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1972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doc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doc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判断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和本质

(1)特征:

(2)本质:

(3)判断:

例: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①实验室制取氧气:

②实验室制取氢气: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④实验室制取氯气:

⑤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

2、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具有发生生成

还原剂

——→

——→

——→

具有发生生成

氧化剂

——→

——→

——→

例1:

下列各式所示的转化中,下面划线的元素被氧化的是()

A、KBr→Br2B、CO2→CO

C、Na2SO3→Na2SO4D、KMnO4→K2MnO4

例2: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CO+H2O→CO2+H2B、3NO2+H2O→HNO3+NO

C、2F2+2H2O→4HF+O2D、Cl2+H2O→HCl+HClO

例3:

等物质的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

①有MnO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②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左右,得到KClO4、KCl和O2。

下列关于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

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

D、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联系

a、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如:

b、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如:

c、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如:

4、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的关系

(1)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具有,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具有,处于的元素可能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

(2)一种元素若有几种化合物,含该元素高价态的物质可作,含该元素低价态的物质可作,含的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3)金属单质只具有,金属阳离子具有。

非金属单质既具有,也具有。

例1、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2、K、HCl B.Cl2、Al、H2 C.NO2、Na、Br2 D.O2、SO2、H2O

5、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金属阳离子,如;

高价或较高价化合物,如;过氧化物,如。

(2)还原剂:

活泼和较活泼的金属单质,如;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低价金属阳离子,如;非金属阴离子,如;

较低价态的化合物,如。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规律

氧化能力、还原能力的大小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只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

还原性:

例1、已知2FeCl2+Cl2→2FeCl3,2FeCl3+Cu→2FeCl2+CuCl2,下列物质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Fe3+>Cl2>Cu2+B、Cu2+>Fe3+>Cl2C、Cl2>Fe3+>Cu2+D、Cl2>Cu2+>Fe3+

例2、已知反应2X—+Z2→2Z—+X2,2W—+X2→2X—+W2能从左向右进行,则反应:

W2+2Z—→Z2+2W—进行的方向是()

A、从左向右B、从右向左C、不能进行D、无法判断

2、从单质的活泼性考虑: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3、根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情况(反应条件、剧烈程度等)判断

如:

H2+ X2:

Fe+Cl2/I2:

例1、已知:

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得失电子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即:

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应用: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同种元素的价态变化规律

(1)歧化反应:

如:

(2)归中反应:

(只靠拢不交叉)

如:

(3)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

3、反应先后规律

一种氧化剂同时与多种还原剂相遇,还原性强的优先反应,如:

一种还原剂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氧化性强的优先反应,如:

例:

分析不同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所得固体和溶液中溶质的相关情况。

四、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表示方法及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依据:

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配平的一般步骤:

①标:

标出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②等:

使升价和降价总数相等;

③定:

确定含变价元素的物质的系数;

④平:

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各物质的系数;

⑤查:

查反应前后是否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例: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SO2+H2S→S+H2O

(2)Cu+HNO3(稀)→Cu(NO3)2+NO+H2O

(3)K2Cr2O7+HCl(浓)→KCl+CrCl3+Cl2+H2O

(4)Fe3C+HNO3→Fe(NO3)3+NO2+CO2+H2O

(5)S+Ca(OH)2→CaSx+CaS2O3+H2O

2、单线桥表示法

Cu+HNO3(稀)→Cu(NO3)2+NO+H2O

【注意】箭头必须由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箭头方向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无需注明电子的得与失。

五、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典型的计算:

①根据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量,求转移电子的量。

或反之。

②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量比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量比。

③根据氧化剂与还原剂的量,求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

例1:

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

Al2O3+N2+3C2AlN+3CO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

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

例2:

在反应KClO3+6HCl→3Cl2+KCl+3H2O中,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6:

1B.1:

6C.5:

1D.1:

5

【变式】上述反应若生成0.5molCl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例3:

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

已知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2B、+3C、+4D、+5

例4:

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如果有2.5mol的H2O被氧化,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

A.1.5molB.0.5molC.5/3molD.10/3mol

例5:

标准状况下,往100mL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

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A、0.224LB、0.336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