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青年教师成长与培养的有效策略途径研究》中期总结报告精选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农村中学青年教师成长与培养的有效策略途径研究》中期总结报告精选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学青年教师成长与培养的有效策略途径研究》中期总结报告精选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调查、梳理农村青年教师的现状、心理需求及成长过程的制约因素。
2.构建农村青年教师的成长目标体系,确定他们成长过程中分阶段要求及培养目标。
3.探索加速农村青年教师成长与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二、课题进展情况:
1、完成任务
2019年9月:
1.调查、梳理掌政中学青年教师的现状、心理需求及成长过程的制约因素。
2、形成掌政中学青年教师的现状问卷调查报告。
10月:
1.构建农村青年教师成长目标体系,确定成长过程中分阶段要求及培养目标。
2、探索形成掌政中学青年教师成长与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2019年11月---至今:
1、进行掌政中学青年教师成长与培养策略与途径的实践。
2、根据实践情况及时反馈研讨、补充完善青年教师能成长与培养策略与途径。
2、阶段性成果:
(1)形成掌政中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成长与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预设策略与途径具体如下:
(1)培养层面预设:
预设为三个层面。
①教学技能成长与培养;
②教科研能力成长与培养;
③教育能力成长与培养。
(2)培养策略预设:
①教学技能成长与培养:
预设为两个策略。
策略1:
拟采用“上课——说课——评课”式。
策略2:
拟采用“师徒——互助——双赢”式。
策略3:
拟采用“大赛——实战——检验”式
②教科研能力成长与培养:
预设为三个策略。
校本教研入门提升专业能力;
策略2-:
论文撰写提升提炼理论总结能力。
课题研究提质促进全面成长。
③教育能力成长与培养:
预设为四个策略。
常规有要求。
培训有机制。
培训形式多样化策略4:
培训内容实效性
④培养途径预设:
预设为八个途径。
途径1:
自我培训,提高完善。
途
径2:
校本教研,立足常态。
途径
3:
师徒结对,共享共赢。
途径4:
高级研修,骨干示范。
途径5:
校际交流,共同提高。
途径6:
外出学习,取长补短。
途径7:
区校合作,专业引领。
途径8:
加强教研基地建设。
2、形成构建农村青年教师的成长目标体系,细化成长过程中分阶段要求及培养目标。
农村青年教师的成长目标体系
阶段
阶段发展要求
能力培养目标
阶段成长目标
一、入门期
1、生存阶段。
1-3年教龄的教师,重点发展的是站稳课堂的能力,即在教育教学战线上必须首先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
1、生存能力培养目标——立足讲堂、成为新秀:
快速站稳讲台,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能在实际工作中提出一些需要研究的小问题,知道具体工作如何做。
1、1-3年教龄的教师,重点发展的是站稳课堂的能力,即在教育教学战线上必须首先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
二、成长期
2、成长阶段。
3-6年教龄的教师,明确了成长目标,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绝大多数成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逐步具有自我发展能力。
2、发展能力培养目标——积累经验、成为骨干:
积累了一定经验,能熟练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自主发展的愿望与能力;
能在实际工作中提出具有一定综合程度的需要研究的问题,能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理性分析。
2、3-6年教龄的教师,明确了成长目标,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绝大多数成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逐步具有自我发展能力;
三、成熟期
3、成熟阶段。
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点,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可以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应该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向高级、特级和各类名优教师奋进,有意识地突显教育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具有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
3、创造能力培养目标——突显个性、成为名优:
具有一定的创新和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自己较为明显的特点,研究的问题有深度,对内对外的影响较大,有较高的实践和理论水平。
为各个层次的教师确定发展目标,让教师能对自己的发展定位,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3-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点,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可以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应该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向高级、特级和各类名优教师奋进,有意识地突显教育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具有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
3、修正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成长与培养的预设策略与途径。
修正预设为两个策略。
尊重差异,分层培养促进步,策略2:
两坛八课四赛促提升。
多元培训创机会
修正预设为三个策略。
修正为四个策略。
科学评价奠基础。
个团体研修双结合。
实践指导促提升4:
团队建设促整体
多元培训创机会修正预设为七个途径。
----学校下发书籍、个人学习
途径2:
----两坛八课四赛
途径3:
----青蓝工程
----校内外骨干教师做课观摩及讲座
----轮岗交流、教育教学交流
----区内外学习观摩
----常州北郊共同发展体办学
4、形成掌政中学青年教师成长手册。
四、取得成绩
1、尊重差异,分层培养,促进教师人人进步
(1)尊重教师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培养.
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分层培养,扬峰填谷,整体推进,共同提高”的工作方针,将教师的发展状态分为多种类型:
新教师“转轨入门期”;
青年教师“成长期”、“成熟期”;
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高原期”、“懈怠期”、“辐射期”等。
比如,大学刚毕业考上特岗进入掌政中学的青年教师,学校要求一年内掌握教学基本功,平稳度过新教师“转轨入门期”。
具体做法是:
第一学年,学校安排一位同年段骨干教师对其跟踪指导,新教师至少要经过“诊断课”、“汇报课”、“公开课”、“常态课”等4次“磨课”;
每次“磨课”,均由骨干老师指导,年级组老师、学科老师、行政老师听课,共同为其健康成长出谋献策。
“新教师把这4次‘磨课’上好,教学基本功也就磨砺扎实了。
”
后附:
青年教师培养名单
2、“两论坛”、“八堂课”,“四比赛”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两论坛”,即“班主任论坛”、“教研论坛”。
“两论坛”每月举行一次活动,每一位老师不分年龄、学科,人人都有机会上台“谈经说法”,讲述自己的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读书心得、学习体会,谈实践、谈体验,谈感悟,里面蕴含着不少人生哲理、育人经验、教育智慧,与大家共同分享,互相借鉴学习,给人以启迪。
“两论坛”每月举行一次活动,为每个老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又为教师锻炼自己、提升自我价值创造机会,同时可以鞭策和激励全体老师积极进取精益求精。
“八堂课”,一是“行政随机调研课”,二是新教师“汇报课”,三是青年教师“成长课”,四是青年教师“创优课”,五是青年教师“问题诊断课”,六是高级教师“展示课”,七是骨干教师“风格展示课”,八是“名师示范课。
通过 “两坛八课”形成一个“活水养鱼、蓄水养鱼”教师培训机制。
“四比赛:
即“作业设计评比”、“优质课比赛”,“教师专业知识比赛”,“试题命制比赛”。
四比赛每学期开展一次,旨在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试题命制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两坛”、“八课”,“四赛”形成一个“活水养鱼、蓄水养鱼”教师培训机制,青年教师在这里留下初生牛犊的稚气,中年教师在这里留下突茧破巢的足迹,名师在这里留下化蛹成蝶的印记。
“两坛”、“八课”,“四赛”打造了一支业务技能精湛、团结奋斗的掌中教师精英团队,铸就了掌政中学高素质师资队伍。
后附:
教研论坛、班主任论坛开展资料
3、创新“师徒结对”工作途径,为青年教师成长拓宽学习平台。
作为农村学校的普遍现象就是骨干教师、老教师数量很有限。
为此,学校邀请城市学校的名师、兴庆区教研室教研员与我校青年教师结对,学科主要分布在我校物理、政治等薄弱学科和语文强势学科,充分尊重教师意愿的基础上,采用“一徒多师”、“一师多徒”等形式,使得青年教师从不同的师傅手里学到不同的经验和知识,成长很快。
正像青年教师所说:
与城市学校的名师和教研员近距离接触,虽然苦了点,但我们的思路真的很开阔、经验也很丰富,使我们进步、提高的捷径之路。
在兴庆区教研室组织的骨干教师带徒成效活动中,掌中徒弟李超、任书锦获讲课比赛二等奖,师傅马长新、白艳丽两位老师获一、二等奖。
因此,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教科研能力快速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也呈上升趋势。
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单智慧获得全国语文大赛一等奖,向君获得学学二等奖,柳京、王林美、贺晓丹、任书锦分别获得英语竞赛辅导一、二等奖。
一师一优课向君、单智慧、李二曼、牛春妮、金平5位青年教师入选县级优课,在兴庆区内成绩骄人。
4、教科研建设初见成效:
(1)形成并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
掌政中学依据本校实际建立了一套校本教研制度体系,如《校本教研组织机构与职责》、《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教育科研奖励制度》、《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等。
学校还建立了以校长室为龙头引领带动,教导处和教科室为组织、指导与协调,学科组为研究共同体,年级组为学习共同体,教师个人为实践者的教学教研网络,并构建了“学科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准教学骨干”的名师梯队培养体系。
仅今年通过考核并被确立为银川市、兴庆区骨干教师各4名,“兴庆名师2名”,其中,雅玉军老师被兴庆区XX局,XX局确立为“兴庆名师工作坊主持人”,马长新老师在教育厅组织的2019年全区中考研讨会、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全区“百标学校”化学实验教师培训上做讲座共5场次。
(2)构建课题研究“三会一课制度”。
构建课题研究“三会一课制度”。
开学初,课题研究计划设计研讨会,学期中,课题研讨会,期末的课题成果展示会的“三会”,以及学期中的课题汇报课的“一课”,构建的“三会一课”制度已基本形成课题研究工作机制,保证了各级各类课题的顺利实施。
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除15项校级、3项银川市级课题外,本学期又有4项被确定为自治区立项课题,2项被确定为银川市级立项课题。
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青年教师参加的《农村中学学生家庭作业设计及管理研究》的自治区课题,学校教科研室做好课题研究及管理的顶层设计,备课组具体实施。
一年来,教师设计作业、布置作业的能力有所提高,学生作业习惯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分层作业”在2014年3月26日的《人民日报》教育周刊中,以“作业分层次,施教无差别”为题进行报道,宁夏电视台也做了10分钟的专题播报,在全区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承办兴庆区XX局,XX局教研室基本的“课题研究成果现场展示会”,曾丽丹、向君、李二曼三位青年教师现场研究课的展示,副校长马长新代表学校作《一所农村学校的课题研究之路》的经验交流,语文课题组郭文阁、杨光等9位青年师的现场课题研究示范,真实展现我校课题组的常态研究情况,无一不与教学实际紧密相连,真正实现了提高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新教材的实施能力。
韩文龙校长承担的党建课题《农村青年教师党建工作创新研究》在2019年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党建研究课题结题验收中顺利结题,获得奖金2000元。
课题立项名单
青年教师获奖名单(2019下、2019上、2019下)
5、重视多元培训,创造学习机会。
“重视多元培训,创造学习机会”是学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法宝。
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掌政中学始终突显搭建各类平台,开展多元培训,校内外学习与培训不断线,让青年教师轻松充电快乐任教。
(1)强化校内培训交流:
学校举办了学科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一系列校内培训与交流,兼顾各类教师群体,且还不时邀请江苏常州北郊初中校长、专家到校讲学。
各类培训点燃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像催化剂般给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提速。
(2)加强兄弟学校间交流。
A、加强区内各学校间校级交流
掌政中学十分重视创设交流机会,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加强与兄弟学校交流学习。
一方面,学校经常性地派教师参加各级教研部门及兄弟学校举办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
掌政中学先后与三中、十五中、四中手拉手、结对子,互派教师送课学习、做课交流。
关于教师外出培训,学校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
凡是在周末举办的省级及以上培训,不受名额限制,教师只要报名就可参加;
而平日里的培训,在保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没课的教师都可以参加。
B、加强共同发展体学校交流
2019年秋季,政府牵头,掌政中学率先与全国东部发大地区——江苏省常州北郊初中建立东西部“发展共同体”学校。
通过学习、研究,确立“学北郊,走理解教育之路”的总体发展思路,掀起了“学北郊,走理解教育之路”的改革热潮。
首先启动“掌政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通过交流汇报-会诊――上墙――内化四个环节初步形成各班文化主干;
以元旦为契机,举办2019“羊扬杯”全校合唱比赛,整合庆祝与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与一体,将各班《班文化》制作成“数字故事”进行PK,班主任们“数字故事”的制作技术呈竹节式的上升。
其次以七年级组为先河,进行“理解教育”背景下的“级部”管理机制试点改革。
由校长亲自挂帅,先后举办“北郊理解教育理论学习”、“关于翻转课堂、微视频、合作学习”等专题会议8次,印发“理解教育”相关的学习材料4份,教师书写学习体会、教学设计共25篇,录制微视频并上传校园网共有近10件。
老师们“微视频”的制作技术和“翻转课堂”的流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达到了“会做”和“了解”的境界。
先后分五批次,外派61名年轻有为、有闯劲的青年教师和班主任到常州北郊初中,学习班级、年级组、教研组文化建设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将学习成果以学习笔记、心得体会、讲座稿、简讯等形式,通过“教师论坛”、班主任研讨、学校简报、展板等多渠道进行交流和展示,达到“一人学习,大家受益”的目的。
另一方面,学校主动承办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让教师们在校内就可分享专家、名师、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教育智慧。
(3)承办活动。
学校主动承办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让教师们在校内就可分享专家、名师、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教育智慧。
(4)完善网络。
2019年,学校修改和完善了校园网络,每位教师配置电脑;
学校班班配备多媒体设备,实现30个普通教室班班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一年来,学校校园网站上开设的课改心得、师德论坛、学习园地等专栏,成为教师学习交流、拓展学习空间的重要阵地之一。
近一年多来,掌政中学派出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达100多人次;
学校承办兴庆区级教育教学研讨活动5场次。
关于教师外出培训,学校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
外派常州北郊中学批次及人员安排表及学习资料
4、初步形成青年教师管理培养“模式”
在探索培养青年教师实践研究中,学校也根据师资队伍调查分析,自行摸索了一套适合我校青年教师的管理模式培养模式:
青年教师培养三级管理模式:
学校统筹规划青年教师总体发展,教务处、德育处管理和考核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教研组落实课堂教学研究以及组织教育科研工作。
形成三阶段培养模式如下:
(1)青年教师入门期培养模式:
新教师→经验型教师→研究型教师;
(2)成长期,即新教师上升到经验型教师培养模式:
带教+教育科研;
(3)成熟期,即经验型教师上升到研究型教师培养模式:
教育科研→研究(开发、主持或参与研究课题,培养教师善于发现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培养学习→教师内涵发展,实现青年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5、青年教师成长手册初见成效
为教师建立成长记录袋,一年多的时间就让青年教师们体会到了学校的变化。
教师中研讨的气氛浓了,怨天尤人的少了;
不断自我反思改进的多了,不求进取的少了;
互相学习,发现对方优点的多了,忌贤妒能的少了。
“教师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有以下几点明显的优势:
(1)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教师成长记录袋”在展示成绩的同时,也可使青年教师不断回想取得成绩的过程和方法,从中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会自我反省。
在参观其他教师的记录袋的同时,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优势,同时找到与别人的差距,使教师正确评价自我,帮助教师顺利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2)有助于青年教师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记录袋的建立为教师及时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挖掘搭建了平台,对教师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专业观念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3)有助于青年教师记录进步,激发潜能。
在成长记录袋中教师收集的是一系列自己的作品样本,以向学校和同事提供自己进步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就。
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产生自豪感,激发继续努力的斗志,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教师向高层次发展。
(4)有助于形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整体氛围。
青年教师们通过学习了解相同学科教师的成长记录袋,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了解其他学科教师的成长记录袋,丰富自己的知识。
从老教师那里学到了敬业与奉献,从中年教师那里学到了干练与经验,从年轻教师那里学到了创新与无畏。
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搭建了平台。
通过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我们的教师变了,他们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朋友。
他们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体验,相互学习。
这种互动代替了“一言堂”、“满堂灌”。
教室里出现了更多的“你说、我说、大家说”,“活”起来,“动”起来的课堂,让教师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感觉——教学是快乐的。
(5)有助于学校总结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并进行推广。
学校领导可以借教师成长记录袋了解本校教师队伍的优势与不足,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经验,并及时进行推广,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四、存在问题:
1、过程性资料收集不全面
很多工作做了开展,但是没有及时保存过程性资料。
2、教师队伍整体建设如何与青年教师培养的统筹兼顾。
青年教师培养不能割裂于教师队伍整体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忽略青年教师培养。
五、改进方向:
1、做好过程性资料收集工作。
2、做好教师队伍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的统筹兼顾。
3、做好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个性发展彰显的有机协调。
附1:
青年教师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