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675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docx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docx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教学目标

1.能沉下心来读世界名著,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2.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学习做读书笔记。

3.了解名著的价值,乐于分享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名著写作背景,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学习做读书笔记。

2.了解名著的价值,乐于分享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鲁滨逊漂流记》等外国名著。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对阅读外国名著有兴趣,能初步感知《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及语言特色。

2.能自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学习做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评价人物,激起阅读期待

1.明确单元主题。

(1)出示单元导语:

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2)学生齐读。

2.引导评价人物。

(1)教师引导: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部外国文学作品,学会了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你能对书中某个人物作出评价吗?

(2)学生尝试评价书中的人物。

(3)小结:

书中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设计意图】紧扣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采用评价人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畅聊预测,感知全书梗概

1.猜测书名。

(1)设问思考:

今天我想邀请大家来跟我读一部名著,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

在揭开神秘面纱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如果多年以后有人站出来反对你的理想,你又会怎样选择呢?

(2)学生自由作答。

(3)教师启发:

你们的勇气值得我点赞!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书中的主人公就有一个航海梦,你们看这两个人,他们当中就有一位是这本书的主人公!

请同学们猜一猜:

这两个人是谁?

他们在谈论什么?

结果怎样?

课件出示:

(4)学生猜测并自由作答。

(5)相机介绍书名及内容:

父亲以及家人的极力劝阻也没能阻挡他去实现自己的航海梦,他毅然驶向了大海,他就是英国作家笛福笔下《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鲁滨逊的传奇人生!

(课件出示书的封面)

2.导读封面。

(1)启发引导:

当你看见这本书时,你最想做什么?

(2)引导阅读:

仔细阅读封面,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

(3)相机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

丹尼尔·笛福(1660—1731),18世纪英国作家。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英国报纸之父、现代新闻业之父”等。

3.导读封底。

(1)引导发现:

从封底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书的封底)

(2)梳理小结:

封底有书名、价格及条形码。

4.介绍扉页。

(1)课件出示书的扉页。

(2)引导:

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5.阅读目录。

(1)设置悬念: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为什么会如此吸引读者呢?

它有哪些故事情节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目录。

(课件出示目录内容)

(2)学生自读。

思考:

你从目录中发现了什么?

(3)学生交流。

6.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谈谈《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梗概。

【设计意图】通过预测、猜想的方式,充分引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通过导读封面、封底、扉页、目录等相关信息,结合教材内容,交流梗概,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外国名著的兴趣。

板块三预测略读,理清故事情节

1.激发兴趣,引导阅读。

(1)教师引导:

了解了这么多,同学们想不想跟着目录预测主人公身上的传奇经历呢?

(2)学生交流,并相机浏览相关内容,印证猜测。

(3)教师小结:

作者笛福曾这样点评鲁滨逊:

不安于现状,勇于行动,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按照现代文明的模式开辟新天地的创造者。

2.通过初读目录“初次航海、再次航海、死里逃生、重返故乡、故地重游”及部分原文,感知鲁滨逊这个人物的形象,初步掌握故事情节。

(1)学生预测并浏览“初次航海”的部分。

①教师提示:

首次出海的鲁滨逊没有任何的航海经验,他对大海一无所知,那么他会面临哪些困难呢?

请你预测一下,然后读原文。

②学生交流并印证。

(2)预测“再次航海”的部分。

①教师引导:

如果你是死里逃生的鲁滨逊,接下来你会怎样做?

先预测,再跳读原文描写鲁滨逊再次航海的部分。

②主人公后来再次航海,又会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呢?

他能否和上次一样平安归来呢?

(3)预测“死里逃生”部分的情节。

①引导学生预测、提问。

教师引导:

这件事对鲁滨逊的触动很大,我想他之所以能够在孤岛上生活28年之久,就是靠着这种精神。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要坚强勇敢地走出来,因此他开始往积极的一面考虑。

②摘读原文印证预测。

课件出示:

一动也不动地坐着,空想得到那得不到的东西,是毫无用处的。

——《鲁滨逊漂流记》

(4)教师小结:

你们在生病的时候会想什么?

鲁滨逊生病的时候却在检讨自己的不足,在为曾经的过失深深地责备自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大自然给他在荒岛上的生活制造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如地震、海啸、台风、干旱等。

他就这样生活了12个年头。

在此期间,岛上除了他之外,鲁滨逊从来没见过一个人。

突然有一天,他发现了人的脚印,这让他感到害怕,后来知道那是野人的脚印,他努力做到不和野人有交集,但是事与愿违。

(5)略读“重返故乡”部分,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发展。

教师小结:

鲁滨逊在这个荒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29天。

一艘英国船只因为水手闹事在荒岛附近停靠,鲁滨逊帮助船长解决了闹事的水手后,他搭上了这艘船,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通过预测、验证、质疑、略读、跳读、泛读等多种读书方法从整体上了解故事梗概,初步感知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并教会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策略,为自主阅读做好铺垫。

板块四制订计划,指导课外阅读

1.指导制订阅读计划。

课件出示: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计划表。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计划表

时间

章节

所读内容梗概

第一周(月日—月日)

第二周(月日—月日)

第三周(月日—月日)

第四周(月日—月日)

2.指导写读书笔记。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人物交流部分。

(2)学生自由读,了解写读书笔记的几种形式。

(3)教师小结:

读书笔记可以写下自己的感触,可以摘抄,可以画人物图谱,还可以写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一些想法。

【设计意图】制订好阅读计划,让阅读兴趣的延续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让学生学习规划自己的阅读进程,提高阅读的效率。

末了巩固复习本单元学会的概括梗概的方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名著的阅读方法及感受,分享阅读的快乐。

2.初步感知《鲁滨逊漂流记》的语言特色。

3.对外国名著有兴趣,能自主阅读其他名著。

▶教学过程

板块一聚焦内容,分享快乐

1.活动一:

我来问,你来答。

教师引导:

今天我把《鲁滨逊漂流记》带到了课堂上,多年以后再读这本书,更让我惊叹的是作者笛福能够将人物的细微思想刻画得纤毫毕见,我想,这就是他的作品能成为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书籍的原因。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呢?

现在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

我来问,你来答。

(1)鲁滨逊是哪国人?

(英国)

(2)鲁滨逊为何要出海?

(因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

(3)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面临着哪三方面的困难?

(野人和野兽的威胁、精神世界的孤独、生活环境差)

(4)鲁滨逊一共在荒岛上待了多少年?

(28年)

(5)鲁滨逊在荒岛上种了什么农作物?

(麦子)

(6)鲁滨逊在荒岛上缺少什么物品?

(衣服、本子、墨水、笔……)

(7)鲁滨逊是如何离开荒岛的?

(他救了一艘英国商船的船长,船长带他回到了英国)

(8)鲁滨逊在荒岛上养了几种动物?

(猫、狗、羊、小鹦鹉)

(9)鲁滨逊救了一个野人,那个野人叫什么名字?

(“星期五”)

(10)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来评价鲁滨逊?

(坚强、勇敢、乐观向上、聪明)

2.活动二:

给视频配音。

(1)课件出示《鲁滨逊漂流记》中“教化野人”的章节视频。

(阅读书中鲁滨逊与“星期五”对话的片段)

(2)学生读鲁滨逊教化野人的片段,试着把它改编成剧本,再根据视频配音。

(3)师生评价。

3.活动三:

寻找漂流驿站。

(1)学生根据自己读书的进度,介绍鲁滨逊经过了哪些漂流驿站。

(2)师生共同评议。

约克郡——北非摩洛哥——西非几内亚海岸——南美巴西——孤岛——英国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回顾所读名著,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板块二聚焦写法,品读文段

1.启发思考: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在西方的评价很高,是什么成就了《鲁滨逊漂流记》?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1)引导学生从语言、情节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课件出示:

●在黑暗中,在洞口射进去的微弱光线反射下,忽然看见有两只发光的大眼睛,也不知道是野兽的眼睛,还是人的眼睛,那对眼睛像两颗星星闪闪发亮。

(比喻、拟人)

●我原来上了一个海岛,四面环海,极目所致,看不到一片陆地,只见远方几块孤岩礁石;再就是西边有两个比本岛还小的岛屿,约在十五海里开外。

(对比)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的鲁滨逊·克鲁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难,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孤岛上。

我暂且把此岛称之为“绝望岛”吧。

同船伙伴全都葬身鱼腹,我却意外得以生还。

(联想)

(2)学生交流讨论。

(3)教师小结:

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语言明白晓畅,朴实生动。

笛福采用了第一人称和回忆录的形式,用日记的穿插,生动记下了人物内心的感受和对事物的思考,语言通俗、浅显。

(4)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方面交流,说说鲁滨逊经历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5)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

第一次航行、第二次航行、第三次航行、第四次航行、埋甲壳虫、和小狗小鸟说话、每天坚持写日记、从船上搬运东西到荒岛上、晒葡萄干、打山羊、制作日历、第一次种大麦和稻子失败、挖地窖、造个捣小麦的石臼、第一次造船失败、自制陶器、第一次发现人的脚印、搭救“星期五”、与“星期五”造木舟、救“星期五”的父亲、救出船长、夺回英国商船、离开荒岛、回到英国。

(6)师生共同小结:

故事精彩离奇。

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当然本书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独到之处,大家可以边读边发现。

【设计意图】从语言特色和精彩情节两个方面对文章进行推敲和精读,让学生从局部感受名著的魅力,当然手段还可以多一些,形式也可以更灵活些。

板块三交流心得,持续阅读

1.评价人物。

(1)教师引导: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书中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引导: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等大家读完全书后,相信你们会对书中的人物有一个全方位的评价!

本组语文要素为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本环节旨在突出训练重点,把握训练难点,让学生学会全面地评价人物、思考人物。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对其他名著的初步了解。

2.交流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成果,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活动,检测能力

1.教师引导:

这学期学校开展“悦读课堂”,大家阅读了很多好书,让我们走进书中,分享自己阅读的收获与快乐!

2.“猜猜看”。

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猜一猜人物名字。

第一组:

纪传体通史宫刑史记(司马迁)

第二组:

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军师(诸葛亮)

第三组:

水浒传卖刀青面兽(杨志)

第四组:

航海荒岛2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