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1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20839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罐和铁罐教案1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陶罐和铁罐教案1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陶罐和铁罐教案1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陶罐和铁罐教案1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陶罐和铁罐教案1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罐和铁罐教案1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陶罐和铁罐教案1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教案1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陶罐和铁罐教案12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

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

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

《没有》。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

《傲慢》。

应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有没有生气?

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样样?

《很谦虚》。

  ②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

铁罐:

傲慢、狂妄陶罐:

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③请同学们看到书101页的插图,看一看,哪个罐子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呢?

  7、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透过19片段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我们就来分主角把19自然段读一读。

  ②注意:

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

  ③分主角朗读:

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

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

  ④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资料演一演。

  四、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貌?

铁罐呢?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

为什么呢?

(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

永久)。

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

氧化)。

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

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联系学生的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五、总结课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

  这则寓言采用了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透过人格化的描述,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任何事物都有和。

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业:

  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板书设计:

  陶罐易碎永久

  忍让奚落

  铁罐坚硬氧化

  设计,铁罐,年级语文,教学

  陶罐和铁罐教案

(二):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里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透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

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至第9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

第二部分是第10至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

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

读懂课文讲的道理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资料简略易懂,对话搞笑,学生乐于去读。

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

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好人,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教学重点】:

  能抓住句中描述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懦、辩、耻、逝、殿、掘6个二类字及骄傲、傲慢等19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傲慢、懦弱、奚落。

  2.能抓住句中描述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3.明白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跟老师板书陶(课题已板书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

(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预设):

陶罐是什么物品

  师:

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

(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字词。

(出示课件)

  

(1)课件资料:

  (一类字):

傲慢谦虚恼怒荒凉朴素价值嘴巴吵闹感受捧起和睦相处盛东西

  (二类字):

懦弱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掘开奚落

  学生齐读、一生领读、同桌互查。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选词填空)

  出示课件:

铁罐常常(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了。

  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奚落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课文的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1、师: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那他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请读课文的第1-6自然段,读读铁罐的话,看看铁罐是个什么样的人

1-6自然段

  生预设:

铁罐很傲慢,自以为是

同学们说得这些词语都是描述人物神态的词语,其实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词语。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问。

  (师:

老师把傲慢变成红色,那么傲慢是什么意思(生:

骄傲)。

傲慢是这句话的关键词,透过傲慢,我们能明白说话人当时的神态,还能理解说话人当时的情绪。

这个词还能让我们读出傲慢的语气。

谁来试一试指导生读,评价)

  2、师过渡:

傲慢表现人物神态的关键词,而且这些关键词出此刻对话时的旁白(提示语)中,对话中的旁白可在句子中有三个位置:

句子中、前、后。

请你找到旁白后再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关键词。

  生:

同桌合作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师生汇报交流)

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描述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学生汇报)

  3、师:

将说话人的神态动作带进对话中去,能更好的理解课文资料,小组内分主角朗读2-7自然段。

(小组间比赛)

  

(二)学习第7-9段,学生自己归纳表达陶罐和铁罐神态或情绪的词语。

  师过渡:

关键词能让我们一下就明白人物的神态动作,但是作者有时不会在提示语中加上这样的词。

(出示课本7-9自然段。

  1、请读7-9段,思考陶罐和铁罐各自的情绪变化小组内讨论并确立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加到句子中,然后分主角朗读课文。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齐,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2、小组汇报学习。

  a.生(小组代表)预设:

陶罐很温柔、不生气、和气铁罐:

发疯、更加生气、怒火冲天

  b.引导读:

指名读,分主角朗读,生评价。

  C、分主角朗读铁罐和陶罐之间的对话(2-9自然段)。

  ①教师读提示语,一生读铁罐,另一生读陶罐的话;

②自由组合读(去到旁白)。

  课件出示: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明白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

  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样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那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

  成碎片!

  3、总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的优缺点。

铁罐那么傲慢,究竟为什么

因为铁罐很坚硬,所以它很骄傲。

(板书:

坚硬)

陶罐那么谦虚,他为什么不跟铁罐碰一碰

因为陶罐很容易破碎。

易碎)

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

难道陶罐一点长处也没有了吗

  (三)学剩余自然段

默读剩余自然段,按课文资料填一填。

  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而铁罐(了。

陶罐:

朴素、美观、有价值,铁罐:

什么也没有了

易碎的陶罐成为了古董,坚硬无比的铁罐却变得无影无踪。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不能光看到别人的短处,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对呀,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因为人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

童话故事学完了,铁罐的结局让人感到悲哀,但是,我们能够把结尾改一下:

  四、拓展延伸,提高应用潜力。

  很多年以后,受了伤的铁罐也被人挖出来了,他(对陶罐说:

对不起,我只看到了你的缺点,

  没看到你的优点。

  陶罐(说:

人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有优点,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1、学生填空,并有感情地朗读。

表示人物神态、动作的关键词都来源于生活,只要善于观察,你的写作就会变得十分生动。

请大家来看:

一生出场,表演:

边笑边说话。

谁能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写成一句话

预设:

某某笑着说:

这天真高兴!

某某大声笑,说:

  五、板书设计:

  短处易碎坚硬(长处)

  谦虚傲慢

  争辩恼怒

  (长处)美观无影无踪(短处)

  陶罐和铁罐教案(三):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透过对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述,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

  3、理解课文中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1、陶铁罐贴图双份。

  2、投影出示用的语句。

  一、复习导入:

  1.师:

这节课,我们来之后学习《陶罐与铁罐》。

首先要复习课文生词,请同学们开火车、大声读。

  师出示词卡

  生开火车读2遍。

  2.师:

看来大家生字词掌握得不错,所以林老师要奖给大家漂亮的图片。

请看,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师同时取出帖图,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二、学习课文,以读促悟。

陶罐与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请你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

  生默读

  指名学生回答;

  (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许多年后,陶罐变得更有价值,铁罐却不存在了。

你真会读书,能把长长的课文用短短的几句话来概括。

林老师再考考你,那里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答:

还有哪些词和奚落意思相近?

那么,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陶罐又是怎样回应的?

课文中有很精彩的描述,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到第9自然段。

边读边想,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

  指名学生回答:

傲慢陶罐:

谦虚

  师相机板书傲慢、谦虚

  生齐读板书

这特点能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

请你认真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3.学习朗读对话,体会人物情绪,分为三部分

  

(1)2、3段

请你来读。

  A、生:

你敢碰我吗?

你为什么这样读生:

铁罐傲慢地问,这句话还能够怎样读,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

  (生:

重音分别在碰敢你;

加动作;

加表情)

请你听林老师读,你听出了什么?

林老师心里是怎样想的,你明白吗?

同学们讲的还真有道理,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大声读吧。

  指名读。

/真不错,你就是那只傲慢的铁罐)

  B、师:

铁罐这么问,陶罐怎样回答?

  指名读

除了谦虚,你还有能从这句话中看出什么?

(有礼貌)从哪里看出来?

(双方称呼不同;

陶罐子、铁罐兄弟)

他们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试着加上神态、动作把它读出来。

请一位男生当傲慢的铁罐,请一位女生当谦虚的陶罐。

(投影)/他们读得好不好?

(大家也来试一试)

  

(2)过渡:

从哪儿也能看出它们的特点?

指板书说。

  指名生读,4、5、6段之一皆可将此部分投影出示。

请你认真看看书上的插图,它们俩是什么神态?

  生形容。

那你来表演一下这种神态。

  生再读(带着表情读)

真形象,陶罐真的像铁罐说的那么懦弱吗?

(不是)

他为自己争辩,怎样争辩的?

  指名生读。

铁罐听进去了?

他------?

  (3)师:

这些话实在太精彩了。

林老师想请同学上台来,把这些对话演一演。

同桌之间先练习。

(最好要加上神态、动作)(师投影第2――6段)

  生练读。

  指名生演。

师贴图于生身上,其他同学要认真看,待回都来评一评谁最棒。

  生演生评,他们两个演得怎样样?

  (掌声鼓励!

  (4)师:

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出他俩的特点?

  指名生答:

师投影出带空格片断的7、8段

请大家也读一读这两段,看看插图和刚才同学的表演,想象他们当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填上适宜的词语或句子,让对话更具体,更生动。

同桌能够讨论。

  生讨论。

你来说一说。

你怎样想到加这些词的?

请你透过朗读,把你的这些感受表达出来。

  (和睦相处。

何止是陶罐和铁罐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同学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社会上也需要―――)

  A何必这样呢?

  可加:

温和,不紧不慢,心平气和―――

  B和你在一齐,―――

火冒三丈,怒气冲天,插着腰,指着陶罐―――

你觉得还能怎样加?

你来说一说,有动作就更好啦。

  三、领悟道理。

真是活灵活现!

就这样,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而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片,铁罐是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硬得什么也不怕呢?

请默读课文第11―17段,找找最后他们都成了什么样貌。

  指名生读:

(陶罐:

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铁罐:

连影子也没看到)

  师相机板书:

很有价值、不存在

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了,变得很有价值。

被人们这样赞美,陶罐是什么反应?

  指名生读第16段。

从那里,你能看出什么?

(陶罐关心铁罐―――)

个性从哪些词语能够体会到?

(兴奋地、闷得够受了)

假如你是铁罐,这个时候你想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多生说。

陶罐又会说什么呢?

  生说。

  (说话拓展,让学生明白:

要谦虚,不要骄傲;

多看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要和睦相处;

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

  四、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五、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很有价值不存在

  多看长处,正视短处

  陶罐和铁罐教案(四):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资料,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透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述,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①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

说说他们什么特点。

  ②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

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

其他同学继续做评委,听后评议。

教师相机小结:

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4、认读生字词语。

开火车反复进行。

  三、感知大意。

  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2、透过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3、学生交流。

教师注意激励学生。

  4、分主角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②学生观察:

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

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

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③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

  ④教师范写学生提出的字。

  ⑤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忙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

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

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

透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4、小组再次合作,分主角朗读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读。

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二、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

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如:

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能够;

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能够;

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能够。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三、续编故事

  续写铁罐给陶罐的一封信。

  陶罐和铁罐教案(五):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资料,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陶罐和铁罐的图片。

能正确读写词语。

  认读生字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透过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1.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资料,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a.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

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

  c.教师扣住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