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546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地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docx

《高三地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docx

高三地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试卷类型:

A

高三地理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白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须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艘满载工业燃油的油轮,某年7月在图中海域沉没,船上燃油大量外泄。

读图1回答。

1、该海域位于

A、南太平洋B、北太平洋

C、印度洋D、北大西洋

2、此时油轮外泄的燃油将向方向的海域扩散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

2007年12月25日前后世界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庆祝圣诞节。

图中横坐标表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纵坐标表示年降水量,数码表示广州、乌鲁木齐、圣地亚哥(70°W34°S)、吉隆坡四个城市。

依据图2完成3~4小题。

3、圣诞节这一天,4个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4个城市中在圣诞节这一天的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夜降暴雪,过了一个白色的圣诞节除夕

B、②城市举行大型花卉展览,过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圣诞节

C、③地阴雨连绵,过了一个灰色的圣诞节除夕

D、④城市炎热干燥,冰激凌制成的圣诞老人十分畅销

 

5、据图3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62°N~68°NB、52°N~58°NC、50°N~54°ND、52°N~62°N

2007年冬季,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罕见的强降温并普降大雪,湖南、贵州和我省北部山区遭受严重雪灾,造成大面积地区停电和严重的交通阻塞。

读图4贵州某地区降雪量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回答6-9题。

6、该地降雪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A、1600mB、1500m

C、1300mD、1000m

7、下列关于雪灾成因以及同期相关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南下冷空气势力偏强②三峡水库的修建③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极端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

④我国南方地区气温的距平值为正值(注:

距平值为实际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8、当空中出现一个较明显的逆温层,大气中的降雨落到近地面的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凝结成冰,这就是冻雨。

以下四幅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结构示意图,最能够说明此次灾情中冻雨成因的是

9、此次雪灾使得南北铁路大动脉梗阻,南方电煤严重短缺,图5中哪一港口城市在此次北煤南运中发挥积极作用

A、A城市B、B城市

C、C城市D、D城市

10、2008年2月21日“嫦娥一号”顺利经历了第一次月食,这是对卫星环境适应能力的一次考验。

月食主要影响“嫦娥一号”的

A、飞行速度B、能量来源C、探测效果D、飞行高度

 

图6中阴影部分为黑夜,∠α=23°26′。

根据图6、图7完成11~12题。

11、此时,国际标准时为

A、6月22日0时B、12月22日6时

C、6月22日12时D、12月22日8时

12、图6所示半年后,关于图7中河流与潜水面的关系,正确的是

A、拉普拉塔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

B、黄河中下游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

C、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

D、开普敦地区的潜水面为b状态

读图8“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③地形因素④信风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此时沿图中海岸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读图9,完成15-16题。

15、制糖厂选址适宜接近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能源基地

D、科研院所

16、该工业园生产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体污染B、土地盐碱化C、全球变暖D、臭氧层空洞

城市的形成、发展及空间结构与地理环境关系非常密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19题。

17、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A、河流发源地B、干支流交汇处C、河口地区D、山区冲积扇

18、下列城市中,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其他三个城市不相同的是

A、上海B、广州C、大连D、桂林

19、图10中有关城市功能区及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为中心商务区,d为工业区

B、b为批发与轻工业区,e为高级住宅区

C、该城市空间结构属于同心圆模式

D、该城市空间结构属于星状环形模式

20、禽流感在全球呈现蔓延中,候鸟迁徙是禽流感传播的主渠道。

禽流感的蔓延之势直接参与了

①生物循环②水循环③大气环流④地壳物质循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图11为某大陆沿18°S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该剖面线两端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陆两侧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均不相同

B、大陆两侧的洋流性质不相同,但流向相同

C、大陆东西两侧洋流都为风海流

D、虽然纬度相似,但大陆两侧近岸海水盐度显著不同

22、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自然景观相似

B、图中甲附近海域因洋流而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C、乙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丙所在地区为该国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

 

读图12我国两个地区全年水分盈亏图,回答23-24题。

23、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显缺水的月份是

A、2月B、9月C、10月D、12月

24、关于西藏和新疆地区水分盈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越低,拉萨水分亏损越多

B、受大峡谷暖湿气流影响时拉萨水分有盈余

C、阿克苏水分盈亏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

D、气温越高,阿克苏水分亏损越多

2008年元旦前后,我国某地天气状况如下表。

阅读表格,回答25~26题。

日期

天气状况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12月30日

阴转多云

17℃

6℃

12月31日

多云转晴

15℃

5℃

1月1日

晴间多云

15℃

5℃

1月2日

16℃

-2℃

25、1月2日比1月1日温差大,原因是1月2日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B、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小

C、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大D、晚上气压升高,晚上风力比较大

26、这次天气过程,可能给该地带来的影响是

A、影响了该地人们的元旦出行B、导致该地水稻遭受霜冻

C、增强了该地太阳辐射强度D、该地森林火险等级加大

读图13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B、P-P′的区间是人口的最佳规模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D、P为环境承载力

28、图中反映了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看图14回答29-30题。

29、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河流的汛期均在夏季B、两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两地均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两地的植被类型相同

30、关于两图所在地区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灌溉水源是两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图示区域均有本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C、两条河流流域都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

D、两图中均有本国的重要海港

第Ⅱ卷综合题(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

31、(11分)图15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

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西经20°经线上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总体规律是;试分析形成的原因。

(4分)

(2)图中A到C处气温年较差变化,原因可能有哪些?

(5分)

(3)B点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2分)

32、(13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6为中国未来石油供需状况

材料二: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A股在国内上市发行,引发股民投资石油热潮。

之后数月,中石油的股票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股市的起伏波动。

材料三:

图17为中国石油输入线分布图示意图,其中①线路为我国现在的石油输入线,②线路为我国规划设计中的中缅石油输入线。

材料四:

新华社2006年5月26日电 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东至中国的阿拉山口)昨日起正式对华输油。

北京时间凌晨3时10分左右,原油开始抵达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计量站。

这历史性地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以管道方式从境外进口原油。

材料五:

世界几种能源使用量年均增长图和我国部分地区风能分布图

(1)从材料一看出,我国未来10年石油的供需特点是。

(2分)

(2)从地理角度分析中国股民“投资石油热潮”的原因。

(3分)

(3)比较中缅石油管道与中哈石油管道,下列选项中符合中缅石油管道线路特点的有:

(3分)

A、纬度低,气温高,管道通畅性好

B、山河相间,地形起伏大,管道铺设困难

C、途经云贵高原,地形平坦,工程量小

D、中国境内石油冶炼加工能力和管道输送的基础设施配套好

E、中国境内缺乏石油冶炼加工和输送的基础设施

(4)简述世界能源的增长特点和我国风能分布状况。

(5分)

3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

材料二:

太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比较

太湖平原

东北平原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07

0.31

谷物年产(千克/公顷)

12414

4916

(1)根据材料一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分)

(2)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的措施有:

(3分)

A、建设西气东输工程;B、扩建大亚湾核电站;

C、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资源D、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E、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F、提高能源利用率。

(3)从岛屿类型看,P岛为岛,随时间推移,其将首先与岸相连。

请指出该岛及其面积的扩大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

(4分)

(4)太湖平原的谷物单产远高于东北平原,主要原因是:

(2分)

(5)太湖平原自古就是国家的粮仓,通过京杭大运河向北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粮食,但近些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商却频频到东北调粮,南粮北上逐渐被北粮南下所取代。

请结合两地的人均谷物占有量,分析这些转变的原因。

(5分)

 

34、(16分)图22是我国沿113°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1)A地形区是,此地区常发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