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
《高中高三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三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然后揭示其内在含义,由注释“词人南归已十二年,为收复中原,期间多次上书,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抗金恢复之事”可知,诗句中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
句中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
“斫去桂婆娑”“清光更多”意思是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
故答案为:
⑴C;
⑵①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可以让月亮洒给人间更多的清辉;
【点评】⑴该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
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考查关键词语和诗句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情感分析、诗歌形象的把握。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练习,从这几方面进行总结。
⑵该题考查诗歌鉴赏之诗句鉴赏的能力。
对于重要诗句鉴赏的题目,需要考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句运用的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答题步骤一般分三点:
①理解诗句,用简洁、流畅的语言翻译诗句;
②分析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强调、突出的意思;
③分析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对酒①
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②,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释】①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
②裁:
写诗
(1)
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点题;
与尾联中的“一樽”照应;
描写了眼前景物变化映照在酒杯中的景象;
抒发诗人新诗难成的苦闷;
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或:
引发下文对仕途和时光的感慨)。
(2)面对美景、新诗难成的苦闷;
对仕宦生活的厌弃;
年华逝去、功业无成的伤感;
借酒浇愁的自我排遣、故作旷达。
(1)本题首先要对诗句的内容进行理解:
诗首联以倒装句切题,说自己被倒映酒杯中的美景触动却写不出诗句来。
诗人对着酒杯,只见飞鸟掠过,浮云缓移,这一切都倒映在杯中,于是心中若有触动,觉得这是极好的诗料,想写出来,又似乎找不到适当的诗句来表达。
其次从结构上思考:
首联中的“酒杯”和尾联中的“一樽”形成了呼应。
从情感上寄托着作者在美景和美酒都具备的前提下,对新诗歌难成的苦恼。
(2)本诗首联是对良辰美景下新诗难成的苦闷和苦痛之情。
第二、第三联写现实生活,抒发感慨。
两联都一句说情,一句写景作陪衬,进一步阐发情。
诗人当时官符宝郎,到这年冬天,即以王黼事罢,出监陈留酒税。
这时候,他或许已对官场的倾轧感到了厌恶,而自己已是三十五岁,官低位贱,展望未来,前程似漆,于是在这两联诗的出句中感叹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周旋于案牍文书之中,没有出头的日子;
没完没了的是非恩怨,又缠绕着自己,伴随着自己渐渐老去。
与所抒发的心理动态相呼应,两联的对句便写相应的景物,自成连续,说眼见到楼头阵阵风雨,秋天已经来到,满目苍凉萧瑟,使人感伤;
燕子已经离开,飞往南方的故巢,令人感到岁月在匆匆地流逝。
在发了一通感慨后,诗进入尾声,回应题目,说自己含笑把这些人世间的烦恼都远远地抛开,痛快地喝上一通酒,醉后往床上一躺,进入梦乡。
⑴点题;
⑵面对美景、新诗难成的苦闷;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诗句作用的能力。
这类题要在理解诗歌内容和具体句子的含义的基础上,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句子的作用。
诗歌首联点题,与尾联中的“一樽”照应,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或: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⑵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
本诗表达的诗人情感有:
新诗难成的苦闷,对仕宦生活的厌弃,年华逝去、功业无成的伤感,借酒浇愁的自我排遣、故作旷达。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
宿水口
南宋·
洪瑹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
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古典诗歌描写景物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2)词的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①构图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
②色彩上绚烂明丽,词人选取了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红枫等意象,织就了一幅灿烂美丽的画面。
(2)①羁旅愁思(思乡思亲)。
前两句,描写了词人旅途奔波,一事无成,“浮生”一词意为漂泊不定的经历,表示了对羁旅漂泊的厌倦。
②孤独寂寞。
结尾两句更透出了羁旅夜晚、黄昏来临、空屋寒灯的凄凉,表达了词人孤独寂寞。
(1)起首“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
”二句写远景。
雨后初晴,一道断虹斜插于东南方的长江之上,在夕阳落照之下,千山万水,一片紫翠。
“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两句转写投宿,兼及近景,“系马短亭西”,说明客舍就在此近旁。
词人好象手握一枝调色彩笔,精心构画,于是画面上出现了红黄橙绿青蓝紫的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出现了,青旗(酒旗色青,亦称青旆)、红枫也出现了“断虹远饮横江水”中的“饮”字,带有“追琢”的痕迹。
青旗、红枫,判然可见,色彩明丽。
(2)“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二句,谓词人奔走仕途,一事无成。
“浮生”语出《庄子。
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词人这里借用,表示了对仕途的厌倦。
“事逐孤鸿去”,大概是说往事不可追寻,已逝之时光亦不能再返,感慨至深,故亦真挚感人。
结尾“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从时间上看,上阕写夕阳时候,提到山犹染紫;
这里说“月黄昏”,则已暮色苍茫了。
其上着以“又是”二字,说明词人在外不知漂泊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尝尽了千愁万苦。
词的下阙抒发了羁旅愁思和孤独寂寞之感。
⑴①构图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
⑵①羁旅愁思(思乡思亲)。
【点评】⑴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可以从画面意象的构成、色彩特点等方面思考。
景物描写的特点一般从顺序、着眼点、手法等几方面着眼,顺序有高低、远近等,着眼点有绘形、绘声、绘色等,手法主要是常见的表现手法和修辞等。
(2)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情感题要注意标题、注释和文中的关键词语。
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①
唐·
柳宗元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
莳②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注释】作者元和九年在永州时作。
②莳:
种植。
(1)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作者跟随崔中丞应邀造访郊外居住的卢少尹一事。
首联点明郊居之地是在湘江岸边,四周无邻,渲染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
古代称甘草为国老,浊酒为贤人,此处既写药、樽照应,又暗示崔中丞的身份。
尾联自然高妙,语意双关,“为五禽戏”既写实,又暗指自己被小人戏弄。
(2)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D
(2)颈联描绘了一幅环境清幽的闲居画面。
清泉浅浅,回漩在石上,傍依着高高的柳树,而小路婉转在垂下的藤条间隔的绿竹中。
抒发了作者对卢少尹郊居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闲适、诗意、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1)D项,“‘为五禽戏’既写实,又暗指自己被小人戏弄”错误。
“五禽戏”,后汉名医华佗创造的一种强身运动,因动作模仿五种禽兽的姿态而得名。
听说你还善于作五禽之戏,难怪出门时鸥鸟都与你亲密无间。
这里是指胸中没有机心的自然无为状态。
领悟了某种道理后,就可以锻炼形体、修身养性为已任,忘却机心,胸中坦荡,这样就真正地融人大自然。
而不是“又暗指自己被小人戏弄”。
故选D。
(2)“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清泉萦回在浅浅的石滩上,高高的柳树也种植在周围;
小路弯曲在青藤之间,时时有绿竹相衬。
写一路上的景色,泉、径、石、藤、高柳、绿筠,诸种景致都显示出一种田园雅趣,身处其中的诗人一行自然也觉得心清神爽,飘然尘外。
这两句也有提起下文的作用:
在如此环境中归隐田园、忘却尘世,也应该是必然的选择吧。
结合标题“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及注释内容“此诗是作者元和九年在永州时作”等分析可知,诗中极力描摹卢遵摆脱尘网后的欣悦生活,虽然其居所清冷寂寥,但可以心无挂碍、悠然自得。
抒发了作者对卢少尹郊居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⑴D;
⑵颈联描绘了一幅环境清幽的闲居画面。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画面、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
(南宋)刘过
弹铗①西来路。
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
雁信落、家山何处。
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
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
记当年、悲歌击楫②,酒酣箕踞。
腰下光茫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谁更识、此时情绪。
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羁旅。
(注)①《战国策》记载,冯援怀才不遇,牢骚满腹,曾靠在柱子上弹铗唱道:
“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②《晋书·
祖逖传》记载,祖逖统兵北伐,渡江时击船楫立誓:
“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1)“菱花”是生活用品________,“杜陵”指诗人________。
(2)结合具体词句赏析本词的抒情技巧。
【答案】
(1)镜子;
杜甫
(2)①借景抒情,借雁信落、家山何处、萧瑟秋景等表达自己的羁旅愁绪。
②运用典故抒发情感。
借冯援弹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借祖逖中流击楫抒发昔日豪情壮志,用典妥贴自然,切合当时的情怀。
③直抒胸臆,结句“歌此恨,慰羁旅”,直接倾吐出诗人“西来”路上壮志难酬之恨和羁旅漂泊之苦。
(1)本本题中,题干中明确说是“生活用品”,据诗句“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的意思为“行进在边塞路上,瑟瑟西风还吹拂着我的鬓发,更显得凄惨悲切。
对镜自照,这一切令人可笑!
”知“菱花”为镜子;
“唤起杜陵风月手”的意思为“现在我真想唤起像诗圣杜甫那样的知己”知是杜甫。
(2)诗句“秋在平芜远树。
雁信落、家山何处”的意思为“原来秋天就在杂草丛生的平坦宽阔地,就在远处的水中沙洲里边。
无限秋意勾起我思乡之情,但是好久没有家中的音信了,我想托付大雁代我传书,可是国破家亡,如今的家乡在哪里呢?
”,诗人借助秋天的景物描写表达“慰羁旅”之情;
诗句“弹铗西来路”的意思为“西行路上,我像战国时齐人冯谖一样弹铗而歌,心怀壮志难酬之情失意而行”,“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的意思为“回想当年,我像祖逖一样击筑而歌,豪情满怀。
酒酣之后,便把双腿伸出来坐下,一副狂傲不羁模样”,诗人借这两个典故抒情;
结句“歌此恨,慰羁旅”的意思为“抒发自己心中的怨恨、乡甩的痛菩和帅恚难酬的悲愤,以慰藉我这浪迹天涯人的愁苦”来直抒胸臆。
⑴镜子
⑵①借景抒情,借雁信落、家山何处、萧瑟秋景等表达自己的羁旅愁绪。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文学常识重在平时的积累和整理归纳。
在识记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作者所处的朝代,可按作者所处朝代的先后顺序对作者排列识记。
另外应特别注意文学常识中的专有术语和并称,弄清楚其内容。
⑵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
第一步:
指出何种手法;
第二步: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第三步:
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菩萨蛮
(唐•五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①莫愁:
古代美丽女子的代称。
郑谷诗的颔联抓住了海棠在________时秾丽的颜色和娇娆的形态。
(2)郑诗写“莫愁粉黛临窗懒”,温庭筠词写“懒起画蛾眉”,两诗都写到人物之“懒”,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案】
(1)新著雨、花待放
(2)①本诗写莫愁的懒是表现她临窗欣赏海棠入迷,所以忘记梳妆,从侧面表现出海棠的娇艳美丽,用女子来衬托海棠,能更加突出海棠的形象特征。
②温诗中的“懒”是一种慵懒,表现女子美貌如花却无人相伴、无人赏识的孤寂,是正面描写人物形象。
(1)首先圈出颔联,即“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然后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即海棠花最秾丽是在刚刚著雨之时,最妖娆在要开的时候,由此可见,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
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
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
(2)首先看郑诗,“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
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尽得风流。
此处写美人、梁广其实是为了侧面衬托海棠的特点。
然后再看温词,“懒起画蛾眉”,意思是“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此处的“懒”是“慵懒”,这是直接描写美人的情态,从词中来看,美人美貌如花却无人相伴、无人赏识,故“起”是“慵懒”,“画蛾眉”也是慵懒,这是正面描写人物形象。
⑴新著雨、花待放
⑵①本诗写莫愁的懒是表现她临窗欣赏海棠入迷,所以忘记梳妆,从侧面表现出海棠的娇艳美丽,用女子来衬托海棠,能更加突出海棠的形象特征。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句与把握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考生结合诗歌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把握其性格、情感、心理等形象特征。
本题中颔联抓住了海棠颜色和形态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⑵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与鉴赏诗歌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做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
对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我们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对诗歌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此题形式是比较诗歌题不同处,可以考虑手法,情感态度方面。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午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
②吹箫:
《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境已悠然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
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慨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长留梦境之中,表达了对梦境的留恋。
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结合,颇具深意。
“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写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对比之中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之情。
首句既是写实,又寄寓了政治上的感慨。
新法被废,如梦消散,诗人内心无比痛苦、惋惜。
尾句则直抒愁情。
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
中间两联通过对野草、鸣鸠、旧蹊、新径、朱门、画楼的描写,阐释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之理。
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
“欲把一杯无伴侣”,写出了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苦。
(1)D项,“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错误,这句暗示世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
(2)此题可根据“百年春梦去悠悠”“眼看兴废使人愁”,结合注释内容“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分析,变法惨遭废除,内心无比痛苦、惋惜,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
分析颔联时,要通过分析诗人对“野草”“鸣鸠”的描写,来体会诗人的感悟。
颈联则要抓住“旧”“新”的变化来分析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的哲理性。
“无伴侣”,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
⑵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之情。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
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
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竹石牧牛①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②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
戏咏。
野次③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此诗作于北宋后期党争之时。
②伯时:
指李公麟。
善绘人物与马,兼工山水。
③野次:
野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首题画诗写景抒情,不加藻饰,却涉笔成趣,余味隽永。
石、竹、牧童和牛,是苏轼这幅画的主要元素,个个意态如见。
本诗前半写画,富有田园气息;
后半写意,表达爱石爱竹之情。
后四句由看画生发感想,采用递进方式表情达意,情意殷切。
(2)引言中的“戏咏”,该如何理解?
请结合全诗简析。
【答案】
(1)B
(2)①本诗用轻松玩笑的语气做诗抒情,语言幽默风趣。
如“峥嵘”本用以形容山的高峻,这里拿来指称石头,写怪石嶙峋特立的状貌;
牧童虽未加任何修饰语,而称之为“阿童”,稚气可掬;
尤其是以“觳觫”一词代牛,写老牛在鞭子催赶下不免步履蹒跚的样子。
②这首诗从画中的竹石牧牛,联想到生活里的牛砺角和牛斗,再以之寄寓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而一切托之于“戏咏”,含讥刺时政之寓意,在构思上很有曲致,也很有深度。
(1)B项“是苏轼这幅画的主要元素”错误。
从本诗小序“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②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中可以看出,这幅画是苏轼和李公麟合作的;
从诗歌正文后四句来看,这幅画的四个元素中,最为主要的一个元素是“牛”,四个元素并非平均用力。
故选B。
(2)本诗诗序中的“戏咏”是轻松玩笑地吟诗,即怀着一种轻松戏谑地写诗,而非态度严肃地写诗。
这种情感态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诗歌的用词。
用“峥嵘”形容石头的奇特,用“阿童”写牧童的稚气,用“幽篁”写竹的茂密,更妙的是用“觳觫”写牛的老态,语言轻松幽默,尽显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二是讽喻寄托。
从注释“此诗作于北宋后期党争之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