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8102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时区与区时

(1)时区:

全球划分为____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______。

(2)区时:

每个时区______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自然界线:

     经线

人为界线:

   经线

4.日期界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转原因:

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____。

2.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____偏,南半球向____偏,赤道上不偏转。

【学习探究】

〖互助学习〗

根据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晨昏线有什么特征?

它是怎样运动的?

 2.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什么?

〖思路点拨〗

点拨点一地方时

1.地方时的产生

由于地球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要早,即东早西晚。

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的地方时相同。

2.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和两地经度差,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公式:

特别提醒 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

②以0°

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

异侧两地经度差为“+”。

(2)已知某一地的经度和两地地方时差,求另一地的经度

已知经度±

/4分钟×

两地地方时差数(分钟)=某地经度

特别提醒 ①公式中加号或减号的选择:

a.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早时:

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

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

b.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晚时:

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

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

②地方时差的计算:

用两地地方时的大数减去小数。

具体的时间计算题往往是以图的形式展开,这需要注意找到时间计算的切入点:

一是依据晨昏线确定地方时;

二是依据太阳直射点确定地方时。

点拨点二 时区与区时

1.时区的划分

(1)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2)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

W到7.5°

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3)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

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

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

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4)东西十二区各跨7.5°

,合为一个时区。

2.有关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

(某地经度+7.5)÷

15=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取商的整数部分)

注意:

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2)已知某地时区序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的方法

①除零时区外,时区序数乘以15°

所得的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

和西经180°

合称为180°

经线)。

②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

所得的和与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

(3)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

①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要用“+”;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要用“-”。

②两地的区时差数,即为两地的时区差数。

③求得的时间是0至24,为当日时间。

24时也可写作次日0时。

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是第二天,因此,时间要减去24小时,日期则要加一天;

求得的时间是负值时,则是前一天,因此,时间要加上24小时,日期要减一天。

例1.读图,回答问题。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10分举行,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纽约——4月29日清晨

B.新加坡——4月30日上午

C.伦敦——4月30日中午

D.巴西利亚——4月29日下午

解析:

答案:

点拨点三 日界线及某日期占全球的百分比

1.日界线的概念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

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称“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

2.日界线的特征

日界线西侧

日界线东侧

时区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经度

东经度

西经度

时刻

相同

日期

今天

昨天

日期变更

见图

地球自

转方向

―→

3.日期变更的判断

(1)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

①自然界线:

即0(或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②人为界线:

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

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2)图解日期变更

a.经线展开图

b.极地投影图

①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

经线地方时为零时时。

②为了照顾180°

经线附近一些地区和国家日期的统一,人为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有三处偏离了180°

经线,从北极点开始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侧,经过萨摩亚、斐济、汤加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侧,继续沿180°

经线到达南极点。

例2.下图为“某卫星M绕地球运行轨道及方向示意图”,M第一次到达P点时,地球、卫星、太阳正好在同一直线上,且北京时间是2011年6月22日20时,卫星运行的周期为6小时。

据此回答

(1)~

(2)题。

(1)M第一次到达P点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

A.0°

B.25°

EC.95°

WD.105°

E

(2)卫星M第二次到达P点的位置时,全球是6月22日的地区面积约占全球的……………………()

A.1/4B.1/2C.3/4D.3/5

〖变式达标〗

新华网南极中山站2月2日电,中山站时间2日9时25分(北京时间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昆仑站是于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落成的,以昆仑站为依托,我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图2为昆仑站的部分建筑。

据此回答1~3题。

 

1.中山站时间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

A.东八区B.东七区C.东六区D.东五区

2.昆仑站房子的门窗朝向最好朝…………………………………………………………………()A.正东   B.正南   C.东南   D.西北

3.昆仑站的房屋建设都离地面高约2米,其原因可能是………………………………………()

①减小极地东风的影响,减少房子周围积雪堆积

②减小地面对屋内温度的影响

③防止动物对屋内人员的攻击

④为了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

A.①②③④B.①② C.①②④   D.④

读图(图中α的角度为23°

26′),回答4~5题。

4.当图中α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

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

可能发生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轮船自西向东跨越北印度洋是顺风顺水

C.极昼的范围由南极圈向南极点逐渐缩小

D.尼罗河出现明显汛期

5.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是…………()

A.30°

EB.150°

WC.30°

WD.15°

E

假定在北极点放置一个傅科摆,初始时摆沿90°

W和90°

E线摆动。

据图回答6~7题。

6.3小时以后此摆的摆动方向是

A.沿45°

E~135°

W摆动B.沿45°

W~135°

E摆动

C.沿90°

E~90°

W摆动D.沿0°

~180°

经线摆动

7.下图是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是(  )

A.甲B.乙C.丙D.丁

北京时间2010年8月1日5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8.卫星发射时,某人正好乘飞机从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途中飞行时间为6小时,则到达当地时间为

A.7月31日22:

30B.7月31日16:

30

C.8月1日11:

30D.8月1日18:

9.卫星发射当日,和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

经线向东到180°

经线B.0°

经线向西到180°

经线

C.37.5°

E向东到180°

经线D.37.5°

E向西到180°

10.读“地球某时刻晨昏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该图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    方向,P点地方时为    时。

(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3)

为    线,其中

是    线,

是    线。

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时针。

(4)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

(5)判断F点昼夜交替的时间及全球该日新旧日期范围之比。

〖课堂小结〗

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晨昏线平分赤道;

晨昏线在春秋分日跟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跟极圈相切;

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

∕小时,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昼半球中间经线地方时12点,夜半球中间经线地方时0点或24点;

晨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18点;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中央经线120°

E的地方时,东八区的区时。

3.昼长=昼弧∕15°

,夜长=夜弧∕15°

昼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

4.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沿赤道不偏转。

【课后巩固】

1.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从0°

~90°

不等B.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永远通过南北极

C.从理论上讲,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D.晨昏线是不随季节移动的

2.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

A.每天都重合B.每天都不可能重合

C.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某一时刻重合D.只有在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某一时刻重合

3.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

C.时差的产生D.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有一游客在西安(34°

N,109°

E)旅游,当他进入一家旅馆时,他发现墙上有4个钟表及今日提示(如图所示),据图回答4~6题。

(今日提示:

今日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时24分)

4.该旅客旅游的时间可能是………………………………………………………………………()

A.春节B.“十一”黄金周C.“五一”黄金周D.元旦

5.这一天,西安的昼长为……………………………………………………………………………()

A.11小时12分钟B.12小时C.12小时40分钟D.12小时48分钟

6.图中①、②、③三个钟表走时不准的是…………………………………………………………()

A.①B.②C.③D.②③

7.右图中的大圆表示晨昏圈,P点是纬线圈与晨昏圈的切点,Q(0°

90°

E)

地方时是12点。

此时,以下地点位于昼半球的是………………………()

A.45°

N,90°

WB.45°

S,160°

W

C.70°

S,120°

ED.0°

,160°

读右图,回答8~9题:

8.图中与新的一天范围较吻合的是………………………………………()

A.从90°

W向东至0°

B.从90°

E向西至90°

C.从180°

向东至0°

D.从90°

E向东至180°

9.上题中正确选项所示的经度范围,与新的一天并不完全吻合,这是

因为……………………………………………………………………()

A.国际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

B.B.新的一天不从本初子午线开始

C.国际日界线与180°

经线不完全重合

D.晨昏圈经过两极

10.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度相同,地方时仍相同②北京的地方时仍早于伦敦的地方时

③太阳将西升东落④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1年3月26日,全球数千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结合下图,回答11~13题。

11.活动当天,图中四城市中熄灯最早的城市为……………………………………………………()

A.里约热内卢B.新加坡C.北京D.哥本哈根

12.图中四城市自转线速度最大和最小的依次为……………………………………………………()

A.北京、里约热内卢B.新加坡、哥本哈根

C.里约热内卢、北京D.哥本哈根、新加坡

13.活动当天,北京日落时世界某城市开始熄灭电灯,该城市位于…………………………………()

A.巴西B.印度C.澳大利亚D.英国

地转偏向力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某些经济活动、军事活动要考虑它的影响。

气流、河流等自然地理事物也受其影响。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15题。

14.某军舰在西经20°

,南纬59°

的海面上,沿20°

W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80千米,落弹点将在…………………………………………………………………………………………………………()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15.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16.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S三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

(2)比较该日乙、丙两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

(3)该日南京一竖直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是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的反映。

(4)把此刻的昼夜半球分布情况转绘到下图中。

17.2010是世界航天活动密集的一年,结合“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请描述美国、巴西、印度、日本等国航天发射场位置的共同特征。

(2)分析图中的两个海上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建在赤道地区的原因。

(3)世界各国大多采取向东发射的方式将卫星送入轨道,主要考虑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

(4)北京时间2010年12月18日凌晨4时2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____,处于12月18日的地区约占全球范围的________。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地球自转运动的意义

〖思路点拨〗例1.C 例1.

(1)A 

(2)C

〖变式达标〗1.D2.D3.B4.C5.D6.A 7.D 8.A 9.C

10.

(1)南 东南 0 

(2)画图略(水平从右侧照过来)(3)晨昏 晨 昏 逆 (4)17 (5)24小时;

7∶1。

〖课后巩固〗1.C2.C3.A4.C5.C6.B7.D8.D9.C10.C11.C 12.B 13.C 14.A 15.C

16.

(1)角速度:

甲=乙>

S;

线速度:

甲>

乙>

S。

 

(2)日出时间:

乙地8时,丙地6时,乙地比丙地晚2个小时。

 (3)A 地球自转 (4)略。

17.

(1)主要建在本国较低纬度沿海地区。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在发射过程中可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节省燃料。

 (3)地球的自转方向 (4)12月17日20时20分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