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110746号304页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9956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制110746号304页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机制110746号304页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机制110746号304页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机制110746号304页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机制110746号304页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制110746号304页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

《机制110746号304页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制110746号304页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制110746号304页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docx

2.定位方式定位元件的确定..................................7

3.夹紧方案及计算..........................................9

三夹具总装结构确定.........................................10

1.夹具图上公差,尺寸......................................10

2.技术要求................................................10

四误差分析与计算...........................................11

五主要零件的设计说明.......................................12

六夹具的设计要求...........................................12

七夹具的使用与维护.........................................12

八设计总结.................................................13

九参考资料.................................................13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连杆铣削槽口工序夹具设计

设计内容与要求:

1.制定连杆—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选择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

2.对所制定的工艺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和计算;

3.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主要表面的总余量;

4.确定主要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5.对两道工序进行工序设计,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画出的工序简图,选择切削用量,计算时间定额;

6.设计 铣削槽口工序 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进行必要的计算(如夹具组件结构尺寸计算,切削力、夹紧力、定位误差、导向误差计算等);

7.对 葛海星同学的设计进行校对;

8.编写设计说明书。

车间设备(与设计有关的设备):

X62W

设计小组:

葛海星方勇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成绩:

工作态度

(满分20)

设计质量

(满分60)

答辩

(满分10)

校对品质

总评

1.1产品零件图

工件已加工过的大小头孔径分别为φ42.6-0.009-0.025

mm和φ15.3-0.042-0.053

mm,两孔中心距为57±

0.06mm

,大、小头厚度均为14.30-0.1mm。

如图1。

1.2零点重点技术要求

1.2.1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

选择高速钢圆柱铣刀,根据槽口要求,选铣刀直径

=10mm,齿数为8

1.选择切削用量

1)

=5mm

=3.2mmaf=0.1mm

2)决定进给量

根据查表取

=0.10mm/z

(1)选择车刀后到面最大磨损量为0.4mm,刀具寿命为T=120min。

(2)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10,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9修正系数为0.87,所以

(3)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

根据铣床X62W型万能铣床说明书,选择

(4)计算基本工时

式中L=l+η+Δ,其中l=2×

90mm=180mm,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25,η+Δ=17mm

tm=(180+17)/85=1.37min

1.2.2加工要求

在加工槽口时。

槽口的宽度由刀具直接保证,而槽口的深度和位置则和设计的夹具有关。

槽口的位置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1)槽口的中心面应通过φ42.6-0.009-0.025

mm的中心线,但没有在工序图上提出,说明此项要求精度较低,因此可以不作重点考虑。

(2)要求槽口的中心面和两孔中心线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45°

±

10′。

为保证槽口的深度3.2+0.40mm和夹角45°

10′,需要分析与这两个要求有关的夹具精度。

二确定夹具的设计方案

2.1基准面的选择

在槽口深度方面的工序基准是工件的相应端面。

从基准重合的要求出发,定位基准最好选择此端面。

但由于要在此端面上开槽,开槽时,此面必须朝上,相应的夹具定位势必要设计成朝下,这对定位、夹紧等操作和加工都不方便。

因此,定位基准选在与槽相对的那个端面比较合适。

由于槽深的尺寸公差较大(0.2mm),而基准不重合造成的误差仅为0.1mm,所以这样选择定位基准是可以的。

2.2定位方式,定位元件的确定

在保证夹角45°

10′方面,工序基准是双孔中心线所在的平面,所以定位工件采用一圆柱销和一菱形销最为简便。

由于槽开在大头端面上,槽的中心面应通过孔

的φ42.6-0.009-0.025mm中心线,这说明大头孔还是槽口的对称中心面的工序基准。

因此,应选择大头孔φ42.6-0.009-0.025mm

作主要定位基准,定位组件选择短圆柱销(限制两个自由度)。

而小头孔φ15.3-0.042-0.053mm

作次要定位基准,定位组件选择菱形销(限制一个自由度),如图2.

图2

在每个工件上铣八个槽,除正反两面分别装卸加工外,在同一面的四个槽的加工也可采用两种方案:

一是采用分度机构在一次装夹中加工,由于不能夹紧大头端,夹具结构比较复杂,但可获得较高的槽与槽间的位置精度;

另一方案是采用两次装夹工件,通过两个菱形定位销分别定位(如图2),由于受两次装夹定位误差的影响,获得的槽与槽间的位置精度较低。

鉴于本夹具设计中槽与槽间的位置精度要求不高(夹角45°

10′),故可采用第二种方案。

2.3夹紧方案,夹紧元件确定,夹紧力计算。

2.3.1夹紧方案

本设计的夹紧机构采用螺钉压板较为合适。

可供选择的夹紧部位有两个方案:

一是压在大端上,需要两个压板(让开加工位置);

另一是压在杆身上,此时只需一个压板。

前者的缺点是夹紧两次,后者的缺点是加紧点离加工面较远,而且压在杆身中部可能引起工件的变形。

考虑到铣削力较大,故采用第一种方案(如4)。

图4

2.3.2夹紧元件的确定

夹具的设计除了考虑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之外,还要考虑夹具如何在机床上定位,以及刀具相对夹具的位置如何确定。

对设计中铣床夹具,在机床的定位是以夹具体的底面放在铣床工作台面上,再通过两个定向键与机床工作台的T型槽相连接来实现,两定向键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些(如图5)。

刀具相对夹具位置采用直角对刀块及厚度为5mm的塞尺来确定,以保证加工槽面的对称度及深度要求(如图5)。

图5

2.3.3夹紧力计算

根据单位切削力计算公式

查表得

根据切削力计算公式

得切削力为

=1069.2故切削力取1100N

根据夹紧力的计算公式,每个压板需给工件的夹紧力为

式中K为安全系数取K=1.6,f为工件与定位组件之间的摩擦因子,取f=0.5

=1760N。

=1800N

即每个压板需给工件的压紧力为1800N时满足要求。

三确定夹具的主要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如图5所示,在该夹具总图中需标注有关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

3.1夹具总图应标尺寸,公差

(1)夹具最大轮廓尺寸:

180mm×

140mm×

70mm

(2)定位组件的定位尺寸及各定位组件间的位置尺寸为φ42.6mm

、φ15.3mm及(57±

0.06)mm。

(3)两菱形销之间的方向位置尺寸45°

5′.

(4)对刀组件的工作面与定位组件的定位面间的位置尺寸为(7.85±

0.02)mm及(8±

0.02)mm。

(5)夹具定向槽与夹具定向键的配合为

(6)夹具体与定位套的配合为φ25

及φ10

3.2技术要求

(1)圆柱销,菱形销的轴心线相对定位面夹具上底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3mm。

(2)定位面上底面相对夹具下底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

(3)对刀块与对刀工作面相对定位键侧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5mm。

3.3对刀引导,定位键(如图5)

13为对刀块,14为定位键

四误差分析与计算

4.1定位误差分析

夹具精度的校核

1)深槽精度的校核

影响槽深精度的主要因素如下。

1定位误差△D。

其中,基准不重合误差△B=0.1mm,基准位移误差△Y=0,所以△D=△B=0.1mm。

2对刀误差△T。

槽深的对刀误差等于塞尺厚度的公差。

塞尺为3h8,即公差为0.014mm。

3夹具的安装误差△A。

由于夹具定位面N和夹具底面M剪得平行度误差等会引起工件的倾斜,使被加工槽的底面不平行,而影响槽深的尺寸精度。

夹具技术要求规定为不大于0.03/100,故工具安装误差影响值为0.015mm。

4加工方法误差△G。

根据实际生产经验,这方面的误差一般可控制在被加工工件误差的1/3范围内,这里取为0.15mm。

不考虑夹具误差△J,则工件加工总误差为

2)角度尺寸45°

30′的校核

①定位误差。

由于工件定位孔与夹具定位销之间的配合间隙会造成基准位移误差,有可能导致工件两定位孔中心连线对规定位置的倾斜,其最大转角误差为

=arctan

=arctan0.00227=7.8′

即倾斜对工件45°

角的最大影响量为±

7.8′。

2夹具上两菱形销分别和大圆柱销中心连线的角向位置误差为±

5′,这会影响工件的45°

角。

3与加工方法有关的误差。

主要是机床纵向走刀方向与工作台T型槽方向的平行度误差,查阅《机床手册》,一般为0.03/100,经换算相当于角度误差为±

1′。

综合以上三项误差,其最大角度误差为±

(7.8′+5′+1′)=±

13.8′(应用概率法叠加计算最大角度误差值更小),此值远小于工序要求的角度公差±

30′。

结论:

从以上所进行的分析和计算来看,本夹具能满足连杆零件铣槽工序的精度要求,因此可以应用。

4.2对刀误差分析

五主要零件的设计说明

1、夹具体

夹具的设计应通盘考虑,使各组成部分通过夹具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夹具。

从夹具的总体设计考虑,由于铣削加工的特点,在加工中易引起振动,故要求夹具体及其上面组成部分的所有元件的刚度、强度要足够大。

夹具体及夹具总体结构参见图8.36

2、定位元件

在保证角度尺寸45°

30′方面,工序基准是两孔的中心线,以两孔为定位基准,不仅可以做到基准重合,而且操作方便。

为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过定位现象,采用一个圆柱销和一个菱形销作定位元件。

由于被加工槽的角度位置是以大孔的中心为基准的,槽的大孔应通过大孔的中心,并与两孔连线成45°

角,因此应将圆柱销放在大孔上,菱形销放在小孔上,如图3.14所示。

工件以一面两孔为定位基准,定位元件采用一面两销,分别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属完全定位。

3、其它元件

当工件绕圆柱销转动到固定位置时,再用定位键菱形销定位,刀具就直接可以通过对刀块加工工件,已达到批量生产的要求。

六夹具装配要求

1.夹紧元件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减小铣削时引起振动,保证工件的成品率。

2.定位明确,易装夹和拆卸。

3.工件转动灵活,便于定位。

七夹具平时的使用维护要求

1.加工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技术要求和加工工艺要求进行,以确保工装夹具质量。

2.夹具在使位。

用前应清洁定位面,不许积聚污垢和其他锈蚀物,夹紧时要求平稳,不使工件移

3.工装夹具由使用部门进行存放,或专职人员管理,便于下次使用。

4.定期检查,调试,以保证夹具的精度。

八、设计总结

通过上述机床夹具设计的实训过程可以看出,进行机床夹具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熟练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勤学多练才能掌握。

在机床夹具设计过程中,特别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机床夹具是为零件加工服务的,零件加工质量的保证是第一位的。

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明确相应的工序的加工要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考虑几种方案,再进行必要的计算,最终明确满足定位精度要求的、合理的定位和夹紧方案:

其次,必须明白定位和夹紧是相辅相成的,仅有正确的定位,没有合理的(夹紧力的大小和方向要合理)夹紧装置,同样无法保证加工质量。

(2)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使用的,要想保证零件与机床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除了夹具本身的结构设计外,还必须了解各种机床的结构特点,注意夹具与机床的连接方式,保证夹具在机床上的准确定位。

(3)夹具的设计,除了要能够保证工序的加工质量外,还必须做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易于工人操作,否则会被操作工人束之高阁。

九、参考文献

1.薛源顺.机床夹具设计.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肖断德,陈宁平.机床夹具设计.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3.刘登平。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兰建设.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周学世.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6.孙庆群.机械工程综合实训.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倪小丹,杨继荣.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吴雄彪.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9.倪森寿.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0.苏珉.机械制造技术.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11.崇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