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25452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文档格式.docx

《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文档格式.docx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解析:

选A 对材料一第一段中关于“人工智能”定义的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提取主要内容,可将“人工智能”的定义概括为“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A项与之相符,B、C、D三项都不同程度地曲解了文意。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选B A.偷换概念,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第三句“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可知A项中“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理解有误。

C.曲解文意,由材料一第三段第一句“美国哲学家约翰·

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可知“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机器是否具有智能。

D.混淆是非,由材料一第三段最后两句“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可知希尔勒认为机器不具有智能。

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选B B.无中生有,由材料一第四段第二句“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可知“符号主义学派”的研究,并未涉及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材料二

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

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当机器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

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

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

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

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

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主体对待。

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目标设定等。

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

因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发者负责,还是由汽车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责任,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

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

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

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

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

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

这三大定律是: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

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

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

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

(取材于芮喆等人的文章)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稽之谈:

没有根据的言论。

稽,考证。

B.进退维谷:

进退两难,很难做出选择。

C.袖手旁观:

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

D.未雨绸缪:

比喻虽然事情不会发生也要做好准备。

选D D.未雨绸缪:

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情还未发生)事先做好准备。

而不是“事情不会发生”。

5.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根据情景的相似度进行决策。

B.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

C.人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总有一天会到来。

D.在任何情况下,机器都应该服从人的一切命令。

选A B.混淆是非,由材料二第四段第四句“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可知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

C.变“或然”为“必然”,由材料二第五段第三句“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可知人工智能的“奇点”不一定会到来。

D.以偏概全,由材料二第六段提到的三大定律中的第二条定律“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可知“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是有条件的。

6.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3分)(  )

A.经常使用“健康手环”来检测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

B.工作繁忙无暇做家务,购买智能产品帮助清扫房间。

C.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

D.从事某一职业过久,习惯了用行业思维来思考问题。

选C A、B、D三项都不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

由材料二第五段最后一句“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可知被人工智能“异化”表现为我们的思维方式被人工智能改变。

A、B两项只是利用人工智能服务人类,D项与人工智能无关。

7.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整体阅读,根据要求筛选文中关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信息点(关键词、句),再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归纳。

材料一第三段最后两句“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点明前三段主要阐述“机器有无智能”的问题。

材料一最后一段中的“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一句,点明材料一后两段主要阐述的是“何为智能”的问题。

材料二第二段第一句指出“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第五段指出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两个问题“奇点”“异化”。

第六段倒数第二句指出“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

根据以上信息,可归纳概括出答案。

答案:

①早期研究的关注点是在对机器有无智能、何为智能的认识上。

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认识到必须应对由此带来的伦理、奇点、异化等问题的挑战。

③人类应始终把对社会负责作为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提。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2018·

北京高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2题。

(共19分)

(1)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

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

是何也?

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

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

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

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

《诗》曰:

“德

【4】如毛,民鲜克举之。

”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 【1】胜:

超过。

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

【2】敦比:

注重从事。

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

【3】悬:

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

【4】

分量轻。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

且【1】治乱存亡则不然。

如可知,如不可知;

如可见,如不可见。

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

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

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曰:

“赐失之矣。

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鲁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 【1】且:

连词,表示转折。

【2】管叔、蔡叔之事:

指叛乱之事。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不胜月           时:

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戚:

为……悲伤

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相与:

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行:

行为

选D D.“行”,根据上下文,应解释为“品行”。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选C C.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无实义。

A.每天;

B.经得住,能承担;

D.代词,那。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小事之至也数

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大荒者亡

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霸者之善著焉

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赐失之矣

赐,你丢失了机会啊

选D D.句中的“失”是“错误,过失”的意思,应理解为“赐在这件事上有过失”。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德

如毛,民鲜克举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及重要实词、一词多义等。

(1)德,德行;

鲜,少;

克,能够。

(2)则,就;

复,再。

(1)德行虽然看起来轻如毫毛,但人们少有能举起它的。

(2)不领取金钱的话,就不再会有人去赎人了。

12.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物。

请根据要求作答。

(6分)

(1)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2)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标题字数限定2~5字)

(1)题,排除短文中的举例和论证部分,找出中心论点即可。

论说性文字的中心论点一般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

(2)题,可在第

(1)题的基础上,从本则短文的中心论点中提取关键词。

理由则是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过程的梳理。

(1)(第一则)能积微者速成。

(第二则)(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2)(第一则)标题:

积微(说积微、积微与速成)。

理由:

本则内容是重视小事,积小事之成才能成就大事。

(第二则)标题:

察微(说察微、萌芽与预见)。

本则内容是观察到事物微小的萌芽才能有所预见,避免在大事上犯错。

参考译文:

(1)积累微小,月不如日重要,季不如月重要,年不如季重要。

一般人喜欢怠慢小事,大事发生后才行动起来处理它,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

这是为什么呢?

小事出现得很频繁,它花费的时间就多,它积累的功效就大。

大事发生得少,花费的时间少,它积累的功效就小。

所以善于每天处理小事的可以称王,善于每季处理小事的可以称霸,临事才来修补漏洞的就危险,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所以,称王的人慎重对待每一天,称霸的人慎重对待每一季,仅存下来的国家危难过后才会感到悲伤,亡国的君主到了失去国家之后才知道失去,死亡来临后才知道死亡,亡国的祸患不是后悔所能承受的。

霸主的功业很显赫,在于每季的积累;

称王的人的功业名声,在于数不尽的每天的积累。

财宝货物越大越贵重,政绩功业与之相反,能积累微小的才会迅速成功。

《诗经》说:

“德行虽然看起来轻如毫毛,但人们少有能举起它的。

”说的就是这个。

(2)假如治世和乱世、生存和死亡之间的区别就像高山和深谷,像白土和黑漆一样明显的话,就没有必要使用智慧,即使愚笨的人也是可以知道的。

但是治世和乱世、生存和死亡并不这样。

好像可知,又好像不可知;

好像可见,又好像不可见。

所以有才智的人、贤明的人都在用尽心思去探求治乱存亡的征兆,即使这样还是出现了管叔、蔡叔叛乱之事和东夷八国不听王命的阴谋。

所以说治世和乱世、生存和死亡的征兆,开始就像鸟兽们秋天长出的新毛。

能够做到明察秋毫,那么在大事上就不会出现过失了。

鲁国的法律规定,鲁国人有在其他诸侯中给人做奴仆婢妾的,有人能够赎回他们的话,可从国库中领取金钱。

子贡从诸侯中赎回了一个做奴仆的鲁国人,回到鲁国后却谦让,没有从国库中领取金钱。

孔子说:

“赐(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在这件事上有过失。

从今往后,鲁国人不去赎做奴仆的人了。

”从国库中领取金钱,不会对人的品行有什么损失;

不领取金钱的话,就不会再有人去赎人了。

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个人用一头牛来酬谢他,子路收下了牛。

“鲁国的人一定会救溺水的人。

”孔子能从细小的事情上看到结果,他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看得远啊。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3题。

(共5分)

13.(2018·

北京高考)《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

“闻斯【1】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

“闻斯行诸?

“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 【1】斯:

就。

【2】兼人:

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找出孔子回答的原话,根据题目“简要概述”的要求,在翻译原句的基础上概括。

子路性格勇猛,做事有时不免轻率,所以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时最好向父兄请教后才去做。

而冉有由于个性谦和,遇事往往畏缩,因此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后立刻去做。

孔子以一退一进来教育弟子,以改正他们过与不及的毛病。

孔子针对每个弟子不同的性格,给予不同的教育,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思想。

三次回答:

①孔子告诉子路不应听到某种道理就立刻去实行它,要先听听父兄的意见。

②孔子告诉冉有可以听到某种道理就去实行它。

③孔子认为冉有容易退缩,所以鼓励他进取;

认为子路勇于作为,胆子太大,所以要他谨慎些。

思想:

此则短文生动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育思想。

子路问道:

“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

”孔子说:

“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呢?

冉有问道:

“听到了就应该立刻去做。

公西华说:

“子路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时,您回答‘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呢?

’;

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就应该立刻去做’。

我感到迷惑,我大胆地问个明白。

“冉有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

子路好勇过人,所以我提醒他退让些。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

(共12分)

满江红·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 【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2】绣衣:

官服。

【3】相如檄:

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4】铜鞮陌:

代指襄阳。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选D A.一、二句点出李正之入蜀与己之送行,三、四句点出作者“中年”又“多病”,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正确。

B.“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称许,正确。

C.下阕表达“与其有像小儿女那样哭泣的时间,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的意思,一扫上阕愁闷的心绪,用“要新诗准备”引出“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故正确。

D.结尾两句,点明入蜀时间“正梅花万里雪深时”,表达相互勉励,提醒友人莫忘彼此的友谊,记得互通消息之意,并非“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故错。

15.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选A A.“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落入他人之手,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