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576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x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docx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通过观察思考活动,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以及亲子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组内合作,举例说出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任务评价:

1、小组成员间相互观察对方的耳、眼皮、舌、大拇指的性状,能概括性状的概念,列举在形态结构、生理、行为方式上的性状。

检测目标1的达成。

2、学生举例及练习来区分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检测目标2的达成。

教学过程:

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调查并记录自己与父母的部分性状,完成调查表。

性状

有无耳垂

能否卷舌

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

有无酒窝

血型(A/B/AB/O)

父亲

母亲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展示图片,引入新课(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展示图片小猫的一家,提问:

同窝小猫鱼母猫长得一样吗?

同窝小猫长得相同吗?

结合课前对自己父母外貌的调查,讲述遗传变异的概念。

展示克隆牛的图片,为什么他们如此相像,而同窝小猫则不同?

观察图片,表述观点。

 

阅读教材,得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环节二

阅读教材,观察思考。

(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1、展示兔子的图片,提问:

你会怎样描述这只兔子?

2、.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思考,描述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3、展示相关图片,学生判断性状与相对性状。

4、比较自己与父母性状间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亲子间有的的性状相同,有些性状不同?

性状有什么决定?

为什么克隆牛形状一模一样?

说明性状有什么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能自由讨论和发言,提示学生:

这一疑问将在后面的学习中得到解决。

1、学生从小兔子儿歌中描述兔子的一些性状。

2、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尝试归纳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

3、举出相对性状的例子,学会辨别。

4、交流自己和父母在眼皮等形状上的差异,深入思考。

听别人的解释与说明,判断其他学生的解释是否正确、合理和充分。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课堂练习:

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就叫________。

2、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叫做______________。

3、同一性状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为______________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_______现象。

5、一龙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________现象。

6、下列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圆粒和高茎B.圆圆的O型血和芳芳的A型血

C.兔的白毛和鸡的单冠D.白萝卜个大,胡萝卜个小

7、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人的肤色有黄色和黑色     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转基因鼠的分析,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从日常生活入手,分析性状的差异是由基因和环境引起的

3、收集资料,开放讨论: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评价任务:

1、小组合作,完成P27讨论题,检测目标1的达成。

2、课后练习1、4检测目标2的达成。

3、把学生分成支持和反对转基因食品两组,自由辩论。

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留下的问题:

为什么亲子间有的的性状相同,有些性状不同?

性状有什么决定?

为什么克隆牛形状一模一样?

说明性状有什么决定?

环节二

分析资料(基因控制性状)

.1、指导学生自学资料,分小组完成课本中的讨论题。

教师对转基因鼠的操作过程作解释和说明。

2.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克隆牛性状相同,而自己父母的性状不完全相同。

3.展示萝卜实物,要求学生观察萝卜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的区别,是有什么决定的。

展示黄化苗,说明生物性状有些受环境的影响。

4、联系“资料分析”展示转基因玉米。

大米,转述有关转基因生物,转基因技术,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质疑声越来越大,同学们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1、进行资料分析,小组内交流并完成是课本中的问题。

代表发言。

2、归纳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结论。

3、根据生活经验分析原因,举出其他例子,得出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4、学生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资料分析

环节三

阅读教材(转基因生物)

1、展示转基因大米、玉米、番茄的图片。

来认识转基因基因生物及转基因技术。

2、组织学生辩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1、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学习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生物的概念。

2、分两组辩论,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课堂练习

1、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

5、

2、转基因鼠的实验证明了()

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种相对形状B.DNA是遗传物质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D.基因是DNA上的片段。

3、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

    A.性状     B.控制性状的基因    C.细胞核     D.生殖细胞

4、下列各组中,不属于同一性状之间的差异的是(  )

    A.单眼皮和双眼皮    B.有耳垂和无耳垂     C.直发和黄发

    D.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和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5、下列实例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绵羊的长毛和白毛     D.番茄的红果和柑橘的黄果

6、将甲绵羊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乙绵羊的去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羊的性状(  )

   A.与甲羊相同B.与乙羊相同 C.与丙羊相同D.既像甲羊又像丙

板书设计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1课时

一、遗传:

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

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形态结构

二、性状:

生理

行为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第二课时

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四、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生物

课后反思: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材来源:

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来源:

初中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单元

主题:

基因在亲自代间的传递

课时:

1课时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设计者:

郝丽娟/北山口一中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2、教材分析:

关于基因和染色体(chromosome),教师可事先准备好图片,帮学生回忆细胞核、染色体、DNA,以及DNA是遗传物质等知识。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猜测,基因在什么地方?

基因通过什么途径由亲代传给子代?

进而明确基因、染色体、DNA三者的关系。

通过观察人体染色体图以及染色体和DNA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让学生明白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学情分析:

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知识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回顾,观察课本中的图片,知道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传递的桥梁。

2、自主阅读教材,观察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3、观察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排序图,对比果蝇等其他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排序图,归纳并类推出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成对存在的规律。

4、通过阅读教材、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课本中的图表,得出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基因的传递规律。

评价任务:

1.展示精子卵细胞结合的图片,识记课本中的知识点。

达成目标1。

2.尝试绘图表示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并用文字解释。

达成目标2。

3.练习、识记,达成目标3。

4.合作完成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图表,小组内识记基因传递的规律。

达成目标4。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提问:

1.我们的各种性状都是由什么控制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创设情境

设疑激趣

 

复习:

1.我们的各种性状都是由什么控制的?

2.父母是把自己眼睛、脸型这样的性状直接传给了孩子吗?

3.回忆学过的昆虫、青蛙、鸟和人的生殖,基因通过什么过程传递给子代?

4.展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图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给子代带去了什么?

回顾旧知,

观察图片,

思考表述: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传递的“桥梁”

达成目标1

环节二

自主阅读,观察思考,绘制图表(基因、DNA和染色体)

质疑:

成千上万的基因是如何通过这座“桥梁”的呢?

精子和卵细胞都属于细胞,基因应该就存在于细胞里,那么基因应该在细胞的什么位置上呢?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图片

(1)什么是染色体?

它在细胞的什么位置上?

染色体的组成?

遗传物质在染色体的那部分上?

(2)基因在哪里?

(3)一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基因?

还是含有多个基因?

(4)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尝试绘图表示。

2.组织学生表述交流

3.帮助学生完善图表,并能用语言描述。

1.学生阅读课文,观察染色体、DNA的关系图,逐步明确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小组讨论,表述交流。

3.组内合作,尝试绘图表示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间的关系,并能用语言描述并识记。

达成目标2

环节三

观察图片(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存在规律)

 

1.指导学生观察P301,思考问题:

(1)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

(2)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还是成单存在?

(3)什么样的染色体互为一对?

2.组织学生表述交流。

3.展示果蝇、洋葱、玉米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对比它们与人类细胞内染色体的之间的异同。

4.指导学生思考:

染色体在细胞内成对存在,那么DNA和基因呢?

不同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同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数是否恒定不变呢?

5.展示正常人的或多(或少)一条染色体的患者的染色体图片,

练习

1.观察图片,小组讨论:

2、表述交流

3、分析不同生物染色体的异同,得出:

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

4.类推:

DNA和基因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

5.认同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达成目标3

环节三

自主阅读,完成图表(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何保持恒定的呢?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完成P32图表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怎样分配?

3.马蛔虫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有多少条多少对?

成对的染色体有什么特点?

4.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这种变化对生物有什么意义?

5.你能类比推出,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进一步完善P32图表。

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3、帮助学生能够完成图表。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1.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2、组内合作,表述交流,其他补充

3、组内合作,完成图表,画在黑板上,其他学生补充完善图表。

 

学生小结:

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的传递时,染色体减少一半,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子代的每一对染色体(基因),都是一条(个)来自父方(基因),一条(个)来自母方。

达成目标4

环节四

问题设疑,拓展延伸

子代拥有父母传下来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