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5章第14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589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5章第14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5章第14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5章第14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5章第14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5章第14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5章第14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

《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5章第14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5章第14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5章第14讲课后达标检测.docx

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5章第14讲课后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4·呼和浩特考试)读图,完成1~3题。

1.①地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荒漠带

2.从①→②自然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这种变化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

D.地方性分异

3.决定由直线③→④自然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

C.高度D.光照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①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长江入海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故C项正确。

第2题,由图可知,从①地到②地是从沿海向内陆,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故B项正确。

第3题,由图可知,由③地到④地是由我国南部沿海到东北地区,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故A项正确。

答案:

1.C 2.B 3.A

   下图是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

B.⑥自然带对应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②自然带与⑤自然带形成原因基本一致

D.④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5.图中自然带在我国有分布的是(  )

A.①B.⑤

C.④D.⑥

解析:

第4题,①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受安第斯山脉阻挡,呈南北狭长分布;⑥为热带草原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②和⑤虽然都是热带雨林带,但是成因截然不同,⑤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而形成,而②主要因位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而形成。

第5题,通过上题解析可以判断①⑤⑥三个自然带在我国都没有分布,④为温带草原带,在我国有分布。

答案:

4.D 5.C

   (2014·北京东城区联考)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影响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的一种指标。

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区图,回答6~7题。

6.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7.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  )

A.整体性B.联系性

C.开放性D.差异性

解析:

第6题,由南向北穿着越来越厚是因为气温越来越低,这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7题,新疆与海南穿衣指数的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差异性。

答案:

6.C 7.D

   读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8~9题。

8.关于图中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植被为热带草原

B.②地植被四季常青,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③地植被为荒漠

D.④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丰沛

9.图中①→②→③→④植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B.降水量

C.海陆热力性质D.洋流

解析:

第8题,位于赤道附近的①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丰沛,植被为热带雨林;②地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有明显的季节变化;③地位于撒哈拉沙漠,植被为荒漠;④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第9题,①→②→③→④植被变化主要体现了不同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故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答案:

8.C 9.A

   (2014·洛阳高三统考)下表中甲、乙两地终年盛行西风,且纬度相当。

据此回答10~11题。

 月份

气温、降水量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甲地

气温(℃)

13.6

14.3

12.1

10.1

8.8

6.7

6.8

7.8

9.6

11.6

13.6

13.4

降水量

(mm)

90.1

93.3

98.9

143.3

234.1

234.8

228.7

208.5

145.9

120.9

119.1

103.1

乙地

气温(℃)

17.5

15.7

13.5

8.9

5.1

1.6

1.4

3.2

5.9

9.6

13.6

16.3

降水量

(mm)

17.5

19.1

23.1

15.2

22.3

18.6

17.4

14.1

11.3

13.9

12.9

14.1

10.根据表中资料推断,甲地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温带荒漠B.亚寒带针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温带草原

11.下列有关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

甲地大于乙地

B.两地降水量夏季最大

C.年平均气温:

甲地低于乙地

D.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可能是地形

解析:

第10题,由于甲地终年盛行西风,则甲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典型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第11题,甲、乙两地纬度相当,且都终年盛行西风,但月降水量差异明显,则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可能为地形。

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甲地冬季降水量大,乙地全年降水较均匀;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答案:

10.C 11.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8分)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我国部分山脉图。

材料2:

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1)材料1中A是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山脉,C是________山脉,D是________山脉。

(4分)

(2)材料2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1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①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②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③可能属________山脉;④可能属________山脉(填字母)(4分)

(3)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4分)(  )

A.常绿阔叶林B.高山草原

C.针阔叶混交林D.落叶阔叶林

(4)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①~④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____________。

(4分)

(5)②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6)②→④→①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4分)

(7)④→①→③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4分)

答案:

(1)阿尔泰山 阴山 太行山 秦岭

(2)B D A C

(3)C

(4)南坡降水丰富 ③④

(5)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

(6)热量 由赤道到两极

(7)水分 从沿海向内陆

13.(28分)图1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图2为“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

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

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甲、乙两气候区的变化属于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

并分析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8分)

(2)③处气候是否符合地带性分异规律?

它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8分)

(3)图1中①②自然带分别表示________。

(4分)

A.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

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

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

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4)结合气候类型说明丙处植被具有的特征。

(8分)

解析:

(1)题,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对应的是森林、草原和荒漠,其变化体现了以水分为主导因素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题,③处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与山脉对海洋水汽阻挡作用有关,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第(3)题,根据①自然带下面为针叶林即可判断。

第(4)题,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

答案:

(1)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

 

(2)不符合,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它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影响。

 (3)C (4)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植被属于常绿硬叶林。

叶片常绿、坚硬,根系发达,具有耐旱的特征。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3·高考山东卷)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②为

A.草原B.荒漠

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B.洋流

C.地形D.季风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影响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1题,我国北部地区植被的分布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水平地域分异,大兴安岭以东为森林,以西为草原,贺兰山以西为荒漠,故A项正确。

第2题,森林植被的分布与降水和气温关系密切,气温高、降水丰富的地区最有利于森林的生长,我国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降水丰富的季风区。

我国北部受夏季风影响的范围小,局限于大兴安岭、长城以东地区,故森林分布的东西宽度小;我国南方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川西山地、横断山区以东的大片地区降水丰富,适合树木生长,因而森林分布的东西宽度大,故D项正确。

纬度影响森林分布的南北宽度,洋流只是影响沿海的森林分布,地形只是影响局部地区的森林分布,对森林的宽度影响很小,故排除A、B、C三项。

答案:

1.A 2.D

3.(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

解析:

选C。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位于温带(45°N附近),不可能分布着亚热带的植被类型,故排除A、B两项;由于西坡是迎风坡,降水丰富,应分布着大片森林而非草原,故C项正确,D项错误。

4.(2013·高考广东卷)下图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  )

A.内蒙古自治区B.广东省

C.西藏自治区D.甘肃省

解析:

选A。

读图可知,该省区东西跨度很大,植被覆盖度东高西低,综合这两项信息可知该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

5.(2013·高考江苏卷)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下图所示。

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①温带草原带 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 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选C。

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亚欧大陆的中部、阿拉伯半岛、非洲的东部,经过的自然带主要有温带草原带(俄罗斯)、热带草原带(坦桑尼亚、南非)和热带荒漠带(阿拉伯半岛),因此①③④是正确的。

非洲赤道地区东部是东非高原,地势高,水热条件不足,没有形成热带雨林带,形成的是热带草原带。

   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

读图回答6~7题。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