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8293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D.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2.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5m/s,则在这1s内该物体(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3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9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3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m/s2

【答案】BD

取v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1=4m/s,若v2=5m/s,速度的变化为v2-v1=1m/s,即速度变化大小为1m/s,加速度为1m/s2,加速度大小为1m/s2,若v2=-5m/s,速度的变化为v2-v1=-9m/s,即速度变化大小就为9m/s了,加速度为-9m/s2,加速度大小为9m/s2.所以选BD.

3.高速公路上用位移传感器测车速,它的原理如图所示,汽车D向右匀速运动,仪器C在某一时刻发射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超声波),经过时间t1接收到被D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过一小段时间后又发射一个超声波脉冲,发出后经过时间t2再次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为v0,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为△t,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的距离为

B.第二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的距离为

C.位移传感器在两次测量期间,汽车前进距离为

D.测得汽车前进速度为

【答案】ACD

AB.超声波是匀速运动的,往返时间相同,第一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的距离为

,第二次脉冲测得汽车和仪器C的距离为

,故A正确,B错误;

C.则两次测量期间,汽车前进的距离为

故C正确;

D.超声波两次追上汽车的时间间隔为

故速度

故D正确。

故选ACD。

4.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B.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

C.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

D.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

AC、三个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时间相同;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C错误;

BD、三个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中,路程不全相同,时间相同;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图象知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故C错误;

D正确;

故选AD.

【点睛】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故从M到N过程中,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但路程不等;

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

5.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汽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树木向北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A.甲车必定向南行驶

B.乙车必定向北行驶

C.丙车可能向北行驶

D.三辆车行驶方向可能相同

C.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丙车向南运动,故C错误;

A.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说明甲车也向南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故A正确;

BD.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此时有两种可能:

一是乙车向南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的速度都小;

二是乙车向北运动.故B错误,D正确.

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抓住以地面、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6.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答案】D

试题分析:

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当对所分析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A、B选项都不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是不能忽略的,没了大小,就没有自转的说法了,所以此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7.近年来,登山步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健康习惯。

如图为某地生态公园的登山步行道线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丁家楼子村到目的地九仙山观景台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小王和小张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结果小王比小张先到达目的地。

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王与小张的路程相同

B.小王的位移小于小张的位移

C.小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张的平均速度

D.小王的平均速率大于小张的平均速率

【答案】C

A.路程是运动的轨迹的长度。

他们选择不同的路线,路程可能不同。

故A错误;

B.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他们的起点与终点是相同的,所以位移相等。

故B错误;

C.平均速度是由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小王与小张的位移相同,但由于小王用时较短,故小王的平均速度较大,故C正确;

D.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小王和小张的路程大小关系不能确定,则不能比较平均速率关系。

故D错误。

故选C。

8.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医生在心电图上测量出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为心跳周期,由此可计算出1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机上做出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医生通过测量后记下甲的心率是60次/分。

该心电图机图纸的移动速度和乙的心率分别为

A.20mm/s,60次/分B.25cm/s,70次/分

C.25mm/s,75次/分D.20cm/s,120次/分

甲图纸中,相邻波峰的位移为

,甲的心率是60次/分,则甲心率的周期:

则心电图机图纸的移动速度:

乙图纸中,相邻波峰的位移为

,乙的心率: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C.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相等

D.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答案】A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根据位移图象确定出位移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出路程关系,再进行判断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关系.

由图看出,三个物体的起点与终点相同,位移相同,所用时间也相同,则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由图得知,甲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返回,而乙、丙都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则甲的路程最大,乙丙的路程相等,所以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丙的平均速率相等,即

,故选A.

由位移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位移,能判断出物体的位移关系.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路程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基本思路.

10.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在OA段运动得最快

B.汽车在AB段静止

C.CD段表示汽车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4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零

因为s-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大小,故由图线可看出CD段物体运动的最快,选项A错误;

由题干信息以及图像可知AB段静止,B正确;

汽车在C点返回,D点位移为零,C、D项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选项,应选A.

考点:

s-t图线.

11.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答案】B

A、由图知,0.2-0.5小时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故A错误;

B、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甲的斜率大,则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故B正确;

C、物体的位移等于s的变化量.则知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C错误;

D、0-0.6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所以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错误.

点睛:

该题考查了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和应用,要掌握:

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B.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运动员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就没有人的动作可言了,A错误;

B.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B错误;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描述轻舟相对于“万重山”在运动,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C正确;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D错误。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注意区分研究对象与参考系的不同。

考查对参考系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判断能力。

13.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

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D.尽管空间站匀速转动,所以加速度为零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变化快一定是加速度大,速度变化慢一定是加速度小;

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系;

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

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

本题考查加速度的性质,明确判断加速度的大小依据是:

①速度变化快慢②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大小。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受到向上的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火箭有向上的加速度,选项A错误;

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选项B正确;

C.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速度很大,但可能匀速行驶,所以加速度不一定很大,选项C错误;

D.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为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刻变化,速度变化量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选项D错误。

故选B。

14.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

,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

,由勾股定理可知,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故D正确,ABC错误。

15.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像.A质点的图像为直线,B质点的图像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像交点C、D坐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B追上A,t2时刻A追上B

B.t1~t2时间段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小于A质点的平均速度

C.质点A做直线运动,质点B做曲线运动

D.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1~t2时间段内的某时刻

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t1时刻A追上B,t2时刻B追上A

,故A错误;

t1~t2时间段内,两质点通过的位移相等,则B质点的平均速度与A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故B错误.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故两质点均做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

因曲线的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故由图像可知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1~t2时间段内的某时刻,故D正确.故选D.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理解位移-时间图象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

知道两图线相交表示相遇,斜率表示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