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8536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行至某隧道前,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信息。

若小莉一家乘坐的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5min,则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9.2km/h。

11.如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黄山北G351次列车时刻表。

G35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129km;

G35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214km/h。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km

北京南

起点站

15:

30

济南西

17:

16

18

406

曲阜东

18:

00

02

535

12.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的时间为2min,在手机中用“XX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2.00cm,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60km/h。

13.周末,小关和小超分别与家人驾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前往桂林市乐满地主题乐园游玩,如图所示是两小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图像,由图可知,两小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

小超家车的速度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关家车的速度。

14.以下是某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小车、刻度尺、停表、斜面、金属挡板。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

s-1)

15

20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做变速(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1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

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

30到达乙地。

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的长度。

解: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

=100km/h。

(2)144km/h=40m/s,火车过桥时,设火车长为s1,桥长为s2,火车的速度为v1,过桥时间为t,由题意得s1+s2=v1t,

s1=v1t-s2=40m/s×

25s-400m=600m。

16.小明一家驾车旅游经过某处时,发现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

求:

(1)若小明爸爸驾车从此处到达揭阳市用了0.6h,则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到揭阳市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1)由交通标志牌知,“揭阳市60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揭阳市的路程为60km,小明爸爸驾车从此处到达揭阳市用了0.6h,所以车的平均速度v1=

(2)交通标志牌“8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从标志牌到揭阳市这段路程,速度不能超过80km/h,所以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交通标志牌到揭阳市最快需要的时间t2=

=0.75h。

限时训练2 声的世界

25分钟)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C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第2题图))

2.如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

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D

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

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

C.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

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

3.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C

A) 

B)  

C) 

D)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

4.(2019·

贵港中考)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

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A

A.音调B.音色

C.响度D.振幅

5.(2019·

达州中考)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传递能量

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6.通过观察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能得出A

A.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C.音调、音色都相同

D.音调、音色都不相同

7.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8.(2019·

临沂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

B.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C.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D.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9.(2019·

威海中考)“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

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B

A.音色B.音调

C.响度D.速度

10.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如图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的是B

B) 

A.学校周围植树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C.安装噪声监控装置

D.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我们能分辨出各种乐器的演奏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

D.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2.(2019·

通辽中考)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

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B.“教学楼内请轻声慢行”,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音调

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传递信息

D.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13.下列有关声学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向水壶中灌水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水是否快灌满

B.公园里,游客能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焊接金属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14.(百色隆林二模)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

鼓面的振幅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15.(2019·

江西中考)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

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音调特征;

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响度特征。

16.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

吕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等。

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

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如图中的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能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

吼声是由吼猴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吼声起到警告作用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18.现代公路建成后,行车感觉更平稳,且噪声比原来小。

有同学经过仔细观察后认为,这可能是沥青比水泥路面软,有减小振动的功能,同时道路上有许多微孔,有吸音功能。

小明晚上在房间里学习,客厅里传来电视声音,关上自己的房门后,安静了许多,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9.交警常常用超声波进行测速,从而监控道路违章行驶。

测速仪对着前方行驶而来的汽车连续两次发出超声波,第一次从发出到收到经过0.5s,第二次从发出到收到经过0.3s,两次发出超声波的时间间隔为0.9s,设声速为340m/s,则测到的车速是42.5m/s。

限时训练3 光现象

1.(2019·

包头中考)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C

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2.(2019·

赤峰中考)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A

A.青蛙“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B.在“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中,井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刚下过雨的夜晚,人们在坑洼的路面迎着月亮行走,看到发暗的地方是水

D.小明看到平静的湖面上“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3.(百色田东二模)下列四种情景中,因为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是A

A.渔民看见江中的“鱼”

B.看到平面镜里的像

C.平静水面看到树在水中的影

D.人在灯光下看到的“阴影”

天津中考)光与镜面成30°

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B

A.30°

B.60°

C.70°

D.90°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玻璃板,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另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实验过程中蜡烛B需要点燃

B.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用纸板可以承接蜡烛A的像

D.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

6.(2019·

内江中考)光从玻璃斜射到空气中,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以下符合实际情形的是B

7.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关于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

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小张身高的一半

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

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8.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改变(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齐齐哈尔中考)王冕《墨梅》有佳句: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作者画在纸上的梅花,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淡淡墨香飘散在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

10.如图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照射在白屏上,白屏上出现了彩色的光带,最下面的是紫色,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是被水环抱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

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是平面镜成像,像和物的大小相等,漂亮的“蛋壳”闪着耀眼的光芒,这是镜面(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武威中考)春日,花红柳绿。

看桃花,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反射(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

公园内,鱼翔浅底,看到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选填“实”或“虚”)像。

13.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折射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乙(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

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选填“左”或“右”)侧。

如果水槽中的水换为相同深度的酒精,光斑所在位置和盛水时的位置将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

15.综合楼大厅有一块大平面镜,同学们经过此镜前时都习惯照一照,当李洁同学走近该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她走近平面镜1m,则她和镜中像的距离减少2m。

16.如图所示,OA是折射光线,OA与水面夹角为50°

,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用字母α表示)。

17.(2019·

兰州中考)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利用标有角度的圆盘、激光器和半圆形玻璃砖“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示意图,其中AO为激光器发出的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一束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和玻璃砖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8.如图所示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平面镜。

(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E入射时,在纸板F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

(3)他让一束光线沿着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对于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19.(2019·

德州中考)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3.50cm;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②(选填“①”或“②”)处。

限时训练4 透镜及其应用

30分钟)

1.(2019·

深圳中考)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C

           

A.放大镜B.近视眼镜

C.监控摄像头D.投影仪

2.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

此透镜是一个A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便可以得到C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为了保证道路的交通安全,现在许多道路上都会安装有电子眼。

如图甲所示是某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电子眼”,图乙为“电子眼”监督路面交通情况时拍下的照片。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实像

B.“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缩小的虚像

C.“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虚像

D.“电子眼”镜头拍摄的是放大的实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镜后2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

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则D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6.小梦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眼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小梦想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用手摸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眼镜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C.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

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

7.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

鄂州中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B.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C.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江西模拟)如图所示为神舟十号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通过悬浮水球成像的情景,该水球成像的原理可以应用于矫正远视眼(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若该水球的焦距为12cm,此时王亚平的脸距离球心的距离应大于24cm。

10.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小丽的眼睛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为矫正视力应当戴的眼镜片为凹透镜的眼镜。

(均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1.2019年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如图是由“玉兔二号”巡视器拍摄的“嫦娥四号”着陆器。

拍照时,着陆器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倍焦距。

若要把着陆器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着陆器一些。

绥化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

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将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

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13.

(1)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大于2倍焦距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cm处,蜡烛向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14.(2019·

百色六中一模)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图。

15.(2017·

百色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实(选填“实”或“虚”)像。

(2)请根据物距与像距大小关系,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C(填字母)。

A.8cm B.10cm C.12cm D.15cm

(3)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①小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调整光屏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小芳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4)重新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位置如图所示,然后把凸透镜换成平面镜,观察平面镜也能看到一个正立、等大(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蜡烛的像,这个像位于标尺80.0cm刻度处正上方;

把光屏移到这个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没有(选填“有”或“没有”)这个像。

限时训练5 质量与密度

1.保鲜运输冰袋中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C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比热容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A.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

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3.某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前,天平的指针不在分度盘的中央,稍微向右偏。

用此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测量值与物体的实际质量相比B

A.相等B.偏小

C.偏大D.都有可能

4.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

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过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在这个过程中C

A.天平左端下沉

B.天平右端下沉

C.天平仍然平衡

D.当冰熔化完后,右端下沉

5.下列有关天平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