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4564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

(101)

12、关键层:

将对采场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

(174)

13、开采沉陷:

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周围原有的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层的变形、破坏与移动,并由上向下发展至地表引起地表的移动,这一现象称为开采沉陷。

(p177)

14、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77)当采空区尺寸(长度和宽度)相当大时,地表最大下沉值达到该地质条件下应有的最大值,此时的采动称为充分采动。

未达到充分采动的称为非充分采动。

15、岩层移动角:

地表下沉边界和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称为岩层移动角。

17、沿空留巷:

如果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相邻区段巷道保留下来,供本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使用的巷道,称为沿空保留(煤体—无煤柱)巷道。

(203)

18、沿空掘巷:

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采空区,如果采空区一侧采动影响已经稳定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称为沿空掘进(煤体—无煤柱)巷道(203)

19、锚固力:

为锚杆对围岩的约束力。

(242)

20、软岩:

分为地质软岩和工程软岩。

(256)

21、顶板大面积来压:

顶板大面积来压主要是由于坚硬顶板被采空的面积超过一定的极限值,引起大面积冒落而成的剧烈动压现象。

22、浅埋煤层:

通常将具有浅埋深,基岩薄,上覆厚松散层赋存特征的煤层称为浅埋煤层。

23、放顶煤开采:

放顶煤采煤法是在开采厚煤层时,沿煤层的底板或煤层某一厚度范围内的底部布置一个采高为2~3m的采煤工作面,用综合机械化方式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松动爆破等方法,使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的“放煤窗口”放出,并由刮板运输机运出工作面。

24、顶板破碎度端面距范围内冒落高度超过10cm的顶板面积与其总面积之比。

25、冲击矿压:

冲击矿压是聚积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煤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在井巷发生爆炸性事故,产生的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煤岩体破坏,支架和设备损坏,人员伤亡,部分巷道垮落破坏等灾难的一种现象。

 

简答

1.采区巷道矿压控制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试举例说明,指出其优缺点。

途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抵抗高压、避开高压、移走高压和释放高压。

现分别举例说明:

1)抵抗高压。

巷道开在高压区,或巷道经受高压时用加强支护的手段来对付高压,防止巷道过大的变形或破坏。

如:

加密巷道的棚子(缩短棚子间距);

在棚子中打加强支柱;

用锚杆支护以加固围岩等。

抵抗高压的优点在于巷道布臵地点和掘进时间不受限制,但是需要大幅度提高巷道的支架承载能力,因此浪费物力、人力,成本高。

有些情况下,仅靠抵抗高压并不能完全解决巷道安全维护问题。

2)避开高压。

即在选择巷道位臵时,避开高压区,招巷道布臵在低压区,或在掘进时错过高压作用的时间,把巷道开在压力稳定的区域。

如采用无煤柱护巷,将巷通布臵在靠近来空区煤体边缘的卸载带内;

在选择岩石平巷或上下山位臵时,将巷道布臵在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以外的采空区下等,这些都属于在地点上避开高压。

在掘进下区段沿空巷道时,待上区段工作面压实后再开掘,则同在时间上错开高压。

3)移走高压。

巷道仍开在高压区,但采取人为的卸压措施,使高压转移至离巷道较 

远的地方。

如在巷道煤帮采用钻孔卸压或切槽卸压。

这种为法的特点是不影响和改变开采 

设计规定

3.什么叫煤矿动压现象,它有几种形式?

这几种形式的主要特征有何区别。

煤矿动压现象:

煤矿开采过程中,在高应力状态下积聚有大量弹性能的煤或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突然发生破坏、冒落或抛出,使能量突然释放,呈现声响、震动以及气浪等明显动力效应。

形式:

冲击矿压、顶板大面积来压和煤及瓦斯突出。

区别:

冲击矿压是煤或岩体在高应力作用下,聚集了大量弹性形变,其中部分岩体趋近于无线平衡状态,当采掘工程接近该处时由于爆破等诱发因素使力学平衡系统突然遭到破坏,煤、岩体瞬时发生脆性破坏,积聚的弹性变性能突然释放,其中相当一部分转化为动能,产生声响、冲击波,抛出大量煤或岩块等动压现象。

顶板大面积来压则是指坚硬顶板在其下部煤体采空区,暴露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自重作用,使弯曲应力超过极限应力而引起坚硬顶板原有裂隙扩展到贯穿该岩层时所发生的大面积顶板突然垮落。

垮落时由于其重量产生冲击力,也由于把已采空间气体瞬时排出形成“暴风”,还由于坚硬顶板在弯曲变形时积聚的一部分弹性变形能释放,造成煤与瓦斯突出。

可以看出,上述三种动压现象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积聚能量后而在采掘工作接近时发生的突然破坏现象,是由于能量释放造成的动压显现。

前两种是由于矿山压力作用;

后一种不仅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也有承压气体作用。

4.研究孔周围应力对研究矿山压力有何实际意义?

有那些重要结论可以借鉴?

意义:

由于地下巷道和回采空间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以及巷道和回采空间周围岩体也是属于非均质,非连续,非线性以及加载条件和边界条件复杂的一种特殊介质,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用数学力学的方法精确地求解出巷道周围岩体内各处的应力分布状态。

根据采矿工程的特点,通过将巷道及回采空间简化为各种理想的单一形状的孔来近似的求出巷道和回采空间周围的应力状态,对了解巷道变形的机理是十分有益和非常必要的。

重要结论:

1)孔周围形成了切向应力集中,最大切向应力发生在孔的周边。

2)应力集中系数的大小,对于单孔来说,圆形孔仅与测压系数有关,对于椭圆来说,则不仅与测压系数有关还与孔的轴长比有关。

3)不论何种形状的孔,它周围的应力重新分布,分布从理论上说影响是无限的,但从影响的剧烈程度来看大都有一定的影响半径。

4)孔的影响范围与孔的断面大小有关。

5.对原岩应力状态有哪几种假说?

1)弹性假说:

认为岩体处于弹性状态,其受力与变形的关系符合虎克定律,在垂直应力作用下将在岩体中引起水平应力的作用。

2)静水应力状态假说:

认为地下深处的岩体由于长的地质作用和岩石的蠕变作用而使岩体中的侧向应力和垂直应力趋于相等。

6老顶的稳定性对工作面的支护原理有何影响

老顶的稳定性对直接顶的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而且对支架的支护强度、支架的可缩量及采空区处理方法的选择都有决定性作用的影响。

坚硬的老顶其周围来压步距较大,来压强度较大,要求支架有较强的支护强度,才能保证工作面安全。

在采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的情况下,对于周期来压比较强烈的顶板,其下沉量将会增大,所以要求支架应有较大的可缩性

7采区平道矿压显现沿走向要经历那几个阶段

巷道掘进阶段、无采掘影响阶段、采动影响阶段、采动影响稳定阶段、二次采动影响阶段

8简述采区巷道支护的主要形式

基本支护:

一般包括木支护和金属支护;

加强支护:

主要为了抵抗采动影响所造成的矿山压力;

巷旁支护:

在沿空巷道靠采空区一侧专门设置的人工建筑物;

巷道围岩加固:

包括锚杆加固和化学加固

9.简述锚杆的支护原理?

1.悬吊理论2.组合梁理论3.组合拱理论4.最大水平应力理论5.围岩强度强化理论

10分析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与改善顶板状况的关系

答:

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只是缩短落煤与放顶两个主要生产过程的时间间隔,能减少顶板下沉量,但同时也使顶板下沉速度加剧,只有在原先的工作面推进速度比较缓慢的条件下,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才会对工作面顶板状况有所改变,当工作面推进速度提高到一定积变以后,顶板下沉量的变化将逐渐减小,并不能甩掉顶板压力。

11.简述岩层移动引起的采动损害与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

采动损害:

(1)形成矿山压力显现, 

引起采场和巷道的下沉、垮落、来压,甚至冲击矿压。

(2) 

形成采动裂隙,会引起周围岩体中的水与瓦斯的运移,导致井下瓦斯及突水事故。

(3) 

引起地表沉陷,导致农田、建筑设施的毁坏,造成沉陷盆地等。

煤矿绿色开采及绿色开采技术:

从广义资源的角度上来认识和对待煤、瓦斯、水、土地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

基本出发点:

从开采的角度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煤炭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

目标: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色开采体系以关键层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岩层控制解决煤矿开采带来的损害。

主要内容有:

① 

水资源保护—形成“保水开采”技术;

② 

土地与建筑物保护—形成离层注浆充填与条带开采技术;

③ 

瓦斯抽放一形成“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④ 

煤层巷道支护技术与减少矸石排放技术;

⑤ 

地下气化技术。

12.某矿3号煤层厚2.6m,直接顶板为厚4.2m的页岩,随采随冒,老顶为厚8.6m的砂岩,其上有厚3m左右的页岩。

该矿采区平巷布置方式曾有以下几种:

1)留25m煤柱;

2)留10~15m煤柱;

3)沿空掘巷;

4)沿空留巷。

你认为哪种护巷方式较好?

与其他几种相比主要优点是什么?

应采用沿空掘巷。

因为该矿煤厚2.6m,采用沿空巷道不仅对减轻巷道受压是有利的,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煤柱而造成的煤炭损失。

从煤层赋存条件来看,直接顶厚度仅4.2m,为煤厚度的1.6倍,开采根本不可能充满采空区,而老顶为8.6m厚的砂岩,其上又有3m厚的页岩随它一同运动,故表现为明显或较强烈的周期来压。

在我国目前技术水平下,如采用沿空留巷,在后方采动影响带的巷道极难维护,因此应在工作面后方顶板冒落后采用沿空掘巷。

与其它护巷方式比较,沿空掘巷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如采用留10~15m煤柱,恰使处于支承压力高峰带,显然巷道维护困难,沿空巷道则处于应力降低区。

(2)如采用25m煤柱,巷道可能处于支承下降区,受压情况可能好于留10~15m煤柱时,但仍不如沿空巷道,而且留煤柱太大,显然不合理。

13.试述原岩层应力场的概念及主要组成部分。

原岩应力场:

天然存在于原岩内而与人为因素无关的应力场称为原岩应力场。

组成部分:

自重应力场、构造应力场。

14原岩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

1、实测铅直应力基本上等于上覆岩层重量 

2、水平应力普遍大爷铅直应力 

3、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的比值岁深度增加而减小 

4、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一般相差较大

15.支撑压力与矿山压力的区别?

支承压力是矿山压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支承压力的存在对于围岩变形和破坏,对于巷道维护,工作面落煤,开采过程中的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然喷出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支承压力是研究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对象。

但它不是矿山压力的全部内容,矿山压力除支承压力以外,还包括巷道及回采工作面周围岩体对支架产生的力,围岩中的水平应力等等。

16.媒体下方底板岩层中应力分布特点及其实际意义?

分布特点:

在煤柱或煤体下方的一侧为增压区而在采空区下方的一侧为减压区,在集中力作用下,将岩体内铅直应力相等的点连起来则形成卵形的压力泡。

实际意义:

由此我们可得到一些在底板中布置巷道时的规律,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很少遇到集中载荷作用的情况,但通过这个解,可以知道应力在岩体内的传递规则,并且可以用积分的方法解决其它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分布问题。

17简述岩石破碎后的碎胀特征及其在控制顶板压力中的作用

岩石破碎后的碎胀特征及其在控制顶板压力中的作用岩石破碎后,杂乱堆积,岩石的总体力学特征类似于散体。

由于岩层破碎后体积将产生膨胀,因此直接顶跨落后,堆积的高度要大于直接顶原来的高度。

影响碎胀系数KP的重要因素是岩石破碎后块度的大小及其排列状态。

岩石的碎胀性是指岩石破辞后散乱后堆积的体积比破碎前整体状态下增大的特性,一般用碎胀系数KP表示。

对于岩层控制来说,碎胀性有重要作用,当煤层采出形成采空区后,项板处于悬露状态,就会发生破坏堵蒂,并给工作面顶报管理造成影响以至危害。

由于顶板岩石有碎胀性,垮落后体积增大,能充填部分因煤层采出后形成的采空区,其上覆岩层的活动对工作面就没有明显的动压影响了。

因此,碎胀性对工作预顶板管理有重要意义.

18分析采场上部岩层结构失稳条件

当老顶达到极限跨距后,随着回采工作面继续推进,老顶即发生断裂,整个顶板的破断方式可分为三个明显的区域,上、下区为圆弧形破坏,岩块间呈立体咬合关系。

中部呈似梁的咬合关系,但由于破断的岩块相互挤压,产生了水平力,这使中部又呈现出能传递水平力的拱的关系。

这种表面似梁,实质是拱的裂隙梁的平衡关系结构,称为“砌体梁”。

1)结构的滑落失稳咬合处摩擦力的大小,即水平挤压力与该处摩擦系数的乘积,即f=T*tanφ,此力的作用方向与岩块滑落的方向相反,因而起防止岩块间相互滑落的作用。

由此说明节理面倾斜方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一致时,结构不易取得平衡,即工作面矿压显现比较严重,相反则对控制顶板有利。

2)结构的变形失稳在岩块的回转过程中,由于挤压处局部应力集中,致使该处进入塑性状态,甚至局部受拉而使咬合处破坏造成岩块回转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整个结构失稳。

19试分析开采深度对矿山压力及其显现的影响

答开采深度直接影响着原岩应力大小,同时也影响着开采后巷道或工作面周围岩层内支承压力值。

因此,开采深度对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可能比较明显。

但对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不尽相同。

在一般条件下,一定的开采深度是出现冲击矿压的一个必要条件,开采深度对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可能比较明显。

但开采深度对采场顶板压力大小的影响尤其是对顶板下沉量的影响并不突出,因为顶板压力大小主要受煤层采高、直接顶和老顶的力学性质、厚度等因素而定,因而对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也不明显

20老顶破时在岩体内将引起什么性质的挠动,其特点是什么?

有何实用意义?

1)老顶断裂位置在煤壁前方。

2)老顶断裂后在一定趋于内出现“反弹”现象,而在另一些区域则出现“压缩”现象。

3)老顶反弹量随M0、E、I及k等的数值变化而变化。

4)直接顶与煤层的垫层系数k越大,则反弹区域与反弹值越小;

而垫层系数k越小,则反弹区域与反弹值越大。

5)反弹效应在采场上下两巷同样有所反应,利用这种信息可预测预报老顶断裂。

21、回采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煤层开采过程破坏了原岩应力场的平衡状态,引起应力重新分布。

对于受到采动影响的巷道,它的维护状况除了受巷道所处位置的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主要取决于采动影响。

煤层开采以后,采空区亡部岩层重量将向来空区周围新的支承点转移,从而在采空区四周形成文承压力带。

工作面前方形成超前支承压力,它随着工作面推进而向前移动,称为移动性支承压力或临时支承压力。

工作面沿倾斜和仰斜方向及开切眼—侧煤体上形成的支承压力,在工作面采过一段时间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称为固定支承压力或残余支承压力。

回采工作面推过一定距离后,采空区上覆岩层活动将趋于稳定,采空区内某些地带冒落矸石被逐渐压实,使上部未冒落岩层在不同程度上重新得到支撑。

因此,在距工作面一定距离的采空区内,也可能出现较小的支承压力,称为采空区支承压力。

23、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结构特征及适用范围。

支撑式:

指在结构上没有掩护梁,对顶板的作用是支撑的支架称为支撑式支架。

掩护式:

指在结构上有掩护梁,单排立柱连接掩护梁或直接支撑顶梁对顶板起支撑作用的支架。

支撑掩护式:

具有双排或多牌支柱及掩护梁结构的支架,支柱大部或全部通过顶梁对顶板其支撑作用,可能有部分支柱是通过掩护梁对顶板起作用。

24、简述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特点?

1)支架与围岩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

在小范围内,围岩形成的顶板压力可看做一个作用力,支架可以视为一个反力,两者应相互适应,使其大小相等,而且尽可能的作用在一个作用点上。

2)支架受力的大小及其在回采工作面分布规律与支架的性能有关。

3)支架结构及尺寸对顶板压力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证明,在支架架型选择合适时,可以用最小的工作阻力维护好顶板。

25分析采场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的“P-△L”曲线关系

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

从P-△L曲线可以得出一下结论:

①不同的顶板条件,P-△L曲线的斜率不同,但都呈双曲线关系。

②在一定工作阻力以上,支架工作阻力增加对顶板下沉量影响较小,但低于此值则提高支架工作阻力将减少顶板下沉量。

③支架的工作阻力并不能改变上覆岩层“大结构”的总体活动规律。

④回采工作面支架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性:

一是必须具备一定的可缩量;

二是必须具备有良好的支撑性能,即一定的工作阻力。

因而在支架选型与支护设计中,最主要是确定支架的最大可缩量与最大工作阻力

26分析综采面支护质量检测对于改善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确保工作面高产高效的作用。

在综采工作面虽然液压自移支架的使用使工作面大部分顶板得到了可靠的保护,但是随着采面推进,梁端到煤壁之间的顶板仍然处于裸露状态综合放顶煤工作面的支护质量监测措施,大幅度降低综采面的顶板事故,是提高综采面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

27简述开采后引起的上覆盖层的破坏方式及其分区

分为三带,垮落带、裂隙带、弯曲带。

垮落带;

破断后的岩块呈不规则垮落,排列极不整齐,松散系数比较大一般可达1.3-1.5,重新压实后可降到1.03左右,此区域与所开采煤层相邻,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直接顶岩层冒落后形成的裂隙带:

岩层破碎后岩块排列整齐,碎胀系数较小,垮落带与裂隙带合称“两带”又称为“倒水裂缝带”弯曲带:

裂隙带顶至地表的所所岩层称为弯曲带,其特点是岩层在移动过程中具有连续和整体性,在垂直剖面上下各部分下沉差值很小,若有厚硬的关键层,则可能出能在弯曲带内出现离层区。

28简述控制岩层移动技术

岩层移动技术分为三类

(1)留设煤柱控制岩层移动1、部分开采,条带开采,房柱式开采2、留设保护煤柱

(2)充填法控制岩层移动1、采空区充填2、覆岩离层区充填(3)调整开采工艺及参数控制岩层,如限厚开采、协调开采、上行开采

29为什么说锚注支护是软岩巷道支护新途径

利用用锚杆兼做注浆孔,通过锚杆和注浆加固围岩的支护方式称为锚注支护。

包括外锚内注式和外内注锚式。

在锚杆支护围岩过程中,锚杆支护的锚固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体的力学性能,软岩巷道可锚性差是造成锚杆锚固力低和失效的重要原因。

利用锚杆兼做注浆管,实现锚注一体化,是软岩巷道支护的一个新途径。

对于节理裂隙发育的岩体,注浆可改变围岩的松散结构,提高粘结力和内摩擦角,封闭裂隙,显著提高岩体强度。

注浆加固为锚杆提供可靠的着力基础,使锚杆对松碎围岩的锚固作用得以发挥,进一步提高岩体强度。

因此,采取锚杆与注浆相结合的方法,使锚杆和注浆的作用在各自适用的范围内得到充分发挥,可提高对软岩的支护效果

30采区平巷在其服务期内沿走向的矿压规律有哪些?

采动影响带的前影响区和后影响区内矿压显现时间和机理有何不同?

1)采区巷道从开掘到报废,经历采动造成的围岩应力重新分布过程,围岩变形会持续增长和变化。

以受到相邻区段回采影响的工作面回风巷为例,围岩变形要经历五个阶段。

1、巷道掘进影响阶段。

煤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出现应力集中,在形成塑性区的过程中,围岩向巷道空间显著位移。

随着巷道掘出时间的行长,围岩变形速度逐渐衰减,趋向缓和。

巷道的围岩变形量主要取决于巷道埋藏和围岩性质。

2)掘进影响稳定阶段。

掘进引起的围岩应力重新分布趋于稳定,由于煤岩一般具有流变性,围岩变形还会随时间而缓慢增长,但其变形速度比掘巷初期要小得多,巷道的围岩变形速度仍取决埋藏深度和围岩性质。

3)采动影响阶段。

前影响区时,巷道受上区段工作面(A)的回采影响后,在回采引起的超前移动支承压力作用下,巷道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塑性区显著扩大,围岩变形急剧增长。

在后影响区时,在工作面(A)后方附近,由巷道上方和采空区一侧顶板弯曲下沉和显著运动使得支承压力和巷道围岩变形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远离工作面后方,巷道围岩变形速度逐渐衰减。

巷道围岩性质、护巷煤柱宽度或巷旁支护方式、工作面顶板岩层结构对此时期围岩变形量影响很大。

4)采动影响稳定阶段。

回采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走向稳定后,巷道围岩变形速度再一次显著降低,但仍然高于掘进影响稳定阶段时变形速度,围岩变形量按流变规律不断缓慢地增长。

5)二次采动影响阶段。

巷道受本区段回采工作面B影响时,由于上共段残余支承压力,本区段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相互叠加,巷道围岩应力急剧增高,引起围岩应力又一次重新分布,塑性区进一步扩大,应力的反复扰动使围岩变形比受一次采动影响进更加强烈

31跨巷回采卸压的基本原理?

煤层开采以后,在煤层底板中形成一定范围的应力增高区和应力降低区。

位于煤层底板的巷道,若处于应力增高区,将承受较大的集中应力而遭到破坏;

处于应力降低区,则易于维护。

根据采面不断移动的特点以及巷道系统优化布置的原则,可在巷道上方的煤层工作面进行跨采,使巷道经历一段时间的高应力作用后,长期处于应力降低区内,跨采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巷道与上方跨采面的相对位置,即巷道与上部回采煤层间的法向距离z,巷道与上部回采煤层煤柱(体)边缘的水平距离x

32简述软岩巷道变形力学机制

理论上分析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力学机制,可分为三种形式,即物化膨胀类型、应力扩容类型和结构变形类型。

膨胀变形机制。

膨胀岩含有蒙脱石、高岭土和伊利石等强亲水粘土矿物,这种矿物由于其晶体结构的特殊,能将水分子吸附在晶层表面和晶层内。

既具有矿物颗粒内部分子膨胀,又具有矿物颗粒之间的水膜加厚的胶体膨胀。

同时通过毛细作用吸入水,使岩体膨胀。

应力扩容变形机制。

变形机制与力源有关,软岩在构造应力、地下水、重力、工程偏应力作用下,岩体产生破坏变形,微裂活动迅速加剧,形成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面,体积扩胀。

结构变形机制。

变形机制与硐室结构和岩体结构面的组合特征有关。

结构面的成因类型,结构面的结合特征,结构面的力学性质,结构面相对于硐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它制约下形成的岩体结构控制着软岩变形、破坏规律。

填空

1、根据回采工作面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可将工作面前后划分为减压区、增压区,稳压区 

2、根据破断的程度,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可分为冒落带和裂隙带和缓沉带。

4、直接顶的完整程度取决于岩层本身的力学性质,直接顶岩层内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层理和裂隙的发育程度。

5、初撑力是指支柱对顶板的主动作用力 

5、工作面顶板下沉量与采高及控顶距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1、采空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