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5614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五)、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

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二、阅读技法放送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

“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组织答案巧解题。

 先读原文:

1.了解文章大意2.给段落标上序号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

1.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2.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3.题干能显示答题区位4.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

 最后写答案:

1.确定区域圈点勾画2.靠船下篙摘取原文 3、组织答案写全写顺 

三、阅读导学案中所给文章《揭秘雪崩》、《“长信宫”灯》、《植物“预测术”》

【互动探究区】

【探究活动一】

考点一:

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考查

常见题型:

题型一、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做一做】例1第1题、例2第1题

【说一说】小组归纳交流答题方法。

方法总结: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记一记】答题格式: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

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题型二:

说明对象有哪些特征?

【做一做】例1第1题

A、看题目;

B、关注首段;

C、关注中心句、段落的首括句、段尾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设问句等

本文主要说明(介绍)了(说明对象)的xx、xx、xx和xx。

【探究活动二】

考点二:

说明顺序及文章布局谋篇的考查

本文(或哪几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有何作用?

【做一做】例1第3题

理清说明顺序的方法应是:

以说明的内容为本,从分析结构入手。

一般说,实体事物的形状、构造等,往往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有鲜明的语言标志显示其空间顺序。

  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往往按建造、生产、演变的先后顺序即时间顺序来说明。

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功用和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特点的说明文,其说明顺序往往要符合客观事物或事理的内在联系及人们思维规律,所以常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

有些说明文,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说明顺序,使说明的内容更加条理化。

【记一记】

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探究活动三】

考点三:

对文章或段落结构特点的考查。

分析语段层次,分析某句、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等。

【做一做】例2第2题

说明文在结构上的表现形式有

(1)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

(2)并列式,几个段落并列存在;

(3)程序式,说明的是生产过程;

一般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从句子的位置入手说明,如“总领全文”“引(领)起下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等。

【探究活动四】

考点四:

从探究角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性试题)。

这类题目一般有如下样式: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5)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到文外相似的内容(6)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等。

【做一做】例2第7题

要结合实际,结合原文,围绕文本材料所透露的信息进行迁移,要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充分打开思路,尽力做到要有一定创新性。

【探究活动五】质疑问难,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否还有疑难问题悬而未决?

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拓展延伸区】

学以致用,大显身手

根据本节课复习过的题型,读《揭秘雪崩》,小组内出题,互相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作业超市】

二选一:

1、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及答题方法

2、《复习指导》190页《智慧之花》

第二课时

1、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3、判断说明文首段的表达方式并理解其作用

【课前预习区】

(一)、说明的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如下:

1.举例子:

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列数字:

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

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较:

为把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显示事物的特征。

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特殊点、或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点。

5.下定义:

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

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这个定义既指明了“统筹方法”的本质——数学,也指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安排工作进程。

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6.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7.画图表:

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

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8.作诠释:

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诲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9.摹状貌:

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

生动。

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10、引用说明: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

(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

(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

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二)、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A、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准确、严密B、针对不同语言风格,可分为形象生动和简明平实。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相关知识链接:

表约数、表消息来源、表程度、表频率、表范围。

说明文中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数量等的词语,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

1、表估计、猜测的词语:

大约、大概、可能、也许、左右、上下

2、表示限制的词语:

⑴限制范围:

全都、所有、有的、只有、大部分

⑵限制程度:

仅、最、很、非常、几乎、格外

⑶限制数量:

很多,几个、许多、很少

⑷限制频率、速度:

经常、很快

3、表明资料来源的词语:

据调查、据统计、据专家估计、据资料显示

【探究活动一】考点四、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做一做】例2第3题

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

×

特点。

2、分类别: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

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

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

8、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9、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这句话运用了说明方法,地说明了。

【温馨提示】:

作用的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及其前前后后的语言环境,不能凭空分析,脱离实际,泛泛而谈。

【探究活动二】考点五:

品味语言,说明语言的考查。

题型一、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

为什么?

【做一做】例2第4题

(1)表态(不删)。

(2)定性。

如:

“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

“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做一做】从例2中找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找

有精确数据的句子;

②找有概数的句子;

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探究活动三】考查判断说明文首段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本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说明,而第①自然段则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做一做】例2第5题

1、明确表达方式

2、紧扣“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和引出下文对的说明”两个要点。

(如还有描写的表达方式,再加上“增强文章生动性”这一要点)

【探究活动三】质疑问难,说一说

【作业超市】

2、《复习指导》268页《湿地》

附:

揭秘雪崩

(1)1999年2月的一天,几个滑雪者运作娴熟地沿着山坡向下滑着,大雪映衬着他们潇洒的身影,就像在雪上纷飞的燕子。

突然,“咔嚓”一声异响,紧接着一团雪雾从身后冲了下来,很快埋没了他们的身影。

他们从自我陶醉中惊醒过来:

雪崩!

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2)雪雾卷起他们向前狂夺,冲起沿途的雪一起加速向山下奔去,奔流的雪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途中的森林带试图阻挡这狂奔的雪龙,但几乎所有与雪流交锋的树木都凄惨的断裂了。

森林带之后是一些居民房,居民们没有来得及离开房子,就连同房子一起被奔流的雪卷走。

沿途4千米的狭长地带一片狼藉,树木、村落、农田、电线……无一幸免。

(3)这次雪崩的时带到250千米,所具有的能量可以达到104~105兆焦耳。

如果人不幸被它碰上,仅胸部受到的冲击力就可以相当于15吨的卡车在身体上碾过一样。

(4)雪崩的发生好像很偶然,它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很难捉摸。

好像一片雪花的落地,或者在山上说话声音大点都会引发雪崩,上述阿尔卑斯山的雪崩很可能就是滑雪者打扰了大雪的宁静,因而引发了那突如其来的灾难。

(5)雪崩真的是那么不可预料吗?

其实雪崩也是有条件的,雪崩选择的山坡坡度一般在25°

~45°

若山坡过陡,冰雪会因为重力作用而频繁下滑,不容易堆积在山坡上形成较厚的雪层,若山坡坡度过低,雪层没有下滑的动力,也无法形成雪崩。

雪崩一般会选择沟槽坑洼地带作为经过的路线。

根据这些山坡和路线分布的区域,人们可以划出山上相对危险的区域和相对安全的区域。

(6)雪崩的发生有一定的周期性,雪崩的周期是指在同样的地方相临两次发生雪崩所间隔的时间,雪崩的周期越长,雪崩时滑落的部雪往往就会越多,雪崩的破坏性也就越大。

(7)对于当地人来说,他们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封锁公路,什么时候该疏散村落,什么时候该人工搞些小雪崩来保护滑雪者。

这就需要搞清楚雪崩什么时候可能会发生,一般发生在什么地方。

(8)雪崩的发生显然与冰雪能够承负的压力或重量有关。

雪和冰都是粘弹性的物质,就是说,雪和冰都会随着它们所承负重量的增加而慢慢变形,一般情况下,冰雪是不容易发生断裂的。

(9)由于雪崩难以预料。

因此对它的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

(10)寻找雪层联系的薄弱环节是预报雪崩发生的关键。

利用断层成像技术,人们可以确定冰雪变化的微结构,并且把这些微结构变化与冰雪的机械强度联系起来。

这些信息可以确定某处是否会形成断层而引发雪崩。

找到薄弱环节后,人们可以用炸药破坏灾些薄弱环节,免得它以后酿成大患。

(11)如今,人们还利用统计学来预报某一天雪崩发生的概率,这种有效的方式叫作“最近的邻居”,它是建立在对过去统计数据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的。

例如某一天,我们考察冰雪的某些主要性质以及有代表性的冰雪场地上的天气条件,然后我们回过头来考察过去的最近几十天中,与今天的冰雪和天气状况最相似的某一天,看那天是否发生雪崩。

若那天没有发生雪崩,那么今天也不会发生雪崩;

若那天确实发生雪崩,我们就可以找到雪崩的类型和规模,发生在哪一天,是什么因素引发的,然后就可以决定是否要关闭滑雪场和公路。

(12)雪崩虽然可怕,但人们还是能找到对付它的方法。

样题点击:

【例1】“长信宫”灯

①“长信宫”灯是著名的汉代镏金铜灯。

它通高48厘米,重15.85千克。

此灯器身铭文有“长信”字样,曾为居于“长信宫”的窦太后所用,故名“长信宫”灯。

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

现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②“长信宫”灯的造型十分优美。

全器为宫女跪坐双手持灯状。

宫女身穿广袖内衣,外着长袍,腰间束带,衣襟由右侧向后掩卷,衣纹疏密有致,简洁流畅。

宫女头梳髻,发上覆巾帼,上身平直,双膝着地,跣足,足尖抵地以撑全身.头略向前倾,面目端庄,神情恭谨,表现出年轻宫女所特有的神态。

左臂伸向右方,左手紧握灯座底部的圆形座柄;

右臂高举,袖口形成灯的顶部。

人执灯,灯映人,人灯合一。

灯火的映照,使宫女的形象更加美丽,达到了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

其巧妙独特的艺术造型广受赞誉,被视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巅峰之作。

③“长信宫”灯的结构非常精巧。

灯罩由内外两片弧形屏板组成,合拢时呈圆柱形。

外屏板一角有直角形缺口,与灯盘方柄相扣。

灯盘直壁平底,壁分内外两重,形成宽0.9厘米、深1.8厘米的凹槽一周,两片屏板嵌于凹槽之中,可以左右推动。

盘心有一蜡扦,可插蜡烛。

盘的口沿饰宽带纹一周,底部形似圈足,置于灯座上。

灯盘有一平出的方形銎柄。

銎柄可安装木柄,用来转动灯盘。

灯座分为上下两部分,可以拆卸。

上部形似豆座,直接插入灯盘底部;

下部形如豆盘,盘口与灯座的上部相扣。

④“长信宫”灯的设计极为科学。

全器由宫女的头部、身躯、右臂以及灯罩、灯盘、灯座六部分分别铸造后装配而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又可以拆卸,便于移动和清洗。

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可以开合,能够根据需要随意调节照射方向和照明亮度。

宫女体内中空,左手执灯,右衣袖似在挡风,实为吸收烟炱(由烟凝集成的黑灰)的虹管。

点灯后,烟炱通过其右臂形成的虹管进入体腔内,可以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

⑤“长信宫”灯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堪称“中华第一灯”。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长信宫”灯有哪些特点?

3、选文②③④段的位置能否调换?

为什么?

参考答案:

1、“长信宫”灯

2、“长信宫”灯造型优美、结构精巧、设计科学。

3、不能调换,因为这三段文字是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安排的,调换后就不符合认知规律了。

【例2】植物“预测术”

①《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写了发生在大观园里的一件怪事:

那些本该在阳春三月开花的海棠树,在花木凋零的ll月却突然开满了鲜花。

聪明过人的探春心想:

“大凡顺者昌,逆者亡;

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

”不久,大观园开始走向衰落。

②植物究竟有没有预知天灾人祸及天气变化的能力呢?

虽说预知人祸的能力大多在文学作品中才能看到,但预测天灾及天气变化的本领却是活生生的事实。

许多科学家对这一有趣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

③科学家发现,含羞草能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

含羞草的叶子排列整齐、对称.轻轻触动一下它的叶尖,整个叶子都迅速合起来,真像低眉顺目、含羞自持的少女一般。

通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是白天打开,夜晚闭合;

日出前30分钟舒展枝叶,日落30分钟后枝叶则收拢。

假如一反常规,白天闭合,夜晚舒展,则表示大自然将发生变异,这种反常表现很可

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

有人观察到,如果周围60公里的范围内将发生大地震时,约40分钟前,含羞草会发生行为改变,会在白天将叶子闭合起来。

看来,含羞草的确能预知地震,给人以警示。

④多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有一种植物,人们称它为“地震花”,可能是属于樱花一类的植物。

它们生长在山坡上,地震发生之前,便会开花。

岛上的居民把这种植物当作观测装置,只要发现它开花了,马上作应急准备。

⑤一些树木也具有这样奇异的“超能力”。

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在地震来临之前,蓟县穿芳峪一个地方的柳树,在枝条顶部20厘米处,全部出现枝枯叶黄的现象。

人们发现,当树木出现重花(二次开花)、重果(二次结果)或突然大片枯萎死亡等异常情况,那么很可能是地震将要发生了。

⑥科学家们观察到,地震发生之前,许多植物的生物电位会发生变化。

l983年,日本秋田发生7.6级地震。

震前20小时左右,日本观测点上的合欢树生物电位开始激烈地上下波动;

震前l0小时,又平静下来;

震前6小时,再次异常;

地震之后,异常消失。

除了合欢树以外,还有一些植物也能产生与合欢树一样的生物电位变化,像桑树、凤凰树、漆树

等等。

⑦还有一些可以预报天气变化的植物,下雨、阴天、晴天都可以预报。

⑧广西忻城县龙顶山村旁,生长着一棵150多岁的“气象树”,当地人叫它青冈树。

它的叶子颜色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晴天,一般是深绿色;

当叶子变红的时候,就预示两天内这一带将要下大雨;

雨过天晴,叶子又恢复成深绿色。

多年来,当地农民就是根据叶子的颜色来预测天气,安排农活的。

⑨在安徽省和县高关乡大滕村旁,有一棵树龄400多年的老榆树,它也能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

这棵树如果在谷雨前发芽,长得芽多叶茂,就预示雨水多;

如果它跟别的树一样,按时节发芽,树叶长得疏密有致,就预兆风调雨顺;

要是它推迟发芽,叶子长得又少,就预示雨水少,有旱情。

几十年来的观察资料证明,它对天气变化情况的预报是相当准确的。

⑩这些植物为什么具有这种神奇的功能?

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它的根系敏感地捕捉到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磁场等复杂变化。

那为什么其他植物不具备这种功能?

看来,要想解开植物预测的机理,还要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一旦把植物预知大灾难的超能力之谜揭开,那么将在人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树立起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1.通读全文,试分析文章题目“植物‘预测术’”的含义。

2、第②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3.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请说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4、第⑥段第一句“科学家们观察到,地震发生之前,许多植物的生物电位会发生变化。

”加点词“许多”能否删掉?

5.本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说明,而第①自然段则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目的。

6.文章第⑤自然段写道:

“一些树木也具有这样奇异的‘超能力’。

”句中“超能力”的意思是。

第⑧自然段写道:

“广西忻城县龙顶山村旁,生长着一棵150多岁的‘气象树’。

”称其为“气象树”的原因是。

7.请依据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