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项目申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8352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项目申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项目申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项目申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项目申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项目申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项目申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项目申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项目申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产品绿色批发市场项目申请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5、项目总体规划与经营销纲要。

6、环境保护。

7、组织管理机构。

8、工程实施方案。

9、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0、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1.3项目建设单位概论

xxxxxxxxx批发大市场属独资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总体工程投资60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入2800万元,二期工程投资3200万元。

一期工程完工投入运营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完成交易额4.1亿元,获利406万元。

企业法人:

xxxxxxx、男、xxx年xx月生、学历:

xxxxxxxxx专业毕业。

于1980年毕业分配到xxxxxxx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车间主任等职,1990年创办xxxxxxxxx厂,并担任厂长。

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员逐步成长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足以说明该同志的开拓进取精神强,在工作上富有创新精神和意识,现担任xxxxxxxxx批发大市场总经理。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产业政策

2002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各类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直销配送和连锁超市为补充,产区、销区、集散地市场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但还存在着市场体系不健全、批发市场档次不高、交易方式比较原始、质量卫生标准和市场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滞后、鲜活商品的储藏加工和运销能力严重不足、经营主体比较分散等问题。

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对于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扩大社会就业,保证居民的消费质量和安全,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目标是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提高批发市场的档次,在全国大中城市和主要产区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交易方式先进、功能齐全、信息灵敏、安全卫生的骨干批发市场;

积极发展连锁超市、直销配送等新型流通组织,建立多层次、多业态、多种经营方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加快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以及以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依托,以现代交易、结算、信息、检测、储藏、物流等技术为支撑,以良好的企业经营和资金投入机制为保证,以稳定、有序、规模化的农产品经销商队伍为主体的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根据国务院对新时期农产品流通的总体要求指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

合理布局,分步实施;

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

企业化运作,政府扶持;

打破地区和企业性质的限制,扩大经营规模。

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重点是要完善现有市场的功能,提高市场档次,搞好全国骨干批发市场建设,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选择部分大型批发市场进行经纪人代理、竞价拍卖或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试点;

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内部检验检测设施建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及消费安全;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供求、交易以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引导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正常生产和有序流通;

加快农产品储藏、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的跨区域流通和错季供应;

培育农民合作运销组织和大型经营企业,支持农民兴建以统一销售农产品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专业合作社,支持农产品经营企业,增强运销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发展订单农业,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功能单一、检测体系落后、信息发布不及时等问题。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系统和信息系统,有利于完善批发市场的检验检测功能和信息采集、发布、电子结算等功能,提升市场的档次,发展跨区域的物流配送中心,使我国农产品市场建设迈上新台阶;

有利于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发展绿色食品和建设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居民消费安全。

2、我国“菜篮子”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基本经验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方、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菜篮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菜篮子”产品由长期短缺、品种单调,到供求基本平衡、品种丰富多样的历史性转折。

第一:

产品总量大幅度增长,品种日益丰富。

现在,大多数“菜篮子”产品的人均消费量都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

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菜篮子”对稳定物价、保障下岗职工和城市低收入居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

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民增收。

随着“菜篮子”生产的迅速发展,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在农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目前,“菜篮子”产品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贡献份额占到1/3左右,很多农民靠发展“菜篮子”脱贫致富。

第三:

出口量增加,创汇能力增强。

我国“菜篮子”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近年来,“菜篮子”产品出口数量逐年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名特优新品种和加工制成品出口比重逐步提高,去年,水产品、畜产品、蔬菜、水果出口额达到100亿美元,已成为农业出口创汇的重要支柱。

第四:

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加工、流通能力增强。

通过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城乡集贸市场、连锁超市及各类零售商店为网络的市场体系。

“菜篮子”产品的加工、运销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均衡供给能力得到提高。

国家建立和完善了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增强了应付突发性灾害、平抑供求波动的能力。

3.目前我市市场发展状况

xxx是个农业大省,处于东部发达省份与西部地区中间地带,由于观念落后,信息不灵,市场培育滞后,流通环节不畅,在商业不景气情况下,直接影响了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xx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的市场状况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的快速流通与市场的繁荣,因而现在迫切需要有一定规模经营档次的农贸批发大市场,市场经营的发展,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刺激居民消费,拉动内需,建设淮南物流市场项目就是适应这种需要,市场的建设必将为淮南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创造有利条件。

“十一五”期间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体现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

“十一五”期间把第三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发展,以增加就业容量、适应市场化要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宗旨,按照增加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传统产业现代化和培育新兴产业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发展大市场,商品流通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增强区域性市场功能作用,重点是发展多层次、多方位的流通格局和功能齐全的市场体系。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1、推动xx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xx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据调查,目前xx还缺乏比较上规模、上档次、综合性批发大市场,现有不少市场都是零散的,小规模的且功能单一,这种状况与国家经济进程和本地区市场需求极不相称。

因此,改变这种局面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2、加速xx及周边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一个重要特征,目前xxx第三产业基本现状是:

总量偏小,比重较低,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特色不明显,传统领域多,现代商贸少。

第三产业滞后发展的状况已引起xx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编制xxx地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基本思路中,就强调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1997年6月,省委、省政府就召开第三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必须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到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地位来把握,提升到xxx能否实现垮世纪宠伟蓝图的全局性,战略高度来认识,并确定在今后要在专业批发市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要素市场建设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xxxxxx批发大市场扩建正是适应这种形势来规划设计的。

3、开发淮南资源的要求

培育和规范现有市场,开发成为规模经营型的批发大市场,将现有资源优势转换成商品和经济优势,从而更好的发挥淮南地区的资源优势。

4、xxxxxx批发大市场目前的经营状况已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由于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许多商户申请入驻,但由于受场地限制,影响了大发展,所以现在急需扩建,把二期工程尽快上马,繁荣市场。

第三章、项目环境与市场分析

3.1地理环境

xx位于主要的地理分界线淮河的中游,xx的中北部,东临xx,西靠xx,南接xxx。

历史上,xx是南方政权北划中原和北方政权经营江南的必争之地,著名的“xxx”古战场即在xx境内,在现代经济格局中,成为东西部经济过渡带,处在承东启西,南北对流的重要位置上,这里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强大的能源优势,又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既有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又有周边地区广大农村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xx古属楚地,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地,地灵毓秀,人杰地灵。

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下主持编纂了兼容诸子百家之长的《淮南子》,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建树了不朽的丰碑。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典故均出自淮南,淮河流域人民创造的花鼓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xx还是中华美食——豆腐的发源地。

xx交通便利,淮阜铁路横贯全市,与京沪、京广、陇海、京九大动脉接轨,每日均有数次列车开往北京、上海、郑州、成都、合肥、商丘、芜湖等地,206国道穿市而过,四通八达,淮河四季通航,顺流而下,通江达海,民航南有xx机场,东有xx机场,西有阜阳机场,可直飞京、沪、广、深圳、香港等地。

xx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开办长途电话,全自动拨号,国际电报电话,用户传真,移动电话等电话业务,9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电话,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一批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的商业和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95年获“国家科教兴市先进市”,96年获“省农科教结合先进市”称号。

xx是国家大型能源基地之一,为华东地区的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充足的能源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政策环境分析

1997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工作会义,会议提出必须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到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把握,提升到xxx能否实现世纪宏伟蓝图的全局性、战略高度来认识,并确定在今后要在专业批发市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要素市场建设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近年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淮南广大干群的共识,今后几年要继续在发展三产上做文章,着力开拓城乡市场。

xxxx批发大市场的扩建正是为适应这种形势规划和设计的。

3.3市场现状分析

1.xxx原来的批发市场层次较低,多为二、三级批发市场,因而整个市场或单个客商的货物吞吐量小、经营规模较小,资金实力也弱。

2.xxx现有市场一般是长期商品的流通自然形成的,位于繁华地段,区位优良,市场较为成熟,但规划不合理,杂乱无章,管理落后,配套设施不足,市场内交通不畅,通道狭窄,卫生状况差。

3.以前的市场辐射面窄,主要满足于区域内的居民需求,多以零售方式经济,兼有批零,市场内外地客商比例甚少。

3.4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准在不断提高,对商品需求质量、数量迅猛增长,消费需求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xxx共辖六区一县,xxxxxx批发大市场的兴办,经营面已经覆盖xxx、xxx、xxx、xxx、xxx、xxx等地,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市场保持旺销势头,经济形势日趋渐好,市场也日渐旺盛。

但经营场地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经营的需要。

1.从商户经营中的问题分析

从前期调查中发现淮南市内大部分经营户是租用门面房,且发现经营户对门面房租金感到压力大,且租房面积不够用,急于使用大面积的营业场所,经营户所反映的现状规模不大,管理不好,设施不配套,为形成服务体系,xxxxx批发大市场的扩建,可为之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机会。

2.从进货渠道分析

从在经营户中调查,以前xxx的大部分小商户进货渠道来自xx等地,费用大、成本高,急切希望在本地有上规模、上档次的批发大市场。

而xxxxxx批发大市场货源来自海南、云南、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及周边地区,急切需要一个较大的物流中心。

3.从经营意向分析

从“是否愿意到xxxx批发大市场经营”问卷中调查,商户均表示愿意驻场经营。

就他们的意图分析,只要大市场能按照经营者的意愿规划好、建设好、策划好、管理好,特别是需要规模大一些,场地宽松些均自愿驻场经商。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项目选址

4.1建设条件

4.1.1区位条件

xxxxxxx批发大市场扩建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xxx旁,紧靠xxx国道,又和xxxxx相邻,地理位置较好。

城区的水、电、气等市政公用设施齐全,交通十分方便,区位条件良好。

4.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

舜耕山北麓一带,奥陶系石灰岩由于喀斯特溶洞中地下水活动的结果,形成侵蚀带,即潜蚀现象。

山坡之下的平原,基岩之上为厚20m左右的冲击层所掩盖,为一良好的建筑区域。

地下水埋藏甚浅,水位变动受降雨垂直补给的影响,流向北偏东,与地形斜坡方向基本一致。

xxxx土质为粉质粘土层,土壤许可耐压力一般为15~22t/m2。

越接近淮河越低。

沿淮河约12t/m2,土壤冰冻深度一般为0.3~0.6m。

根据xxx其他钻探资料提示,在地面2~3m之下,有膨胀土,线膨胀率为3.3%左右,属于中等膨胀土,容许承载力28t/m2左右。

2、水文地质

xxx位于淮河流域,最大的地表水为淮河。

人均年水资源272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相对富裕,主要分布在平原区第四沉积层,南部丘陵区地下含水量较小,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5亿立方米,正常年补给量为3.8亿立方米。

xxx位于华北平原南缘,按区域构造为华北板快东南缘,豫淮拗陷南部,其三级构造单元为淮南复向斜。

xxx松散层厚0~700米,受古地形控制,由东、南向西、北部增厚。

沉积岩相从上部河流相过度到湖泊相。

根据岩性、相组特点、埋藏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等因素,将其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浅部为潜水,中、下部为承压水,底砾石层水局部为自流水。

地下水层垂直分带明显,由上部HCO3型淡水过度到深部C1~Na型水。

地下水流向为北西~南东,水力坡度在1/万左右,与地表水系流向基本一致。

4.1.3气候条件

xxx市气候属于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南北海陆过渡性气候后特征。

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秋季节冷热不均、四季分明。

冬季大气压力784mmhg

夏季大气压力762mmhg

全年平均气温15.7oc

冬季室外空气调节相对湿度75%

夏季室外最热日平均相对温度81%

全年主导风向s。

ENE

年平均风速2.6m/s

最大风速21.3m/s

年平均降水量969.5mm

最大冻土深度105mm

最大积雪深度450mm

无霜期230天

4.2xxxx经济社会现状

xxx位于xxx中北部,淮河中游,地处东经116。

21’21”~117。

11’59”、北纬32。

32’45”~33。

00’29”之间。

xxx雏形于三十年代形成,1950年9月18日正式设市,1952年4月12日改为安徽省直辖市,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新建并迅速崛起的工矿型城市和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目前xx市辖xxxx等6区1县。

全市国土总面积2585.13平方公里;

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达233.58万人。

xxx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面积仅占6%左右。

xxx依山傍水、城乡交错,东起上窑山,南屏舜耕山,西临八公山,淮河横贯全境,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资源蕴藏量丰富,而且区位优势突出,水陆交通便利,是苏、鲁、豫、皖交界地区通往长江三角洲的重要通道。

xxx于1984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成为全省除省会xxx之外,唯一可依法拟定本市需要的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城市。

1985年还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

xxx建市50多年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煤炭、电力、化工为主体,纺织、机械、电子、农业食品、造纸、冶金、陶瓷、建材、医药等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

4.3城市经济发展

2005年,xxx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机遇,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宏观经济呈现“高增长、高质量、高效益”的良好态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超过预期目标3.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亿元,比上年增长7%,超过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值1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0.9%,超过预期目标4.9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业增加值8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超过预期目标0.7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35亿元,同比增长31.8%。

农业喜获丰收。

由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各项惠农政策,调整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加之粮食价格上扬、气候条件有利,农业生产出现了多少年少有的好形势。

全年粮食总产量118.3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00.5%,创历史新高。

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

全年肉类总产量9.5万吨,比上年增长9.4%;

禽蛋产量4.3万吨,增长10.5%;

牛奶产量3.1万吨,增长6.3%;

水产品产量5.4万吨,增长7.2%;

全年生猪出栏55.3万头,比上年增长3.2%;

出栏牛11.3万头,比上年增长3.9%;

出栏羊24.3万只,比上年增长4.8%;

出栏家禽1506.5万只,比上年增长10.3%。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xxx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东向发展战略、创新推动战略、城乡统筹战略,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突出区域发展环境的优化,突出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淮南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06年发展计划,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5%,财政收入增长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增长33.3%。

4.4投资环境

4.4.1投资环境

xxx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的商业和住宅小区拔地而起,确属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4.4.2工业初具规模

xxx缘煤而建,多元开拓,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煤、电、化为主的,兼有医药、建材、纺织、电子、轻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近年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道路宽广,市容整洁。

4.4.3政策支持

xxxxxx十分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市政府和区政府把发展第三产业,兴办农贸市场列入重中之重项目,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为建设和发展大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4.5厂址选择

4.5.1选址原则

项目首先建设具有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市场。

本着高起点、高规格、高效益的原则,因此,厂址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交通方便,位置突出。

(2)水源可靠,水质良好,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4.5.2选址

xxxxxx批发大市场扩建项目厂址选择位于xxxxxxx东侧,南面紧靠xxx国道,西侧为xxx,并和xxxx相邻。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5.1建设规模

xxxxxxx批发大市场扩建工程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400亩。

拟建交易大棚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仓储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检验检疫中心300平方米、信息中心200平方米。

配套设施:

道路停车场占地37.53亩,绿化7500平方米。

购置10辆运输车。

5.2建设项目定位

1、市场总体定位:

主要经营水果、蔬菜、水产、家禽、屠宰等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及建材等。

2、品质定位:

经营范围走精品路线,突出大市场新貌、新品位,开办环保型配菜,配物中心。

3、规划定位:

交通通畅,区位明确,整洁卫生。

4、以交易为主体,服务为中心,建好仓储、运输为一体的物流中心。

5.3建设内容

5.3.1主要设施

建设交易大棚、仓储、检测检疫系统、信息中心及配套

设施。

交易大棚建大垮度彩钢大棚。

5.3.2配套设施

1、消防:

每个区段,每个楼层为一个独立防火区,并设消防通道、疏散口和防火门。

2、场地、道路

场地平整、耐压、无障碍。

道路畅通,人、物分流,楼层自由通道,上下方便。

3、电信:

设公用通信工具,开通国际国内长途电话,并接上联网。

4、环卫:

配备垃圾车,垃圾箱等环卫设备,并有专人分区负责卫生环境。

5、建立信息中心和检疫、检测站。

第六章、技术设计方案

6.1建设规划

6.1.1建设规划

xxxx批发大市场扩建工程是本地区进行商品流通必要的基础设施,它的目的是:

在预定的区域内合理地布置各功能块相对位置。

(1)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

(2)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

(3)简化作业流程;

(4)缩短生产周期;

(5)力求投资最低;

(6)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

6.1.2细部布置规划

(1)货车通道

在大市场内部的货车车道,单线车道宽度为3.5M,双线车道宽度为7.0M,车道的地板荷重必须是能承担10吨/每轴的地板。

(2)货车回转区

在大市场的货车回转区,可以使大货车容易停靠月台,非常重要,货车回转区的长度是根据货车的长度不同而不同,原则上是货车全长的两倍;

2吨车为11M,8吨车为20M及拖车、货柜车为33M。

(3)消防设备

大市场的消防非常重要,必须设置足够的消防设备。

(4)道路、绿化

在总平面绿化设计过程中,建筑物周围道路及绿化在设计中应统一设计、统一布局。

在合理安排道路、绿化、活动场地基础上,应充分注意建筑物原有地貌、地物、绿地等的利用,并能结合基地条件和使用功能的要求,选择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树种、花草。

6.2经营纲要

6.2.1经营商户

1、定位招商水果、水产、蔬菜、家禽、屠宰、日用工业品、建材等商户驻场经营。

2、小商贩入场批发商品经营。

3、兴办环保型配菜,配物中心,多种经营。

6.2.2广告宣传

利用当地报纸、电视台、户外广告等,做真实的宣传广告。

6.3主要工程技术方案

6.3.1工程建设指导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