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届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题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790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雅安市届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雅安市届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雅安市届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雅安市届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雅安市届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市届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题2.docx

《四川省雅安市届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雅安市届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题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雅安市届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题2.docx

四川省雅安市届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复习题2

常见的酸和碱

一、选择题

1.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产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产FeCl3和H2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3.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的干燥剂,制备方法是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对氢氧化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C.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D.Co(OH)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4

4.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

现象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B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C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氯化钠生成

D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AB.BC.CD.D

5.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水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HClB.COC.NaOHD.CaO

6.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①X+酸→盐+水,②X+水→碱,则X是(  )

A.Fe2O3B.NaOHC.CaOD.CO2

7.关于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能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相同的离子团性质相似

B.都有强烈的腐蚀性

C.都需要密封保存

D.溶于水时都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

D.铵态氮肥与烧碱共热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D.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10.下列各组物质混合,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

A.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B.氧化铁与稀盐酸

C.硝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

11.对于反应:

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X可能是CuCl2

C.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D.Y不可能是Na2SO4

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C.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3.物质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X+2Na0H═2Y+Cu(OH)2↓,则(  )

A.X一定是Cu(N03)2B.X的式量比Y大

C.Y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2D.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14.小科为研究“碱与盐反应”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每支试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别向试管中滴加3滴溶液,除氢氧化钙溶液是饱和外,其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和乙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B.乙组和丙组实验均能观察到蓝色沉淀

C.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多

D.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

1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16.氢氧化铝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NaOH═NaAlO2+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铝属于氧化物

B.在NaAl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

D.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来白色沉淀又消失

17.某溶液由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和H2SO4一定存在

B.NaOH、H2SO4和MgCl2一定不存在

C.HCl和MgCl2一定存在

D.HCl一定存在,NaOH、H2SO4一定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

 

二、填空题

18.分析下列反应,回答有关问题:

①2KOH+CO2═K2CO3+H2O;

②2NaOH+CO2═Na2CO3+H2O;

③Ca(OH)2+CO2═CaCO3↓+H2O.

(1)由上述反应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是都生成  和水;

(2)根据上述规律,写出Ba(OH)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CO2鉴别NaOH和Ca(OH)2两种溶液时,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溶液.

19.“烧碱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如图.

请你在答题卡中用“连续线”画出烧碱应走的路线

(2)烧碱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

20.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1)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

(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

(3)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  (填“酸”或“碱”或“盐”).

(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化学符号).

21.某溶液由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钾、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则:

(1)该溶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  .

(2)a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2.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原因是  ;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  .

 

三、解答题

23.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测量其溶液的pH时,可以  ,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  (填元素符号).

24.氨水(NH3•H2O)也是常见的碱,是由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氨水很不稳定,容易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NH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NH3•H2O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有  .

(2)打开装有氨水的试剂瓶后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  .

(3)写出NH3•H2O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将一片有酚酞的干燥纸条和一片有酚酞的温润纸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NH3中,现象是  .

(5)NH3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跟O2反应,反应过程可用下列示意图表示(注:

表示氨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各物质未配平).请分析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H3与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25.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1锥形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将分液漏斗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配制一定质量10%的稀硫酸,若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图2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图3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燃烧满足的条件是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和提供热量.

26.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其主要原因是:

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发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会儿变瘪的易拉罐又鼓起,其原因是:

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H2,同时有偏铝酸钠(化学式为:

NaAlO2)生成.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使易拉罐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变瘪的易拉罐重新鼓起.请写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  置换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

27.结合NaOH、Ca(OH)2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来改变酸性土壤的固体是  ;

(2)从微观角度看,它们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3)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选用的试剂是  .

28.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横轴)与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

(3)图中B→C线段对应溶质质量减小的本质原因是  .

(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

29.化学兴趣小组以碱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将无色酚酞溶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Ca(OH)2溶液中,溶液均由无色变为  色.

(2)NaOH和Ca(OH)2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定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具体”到“抽象”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通过对NaOH和Ca(OH)2性质的认识,抽象得出碱类物质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碱类物质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  .

(4)将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后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向滤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原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

30.我们接触过的有些化学反应是无明显现象的.如图三个实验都是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