首先来说,这次设计是我学了全部课程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检验。

它考验了我是否真的牢固掌握了全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是否具有广泛的视角来看待电子方面的问题。

就我而论,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深深感觉到基础知识的不健全和不牢固,因此尚不能很灵活的解决所遇到的全部问题。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表现出了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漏洞,说明了基本功的不扎实。

所幸我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使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极大的帮助;

再者,本次毕业设计全面锻炼了我驾御知识的能力,使我对这几来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化、条理化、全面化的回顾和复习,让我懂得了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又学到了猎取其他知识的方法。

这些都将作为课本知识的有益补充,为我们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这次设计使我得到一次大规模检索相关资料的机会,提高了运用网络和专业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的能力。

由于此次毕业设计的角度限制和知识的不够系统和不够完善,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以完善此次毕业设计。

另外,真诚祝愿各位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本次毕业设计已经结束,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也锻炼了品质,通过这次认真而又细致的毕业设计,我对待事情的态度更加严谨更加有耐心,并且我更希望把所做的事情做好做完美,我想这将是一种很重要的财富。

感谢老师们的指导以及同学们的帮助,毕业设计的结束也是另一种开始,相信本次毕业设计会令我走得更远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毕业设计的完成代表着学习阶段的最终结束,也为我们在校理知识的学习画上了句号。

不由感慨颇多,宝贵的大学学习生活转瞬即逝,无论如何,我们的毕业设计已经结束了,我们要好好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并且要继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以便更新我们的知识系统。

重要的是,我们要将所获取的各种知识运用于实践,并用实践来休整我们的不足和缺陷,使我们真正理论扎实而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在此,我深深的感谢我所遇到的各位良师益友,是你们一起陪伴着我走过了大学的宝贵时光。

参考文献

[1]: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毛期俭主编.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及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

[3]:

伍时和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4]:

赵淑范等主编.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5]:

高吉祥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6]吕思忠等主编.数字电路实验与课程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3年

[7]邓勇等主编.数字电路设计完全手册.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