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119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

我们健康成长

主题一:

品格的试金石

1、诚实与信任之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诚信知易行难。

2、懂得诚信应该从自己做起。

3、懂得诚信应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行为。

教学重难点:

逐步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和诚实的做人态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身边的表现诚信的事例,如果能够例举学生的行为更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遇到假钞的事情?

你们听到的情况中,人们是怎样处理的?

2、请学生说说,教师提醒:

不必提当事人是谁,只讲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阅读与讨论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页的课文,再展开议论

2、教师总结:

那个买鸡的人很可能是故意使用假钞,甚至可能与制造、销售假钞有关,如果这样,那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大多数人遇到假钞,都像这位卖鸡的大婶一样,是碰上的,并不是故意的。

但是,在如何对待手中的假钞这一问题上,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这位大婶那样做。

三、小组讨论

1、请学生分成小组,阅读讨论教科书第3页《一颗棋子》的故事。

2、教师提问:

大家怎样看吕元膺的做法?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3、小组讨论,并且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看法。

4、教师巡视,并且注意学生讨论的内容。

四、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看法。

五、教师总结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这一品质。

孔子就说过:

“人无信不立。

”讲究诚信,应当是无条件的。

无论大事小事,不应当计较个人得失,因为这是一条重要的品质,反映着每个人的人格。

讲究诚信道理好讲,但有时候做到很难。

大多数人知道应当讲诚信,但遇到具体的事情,触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会动摇。

因此,那位买鸡的大婶是令人敬佩的,她虽然损失了金钱,但维护了自己的人格。

吕元膺的对手虽然只是挪动了一颗小小的棋子,但是却失去了“诚信”这个最重要的做人之本。

同学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事事处处、时时刻刻讲诚信。

2、诚信的回报

教学目标:

1、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

2、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在非正式场合了解学生对诚信的态度。

教学活动:

一、导入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

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诚信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给予知道帮助。

3、教师要特别帮助学生整理分析的结果,按照“代价”和“回报”分别列出观点。

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分析结果。

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各组发言的要点。

四、教师总结

1、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

怎样看待这些代价和回报呢?

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再请学生就最后“进一步的思考”展开短暂的讨论。

3、布置家庭作业

3、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

教学目标:

1、感受诚信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联系。

2、以诚信为标准分析和评议身边的各种行为现象。

3、思考失去诚信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学重难点:

知道只有诚信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上次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

教学活动:

一、导入

请几个学生发言,谈谈对上一节课家庭作业中“进一步的思考”的想法。

二、阅读与讨论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课文。

说明:

前面两个课题中所学的内容,毕竟在生活中不是经常发生,而是比较特殊的事情。

实际上,正如课文中所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诚信问题。

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从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的。

2、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页的几幅插图及说明文字,展开自由讨论。

3、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你遇到过这样的或类似的事情吗?

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三、阅读与思考

请学生自己阅读并且思考教科书第8—9页中的内容,然后自由讨论,要求每个学生的发言要结合第8—9页中的一项内容。

思考及讨论主要围绕以下题目展开:

1、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这样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3、这样的做法,给别人带来了什么?

4、这样的做法,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

教师用教科书上“诚信是做人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进行总结,鼓励每个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4、与诚信“签约”

教师准备

收集古代、现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准备几条有诚信格言的条幅。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思考并认识诚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2.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找出差距与不足。

3.牢固树立做诚信人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知道诚实与虚假,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同影响,并作出为人诚实,表里如一,遵守诺言;收集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明白现代社会需要诚实和守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深情并茂地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

(二)汇报、讨论采访与调查的结果:

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

[1]组长汇报课前布置的采访、调查等情况。

妈妈为她有这样的好儿子感到骄傲。

我也想起了这样一段话“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整个星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树叶可以倾倒整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掀起整个海洋。

[2]社会上存在的不诚信的人和事

诚信是什么?

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经遇到过什么事给你印象最深刻?

过渡:

这是发生在社会上的不诚信的事例。

那么,在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

[3].讨论:

学习上不诚信的危害。

(1)学生上台讲古今中外严谨治学的故事。

(2)小组交流、讨论考试作弊的危害性。

(3)学生代表陈述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课本,了解图意

看书上的插图,谈谈你看懂了什么?

有什么看法?

乐乐遇到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处理的?

你有什么看法?

假如说你跟别人真承诺了一件事,经过一段的思考你反悔了,发现这件事不对了,这时候你还去做到吗?

假如你对他承诺的事是错的,不能做的,你得讲哥们义气,你还得去?

还要去,去跟他一起做那件坏事?

噢,那我明白了,所以说“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的、美丽的故事。

诚信,说它大,大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说它小,就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

我们不用喊那么高的口号,其实我们身边的小事真能做到“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是真理去坚持,是谬误去斗争",就是好样的!

(四).提高认识见行动

(1)写格言,送格言

同学们课前准备了一些有关诚信的格言,也有的人创作了格言,要送给好朋友。

下面大家先交流一下。

你想把这句话送给谁?

(2)尝试给同学写建议

老师分发精美的小卡片,针对同学平时的言行,写一写你的建议,提出你的希望。

然后,把卡片郑重地送到对方的手中。

(3)与“诚信”握手,争当“诚信星”,制作“诚信卡”

为自己列出“清单”,请同学督促自己今后要做到的条款。

如果都能做到了,就给自己帖上“诚信星”。

(五).总结,布置课后练习

1.教师总结:

诚信的品质要从小培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用诚信来要求自己,也用诚信来要求自己的朋友、同学和其他身边的人,并做到持之以恒。

2.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自己的“诚信卡”,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督促。

课题:

节俭日来话节俭

教学目标:

1.知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勤劳节俭的原因。

  

3.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4.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5.做一个勤劳节俭的人。

教学重难点:

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做一个勤劳节俭的人。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要注意体现“四动”模式,注意教学的有效性,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教师的教学活动:

(一)情景引入、启发思考

教师讲话:

 

今天我们的班会是做个勤俭节约的乖孩子,希望每个同学在活动中遵守纪律,积极参与,今后能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以勤俭为荣,热爱劳动,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 情景在现、寓理其中

伟人篇:

 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才有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3位同学讲英雄人物才有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

听了雷锋叔叔的故事,我们不由得想起了那脍炙人口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第二课时

节约篇:

每天中午就餐后,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顿饭吃下来,浪费得非常严重;有的同学打一盒食物,只吃了几口就倒掉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吗?

教师:

孩子们,我们的生活是富裕了。

你们可曾想过在贫穷边远的山区,还有许多同龄的小朋友过着艰难的生活,不信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幻灯片>他们吃不饱,睡不暖,实在需要我们的帮助。

只要我们不浪费一张纸,节约一支笔、一滴水,一度电,就会为国家创造许多财富了。

请看调查报告《水和电》。

  (两小队,10人)

  队员(5人):

我们都是水,你们知道吗?

  A:

 一吨水可以发电5410度。

  B:

 一吨水可以磨粉34袋。

  C:

 一吨水可以生产药片2000片。

  D:

 一吨水可以炼钢130公斤。

  齐:

节约一吨水,为国为民作贡献!

  队员(5人):

我们都是电,你们知道吗?

  A:

 1度电可以生产化肥3公斤。

学生讨论,找出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小结,下课.

课题:

发生在我家里的事

教学目标:

  

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教学重难点:

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要注意体现“四动”模式,注意教学的有效性,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教师的教学活动:

一、选择:

当你看到别人的东西(用具、玩具)比你的东西好的时候,你怎么想?

  A 特想要  B 很羡慕  C 想要,但听从父母的意见

  学生回答并统计A、B或C所占的比例。

  师问:

是的,同学们都有一些羡慕或想要的心理。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一看到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时就应该要呢?

为什么?

  学生回答。

  出示书中的“说一说”栏目,并谈一谈,如果你是小美,你会怎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结果。

  师问:

同学们说得很对,要勤俭节约,不要和别人比吃穿,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面请同学朗读课本第二课的第一、二段。

  同学举手朗读。

  师问:

同学们请想一想,张俭为什么还穿着这样的衣服,他是没有钱买吗?

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小结:

对,张俭不是没有钱买,而是他认为作为丞相,应该考虑如何把国家治理好,至于衣服,只要简洁干净就行,俭朴一点没什么不好。

  板书:

衣服要简洁干净

二、师问:

张俭为什么坚持穿旧衣袍?

请同学分组看一下课文第三、四段,然后组内讨论并请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师小结:

很多同学都说到了,张俭的衣袍虽然很旧,衣料也不太好,但是可以御寒,再说,大家若都相攀比,看谁穿得豪华,会形成不好的风气,尤其是丞相,更不应该那样做?

他做得很对,同学们再想一想,古人是这样做的,我们呢?

应该怎样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