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860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预防医学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预防医学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预防医学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预防医学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习题及答案.docx

《预防医学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习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医学习题及答案.docx

预防医学习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习题

00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预防医学模式是:

环境一人群一健康

2•现代医学模式是: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医学模式对临床预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其中不正确的是:

从社会服务扩大到技术

服务

4•第一级预防的措施是

5•第二级预防的措施是

6•第三级预防的措施是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心理咨询和指导

7•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

心脑血管疾

8•以下哪一项顸防重点在第-级预防,同时还应兼顾第二级预防和第三级预防:

9•预防职业病最有效的措施是开展:

第一级预防

10.以下不属于四大健康决定因素的是:

群体因素

11.第-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传染病

12.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慢性病

二、判断题

1•预防医学的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工作、生活、社会环境的关系。

2•第一次卫生革命的对象是传染病。

3•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将在重视躯体性疾病预防的同时,与注重心理、精神、行为因素性疾病预防相结合。

4•医学模式对临床顼防的影响其核心是突出社会因素的决定性作用。

5•计划免疫属第-级预防范畴。

三、简答题

1•预防医学的特点?

1研究对象是人群,包括个体和群体,以群体为主,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2突出预防为主观念,强调积极预防疾病具有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3重视与临床医学结合,将预防贯穿于临床实践全过程,实施三级预防策略和措施;

4研究方法上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按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

从整体论出发,研究自然、社会和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5研究重点是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制定预防对策与措施,达到控制或消除病因,

防制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三级预防?

1第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

非特异性预防,特异性预防;

2第二级预防:

亦称临床前期预防,是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之前所开展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传染性疾病预防;

3第三级预防:

即临床预防,是在疾病发生后对患者实施及时治疗、促进康复、防止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的工作。

防治病残康复医疗。

01第-章自然环境与健康

单项选择题

1.对原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原生环境中不会存在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2.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

3.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地方性疾病

4.下列哪项是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5.原生环境问题主要由何原因引起:

自然力作用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地方性疾病等

6.生物圈的范图大致包括:

11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7.环境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连续流动系统披称为:

生态系统

8.对食物链描述不正确的是:

食物链只传递物质和能量,不传递疾病

9.生物体之间通过食物链可传递:

物质和能量

10.人类与环境之间,可通过何过程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新陈代谢

11.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

公害病

12.关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污染物在环境中不会转化成为毒性更

大的新物质

13.关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自净作用,错误的是:

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污染物较易通过环境

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

14.痛痛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15.水俁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16.米糠油事件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多氯联苯

17.确证的人类致癌物必须有:

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充分的证据

18.水体畜营养化与下述何种物质增加有关:

氮、磷

19.受生物性污染的水体最易引起:

介水传染病

20.引发赤潮或水华的生物是:

藻类

21.由于水体中大量氮、磷元素等营养物质堆多,便讓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出现在江河湖泊中,被称为:

水华

22.饮用水净化的主要目的是:

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

23.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氯化消毒

24.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

HOCI

25.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

余氯量

26.由于地球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而使当地水、土壤或食物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人该元素的量,使居民体内该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并引起疾病。

该病被称为:

地方病

27.关于氟中毒,钳误的是:

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28.碘缺乏病对人体产生的多种危害之中不包括:

视野缩小

40.地方性氟病发病明显增加一般在:

16岁以后

4I.国际公认的碘研究成果发现,碘的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曲线呈:

U字形

二、判断题

1.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其中存在许多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因素。

2.“洛杉矶光化学烟务事件"其污染源是石油工业排出的废气和汽车尾气在强烈的阳光作用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

3.在环境污染物长时间作用下,人群中多发性慢性疾病患病率、死亡率增加,劳动能力下降,为环境污染物的非特异性损害。

4.日本米糠油事件是20世纪著名的公害事件之一。

5.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可分为室外来源和室内来源。

6.环境污染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7.补碘是防治IDD的根本措施,具体包括碘盐、碘油和碘化钾等方式。

8.氯化消毒是我国沿用多年且目前仍然普遍采用的自来水消毒法。

三、简答题

1.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

1影响范围大,接触人群广;

2污染物浓度低,作用时间长;

3污染物复杂,作用多样性;

4污染物种类多,呈联合作用;

5污染容易,治理困难。

2.影响环境污染对人群损害的因素。

1理化特性;

2剂量或强度;

3作用时间;

4多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

5个体因素。

03第三章食物与健康

一、单项选择题

1.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质量高低,主要看:

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及生物学价值

2.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3.天然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

鸡蛋

4.下列哪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

5.粮谷类食品中存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

赖氨酸

6.豆类存在的第-限制氨基酸是:

蛋氨酸

7.为安全可靠,摄入氮需大于排出氮多少,才能考虑机体处于氮平衡状况:

5%

8.不需要维持正氮平衡的人群是:

成年男子

9.必需脂肪酸与非必需脂肪酸的根本区别在于:

前者不能在人体合成,而后者可以

10.有关必需脂肪酸,不正确的是:

必需脂肪酸是W-3族多不饱和脂肪酸

11.必箭脂肪酸的最佳食物来源是:

花生油

12.以下不属于膳食纤维的是:

果糖

13.视黄醇当量是指:

维生素A(IU)X1/3+湖萝卜素(微克)X1/6

14.水溶性维生素的共间特点为:

宜每日供给

15.某患者,主诉倦怠、乏力,检查发现牙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贫血、关节肌肉疼痛、伤口难愈合、皮下出血,此患者可能是缺:

维生素C

16.脂溶性维生素的特性是:

溶于脂肪和脂溶剂、疏水;需脂性环境和胆盐帮助才能吸收;缺乏时症状发展缓慢

17.可在体内合成的维生素是:

维生素D

18.有关维生素,正确的是:

摄入过量水溶性维生素一般不会中毒

19.人体内维生素D的生理活性形式为:

1-25-(OH)2D3

20.不属于无机盐的元素是:

21.关于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正确的是:

-般而言,AI(适宜摄入量)>RNI(推荐摄

入量)

22.平衡膳食是指:

供给机体适宜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且比例适当

23.胎儿出生时体内储备的铁,-般可满足婴儿多长时期内对铁的需要:

46个月

24•儿重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或有异食癖,最可能缺乏的营养素是:

25.判断机体肥胖最常用、最简便的指标是:

体质指数

26.治疗营养性肥胖的首选疗法是:

控制饮食+运动疗法

27.糖尿病病人膳食控制的总原则是:

合理控制热能摄入

28.普通膳食适用于:

产妇

29.吞咽困难病人适用:

经管营养

30.对要素膳描述不正确的是:

可根据需要增加某种营养素的量

31.对肠外营养描述不正确的是:

安全,不引起并发症

32.属于食物中毒的疾病是:

有毒蜂蜜中毒

33.下列哪项为食物中毒:

食用河豚鱼引起的中毒

34.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人与人之间有无传染性

35.无论发生次数还是中毒人数,在我国占食物中毒总数第一位的是:

细菌性食物中毒

36.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高发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27.引起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

肉类、奶类及其制品

28.在我国,引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

自制发酵食品

29.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米粉等,最可能由何种细菌或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肠毒素

30.肉毒毒素的毒性为:

神经毒性

31.葡萄球菌肠毒素耐热性最强的是:

B型

32.真菌毒素的特点是:

对热稳定,一般的加热温度不被破坏

33.亚硝酸盐中毒的机制是:

使亚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34.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是:

B1

35.黄曲霉毒素毒性属于:

剧毒

36.食物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居民中:

肝癌高发

37.何种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最为严重:

玉米和花生

38.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点是:

耐高热

39.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最重要的措施是:

防霉

40.体内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主要部位是:

41.能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是:

维生素C

42.某工地工人午餐后,多数人口唇青紫,且有头晕、无力、腹痛、腹泻等症状,调查发现午

餐食用大量自制泡菜。

首先应考虑此中毒为: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二、判断题

1.微量元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

2.必須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共有8种:

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儿童)、苯丙

氨酸、;苏氨酸、苏氨酸、缬氨酸。

3.粮谷类、薯类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4.Engel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費水平的标志,是反映贫困富裕的指标。

5.动物性食品是锌的可靠来源,牡蛎含锌量最高。

6.锌是我国人民膳食中最易缺乏的,原因是我国人民膳食以植物性食品力主,动物性食品摄入量过少。

7.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最上高一层是油性食物。

8•衡量孕妇能量摄入是否适宜的最好方法是定期测量孕妇体重的增长。

9•为确保嬰儿发育的需要与預防佝偻病的发生,应在出生一个月后哺乳的同吋,补充安全量

的VitA和VitD(或鱼肝油)。

10.酒精可増加口咽部、喉、食管和肝癌的危險性。

四、简答題

1•評价食物蛋白貭的营养价值的指标?

1消化吸收率

2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3氨基酸评分

4氮平衡

5蛋白质的净利用率

6蛋白质的功效比值

04第四章职业因素与健康

一、单项选择题

1•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前提条件是:

职业史

2•儿童铅中毒最敏感的靶系统(器官)为:

造血系统

3•铅对血液系统的主要损害是:

干扰卟啉代谢

4•矽肺X线胸片表现与肺部病变程度:

不一定平行

5•预防苯中毒的主要措施是:

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改革生产工艺,使工人不接触或少接触苯、通风排毒

6•影响矽肺发病的重要因素有很多,以下哪项除外:

劳动者心情

7.下列关于职业病的特点论述错误的是:

长期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即可发病

8•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是:

降低空气中毒物浓度

9.苯主要以下列哪条途径进入人体:

以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

10.铅对血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