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教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8640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9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安全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职业健康安全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职业健康安全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职业健康安全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职业健康安全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安全教材文档格式.docx

《职业健康安全教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安全教材文档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健康安全教材文档格式.docx

——对于人员来说,可能是死亡、疾病或伤害,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

——对于物质财产来说,是损毁、破坏或其他形式的价值损失。

4事件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事件是引发事故,或可能引发事故的情况。

事件主要是指活动、过程本身的情况,其结果尚不确定。

如果造成不良结果则形成事故,如果侥幸未造成事故也应引起关注。

侥幸未造成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它是指一种临界状况。

5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是某种可预见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这两项指标的总体反映,是对危险情况的一种综合性描述。

危险情况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6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大小或严重程度;

——将风险与安全要求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可接受

风险分析评估主要针对危险情况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

安全要求,是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依据,需要根据法规、组织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等要求确定。

7可容许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可容许风险是指经过组织的努力将原来较大的风险变成较小的可以被组织接受的风险。

如何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主要是依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对照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要求进行确定。

组织是否可接受,主要是指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要求。

8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情况。

根据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危险源可分为以下六类:

——物理性危害和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害和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害和有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害和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害和有害因素;

——其他危害和有害因素。

9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是指一个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两方面: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即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找出所有与组织的运行活动有关的危险源。

由于能量和物质的运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每个组织在运行过程中使用能量和物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组织内的危险源是必然存在的,但存在的形式可能多种多样,有的显而易见,有的则因果关系并不明显。

为此,组织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其所有运行活动进行严密的分析,根据因果关系确定危险源。

——确定危险源的特性,即对所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并确定其类别和特点,(如:

危险源会造成何种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

谁会受到伤害,如何受到伤害等)。

危险源辨识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最基本的活动。

危险源辨识方法多种多样,例如:

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SCL)、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件树分析(ETA)、故障树分析(FTA)等。

10相关方

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对许多相关的个人或团体产生影响。

这些主动或被动地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发生关系的个人或团体就是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相关方。

相关方包含以下两类:

——个人,可以包括:

组织的员工、员工的亲属、组织的股东、顾客、访问者、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等。

——团体,主要包括:

有借贷关系的银行、合同方、有关的政府部门等。

从广义上讲,整个社会都会从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产生关联。

但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特别是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相关方的概念应用涉及到组织的义务,应注意限定范围,不能无限扩大。

11组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和设施。

示例:

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代理商、社团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

注1:

安排通常是有序的。

注2:

组织可以是公有的或私有的。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涉及的组织概念,其包含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是企事业单位或社团,可以从事第一、第二或第三产业,规模可大可小。

组织不一定是法人单位。

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每一个单独的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12绩效

基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可测量结果。

注1:

绩效测量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

注2:

“绩效”也可称为“业绩”。

绩效是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方面所表现出的实际业绩和效果的综合性描述。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结果是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和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对其测量应依据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进行。

绩效可以用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满足程度来表示,也可以具体体现在某一或某类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效果上。

质量管理体系(QMS)和环境管理体系(EMS)等领域也使用“业绩”、“表现”等词来表示绩效。

13目标

组织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

目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一致,可行时应予以量化,以便测量。

组织在制定目标时,可在适当的层次上展开,将目标分解为各单独的分目标,并为各个不同层次的分目标和目标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

1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管理。

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管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五个环节、十七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组成。

一个组织总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

15不符合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组织依据GB/T28001标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由此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事故。

这种偏离即为不符合。

二GB/T28001—2001标准规范及理解

4.1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四章描述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

理解要点:

组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意味着:

——所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组织内是永久的,而不是临时的。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在组织内均得到实施。

组织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意味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旦建立就持续运行。

组织建立和保持符合GB/T28001—2001所要求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将有助于组织满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要求。

组织还可以自由、灵活地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界限和范围,可选择在整个组织范围内,也可以选择组织内部的某特定运行单位或活动,但要注意的是,组织在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的接线和范围时需谨慎从事,不要试图特意限制其范围,也就是说,不要在确定界限和范围时出于其他目的而背离了组织改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这一根本宗旨,例如:

——如果组织内的某一运行或活动可能影响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职业健康安全,组织为了获得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评价,特意将这一运行和活动排除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界限范围之外,从而达到免除对这一运行和活动进行评价的目的:

党组织内的某一运行或活动是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总运行所必需的一个组成部分时,如果将这一运行和活动排除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界限和范围之外,将导致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完整性的破坏,从而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缺乏完整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组织需要注意的是,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是对组织原有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段、制度、组织机构等的彻底否定,而是按GB/T28001标准的各项要求将原有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段、制度、组织机构等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更加完善和有效、更加充分和适宜。

组织最终所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

——有助于组织不断寻求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如图2所示

图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组织应有一个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该方针应清楚阐明职业健康安全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应:

a)适合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b)包括持续改进的承诺;

c)包括组织至少遵守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组织接受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d)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

e)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

f)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g)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组织保持相关和适宜。

1目的

组织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目的在于:

——确立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总方向和总原则;

——确定整个组织所需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职责和绩效目标;

——表明组织实行良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正式承诺,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2理解要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本要素:

1)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处于重要的指导地位,是组织实施和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动力。

为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权威性,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必须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制定并正式批准发布。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组织业务总体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

组织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时,需结合考虑其整个业务方针和其他管理制度(如:

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的方针,并使他们保持协调一致。

2)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必须包含两个承诺,即:

◆持续改进的承诺;

◆至少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组织开展审核的重要依据,即以此为依据评价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继续保持适宜于组织的方针和目标,又是组织开展管理评审的重要内容,即在管理评审中评价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否继续合适,如果不合适,则提出修改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意见。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组织开展绩效测量和监视的重要依据,即以此为依据确定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和运行过程中是否正在得到实现。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可以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评审(属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预定时间和周期。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以下要素的重要输入信息:

◆目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培训、意识和能力;

◆协商和沟通;

◆文件;

◆运行控制;

◆绩效测量和监视;

◆审核;

◆管理评审。

4.3策划

策划如图3所示

图3策划

4.3.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这些程序应包含: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提供)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考虑这些风险评价的结果和控制的效果,将此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

——依据风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以确保该方法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

——

——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

——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监视,以确保其及时有效的实施。

1)目的

组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其目的在于:

——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之后,组织对其范围内的所有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可以获得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总的评价;

——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要素之间建立明确而显着的联系,为整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更好地履行组织的基本法律义务;

——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使组织能够持续的识别、评价和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使仍未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确定其当前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理解要点:

(1)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主动性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组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开端,它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与其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之间建立了明确而显着的联系。

(2)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评审(属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预定时间和周期可由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确定。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拟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必须考虑至少满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也是危险源辨识的线索和依据。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可作为识别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重要依据。

——组织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需考虑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即风险评价的结果和风险控制的效果。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必须考虑组织内潜在的紧急情况,为应急准备和响应提供重要依据。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所有其他要素的重要输入信息。

(3)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总体认识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每个危险源特性的过程。

在识别危险源时,除考虑自身员工的活动所带来的危险源和风险外,还应考虑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使用外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危险源和风险。

组织内存在危险源的地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的常规活动,如:

正常的生产(或服务)活动;

——组织的非常规活动,如:

临时抢修、临时组织的活动、不经常发生的活动等;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工作场所内组织的内部设施,如:

建筑物、生产设备、服务设施、物质等;

——工作场所内外界所提供的设施,如:

租赁的设备、建筑物等。

——确定危险源的特性,就是确定危险源属于哪类危险源、有何特性、带来何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等。

值得注意的是:

——组织须确保危险源识别具有主动性、前瞻性,而不是等到已经产生了事件或事故时再确定危险源;

——组织及其内部的每个人员应以全新的眼光和怀疑的态度对待危险源,因为过于接近危险源的人员可能会对危险源视而不见,或者心存侥幸,认为尚无人员受到伤害而视风险微不足道。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价危险源给组织带来的风险大小,并确定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风险评价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不同行业各不相同,有的行业可能只需简单的定量评价就可以了,而有的行业可能需要包含大量文件的复杂定量分析。

究竟选择何种风险评价方法,组织应根据需要和工作场所的具体状况而确定。

一般来说组织没有必要对风险进行精确的数值计算,而采用简单的主观评价方法就足够了。

至于复杂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通常仅在风险控制失败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场合才需要。

不管采用何种风险评价方法,都需确保风险评价的结果符合组织的具体实际情况,并能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级,确定哪些风险可容许和哪些风险不可容许,而且还需识别出哪些风险可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来消除或控制。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并实施风险控制方案,在确定风险控制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对于不可容许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使其达到可容许成度;

——对于不可容许风险,需保持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不断监视,以防止风险变大以至超出可容许的范围;

——对于已识别出的需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来消除或控制的不可容许风险,组织应将其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的重要输入信息;

——风险控制措施应与组织的运行经验和能力相适应;

——即使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已经涵盖了所考虑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在进行策划时,还要考虑这些风险控制措施的实际控制程度;

——风险控制的结果应为一个按优先顺序排列的建议清单以及保持或改进控制的措施清单。

(4)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原则

——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时,原则上应:

◆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

◆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降低伤害或损坏发生的概率或潜在的严重程度);

◆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设备。

——组织需考虑尽可能对全部危险源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对健康危害、人工搬运、机械危害等进行单个评价。

——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作为一项主动性活动而不是被动性活动,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应在引入新的活动之前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

◆应在新员工或转岗员工上岗前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所识别的培训需求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

◆运用新技术进行危险源辨识,对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重新策划;

◆由于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不断发展变化,新的法规不断涌现,因此组织需不断关注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发展状况,是组织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不断满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的要求。

◆已识别的任何必要的风险降低和控制措施应在危险情况发生之前得到实施,而不是危险情况发生之后作为事故处理的补救措施而实施。

◆组织应及时更新有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文件、资料和记录。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需要组织的每个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尽力。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规模、组织内工作场所的状况、性质、危险源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等因素。

对于危险源很有限的小组织来说,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并不意味着都必须进行复杂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

——系统化的程序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制成功的必要保证。

在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时,应建立以下形成文件的程序:

◆危险源辨识;

◆与已识别的危险源有关的风险确定;

◆与每个危险源有关的风险水平的表示,无论其是否为可允许风险;

◆监视和控制风险的措施的描述,尤其是不可允许的风险;

◆实施控制措施的能力和培训需求的识别;

◆作为体系运行控制的一部分,宜详细描述必要的控制措施;

◆上述各程序所产生的记录。

5)危险源辨识方法(示例)

1)三种状态:

a)正常(例如:

每天正常生产过程)。

b)异常(例如:

停工、停机、检修等)。

c)紧急(例如:

火灾、爆炸、坍塌等)。

2)三种时态:

a)过去(例如:

已发生过的伤害事故)。

b)现在(例如:

施工、作业活动、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

c)将来(例如:

生产(施工)、作业活动将发生变化,设备、设施的改进、报废、新购活动时的安全控制状态)。

3)危险源辨识六个方面:

物理性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害因素;

其它危害因素。

4)辨识方法

a)用现场观察和工序分析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应结合工程施工过程流程、设备、设施状态及作业环境、管理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等因素。

考虑由于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放射能、生物能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物理特性等可能造成的危害。

按照以上因素在辨识中查找各类危险源,分别进行识别。

b)按照上述辨识方法并结合辨识人员的经验判断将辨识出的危险源,填写《危险源清单》,经生产技术部汇总后报生产副总经理审批。

5)风险评价

对每项危险源都应进行风险和承受程度的评价,其目的是为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按导致事故的可能性或频繁程度,确定可能性程度,并按导致事故后果程度确定严重性等级。

综合其可能性与严重性来评价。

(1)采用LEC评价法(即:

作业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