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2094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doc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doc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2017.8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尤其是新课标卷,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以考试动向为依据,以年级组、教研组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有效的进行。

地理学科一直是文科生的瓶颈,高三复习更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梳理知识,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

二、复习进度

自2017年8月30日-----2018年2月31日

教学内容:

(包括节假日约26周,每周5课时130课时)

时间 内容重点知识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

8.30第一讲1、地球

(重点:

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断、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近航线的判断、两个日界线的应用、区时计算)

8.31—9.5第一讲2.地图

(重点:

地图上方向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计算、综合应用)

9.6—9.11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重点:

地球的普通性、特殊性,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9.12—9.13第一次月考

9.14--9.20第三讲地球的运动

(重点: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黄赤交角及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9.21—9.27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球表面形态

9.28—9.30第二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0.8—10.11第三讲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10.12—10.14第四讲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10.15—10.18第五讲水循环和洋流

10.19--10.20第二次月考

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21—10.24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四单元

10.25—10.26第一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0.27--10.30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31—11.3第三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11.4—11.7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11.8—11.10第二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二单元城市与环境

11.11—11.14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

11.15--11.16第二讲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单元区域产业活动

11.17—11.20第一讲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11.21--11.23第二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1.24—11.27第三讲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1.28--11.29第三次月考

12.01--12.05第四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四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2.06—12.08产业活动与人地协调

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

12.09—12.14第一讲区域的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

12.15—12.20第二讲区域经济联系

第二单元

12.21—12.24第一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开发与保护

12.25—12.27第二讲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

12.28—12.30第三讲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02—1.04第四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1.05--1.08第三单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以专题形式

1.09--寒假前第四部分区域地理

力争下学期开课前以专题形式完成选修《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

三、复习思路

本阶段以单元复习为主,准备按下列步骤进行:

(1)看:

看教材、看练习册上的知识板块、看原来的听课笔记。

看练习册上的知识板块是重点,学科组在制定计划时要有课标要求、目标导航,要有规律的总结以及概括整合,要有疑难点拨(结合以往经验)。

(2)讲:

主要是讲主干知识点。

重点是讲规律、讲方法、讲疑难、讲网络。

(3)记: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

(4)练:

训练题必须精选,这是规定复习方向的一项重要环节。

(5)评:

要评知识、评规律、评方法,评重点、评难点,评知识再生点、思维障碍点。

要先从错误率最高的试题讲评、从最有价值的题目讲评。

(6)思:

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完成认识的升华。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宜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1)自然地理一般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

(2)人文地理的复习教师要善于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复习。

引导学生将复习中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体验对知识的运用;(3)区域地理的复习,则要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关键是设置好问题,适当结合热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思考问题。

区域地理可采用分散复习和集中强化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在复习必修内容时,对相关初中内容进行补充,并在必修复习过程中适当添加世界地理一天一图训练。

完成后,再根据时间和效果把握复习方式。

初中地理的复习重点放在:

一是有关地球与地图知识;二是世界地理中:

世界行政区的分布、世界海陆的分布、陆地地形、世界气候类型与分布、重要海域与交通要道、重点国家地理与重要城市分布;三是中国地理中:

中国概论,如地理位置、疆域与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中国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湖、自然资源等,中国四大自然区的空间分布与基本特征。

中国工业、农业、农作物的分布、铁路交通与港口。

初中地理复习建议自编学案,可提供地图、列出复习提纲和探讨试题等。

具体复习时,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

①定位:

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及相对位置。

②掌握本区域内气候、地形状况,并以此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生产特点、城市、人口及交通等。

③比较区域差异。

④发现区域问题,做出合理评价,制定发展策略。

⑤关注热点地区。

在复习过程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思维,要注重知识的落实。

要求学生:

每日10分钟——地图(经纬网、地区轮廓、若干地理事物的综合)(填—记—画—想);(4)选修模块要突出重点,不在琐碎的知识上下工夫,在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等方面有所侧重,强化教学与训练。

本阶段课本内容的复习要做到考纲具体化、内容考点化、考点题目化、题目典型化、答案规范化。

用精心设计的各种类型的问题覆盖课本内容,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运用课本知识。

三、复习措施

总的复习策略:

减量增效。

具体做法:

1. 遵循课程标准,依据考试说明,优化教学内容

平时注重研究考试说明,加强高考试题和平时试题与考试说明的联系,用脚踩的知识点和近几年高考试题来诠释考试说明,使其教学化。

复习中将具体知识逐一对准课标加以落实。

资料:

《创新设计》,但对题目进行必要的筛选和补充。

主要参考资料:

《讲与练》《考试报》。

通过平时单元检测与模块检测对题目加以补充。

所做题目尽力全批全改。

对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特别指导。

2. 以问题为核心,优化教学方法

强化问题目标教学,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方向。

对教材内容归纳处理,结合各种资料,总结后争取整理成学习卡的方式下发,并对学生严格要求,落实好基本知识。

课堂上要及时加以检查提问巩固,然后引领学生注重运用。

对于所做的主观题目必需落实到纸面上,并加大检查力度,杜绝只在选择题上打对号,主观性题目只看答案不动手的坏习惯。

每次训练都要以笔答的要求为训练标准,要求语言精炼、要点全面、条理清晰,做到回答问题段落化、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坚决杜绝念书回答和死背书回答,答题思路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语言要准确,保证课堂提问按高考实战的要求,把对学生的规范化要求落实在课堂中。

加强学生的答题技巧指导,对各种题型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要结合具体实例讲解,尤其是对探究性和研究性题目的解题指导。

3.精选题目,限时训练,优化训练过程,

出题坚持适时适度适中的原则,并重点详略得当的讲评。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建立错题、疑难题笔记本,以备后来检索使用,杜绝错过的题照旧错的现象发生。

讲评一要分析错因,错题分析的作用不仅仅是使学生弄清一道问题,而是要通过错题分析,总结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特别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4.加强备课与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要备到点子上,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强化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集体备课要突出重点:

一是围绕两纲一题、基础的巩固、结构的构建、难点的突破、能力的提升、学案的设计、课堂的优化、重点问题的选取、题目的编选、学法指导等方面开展研究活动。

二是备课组长做好分工和检查,按阶段、分课时将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好主备人,按照要求先周备课,形成具体的复习方案,集体讨论后分头执行。

三是确定集体备课时间,备课形式要多样化,坚持“课后反思”的制度,强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研究,及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合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加强与外地信息的交流。

5、复习要稳扎稳打,注重反思

一轮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盲目的去做题,每次练习后都必须及时进行反思总结。

注意心理调节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应试的技巧和心理的训练要从高三的第一节课开始,要贯穿于整个高三的复习课,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考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老师在讲课时尤其是考试中主要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教育学生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每一次考试。

备注:

此计划执行过程中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