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复习提纲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517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复习提纲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必修三复习提纲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必修三复习提纲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必修三复习提纲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必修三复习提纲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复习提纲2.docx

《必修三复习提纲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复习提纲2.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复习提纲2.docx

必修三复习提纲2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原因:

经济: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根本原因)

政治: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阶级:

士民阶层崛起文化:

私学兴起

2、儒家学派

1孔子:

A核心---仁;B主张“德治”(包含了民本思想);

C礼;D有教无类、E因材施教、F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G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近而远之的态度。

(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

2孟子:

A提倡“仁政”;B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早期民本主义思想基础)

3荀子:

A“天行有常”B“制天命而用之”;C提出“君舟民水”观点;

3、道家学派:

老子、庄子

老子:

A、道是外物的起源B、辩证法C、无为而治D、小国寡民

庄子:

A、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B、齐物

4、法家学派:

李悝、韩非、商鞅

主张:

A、主张加强君主集权B、主张改革(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C、主张法治(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5、墨家学派:

墨翟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

6、百家争鸣的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

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

2、过程

(1)董仲舒改造儒学提出的新主张:

(吸收了法、道、阴阳等家的思想)

1大一统”;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天人感应;④“三纲五常”,⑤君权神授

(2)汉武帝全面肯定儒学的措施:

1重用儒生

2思想: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教育:

创建太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创办的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

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

3、影响:

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思想的大一统巩固了政治的大一统;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三、宋明理学

1、兴起背景:

吸收儒学、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的产物

2、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程朱理学:

北宋:

程颐程颢:

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先有理后有物;

②天理的核心是“仁”。

南宋: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孔孟

朱熹的思想:

①理是万物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求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③“存天理,灭人欲”。

(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成就: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地位:

成为官方的正统儒学。

(2)陆王心学:

①南宋陆九渊,心学开创者,核心主张是“心即理也”,名言“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②明朝,王守仁(王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理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

3、宋明理学的影响

积极: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注重气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积极影响。

消极:

压制和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望,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专制统治。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明清批判继承儒家思想的原因:

(1)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有缓慢发展。

(根本原因)

(2)政治:

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衰落。

(3)文化:

八股取士、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明清思想家代表及主张

明朝后期:

李贽

1提出“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对正统思想发出挑战;②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破除对孔子的迷信;③提出“童心说”以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④提倡“真心”的文风

挑战孔子及传统儒学的独尊地位,破除对孔子的思想的迷信,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为古代思想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明末清初: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黄宗羲

①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③提出君臣平等思想;④主张限制君权;⑤反对重家抑商,认为工商皆本;⑥主张经世致用

他的思想主张,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顾炎武

①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独治”提倡“众治”;②“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提倡“经世致用”,最注重实学。

对近代民权有启蒙影响

王夫之

1“循天下之公”。

猛烈抨击“孤秦”、“陋宋”;②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③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他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3、影响:

批判继承了传统儒学,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也没有提出要废除封建制度。

4、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造纸术:

①发明考古表明,可能在西汉早期。

在西汉,帛、竹、木、纸四种文书用品并存。

2改进:

东汉的蔡伦造成“蔡侯纸”。

外传:

8世纪传入阿拉伯,之后传入欧洲

2、指南针:

①战国:

司南。

 ②北宋:

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③12世纪末13世纪初:

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3、火药: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使用: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初广泛用于军事。

北宋的火药箭、火炮、火球、火蒺藜;

明朝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都是世界最先进的。

12、13世纪,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入欧洲

4、印刷术:

历程:

①公元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②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字盘。

明代中期,铜活字得到较多的应用。

外传:

14世纪末传入西方

5.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推动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1造纸术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展,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②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发现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③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④印刷术提高了印制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传到欧洲后,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欧洲社会的进步。

6、“四大发明”的启示:

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7、16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

 根本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

 其它原因:

 ①自然经济占主体 ; ②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阻碍; ③ 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④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

A、起源: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

B、发展:

小篆:

创始于秦代;隶书:

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楷书:

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行书:

开始盛行于晋代;草书: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篆、隶、草、楷、行)

C、书法的五种字体:

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书法名家

秦:

李斯:

小篆

东晋:

王羲之:

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代表作《兰亭序》、《丧乱贴》等,号称“书圣”。

唐代:

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分别创立了楷书中欧体、颜体、柳体;②怀素、张旭之则擅长狂草。

宋朝: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4、绘画

山水画的特点:

A、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B、讲究布局构图C、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D、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文人画的特点:

A、强调个性表现B、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4、京剧

(1)形成:

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了其它剧种的长处,形成京剧。

(2)徽戏进京: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正式形成:

道光二十年以后

(3)发展:

清朝时,京剧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

(4)特点:

分为生、旦、净、丑四行;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传统乐器伴奏;

三、文学成就

1、《诗经》:

(1)体裁:

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

(2)内容:

《风》---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雅》主要是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颂》是国王与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的功德的歌颂。

(3)特点及地位:

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

它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2、楚辞:

①概况:

楚辞是公元前4世纪在南方楚国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

②《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的幻想。

3、汉赋:

A、西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B、特色:

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为主要特征,反映了当时文人气度恢弘广大、时代精神的豪迈以及社会物质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C、东汉:

班固、张衡

4、唐诗:

盛唐:

李白(诗仙)——浪漫主义诗人、

唐由盛转衰:

杜甫(诗圣)——现实主义诗人

唐诗繁荣原因:

(1)国家统一

(2)封建经济繁荣(3)科举制的推动

(4)民族之间、中外之间交流频繁。

5、宋词:

①婉约派:

柳永《雨霖铃》(北宋);李清照(两宋之交);

②豪放派:

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

宋词繁荣的原因:

(1)商业发达,市民阶层壮大

(2)两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6、元曲:

(1)含义及影响:

元曲包括散曲和元杂剧;

(2)成就:

关汉卿《窦娥冤》

7、明清小说

明朝:

(1)历史演义罗贯中《三国演义》

(2)英雄传奇施耐庵《水浒传》

(3)历史小说冯梦龙《东周列国志》(4)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和吴承恩《西游记》(5)白话短篇小说冯梦龙“三言”和凌濛初“二拍”

清朝:

(1)讽刺小说吴敬梓《儒林外史》

(2)长篇小说曹雪芹《红楼梦》

(3)文言短篇小说蒲松龄《聊斋志异》

(4)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壮大

(2)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社会矛盾尖锐(3)印刷术的完善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代表

人物

时间

相关背景

主张或事迹

作用

林则徐、

魏源

鸦片战争前后

①鸦战前清朝国势衰落,矛盾尖锐

②读书人多埋首经书远离现实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

③林则徐等人提倡“经世致用”思潮

④英国坚船利炮的惊醒作用

①编译西书,了解外情

(如四洲志、华夷事言、海国图志等)

②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①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参考

②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③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洋务派

19世纪60年代

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

二鸦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太平天国等人民运动兴盛。

①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②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指导了洋务运动。

维新派

19世纪90年代

①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②洋务运动破产,甲午战后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深重

③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①以进化论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武器

②提倡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①爱国性:

为挽救民族危机

②进步性:

发展资本主义

③启蒙作用

④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革命派

20世纪初

①维新变法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受挫

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工具民族危机加剧

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章太炎邹容著作

同盟会纲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