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世界第一讲百年期待说变频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498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11世界第一讲百年期待说变频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0011世界第一讲百年期待说变频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0011世界第一讲百年期待说变频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0011世界第一讲百年期待说变频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0011世界第一讲百年期待说变频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11世界第一讲百年期待说变频上.docx

《0011世界第一讲百年期待说变频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11世界第一讲百年期待说变频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11世界第一讲百年期待说变频上.docx

0011世界第一讲百年期待说变频上

第一讲百年期待盼变频(上)(-2)

宜昌市自动化研究所 张燕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 要:

变频器进入实用阶段,比发明异步电动机晚了近百年。

本文从分析其原因入手,讲述了影响实施变频调速的主要问题。

进而介绍了变频同时还必须变压的原理,以及正弦脉宽调制的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  变频器  开关器件  晶闸管  电力晶体管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整流与逆变 输入功率  输出功率 电磁功率 磁路饱和  正弦脉宽调制  载波  调制波  调压比  调频比 

Abstract:

Theinverterattainintothepracticalstage,latertheninventtheinductionmotornearahundredyears.Thispaperbeganonanalysisitsreason,Illustratedthemainproblemoffrequencymodulation.Introducedtotheprincipleofvariablevoltagevariablefrequency.Andillustratedthepracticemethodofsinepluswidthmodulation.

Keywords:

inductionmotorinverterswitchingunitthyristorgianttransistor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rectificationandinversetransformationinputpoweroutputpowerelectromagneticpowermagneticcircuitsaturationsinepluswidthmodulation

carrierwavemodulationwavevoltagemodulationratiofrequencymodulationrati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解:

异步电动机变频可以调速的原理,是“与生俱来”的。

然而,异步电动机发明于1889年,而变频调速技术进入推广普及阶段,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企盼了将近一个世纪!

1.1望眼欲穿近百年

图1-1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1.1.1结构简单价低廉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发明在电力拖动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它的转子电路不需要和外电路相联接,转子绕组由两侧端部互相短接的铜条或铝条(俗称鼠笼条)构成,可以自成回路,形状象个“鼠笼”,故常称为笼形电动机,如图1-1所示。

在所有电动机中,这种结构在简单、坚固方面是首屈一指的。

这带来了使用寿命长、易于维修、以及价格低廉等极为突出的优点,使它在整个电力拖动领域独占鳌头。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约占工农业生产机械中电动机总量的85%以上。

1.1.2生产要求转速变

随着各种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生产机械对无级调速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以50年代龙门刨床刨台的拖动系统为例,其拖动系统采用G-M(发电机-电动机组)

图1-2刨台的原拖动系统

调速系统,如图1-2所示。

图中,直接拖动刨台的是直流电动机DM,DM由直流发电机G1提供电源,G1又由交流电动机AM来带动,AM在带动G1的同时,还带动一台励磁发电机G2。

G2发出的电,一方面为DM和G1提供励磁电流,同时也为控制电路提供电源。

除此以外,为了改善DM的机械特性,还采用了一台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交磁放大机DMA。

可见,为了实现无级调速,简直已经到了不惜工本的地步。

这充分说明了:

生产机械对电动机进行无级调速的要求是多么地迫切!

1.1.3 变频难产失欢颜

1.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

三相交流电动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便是旋转磁场,它是三个交变磁场合成的结果。

这三个交变磁场的特点是:

(1)产生磁场的交变电流在时间上互差三分之一周期(T∕3),这由三相交流电源本身的特点所决定;

(2)三个磁场的轴线在空间位置上互差2π∕3电角度,这可以通过三相绕组在定子铁心中的安排来实现。

旋转磁场的转速称为同步转速,由下式决定:

n0=(1-1)

式中,n0—同步转速,r∕min;

f—电流的频率,Hz;

p—旋转磁场的磁极对数。

而异步电动机之所以被冠以“异步”二字,是因为其转子的转速nM永远也跟不上旋转磁场的转速n0。

两者之差称为转差:

Δn=n0-nM(1-2)

式中,Δn—转差,r∕min;

nM—电动机的转速,r∕min。

转差与同步转速之比,称为转差率:

s==(1-3)

式中,s—转差率。

由式(1-1)和式(1-3),可以推导出:

nM=(1-s)(1-4)

2.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案

图1-3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a)改变磁极对数 b)改变转差率

式(1-4)表明,要改变异步电动机的转速,除了改变频率以外,只有两种办法:

(1)改变磁极对数 这可以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接法来实现,如图1-3a)所示。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十分明显的:

一台电动机最多只能安置两套绕组,每套绕组最多只能有两种接法。

所以,最多只能得到4种转速,与无级调速相去甚远。

(2)改变转差率这种方法适用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通过滑环与电刷改变外接电阻值来进行调速,如图1-3b)所示。

显然,这是通过改变在外接电阻中消耗能量的多少来调速的,不利于节能。

此外,由于增加了滑环与电刷,从而增加了容易发生故障的薄弱环节。

1.1.4 变频调速难实现

式(1-4)是在发明异步电动机的当时就知道了的,所以,变频可以调速是和异步电动机“与生俱来”的。

一方面,生产机械迫切地要求无级调速,另一方面,改变频率可以实现无级调速的原理又是如此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

而变频调速装置却如此地难产,成为了人们翘首以盼地期待着的拳技术!

变频调速技术真正地进入到能够推广普及的实用阶段,已经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了。

人们企盼了将近一个世纪!

是什么原因使变频调速技术如此地姗姗来迟呢?

1.2开关器件最关键

图1-4交-直-交变频器的主电路框图

目前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是交-直-交变频器,今通过其基本结构,来看看要实现变频调速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交-直-交变频器的基本框图如图1-4所示,其工作过程是:

先将电源的三相(或单相)交流电经整流桥整流成直流电,又经逆变桥把直流电“逆变”成频率任意可调的三相交流电。

其中,变频的核心部分是“逆变电路”,其构成和原理如下述。

1.2.1变频核心是逆变

图1-5单相逆变桥及其工作过程

首先从比较简单的单相逆变桥入手,其构成及工作过程如图1-5所示。

图中,V1、V2、V3、V4为开关器件,组成单相逆变桥,接至直流电源P(+)与N(-)之间,电压为UD;ZL为负载。

逆变电路的工作情况如下:

(1)前半周期令V1、V2导通;V3、V4截止。

则负载ZL中的电流从a流向b,ZL上得到的电压是a“+”、b“-”,设这时的电压为“+”。

图1-6三相逆变桥及其工作

(2)后半周期令V1、V2截止;V3、V4导通。

则负载ZL中的电流从b流向a,ZL上得到的电压是a“-”、b“+”,这时的电压为“-”。

上述两种状态如能不断地反复交替进行,则负载ZL上所得到的便是交变电压了。

这就是由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逆变”过程。

三相逆变桥的电路结构如图1-6所示。

其工作过程与单相逆变桥相同,只要注意三相的相位之间互差三分之一周期(T∕3)就可以了。

1.2.2逆变器件有条件

上述逆变过程看似简单:

无非是若干个开关反复地交替导通而已。

但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这些开关器件上。

因为,这些开关器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能承受足够大的电压和电流

(1)电压 我国三相低压电网的线电压均为380V,经三相全波整流后的平均电压为513V,而峰值电压则为537V。

考虑到在过渡过程中,由于电感及负载动能反馈能量的效应,开关器件的耐压应在1000V以上。

(2)电流 以中型的150kW的电动机为例,其额定电流为250A, 而电流的峰值为353A。

考虑到电动机和变频器都应该具有一定的过载能力,该变频器开关器件允许承受的电流应大于700A。

上述条件对于有触点开关器件来说,是早已做到了的。

 

2.允许频繁地接通和关断

如上述,逆变过程就是若干个开关器件长时间地反复交替导通和关断的过程,这是有触点开关器件所无法承受的。

必须依赖于无触点开关器件,而无触点开关器件要能承受足够大的电压和电流,却并非易事。

可以说,正是这个要求,阻碍了变频器的出现长达近百年之久。

3.接通和关断的控制必须十分方便

最基本的控制如:

频率的上升和下降、改变频率的同时还要改变电压等等。

1.2.3电力电子基础奠

上面所说的无触点开关器件,实际上就是半导体开关器件。

半导体器件在初期阶段只能用于低压电路中,当半导体器件终于能够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时,就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即电力电子学。

而变频器和变频调速技术也应运而生了。

1.起步始于SCR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功率晶闸管(SCR)首先亮相,变频调速也因此而得到了实施,出现了希望。

晶闸管VR在直流电路中的工作情形如图1-7所示,当门极G与阴极K之间加入正电压信号UG时,VR导通,如图a)所示。

图1-7 晶闸管在直流电路中

a)门极加正信号 b)撤消门极信号 c)门极加脉冲信号

当门极与阴极之间撤消UG时,VT将继续保持导通状态,如图b)所示。

故晶闸管在直流电路中,一旦导通之后,是不能自行关断的。

所以,只要在门极与阴极之间加入一个脉冲信号uG,则VR即可保持导通状态,如图c)所示,uG称为触发脉冲。

由晶闸管构成的逆变桥如图1-8所示,UD是直流回路的电压,设平均值为UD=513V。

如上述,晶闸管在直流电路中不具有自行关断的能力。

要想关断已经导通的晶闸管,必须令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压0,或加入反向电压。

图1-8a)的大致工作情形如下:

图1-8 晶闸管逆变电路

假设晶闸管VR1已经处于导通状态,这时,A1点的电位与直流正端(P端)相同,而如果VR3和VR5都处于截止状态的话,则B1点和C1点都是0电位。

如要关断VR1,必须令VR3或VR5导通,今假设VR3导通。

在VR3导通的瞬间,B1点的电位突然上升513V,由于电容器C13两端的电压是不能跃变的,故A1点的电位也同时上升513V,使VR1的阴极电位高于阳极电位,从而迫使VR1截止。

由于晶闸管逆变桥是由同一侧的晶闸管相互关断的,所以,输出的电压波是矩形波,如图1-8b)所示;而电流波则如图1-8c)所示。

图1-9 电力晶体管的内部电路

晶闸管变频器除了电压和电流波形不好外,并且因为用于相互关断的电容器要求电压较高、容量也较大,故价格昂贵。

除此以外,在不同的负载电流下,晶闸管的关断条件也并不一致,这又影响了其工作的可靠性。

所以,晶闸管虽然使变频调速成为了可能,实现了近百年来人们对于变频调速的企盼。

但由于缺点较多,故并未达到普及推广的阶段。

2.普及归功GTR(BJT)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