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8999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漆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漆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漆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漆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漆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漆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漆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漆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漆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实施日期

1

A

发布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安全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9号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适应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有限空间作业。

3术语

3.1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2有限空间的可分为三类

3.2.1密闭设备:

如贮罐、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高炉、转炉、混铁炉、煤气柜、除尘器、加热炉、罐车、烘干炉、等;

3.2.2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管廊、电缆沟、地下工程、暗沟、地坑、旋流井、污水池(井)、化粪池等;

3.2.3地上有限空间:

如沉淀池、料仓、等。

4职责

4.1安委会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核,对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票据填写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2保卫处负责对易燃易爆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

4.3保卫处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的有毒、有害气体及氧含量的监测。

4.4作业负责人职责

4.4.1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

4.4.2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安全措施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4.3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4.4.4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4.4.5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4.5监护人员的职责

4.5.1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4.5.2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

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4.5.3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有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4.5.4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4.6作业人员的职责

4.6.1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

作业前要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4.6.2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4.6.3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4.6.4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4.6.5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有限空间。

4.6.6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4.7生产工艺系统安全职责

4.7.1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要求采取工艺控制措施,使该有限空间与其他系统有效隔离。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提高应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快速救援、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整合资源,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

3.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4.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厂长、副厂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并负责日常管理。

5.公司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

应急预案要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并保持与上级部门应急预案的衔接。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6.应急管理培训。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事故预防、危险辩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7.应急演练。

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演练,

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

安监部负责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

8.应急通讯设备保障。

公司要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

9.应急救援物资保障。

根据公司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

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10.应急处置。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

11.成立兼职救护队,并进行经常性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的救护常识和救援能力。

12.应急管理费用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审批,财务部予以保障。

2016年7月31日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

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11、 

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

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14、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15、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16、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17、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1目的

为保证公司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工作,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管理。

3职责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负责办理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工作。

安安会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单位有关事项的审核工作。

公司安全负责人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单位的最终审批工作。

4工作程序

4.1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在进行作业前,先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具体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4.2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在进行作业前,认真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经公司安全负责人批准后,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学习和技术交底。

4.3保卫处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检测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4.4安委会、技术部、生产部等职能部门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监督、指导、检查。

4.5特别危险有害的有限空间作业项目,由公司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公司安全负责人审批签字,方可执行。

安监部、设备部、生产部等职能部门对此种有限空间作业除作业单位监护人外要设专人进行监护,确保安全作业。

4.6外协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由外协单位进行编制、审批,安委会、技术部、生产部等职能部门对外协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指导、检查。

4.7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要求按公司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执行。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作业空间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

2、切实做好作业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设备进行吹扫、蒸煮、置换,不得以关闭阀门或水封来代替盲板,盲板应挂牌标示;

3、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4、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应取样,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

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

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5、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7、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8、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生产办批准;

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

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10、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11、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12、有限空间作业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再采取强制通风的方法(严禁向有限空间内通氧气或富氧空气);

13、对随时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可靠措施,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可靠的防护面具,由安全人员亲自监护,并进行定时监测;

14、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

15、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

若需要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16、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车间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为保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作业安全管理,提高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操作技能,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机构及职责

安委会负责公司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有必要时可聘请专家或安全监管人员,对我单位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二、培训要求

每年至少组织培训一次对所有人员的培训教育,每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都要对本次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三、培训内容

1、 

为加强员工安全防范意识,较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能力。

2、作业班组要定期进行培训需求识别,及时制定培训计划,按计划落实培训工作,将培训教案、考勤、试卷、成绩、评估等相关材料定期归档保存。

3、 

通过培训使作业人员熟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4、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5、有限空间培训内容包括:

(1)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 

(5)有限空间管理制度、有关事故案例等。

6、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后,要将个人考试成绩及试卷要归档保存。

7、离岗三个月以上重新上岗前,处应当接受厂级和作业区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外必先经过对有限空间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8、安全负责人组组织本厂职工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卷要存档备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