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174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doc

《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doc

世界的气候之气候类型

一、选择题

近日,一名男子在下图d处看到浓雾如瀑布景观(如左图)。

d地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夏季平均7°C〜12°C,无论什么季节都可能下雨或下雪。

冰岛是世界上唯一可全境观看北极光的国家。

读图,完成各题。

1.d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极地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

2.d地观看极光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d地多雾的原因有

A.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较丰富B.极地高气压全年控制

C.冬季取暖用煤量大,大气污染严重D.昼夜温差大,夜间降温快

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示②地气候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5.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B.大气环流

C.地形D.纬度位置

图甲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乙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

7.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读“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和“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题。

8.图中断层的成因及其南侧地形类型

A.挤压抬升山地B.挤压断裂高原和平原C.张裂抬升丘陵D.张裂下陷平原

9.椰枣原产西亚和北非,为常绿乔木,喜温喜湿又耐旱耐碱。

判断图中瓦德地区分布有大量枣椰树的依据是

①年均温较高②周边多沙漠分布③有大量盐沼分布④年降水量多⑤地处绿洲,有灌溉水源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某

区域略图,下表为图示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

读图表,完成各题。

10.根据图示信息,该地区位置及气候是()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11.下列关于图示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A.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B.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D.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2.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13.甲、乙两地气温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洋流B.风带和洋流C.纬度和风带D.地形和纬度

下表是36°N~38°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的平均值,单位:

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4.M地7月份日平均日照数明显低的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小B、昼短夜长C、气温较高D、降水丰富

15.N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16.M地最可能位于()

A、大陆东岸B、大陆西岸C、大陆内部D、青藏高原

17.洞里萨湖是中南半岛上的第一大湖,有湄公河注入其中。

每年的6-8月,湄公河的河水注入洞里萨湖导致湖面上涨;而12到次年2月,洞里萨湖又会向湄公河流回吐。

这里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8.图示两区域()

A.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地形平坦,有相同农业地域类型

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19.两区域气候()

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C.以冬雨型气候为主D.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下图为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

21.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上述“某月”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3.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24.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

读下列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0.1

23.0

27.6

30.2

30.7

30.3

29.2

29.1

29.1

28.2

24.9

20.8

降水

11

30

35

60

142

288

411

349

288

143

26

17

25.该气候资料所属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26.该地月均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而不是在7月的原因是()。

①地处低纬度,5月太阳高度角已经很大②5月降水量还不太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还不太强

③受西南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强烈④受地形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7.该地在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少的原因是()。

①吹西南风②吹东北风③受大陆气团的控制④受赤道气团的控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下图及文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每年冬季都有大雪降临。

特别是2005年12月份以来,我国遭到持续冷空气的袭击。

在威海和烟台,短短20多天下了三场强降雪,出现了50年来罕见的雪情。

材料二:

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28.下列关于烟台、威海两地,每年冬季都有大雪降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来自太平洋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B.纬度较高,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

C.与日本本州岛西部冬季多暴雪成因相同D.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29.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大

30.下图所示为伊比利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南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信风影响,两地夏季降水较少

B.受纬度影响,两地冬季气候温和

C.受地形影响,甲地气温年较差高于乙地

D.受西风影响,甲地年降水量小于乙地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温暖广阔,珊瑚礁发育良好

B.地形复杂多样,风成地貌广布

C.植被覆盖率高,以常绿阔叶林为主D.地势高差较大,河流流程较短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1.图中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3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全年盛行东南信风B.②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C.③地受飓风的影响较大D.④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33.当北京时间19:

30时,①地刚好日出,该日②地的昼长是

A.11小时40分B.12小时20分C.13小时D.15小时

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两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完成各题。

34.①地区降水

A.冬季多雨B.夏季多雨

C.秋冬多雨D.全年多雨

35.②地区利用当地典型农产品,可发展

A.葡萄酿酒B.橡胶加工

C.甜菜制糖D.玉米制乙醇

二、综合题

36.(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为韩国某地区局部等高线(m)分布图。

材料二:

泡菜是韩国的特色菜,其制作食材有白菜、萝卜、茄子、黄瓜、生菜、辣椒、大蒜等。

上图A地是韩国泡菜食材生产供应基地之一,下表为A地气候资料表。

(1)A地的地貌类型是,该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3分)

(2)每年初冬是A地泡菜制作的最佳时节,试分析原因。

(3分)

38.下图是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一(4)问题。

(28分)

(1)不同气候带下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图中反映了自然带的地域分异具有和两种规律。

(4分)

(2)甲、丙两地都在近海地区,但降水状况差异显著。

试从大气运动、地形、洋流作简要分析。

(12分)

(3)简要分析丁地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6分)

(4)乙所在的地理位置与珠江三角洲大体相当,但两者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各不相同,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珠江三角洲农业地域类型为。

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因素是(双选):

(6分)A.珠江三角洲平原开阔,河网密布,土地肥沃B.乙地受大分水岭阻挡,降水较少

C.珠江三角洲人口稠密,耕作历史悠久D.乙地地广人稀,可进行自流灌溉

39.(10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哥伦比亚轮廓图及波哥大气温—降水柱状图,图乙为肯尼亚轮廓图及奈瓦沙湖畔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的花卉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带动了一批新兴的花卉生产国。

哥伦比亚、肯尼亚就是其中的代表,通常采用农场经营,每个农场面积约20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