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沿海地区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9991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沿海地区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沿海地区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沿海地区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沿海地区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沿海地区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沿海地区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河北沿海地区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沿海地区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沿海地区总体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这标志着河北沿海等区域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加快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是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现实需求,更是落实国家战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整体实力的战略举措。

河北沿海地区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明显,具有对接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发展的先天条件,必将协同辽宁沿海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共同推进北方沿海地区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四)河北跨越发展的必然抉择。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3/4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70%的人口都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左右的沿海地带,世界最发达的都市经济圈、经济带也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沿海经济已经成为提升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沿海地区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实现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目标,必须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建设,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向沿海集聚,通过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形成极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沿海经济隆起带,促进沿海与内陆良性互动,全面提升全省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生态宜居水平。

  二、发展条件分析

  

(一)区位优势明显。

毗邻京津,东临渤海,面向东北亚,处于环渤海区域核心地带,是京津城市功能和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是华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门户,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条件。

  

(二)资源禀赋优良。

集中了全国10%的铁矿、10%的油气资源和10%的海盐产能,焦煤、非金属矿等资源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滩涂和盐碱荒地3000多平方公里,宜港深水岸线80公里,海洋生物多样,拥有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多得的优质沙滩,战略资源组合条件优越。

  (三)交通设施完善。

拥有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大港口,年吞吐量可达6亿吨。

区域交通网络相对完善,铁路公路网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初步形成连接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能源原材料集疏运体系,是全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和关内外运输的重要战略通道。

  (四)工业基础雄厚。

钢铁产量占全国12,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

建材、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的良好基础,已形成一批有相当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聚区。

  (五)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5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

秦皇岛北戴河、山海关是著名的国际旅游胜地,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沧州运河文化和杂技、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河北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但是,总量仍是不足,在结构和质量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产业层次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港口综合服务能力较低,功能单一;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外向型经济比重偏小;

战略资源开放利用水平较低,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

临港区域交通体系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较低;

城市化水平不高,城镇体系发育不足,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沿海中心城市。

  三、战略意义

  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关系河北长远发展,关系京津冀及“三北”地区经济发展大局,关系环渤海区域加速崛起,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环渤海地区综合实力。

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区域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增强环渤海地区综合实力。

  

(二)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将进一步强化与京津的分工与合作,为京津城市功能和产业转移提供空间,推动京津冀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升级,促进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

  (三)有利于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

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华北、西北的对内对外开放,深化与东北亚的交流合作,发挥承东启西、承外接内、辐射华北、西北和东北亚的战略作用,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

  (四)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沿海地区产业加速集聚,对于培育壮大临港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重化工业转型升级、构筑循环经济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五)有利于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加快河北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将进一步强化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增强抵御海啸、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整体功能,完善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水源地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海岸线资源,构筑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指导思想

  前瞻性。

把握世界沿海先进地区的发展趋势与发展经验,运用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最新技术,创新规划思路、方法和内容,以宽视野、高标准、大手笔,把沿海地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中国气派、河北特色、充满活力的地区。

  科学性。

把规划的科学性作为立足点,理论支撑与数据支撑相结合,科学确定沿海地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和环境承载能力,定量分析和合理安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等要素的比例与布局。

  共生性。

把沿海地区作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连接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纽带,强化沿海地区和环渤海其他沿海地区、内陆腹地及海外市场的相互依赖、共同生长,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形成包括交通、产业等的共生体,实现共生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性。

坚持生态优先,做足山、水、园林的文章,将山地、海洋、区域生态绿网和水网融为一体,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和绿色廊道,打造风光秀丽的滨海生态景观带。

  五、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近期到2015年,远期到2020年。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秦皇岛、唐山、沧州3市市域,陆域面积3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487公里。

其中,沿海前沿地带指11县(市、区)、9个产业功能区、1路、1带,陆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

  11个县(市、区):

山海关区、海港区、北戴河区、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滦南县、唐海县、丰南区、黄骅市、海兴县。

  9个产业功能区:

北戴河新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芦汉新区、渤海新区、冀中南工业聚集区、冀东北工业聚集区。

  1路:

滨海公路沿线,全长303公里(不含天津段约60公里),形成沿滨海公路的经济带。

  1带:

沿海经济带,包括沿海产业带、城市带、人口带和滨海旅游带。

第二篇 发展战略

  一、战略定位与目标

  

(一)战略定位。

  立足渤海湾、面向东北亚、对接京津冀、服务蒙晋陕,打造区域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成带动河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地,建设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试验区,中国东出西连的大通道。

重点建成:

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我国北方沿海生态良好的宜居区。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

新型工业化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以循环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式的工业体系;

港口布局和功能进一步完善,初步建成现代化综合港口群;

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

制度创新取得突破,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由2010年的7433亿元增加到1486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城镇化水平达到58%。

其中,11县、9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由2010年的2184亿元增加到8736亿元。

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8亿吨。

  到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开放型经济体系;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人与自然趋于和谐;

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

城乡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万元,城镇化水平达到64%以上。

其中,11县、9区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17500亿元。

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11亿吨。

  二、空间发展战略格局

  

(一)与京津共同构筑“T”字型区域空间结构。

  结合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行政区划特点,依托综合交通体系,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与周边区域共同构筑“T”字型空间结构,即由天津、廊坊、北京、张家口市构成发展主轴,由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市构成沿海经济带,形成辐射和带动内陆腹地、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构建“一带、两轴、三组团”空间发展格局。

  结合区位特点和发展实际,科学划定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等功能分区,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化地区集聚,在沿海地区形成“一带、两轴、三组团”空间发展格局。

  “一带”:

指沿海11县(市、区)和9个产业功能区构成的沿海经济带。

  “两轴”:

沿京沈高速公路的秦皇岛—唐山—北京方向发展轴、沿石黄高速公路的黄骅—沧州—石家庄方向发展轴,形成联系河北沿海与内外腹地的主要通道。

  “三组团”:

指秦皇岛组团、唐山组团和沧州组团。

秦皇岛组团包括秦皇岛主城区和青龙县、卢龙县2县。

唐山组团包括唐山市主城区和迁安市、遵化市、迁西县、滦县、玉田县等5县(市)。

沧州组团包括沧州市主城区和沧县、青县、任丘市、泊头市、河间市、盐山县、孟村县、吴桥县、东光县、南皮县、献县、肃宁县等12县(市)。

  三、区域发展路径

  

(一)港区城互动发展。

坚持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发展,使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在各自发展扩张的同时,形成相互之间协调并进、共同支撑的发展格局。

把港口发展所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与城市发展所提升的要素承载能力、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要素聚集能力统筹考虑,协同推进,走出一条协调发展、互动发展的新路子。

  

(二)区域协同发展。

在沿海与腹地之间,按照“立足海洋、依托内陆、陆海联动”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强港口建设、提升港口功能、健全集疏运服务体系,把海洋资源优势与陆域产业、市场、资金、科技、人才和机制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促进海陆经济一体化。

在沿海港口之间,进一步明晰功能定位和分工,加强相互协作,推动环渤海港口群成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整体协同的有机整体。

  (三)绿色循环发展。

把循环经济作为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以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着力打造企业内部循环,区域产业配套循环,城市、乡村、社会大循环三大循环体系,努力实现资源可循环利用、环境可循环净化。

  (四)外向拓展发展。

充分发挥港口优势,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沿海地区开放型发展。

强化与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联系,重点加强在产业、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扩大双方贸易规模;

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以境外加工贸易、承包工程、资源开发等多种形式开拓国际市场,拓展海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

  (五)创新驱动发展。

积极推进制度和科技创新,突破制约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后发优势转化为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第三篇 港口发展规划

  按照科学布局、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加快推进港口建设,加强岸线资源保护。

明确港口功能定位,推进各港口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推动港口建设、运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增长方式优、规模效应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秦皇岛港

  

(一)定位。

优化港口功能,调整港口布局。

加快实施“西港区搬迁改造”工程和山海关港区建设,拓展集装箱、杂货运输和旅游客运业务,将秦皇岛港打造成为国际性综合大港。

  

(二)目标。

到2015年,秦皇岛港港口吞吐量达到2亿吨,集装箱达到80万标准箱;

到2020年,秦皇岛港港口吞吐量达到2亿吨,集装箱达到100万标准箱。

  (三)行动计划。

将西港区散货功能逐步调整到东港区,并实施山海关港区建设。

以海滨路东段和东南山片区开发改造为突破口,推进西港区综合开发改造,建设集休闲旅游、商务会展、金融商住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和河北港口经济服务中心。

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西港区除集装箱以外杂货能力全部转移至东港区,在东港区大力发展散杂货和集装箱物流;

在海港区和北戴河新区规划建设秦皇岛游轮、游艇码头,与国际游轮运营机构形成战略联盟,对接和融入国际高端旅游网络,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提升国际旅游产品档次。

  二、唐山港

形成以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为核心,丰南港区为补充的港口布局,将唐山港打造成为国际性综合大港,服务内蒙、三北地区新的欧亚通道。

其中,曹妃甸港区定位为大型综合港区,京唐港区定位为大型综合港区,丰南港区定位为为区域综合运输服务的综合性港区。

到2015年,唐山港港口吞吐量达到3亿吨,集装箱达到240万标准箱。

到202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5亿吨,集装箱达到300万标准箱。

重点实施煤炭、矿石、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建设液化天然气(LNG)、集装箱、通用散杂货、液体化工泊位及客滚泊位,适时启动曹妃甸港区第五、六港池和丰南港区开发建设。

曹妃甸港区煤炭、铁矿石专业化码头通过能力达到3亿吨以上,形成全国最大的大宗干散货储运中转基地。

结合临港产业和腹地经济发展需要,建设一批液体散货、杂货和多用途码头,逐步增强“北煤南运”功能,打造大型综合港区。

京唐港区重点加强杂货、液体化工和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建设,以及煤码头功能调整,积极发展集装箱物流,形成京津冀地区集装箱运输的新局面。

丰南港区作为唐山港的重要补充,重点发展杂货、干散货、集装箱和重件运输,为后方冶金、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服务,形成为区域综合运输服务的综合性港区。

在曹妃甸湿地依托现有景区打造国际级旅游度假区,与唐山湾生态城共同建设港区绿色家园。

  三、黄骅港

形成以煤炭港区、散货港区、综合港区为主,河口港区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加速由煤炭装船港向综合性港口转变,打造区域性综合大港,成为沟通冀中南以及山西、豫北、鲁西北等地的出海口。

到2015年,黄骅港港口吞吐量达到2亿吨,集装箱达到170万标准箱。

到202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2亿吨,集装箱达到200万标准箱。

增强“北煤南运”功能,强化在全国“北煤南运”下水港中的地位。

重点实施综合港区二期工程,有序推进煤炭、矿石、原油、集装箱、液体化工等专业化泊位和通用泊位建设。

散货港区和综合港区主要服务腹地经济,按照“因港而生、临港而立、依港而兴”的发展路径,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依托区位优势、腹地产业支撑和疏港交通体系,大力发展集装箱物流。

第四篇 产业发展规划

  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一)发展理念。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行绿色增长模式,使经济活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努力构建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符合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方向的绿色产业体系。

  

(二)发展路径。

  充分利用外部发展环境,发挥自身资源及能力支撑优势,遵循“自生、内联、外引”的产业发展路径,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

  1自生。

科学开发利用港口、岸线、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寻求自身资源衍生的产业发展路径。

  2内联。

顺应国家战略重心北移趋势,结合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承接产业转移,走出一条关联协同的产业发展路径。

  3外引。

顺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充分利用自身区位及资源优势,积极寻求国际对接,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

  (三)发展重点。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沿海经济特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优化发展以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建材和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高技术服务和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特色农业,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为主的产业结构。

  1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整合重组的原则,打造现代化的世界级钢铁生产基地。

按照发展整机、壮大配套、培育龙头、推进聚集的原则,打造中国北方重型装备制造基地。

按照扩大规模、集约集聚、延伸链条、循环发展的原则,打造现代化的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

立足京津冀建设需求,优化调整建材产品结构,打造北方重要的新型建材基地。

  2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以半导体照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消防电子、楼宇自控设备、数字医疗仪器制造等电子设备整机和配套元器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轨道交通装备、核电装备、医学工程装备、工业智能装备等,培育航空装备产业等高端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积极发展以新型合金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结构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

推进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组沿海及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推广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

大力推广以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与节能环保服务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

积极发展医药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三大港口为龙头,规划建设一批以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为主的现代物流园区,打造国内外联通、京津冀一体的国际化现代综合物流基地。

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海滨旅游资源,建设滨海休闲旅游带、生态观光旅游带、长城风光文化旅游带和沧州运河文化旅游带,依托唐山近现代工业文明和地震遗迹、清东陵、吴桥杂技、沧州武术等打造人文旅游品牌;

加快旅游开发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旅游企业集团,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做大做强金融服务业,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出版印装发行、现代传媒、文化演艺、影视创作、动漫游戏、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

大力推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构建以大型综合性商业为龙头的中央商务区,建设国际性代理中心、采购中心和商业信息中心。

积极承接软件开发、金融后台数据分析、工业设计、动漫外包等高端外包业务,建设服务外包基地。

  4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形成一批小麦、玉米、杂粮等优质粮生产基地。

面向京津市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绿色有机蔬菜,做大做强优势蔬菜品牌,建设高档蔬菜和出口蔬菜生产基地。

改良果品品种,培育知名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特色优势果品基地。

加快良种繁育和优质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推进集中饲养、规模饲养、绿色饲养,建设京津优质肉类等畜禽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面向东北亚建设珍稀皮毛养殖基地。

利用好沿海滩涂和浅海资源,大力发展优质水产品养殖,推广水产品精深加工和保鲜保活,提高水产品附加值。

加快发展远洋捕捞业和休闲渔业。

充分利用山区林木、沿海湿地及林地、乡村田园、乡村民俗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建设一批集科技、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和休闲农庄。

  5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以提升海洋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打造临港产业集群为重点,以培育海洋新兴产业为方向,推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海洋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加快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深化发展海洋盐业及盐化工业;

积极培育海洋生物产业,加快海水综合利用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建设新兴海洋产业基地;

整合提升临港钢铁产业,发展壮大临港石化产业,调整优化临港能源产业。

  二、构建沿海产业带

  以沿海高速和滨海公路为纽带,促进产业和优质生产要素向滨海地区聚集,重点打造曹妃甸新区、渤海新区两个增长极,构建“11县(市、区)、9区、6基地”的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

  

(一)沿海11县(市、区)产业发展。

  1山海关区。

重点发展船舶修造及配套、铁路器材、风电设备、核电装备、港口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

  2海港区。

重点发展旅游业、港口物流、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玻璃及深加工、粮油食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3北戴河区。

重点发展高端旅游、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会展商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产业。

  4抚宁县。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金属压延、建材、服务外包、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5昌黎县。

重点发展葡萄酒、商贸流通、海洋经济、特色种植、机械加工、畜禽养殖等产业。

  6乐亭县。

重点发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能源、现代物流、滨海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

  7滦南县。

重点发展农副产品与海产品加工、制盐、化工、食品、电子等产业。

  8唐海县。

重点发展环保设备、装备制造、新材料、港口物流、休闲旅游、商务会展等产业。

  9丰南区。

重点发展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精品陶瓷、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现代物流、观光旅游等产业。

  10黄骅市。

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港口物流、海水养殖及海产品加工等产业。

  11海兴县。

重点发展盐化工、临港物流、装备制造、新能源、轻工食品等产业。

  

(二)建设9大产业功能区。

  1北戴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