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冲刺复习案系列四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8112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高考冲刺复习案系列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史高考冲刺复习案系列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史高考冲刺复习案系列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史高考冲刺复习案系列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史高考冲刺复习案系列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高考冲刺复习案系列四Word文件下载.docx

《历史高考冲刺复习案系列四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考冲刺复习案系列四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高考冲刺复习案系列四Word文件下载.docx

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对欧洲

①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1、荷兰的殖民扩张

(1)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资金雄厚的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

(2)抢占殖民地:

荷兰在北美抢占殖民地,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

在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好望角。

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据台湾。

(3)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2、英国的殖民扩张

(1)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如东印度公司。

(2)拓展殖民地:

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据点;

1607年英国在北美洲获得第一块殖民地一一弗吉尼亚。

(3)殖民争霸:

①英西争霸:

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②英荷争霸: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矛头指向荷兰,引发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英国夺走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③英法争霸:

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最大的殖民对手法国,从法国手中夺取了北美的加拿大和新法兰西,还在印度扩大了殖民势力,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1)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

(2)主要动力:

革命或改革运动。

(工业革命、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3)殖民扩张的影响

①对殖民国家而肓,大量财富流人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②对殖民地人民而言,给当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但客观上也冲击着当地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③对世界而言,使世界地区间的联系目益密切,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18世纪60年代开始)

(1)前提条件: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2)必要条件: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海外市场的扩大,商品供不应求,迫切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革新。

(3)有利条件

①资金:

海外贸易、殖民扩张、手工工场的发展和圈地运动的开展。

②劳动力:

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③技术:

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④资源:

煤铁资源丰富。

⑤交通:

濒临大西洋,便于海外贸易。

2.发明

①棉纺织业技术革新:

珍妮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

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与发展。

③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

1825年英圈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3.完成:

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l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19世纪中后期开始)(1870年)

(1)政治保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

(2)市场条件:

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技术条件: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很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

2.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显著成就)。

1866年西门子研制了发电机。

与此同时,电动机、电灯、电话、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汽车和飞机。

(3)化学工业的发展。

(4)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中心:

美国和德国。

4.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5.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1)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①国内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政权;

②长期的战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目的:

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并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3)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流通: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

积极:

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是基本正确的。

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财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消极:

但许多措施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①国内战争结束,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战争导致经济的严重破坏,引发经济危机;

③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2)时间、标志: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目的:

解决危税,稳定政权。

(4)内容

农业: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粮食自己支配。

工业:

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废除实物配给制。

(5)特点

管理体制方面: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经济体制方面: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6)评价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政权;

对该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

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3.“斯大林模式”

(1)含义:

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辟的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2)背景:

苏联成立,列宁逝世,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

经济文化的落后。

(3)内容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化道路: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至1937年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

经济体制: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政治体制:

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

干部职务终身制。

(4)形成原因:

根源于生产力的水平;

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文化的落后;

长期缺乏民主传统。

(5)特点:

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以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调节。

(6)评价

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对促进苏联工业化起了巨大作用,

到1937年,苏联成为工业强国,工业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为苏联经济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③苏共二十大。

(2)内容(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①农业: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增加农民收入;

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②工业:

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各加盟共和国;

给企业部分权利;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评价

①进步性: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②局限性: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所以最终失败。

2.勃列日涅夫改革:

(新增考点,特别关注)

背景:

(1)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结果失败;

(2)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

美苏争霸优势在美国。

内容:

(1)总体看——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集中领导;

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重点——工业方面——注重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目的:

维持超级大国地位,与美国争霸。

后果:

(1)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2)但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1975年以后,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停滞。

3.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开始于经济领域,后转向政治领域)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

(2)重点: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3)结果:

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经济改革陷入困境;

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解体。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所造成的。

即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①国民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②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进一步制造了市场繁荣的假象;

③资本家为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再生产;

④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⑤股票等投机活动的猖獗,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3)直接原因(标志):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

2.经济危机的特点:

来势迅猛;

持续时间相当长;

波及范围特别广;

破坏性特别大。

3.经济危机的影响

(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国内政局不稳)

(2)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国际局势动荡)

4.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背景: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为克服经济危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措施:

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含义:

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政策。

它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结果:

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

二、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临危受命)

(1)1929年到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经济政策:

自由放任)

(3)美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4)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击败胡佛当选为美国总统。

宣布实行新政。

2.根本目的:

解决经济危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3.主要内容

领域

目的

措施

财政金融

恢复银行信誉,促进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为工农业生产恢复提供保证。

①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②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③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央银行)权力;

④管制证券业。

工业

中心措施

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国家控制的轨道,防止盲目竞争。

1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

《工业复兴法》,制订行业公平经营章程;

②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农业

限制农业生产,克服生产过剩,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1成立农业调整署,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

2政府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社会福利即社会救济和

公共工程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①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年人、残疾人、

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③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社会立法

调整劳资关系,

缓和社会矛盾。

①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

使工人有仅组织自已的工会;

②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政治地位。

4.特点: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多以立法形式解决问题。

5.评价: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实质:

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进步性:

①对美国:

使美国人民度过了危机,保证了美国的民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推动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后来的政策影响深远。

②对资本主义国家: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局限性:

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

6.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启示

(1)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与时俱进。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

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3)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4)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生,

共同采取措施遏制危机,防止危机的恶化。

(5)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

(6)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7.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实质、特点

(1)目的:

摆脱经济危机,维护和巩固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

(2)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

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3)特点: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三、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

(1)二战结束(1945年)~20世纪70年代初

①经济政策:

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②理论依据:

凯恩斯主义。

③结果:

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初

①经济状况:

出现“滞胀”现象。

②表现:

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③措施:

发展“混合经济”(即政府干预与币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

(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福利国家制度在资本主义各国发展起来。

(3)第三产业繁荣,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

(4)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指导的新经济。

3.福利国家的出现

目的:

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实质(即定义):

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

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经济安全,

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主要内容:

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

(1)发展概况:

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20世纪60~70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1973年经济危机后,发展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

20世80年代以后,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2)评价

①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②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缓和财政危机,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美国的“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

(1)定义:

“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劳动生产率提高。

(3)作用:

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会议

①背景:

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

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②1944年美、英、法、苏、中等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这些文件通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2)组成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成立,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货款。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1945年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新的发展援助,

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3)特征: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4)影响

①为世界货币体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5)崩溃:

20世纪70年代,美国放弃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标志着这一体系的结束。

2.关贸总协定

(1)签订:

1947后在日内瓦签订,1948年1月1日起开始生效。

(2)宗旨:

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互惠和非歧视基础上实现贸易自由化。

推动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美国试图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4)发展:

1995年1月1日,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构成: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2)作用:

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二、经济区域集团化

1.概念:

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迅速,主要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

2.欧洲联盟的建立

(1)1951年,西欧六国在巴黎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经济一体化开始。

(2)1957年,六国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统称《罗马条约》。

(3)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共体。

(4)1993年11月,欧盟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

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5)1999年,欧盟单一的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3.北美自由贸易区

(1)成立:

1992美、加、墨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正式成立。

(2)目标:

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实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成立,1991年中国、台北、香港加入。

(2)宗旨和目标:

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立,相互依存,共同受益,

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3)影响

①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方面取得了成就。

②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

(1)含义:

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商品、技术、信息、资本、人才等,

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2)原因: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

两极格局的结束;

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3)利与弊

①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A.机遇:

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B.不利:

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C.应对:

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2.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发展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1)前身:

1947年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但该组织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诸多弊端。

(2)成立:

1995年,世贸组织正式运转,

标志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3)宗旨:

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4)意义

①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90%以上。

②给予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利益足够的重视,

对抑制国际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步骤:

①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台湾当局长期非法占据中国的席位。

②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利与弊

①利:

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②弊:

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

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加严重的竞争。

重点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