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1921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doc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doc

句 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知道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三种句子类型,能分别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

(重点)

2.准确辨认“把”字句和“被”字句,并能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重点)

3.能根据具体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重点)

4.能将几个词语连成句子,并在句末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难点)

5.能仿照例句,用简单的关联词语造句。

(难点)

课前准备

1.将句子类型整理归类,制作课件。

(教师)

2.在语文书中分别画出疑问句、感叹句、“把”字句,每种类型至少三句。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点对应讲解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优美的句子会使你的表达锦上添花。

那我们该如何规范、准确地运用它们呢?

这节课我们就对句子进行复习。

二、复习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1.课件出示句子,组织学生朗读句子。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2)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

(3)它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它治病啊!

2.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的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

3.教师讲解:

(1)句号表示陈述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声音平缓。

(2)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句末语调上扬。

(3)感叹号表示感叹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语气比较强烈。

4.小组活动:

课前,你在语文书中找到了哪些陈述句、疑问句或感叹句?

大声读给同学听,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5.课件出示全册重点句子,学生自由诵读后齐声诵读。

(1)陈述句: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2)疑问句:

你姓什么?

我拿着月亮照你梳头,你高兴吗?

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睡莲姑姑,有什么事吗?

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

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鱼呢?

(3)感叹句:

我多想去看看!

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啊,多美的夏夜啊!

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6.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三、“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1.课件出示句子,指名朗读。

(1)小青蛙把荷叶当成歌台。

(2)荷叶被小鱼当成一把凉伞。

(3)小水珠把荷叶当成摇篮。

(4)荷叶被小蜻蜓当成停机坪。

2.引导学生根据句子特点对课件上的句子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每一组的句子各有什么特点。

预设:

“把”字句——小青蛙把荷叶当成歌台。

 小水珠把荷叶当成摇篮。

“被”字句——荷叶被小鱼当成一把凉伞。

 荷叶被小蜻蜓当成停机坪。

3.过渡:

这两种句式各具特点,能互相转换。

4.交流:

请你任选一个句子,将它转换成另外一种句子类型。

预设:

(1)小青蛙把荷叶当成歌台。

——荷叶被小青蛙当成歌台。

(2)荷叶被小鱼当成一把凉伞。

——小鱼把荷叶当成一把凉伞。

(3)小水珠把荷叶当成摇篮。

——荷叶被小水珠当成摇篮。

(4)荷叶被小蜻蜓当成停机坪。

——小蜻蜓把荷叶当成停机坪。

5.同桌合作,拓展训练:

一个人说“把”字句或“被”字句,另外一个人完成句子转换。

6.完成右侧练习题三。

四、复习比喻句

1.课件出示句子,组织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1)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2)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

2.引导学生展开交流:

(1)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比喻句 ……像……)

(2)第一个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第二个呢?

(第一个句子是把小河比作长长的锦缎,第二个句子是把七个斑点比作七颗星星。

3.拓展交流:

你能仿照屏幕上的这两个句子,说一句话吗?

也用上“……像……”。

4.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选择一些比喻精彩的句子和一些带有“像”却不是比喻的句子。

预设:

(1)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2)花儿就像一个个穿花裙子的小女孩。

(3)弯弯的月亮像一只小小的船。

(4)张老师像我妈妈一样爱我。

(5)妹妹的眼睛红红的,像刚刚哭过。

(6)我明明看见了哥哥,可他像没看见我一样。

5.讨论:

黑板上的6个句子,哪些是比喻句?

哪些不是比喻句?

为什么?

6.教师相机讲析:

(1)比喻句中必须具有两个事物:

一个是句子要写的事物,就是“本体”;一个是与本体相似的另一个事物,也就是喻体。

例如,第(5)句中只有本体——“妹妹的眼睛”,没有喻体,因此不能算是比喻句。

(2)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是不同类的。

例如,第(4)句中“张老师”和“妈妈”都是人物,属于同类,不能形成比喻句。

(3)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要具有相似点。

例如,第(6)句中“他”和“没看见我”没有相似点,只是表达一种猜测,不能构成比喻。

(1)句中说的是小柏树,把“小柏树”比喻成“战士”,“柏树”和“战士”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而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非常笔直。

7.完成右侧习题四、五。

五、作业布置

回家之后考考家人:

1.先请家长说一个“把”字句,自己再将“把”字句转换成“被”字句。

2.自己随意说一个带有“像”的句子,请家长判断是不是比喻句,再给家人讲讲你是怎样判断的。

知识点对应练习

一、读一读,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语气加上合适的标点。

1.小青蛙,你为什么不回家啊(  )

2.荷叶下蹲着一只穿绿衣服的小青蛙(  )

3.多么能干的小青蛙啊(  )

4.梅花为什么能在冬天盛开呢(  )

5.我太喜欢这只小白兔啦(  )

6.大象,你的鼻子怎么那么长(  )

7.小壁虎想,向谁去借尾巴呢(  )

8.棉花姑娘咧开嘴笑啦(  )

9.荷叶是我的歌台(  )

10.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

二、选一选,再读一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填序号)

A.啊 B.呀 C.吗 D.啦  E.呢

1.那朵花是红色的(  )?

2.不行,我还要用尾巴摆水(  )!

3.这一大片花朵真鲜艳(  )!

4.棉花姑娘咧开嘴笑(  )!

三、请把下面的“把”字句转换成“被”字句。

1.我把雨洒在山上的田地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秋千挂在彩虹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把我的画贴在墙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请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画上“√”。

1.金黄的树叶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

(  )

2.松树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  )

3.字典就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

(  )

4.我长得很像妈妈。

(  )

五、看图补充比喻句。

大象的耳朵像____________。

 

雨后的彩虹好像__________。

 

圆圆的荷叶好像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2.。

 3.!

 4.?

 5.!

 6.?

 7.?

 8.!

 9.。

 10.?

二、1.C  2.E  3.B  4.D

三、1.雨被我洒在山上的田地里。

2.秋千被我挂在彩虹桥上。

3.我的画被爸爸贴在墙上。

四、1.√ 2.√ 3.√ 4.×

五、两把大扇子 一座七彩的桥 碧绿的大伞

知识点对应讲解

第二课时

一、兴趣导入

字和字组成词,词和词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就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就是句子。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到语文大花园中去探寻句子的奥秘吧!

二、把句子补充完整

1.教师讲解:

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只有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才能叫做完整的句子。

一个完整句的组成,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的句子。

例如(课件出示):

同学们学习。

 小鸟唱歌。

(谁)(做什么) (什么)(做什么)

(2)“谁(什么)”+“是什么”的句子。

例如(课件出示):

李洋是学生。

 这座楼房是工人宿舍。

(谁)(是什么) (什么)(是什么)

(3)“谁(什么)”+“做”+“谁(什么)”的句子。

例如(课件出示):

小明复习功课。

 王强帮助同学。

(谁)(做)(什么) (谁)(做)(谁)

2.引导学生朗读上面三组例句,并让学生仿照例子自由说句子。

3.幻灯片出示例题,小组内讨论,完成句子练习。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我替爸爸(    )。

(2)(    )正忙着(    )呢!

(3)(    )高兴地(    )。

(4)(    )一边(    ),一边(    )。

(5)(    )那么(    ),那么(    )。

(6)要是(    ),我们就(    )。

(7)春天来了,草绿了,(    )也(    )。

4.汇报交流,教师相机解析:

句子

(1)缺谓语(干什么),比如(课件出示):

我替爸爸拿拖鞋。

句子

(2)缺主语(谁)和谓语(干什么),比如(课件出示):

王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

句子(3)缺主语(谁)和谓语(干什么), 比如(课件出示):

小狗高兴地摇尾巴。

句子(4)是用关联词“一边……一边……”说话,这个关联词表示能同时进行的动作,比如(课件出示):

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句子(5)是用“那么……那么……”说话,它表示的是一个事物同时具备两个特点。

比如(课件出示):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句子(6)是用“要是……就……”说话,前半句表示条件,后半句表示结果。

比如(课件出示):

要是下雨,我们就可以踩水花了。

句子(7)是用“……也……”说话,比如(课件出示):

春天来了,草绿了,小树也绿了。

5.齐声朗读课件出示的例句。

6.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三、把句子说具体。

1.引言:

我们写句子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让大家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怎样才能让句子更生动,更具体呢?

2.讲解:

要想使句子变得生动、具体,有三种方法。

方法一:

在句子中恰当地加入时间、地点、什么样的、怎么样的……

(1)课件出示例句:

小丽在学习。

小丽坐在书桌前学习。

小丽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学习。

晚上,小丽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学习。

(2)学生朗读四个句子,说一说四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预设:

小丽在学习。

小丽坐在书桌前学习。

(加入地点)

小丽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学习。

(加入地点、怎么样地。

晚上,小丽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学习。

(加入时间、地点、怎么样地。

(3)仿照例子,把下面的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

预设:

小狗在吃骨头。

小狗在窝里吃骨头。

小狗在窝里美滋滋地吃骨头。

中午,小狗在窝里美滋滋地吃骨头。

方法二:

在句子中加入天气描写。

(1)课件出示例句,组织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两句话的不同之处。

农民在田地里干活。

......

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大太阳在田地里干活。

(2)小结:

后一句加入了天气描写,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

方法三:

在句子中加入自己或者别人的感受。

(1)课件出示例句,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并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教室里真安静。

教室里真安静,连同学们写字的刷刷声都能听见。

教室里真安静,连一根头发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2)小结:

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感受,可以使句子写得更具体。

3.完成右侧习题三、四。

四、连词成句

1. 幻灯片出示例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

(1)一起 快乐的 我们 这 时光 度过

(2)在 石碑 立了 乡亲们 一块 井旁边

(3)长出 啦 新尾巴 我 一条

2.汇报答案。

(1)我们一起度过这快乐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